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暴雨期东江突发性高污染原水,在东莞某水厂采用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HUBAF)进行强化生物预处理中试研究,滤速16 m/h,气水体积比0.5:1。结果表明,在原水氨氮质量浓度较低时,试验系统最终出水氨氮相对于原水的去除率高达90.63%,同期水厂出厂水仅为64.06%。在原水氨氮质量浓度突发性升高时,采用硝化菌促生强化生物预处理技术,HUBAF对高氨氮污染能够及时发挥其生物净化作用,在2次氨氮高峰期间,相对于原水的氨氮去除率分别为89.80%和90.28%,中试系统出水氨氮含量远低于水厂出水。滤池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冲洗前后过滤水头变化量<1.0 kPa,反冲洗周期可达72 h,氨氮、CODMn等指标出水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包埋固定化细菌技术制成的包埋菌颗粒为载体的曝气流化床工艺,对城市给水厂氨氮等指标超标的2种原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针对2种微污染水源水,包埋硝化菌颗粒流化床都可以高效、快速地去除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在水温为23~27℃,水力停留时间(HRT)30min时,1号水源水进水氨氮,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平均值为1.88、0.300mg·L~(-1),出水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0.31、0.106mg·L~(-1);2号水源水进水氨氮、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平均值为0.83、0.036 mg·L~(-1),出水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0.21、0.015 mg·L~(-1).包埋硝化菌流化床可以高效快速地去除不同类型微污染水源水中的氨氮,装置简单,操作、管理方便,是一项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微污染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刘璐  周秀华  邹康兵 《净水技术》2021,40(9):152-157
针对氨氮含量超标的微污染原水,水厂引入BIOSMEDI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工艺.原水氨氮为0.15~2.5 mg/L,亚硝酸盐氮为0.04~0.604 mg/L,经过生物滤池处理后,出水氨氮为0.05~0.48 mg/L,亚硝酸盐氮为0.009~0.126 mg/L,平均去除率为95%.工艺实现了对氨氮等的有效去除,确保出厂水的氨氮能稳定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该BIOSMEDI曝气生物滤池工程单位投资为113.22元/(m3·d),单位制水成本为0.04元/m3.本方案可为同类型生物预处理工艺设计及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极端暴雨天气对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的冲击影响,以郑州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考察其2021年夏季3次暴雨前后脱氮除磷表现。结果表明:1)暴雨的冲击对进水水质影响较大,COD均值从400 mg/L降至均值200 mg/L,进水氨氮、TN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从25、35 mg/L下降至20 mg/L以下,进水TP质量浓度在暴雨初期有短暂升高2~3 mg/L随后回落。2)暴雨对出水TP的影响最大,有超过一级A标准的风险,对COD、氨氮、TN的出水指标影响较小。3)通过对工艺参数的分析,COD降低导致了好氧池DO和缺氧池ORP的异常升高,条件的变化导致聚磷菌竞争能力弱于反硝化菌,出水TP不稳定是暴雨期水厂运行最主要的风险因素。根据实际情况,控制进水、降低曝气、增加碳源能有效抵御暴雨冲击对脱氮除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盐城市某原水预处理厂总处理规模为30万m~3/d,要求出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体要求。综合进出水水质、投资占地等,经充分经济论证和方案比选,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MBBR生化法+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组合工艺对原水进行强化处理。核心生化段采用纯膜MBBR工艺,设6级硝化,气水比设计为0.6~1.3。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各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其中,氨氮最低可达0.1 mg/L。对悬浮载体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其对硝化菌具有良好的富集能力,低基质条件下,硝化菌相对丰度可达2.36%,强化了氨氮的去除。经过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的强化,保障了COD和TP的稳定达标。全厂电耗为0.052 kW·h/t。该工艺路线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后期维护少,适用于微污染原水的治理。  相似文献   

