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景德镇的青花瓷大规模出口外销,青花瓷器型与纹饰的多样性正是与"海上丝绸之路"诸多沿线国家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沿线国家的审美情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德镇外销青花瓷的样式与制瓷工艺。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景德镇青花瓷的艺术特征正是海上丝绸之路上审美情趣的综合体现。本篇将以元明至清初时期的景德镇青花瓷外销为例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简要阐述了青花瓷历史和特点,重点论述了景德镇元代青花瓷与元代思想文化的关联,从元杂剧和民间传说故事,宗教信仰,牌记文化等多方面体现出元代青花中融入的民族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文化元素中,青花瓷独树一帜最具魅力,文化符号最为典型。青花瓷始创于唐代,元代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标志着制作工艺发展日臻成熟,人们把它通常称为"元青花"。但真正代表着青花瓷最高成就的应当是清代康熙年间官窑出产的"五彩青花"。同  相似文献   

4.
<正>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简称青花,属釉下彩瓷。原始青花于唐宋已见端倪,到元代青花瓷已成熟。明代青花瓷成为瓷器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高峰。青花原地是景德镇湖田窑,至今青花仍是景德镇主要产地,因而全国各地陶艺家画家都络绎不绝的去景德镇观摩学习,动手绘之。  相似文献   

5.
张平 《景德镇陶瓷》2006,16(1):40-41
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内涵十分丰富,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为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过重要的贡献。景德镇自元代以后已成为中国陶瓷发展的中心,它诸多的陶瓷艺术表现形式构成了景德镇特有的陶瓷文化特征。景德镇有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  相似文献   

6.
青花是景德镇传统装饰方法之一,位于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首。早在唐宋之际,青花瓷器就已经脱颖而出,但留传下来的极少。元代中期,青花瓷器日趋成熟,到明清两代,青花瓷器得到空前发展,尤其是明代盛况一时,被称为我国青花瓷器的繁荣时期,并有官窑和民窑之分,数量大、品种多、质量高,销路广,成为当时景德镇瓷业生产的主流,一直沿袭至今久盛不衰。  相似文献   

7.
青花陶瓷风格与民族精神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怀松  邹燕 《中国陶瓷》2007,43(4):61-62
元代,景德镇白地蓝花的青花瓷烧制成功后,陶瓷绘画进入崭新的时代,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景德镇也由此成为中国的瓷都。元青花瓷质细洁而色白,釉下彩的蓝色彩绘,幽青可爱,造型雄浑,图案装饰雅俗共赏。具有典型的中国民族特色,它契合了我们民族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8.
景德镇青花瓷,清秀素雅。妙趣天成的纹饰,不拘一格的构图,有很强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元代开始,经过明、清、近代的八百年发展.青花瓷画在借鉴国画技法,融进民间艺人的艺术想象力的过程中,历代青花瓷均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9.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青花瓷作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它一定有它的特有魅力,尤其  相似文献   

10.
浅议青花花鸟瓷画装饰的吉祥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青花是我国陶瓷装饰中的传统艺术,是瓷都景德镇传统装饰技法之一,位于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首。早在唐宋之际,青花瓷器就已经脱颖而出,但留传下来的极少。元代中期,青花瓷器日趋成熟,到明清两代,青花瓷器得到快速  相似文献   

11.
鸟纹是明代青花瓷装饰题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代各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具有丰富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从审美特征来看,明代青花瓷鸟纹具有装饰之美、神韵之美、自然之美三大特征;从文化内涵来看,明代青花瓷鸟纹具有吉祥寓意、文人旨趣、时代思潮等内涵。  相似文献   

12.
论明代景德镇青花瓷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景德镇明代青花瓷的青料、造型、纹饰、以及对款识方面的分析,阐述了景德镇明代青花瓷独特的艺术魅力及其它在整个陶瓷发展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以其独具魅力的釉色、造型和纹饰之美而享誉天下,具有鲜明而突出的美学特征。其美学特征的形成主要是在宋代儒道释思想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同时亦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官搭民烧是中国古代官窑瓷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即将部分官窑产品派烧于民窑。官搭民烧始于宋元时期,明嘉靖时期实现了制度化。官搭民烧对嘉靖青花瓷产生了显著影响,推动其迅猛发展,并形成新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Ceramics International》2021,47(18):25763-25768
The earliest cobalt application to porcelain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Tang dynasty (618–907). The production of the widely recognised blue-and-white porcelains in Jingdezhen did not mature until the late Yuan dynasty.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texts, imported cobalt pigments were applied to blue-and-white porcelains in Jingdezhen kilns from the Yuan dynasty (1271–1368), and native Chinese cobalt pigments replaced imported sources in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As such, scholars have focused intensive studies on the sources of these blue pigments used in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In this study, fifteen fragments of blue-and-white porcelain excavated from Jingdezhen minyao sites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provenance of the cobalt pigment used in the Reigns of Kangxi (1662–1722), Yongzheng (1723–1735) and Qianlong (1735–1795). The results suggests that the cobalt rich materials correlate more closely to the Yunnan asbolites, rather than the widely-accepted Zhejiang asbolites mentioned in the historical texts and publications.  相似文献   

16.
德化白瓷素以质地坚硬、色泽莹润、工艺精良著称。早在宋元时代,德化白瓷表面就已经采用刻花、划花、印花、贴花、堆花、透雕、衣纹对器型进行装饰处理,以达到简洁、质朴、原生态的艺术效果;进入明代中晚期以来,德化白瓷装饰接受了外来的表现风格,以釉下青花和新彩为陶瓷装饰的主流,并保持人物塑像以衣纹装饰为主的装饰特征。特色开片釉装饰的出现,使德化白瓷在保留其特色的前提下,大大增强其视觉艺术效果,是继承和创新德化白瓷的装饰手法,对于发扬德化白瓷传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元青花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陶瓷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不仅开创了中国陶瓷的新风格,而且改变了中国传统的陶瓷审美观念,它是在海陆两条丝绸之路的传播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产生的硕果。本文分析了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元代青花瓷的艺术特色,深入挖掘了其所折射出民族文化交流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徐茂林 《陶瓷研究》2020,(1):111-112
青绿山水瓷画发端于唐代,形成悠久而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当代青绿山水瓷画具有疏密兼备的构图形式、中西合璧的色彩形式、粗细皆具的技法形式等审美形式特色,并蕴含丰富的传统、现代与社会主义审美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9.
张敏 《中国陶瓷》2012,(3):35-36,43
元代初年,元廷在景德镇设置浮梁瓷局。浮梁瓷局在元代景德镇瓷业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对景德镇瓷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