6.
陆家骝 《广东化工》2013,(16):155-157
文章采用专门的氨氮菌处理焦化废水中的氨氮和COD,处理流程为:原水先经MAP法预处理,再用氨氮菌处理,出水再经絮凝处理。MAP法即在pH为9.75时,按照最佳配比:MgC12 6H2O∶NH3-N∶Na2HPO4 12H2O=1.2∶1∶1投加药剂,原水氨氮去除率可达83.58%。氨氮菌处理时,最佳氨氮菌为AQ-01型,最佳实验条件为pH 8.0,温度25℃,当加菌量200 mL时,连续曝气25 h后,氨氮去除率达75.6%,COD去除率达97.2%。絮凝剂选择聚合硫酸铁,经絮凝处理最终出水氨氮值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当污水温度低于15℃时,对生物脱氮的硝化和反硝化环节都会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理论上,延长污泥龄有利于提高胁迫条件下生物脱氮效率。以采用沈阳仙女河污水处理厂初沉池出水为原水,构建了1.5 m~3/h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中试规模工艺体系,在越冬时节(进水温度11~20℃)运行了114 d。研究发现,当气水比为6:1,回流比为150%,乙酸钠投加量为50 mg/L时,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化学需氧量(COD)、NH_4~+-N、总氮(TN)和悬浮物浓度(SS)能够达到我国现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并具有低耗运行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为增强生物接触氧化池抗污染物冲击能力和改善出水水质,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投加生物促生剂、生物解毒剂。经过20多天的试验,结果表明: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投加生物药剂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对CODCr的去除率提高20%以上;在受硫化物冲击后,投加生物药剂不但可以改善出水水质,而且能缩短系统恢复时间48 h。生物促生剂、生物解毒剂能增强生物膜的活性和生物多样性、提高系统抗冲击能力和改善系统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9.
《辽宁化工》2021,50(5)
针对低温条件下人工湿地系统中微生物活性下降,导致处理效果明显下降的问题,进行了低温人工湿地生物强化试验研究。在低温4℃条件下进行复合菌剂制备并投加入潜流人工湿地中进行生物强化。结果表明:脱氮菌剂构建实验中,复配比例为氨化菌∶亚硝化菌∶硝化菌∶反硝化菌=2∶3∶1∶2时氨氮及总氮降解效率最佳,去除率分别为16.59%和17.86%。复合菌剂构建实验中,除碳菌和脱氮菌剂体积比为4∶1氨氮、总氮的去除率两方面来看效果最佳,去除率分别为21.34%,18.59%。应用于潜流低温人工湿地模拟装置中,可使氨氮去除率提高5.78%,总氮去除率提高7.69%,并且总氮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但投加10 d后各指标出水浓度均上升,因此需以10 d为周期反复投加。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石油化工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受到高有机污染物冲击引起的处理效果急剧下降的问题,在生化池里投加解毒剂、促生剂、活性磷和硝化菌种产品。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0 d的生物修复,生化系统CODCr去除率由受损时的35%提高到60%,系统稳定后CODCr去除率恢复到80%以上;投加硝化菌后使得二沉池出水NH3-N的质量浓度在15 mg/L以下。采用生物促生联合菌种技术能够快速修复受损的生化系统,并且快速建立硝化反应系统,提高NH3-N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西江微污染原水的中试启动情况.试验表明,对于西江原水,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在启动12 d后,滤池挂膜成功,氨氮去除率稳定在60%左右;COD的去除率在20%左右;气水体积比为0.1:1;采用气水联合方式进行反冲洗.系统启动稳定后,氨氮、CODMn等指标出水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相似文献   

12.
南方某地区为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精神,实现水环境保护目标,近年来逐步投资了多个污水提标项目,将原污水处理项目出水各项指标由执行一级B标准全面提升为一级A标准或广东省地方标准较严值,部分提标项目在运营过程中发现存在出水氨氮污染物无法稳定达标的问题。文章结合该地区污水提标项目实际运营状况,分别对投加药剂去除氨氮、新增硝化工艺段去除氨氮两个方案展开思考与分析。研究发现,投加药剂方案应考虑增加工艺过程仪表,于折点加氯法实施段前端对水质氨氮指标进行持续、实时且精准的仪表检测及数据监控;新增硝化工艺段方案中,新增后置曝气生物滤池硝化工艺段比新增前置曝气生物滤池硝化工艺段前期工程投资小,且后期运营成本低。  相似文献   

13.
以广州市供水安全体系中珠江航道备用水源作为对象,研究其在突发事故情况下,即西江水遭受突发事件切换使用备用水源时,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BAF)作为其生物预处理环节的联合常规处理的应急能力.结果表明,高速BAF联合常规处理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切换水源48~72 h之后,预处理出水氨氮的质量浓度稳定在1~2 mg·L-1,最终砂滤池出水氨氮的质量浓度稳定≤0.5 mg·L-1;切换水源后数小时内滤池中的亚硝酸盐菌和硝酸盐菌在生长速率和转化能力上已协调稳定,反应器内硝化类细菌驯化效果良好;COD预处理平均去除率在45 h后稳定在15%~20%,砂滤池的最终出水在48 h之后<4 mg· L-1;浊度平均去除率稳定在29.9%.  相似文献   

14.
跌水曝气生物预处理-超滤组合饮用水净化工艺,是一种微污染水源水净化处理技术。首先构建多级跌水曝气生物预处理装置,然后将待处理的原水一次提升,经逐级跌水充氧和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去除了水中的大部分氨氮,将微量溶解性有机物转化成微生物细胞,先由保护性装置多孔陶粒滤池过滤后.再进入超滤膜组件,使水的微量有机物、氨氮、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上海石化水厂原水微污染特点,采用生物法对它进行预处理,可明显提高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效率,改善出水水质,提高饮用水质量。  相似文献   

16.
江淦福  张红岩  胡冲  肖鹏 《煤化工》2014,42(6):33-35
为改善受冲击的SBR池污泥活性和提高出水水质指标,在SBR池中投加生物促生剂、生物解毒剂。20 d的试验结果表明:投加生物药剂后,出水SS控制在150 mg/L以下,COD去除率平均值93%,提高了3%,氨氮去除率平均值97%,提高了2%。从工业应用可知,生物促生剂、生物解毒剂能增强活性污泥的活性和生物多样性,改善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增强系统的抗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述了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净化水厂二车间800万吨/年污水处理装置曝气生物滤池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验数据选取了反冲洗工艺参数,优化了现有的工艺。运行结果表明,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运行可靠、出水水质好和抗冲击能力强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作为把关工艺应用于炼油污水的二段生化处理,能够确保处理后出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8.
在采用脉冲式SBR法处理城镇生活污水时,通过考察硝化-投加原水-反硝化-硝化-投加乙醇-反硝化这一反复过程,探求了DO、ORP和pH的变化规律,发现这些控制变量与有机物的去除及脱氮(硝化与反硝化)处理过程中各指标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通过改变进水方式和进水量,充分利用原水中有机碳源,减少曝气时间,尽可能减少外碳源的投加量,既可以降低运行成本,又可以严格控制出水中的CODCr、氨氮和TN.结果表明,当进水CODCr在72.18~330.8 mg/L,NH4 -N在56.29~61.86 mg/L,在原水中反硝化碳源充足的情况下,采用脉冲式SBR法处理污水,反硝化结束时最终出水CODCr<60mh/L,NH;-N<0.92 ms/L,TN<1.22 ms/L.  相似文献   

19.
沸石吸附-SBR工艺对味精废水脱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味精废水高氨氮的特点,提出并利用沸石吸附—SBR组合工艺进行味精废水脱氮。研究结果表明:沸石吸附—SBR组合工艺对味精废水中的氨氮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沸石吸附氨氮可以减轻后续生化处理负荷,为最终出水氨氮能够达标排放创造条件。SBR进水阶段采用限制性曝气方式;运行工况为进水曝气8h、厌氧搅拌1h、后段曝气1h、沉淀lh、排水0.5h;硝化反应过程pH控制在8左右;硝化阶段、反硝化阶段溶解氧(DO)质量浓度分别控制在2.0mg/L和0.5mg/L左右。组合工艺出水NH3-N能满足《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431—2004)中50mg/L的限值要求,组合工艺对NH3-N的平均去除率达96.7%。  相似文献   

20.
采用富集驯化的亚硝酸菌和亚硝酸型反硝化菌对氮肥厂高氨氮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pH的变化特征,研究了进水氨氮负荷对硝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硝化菌能够耐受高pH废水并能高效脱氮,氨氮去除速率最高达36.07 mg/(L.h);连续运行时水力停留时间24 h,进水NH3-N负荷在0.387~0.667 kg/(m3.d)范围内,稳定运行后硝化出水氨氮去除率大于97%,亚硝化率为80%左右,总氮去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