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缓解矿井下高温热害问题,提高矿井生产效率,本文针对赵楼煤矿高温现状,分析了矿井热害来源及其影响,对赵楼煤矿五采区智能通风降温系统的主要架构进行了设计,包括主要实体结构、主要功能模块、传感器布置与监视数据可视化界面。  相似文献   

2.
孙凯 《煤炭技术》2020,39(1):105-106
结合矿井现有的通风系统,对目前生产矿井面临的高温热害、煤自燃、瓦斯、煤尘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矿井通风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建立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平台,为矿井中长期通风系统优化和改造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热害是矿井的自然灾害之一,不仅影响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影响矿山的经济效益,而且严重地影响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地影响矿山的安全。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及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矿井中高温高湿的热害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只有正确认识重视矿井高温高湿热害问题,对存在热害矿井进行预防与治理,才能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保护矿工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龙固矿井田煤层埋深大、地温高,建矿期间高温问题突出,伴随47℃高温热水的涌出,已经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该文介绍龙固煤矿在高温治理方面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孙村煤矿是我国较早出现高温热害问题的矿井,自-600 m水平开始,高温热害问题便成为影响矿井生产的重要灾害。通过对孙村煤矿深井热害问题进行分析,揭示了孙村煤矿是以地热和空气压缩热为主要热源的热传导型矿井。针对孙村煤矿热害治理,结合矿井实际情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热害治理技术,即局部制冷降温技术和冰冷低温辐射降温技术,该系统大大改善工作面长期以来的高温工作环境,值得在深部开采及相关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矿井高温硐室温度难以降低及控制等问题,以某矿井高温硐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矿井高温硐室降温装备及降温原理,对不同降温设备及降温空调对矿井硐室降温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井高温硐室的温度都随着降温时间的增加呈现先逐渐降低后保持平稳的趋势,且不同降温设备及降温空调在相同时间内对矿井高温硐室的降温效果不同,为矿井高温硐室降温装备体系选型及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吴修宇  万亮亮  唐瑜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39(Z1):69-71,76,188
矿井深部开采地温随采深增加而增高,矿井高温热环境不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影响矿井经济效益,而且还严重地危及到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矿井的生产安全。矿井高温热害问题已成为制约煤炭工业发展的瓶颈,成为煤矿顶板、瓦斯、水、火、粉尘之后的第六大灾害。建立可靠、有效和经济的矿井热害防治关键技术体系,从而提高矿井生产效率,实现矿井的安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大部分开采的煤矿,都处于深水平开采,随着深度的增加,岩温升高以及设备散热等因素影响,产生了矿井的高温热害问题。该文主要介绍井下集中式水冷机械降温技术的特点及应用,为高温矿井降温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矿井热害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问题之一,通过对矿井热源的分析,对巷道进行了分类。结合风流热湿交换理论,总结了各类巷道的风流温度计算公式。在通风网络解算理论的基础上,对具体矿井进行了风流温度模拟计算。为高温矿井降温系统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以确保矿井能够安全、高效、经济的运转。  相似文献   

10.
尹彬  杜涛  闫磊  徐超 《现代矿业》2011,27(8):85-87
矿井热害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问题之一,通过对矿井热源的分析,对巷道进行了分类。结合风流热湿交换理论,总结了各类巷道的风流温度计算公式。在通风网络解算理论的基础上,对具体矿井进行了风流温度模拟计算。为高温矿井降温系统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以确保矿井能够安全、高效、经济的运转。  相似文献   

11.
王安舍  张华平  苏海 《煤》2006,15(6):26-28
通过工程实例对利用地面钻孔进行敷设电缆入井问题进行了研究应用,对钻孔内敷设方法、施工方案进行了详细研究和设计,该工程的成功应用解决了单回风井筒工业场地向井下供电存在的突出矛盾,同时也对相同、类似工程施工或特殊供电方式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白廷海 《煤炭技术》2006,25(1):59-61
鹤岗矿业集团公司富力煤矿针对π放工作面瓦斯涌出特点,在分析瓦斯涌出来源构成的基础上,对π放工作面实施合理配风、顶板走向钻孔抽放瓦斯的综合治理措施,确保了矿井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3.
概述山东里能里彦矿业有限公司主井撒煤硐室清煤工艺改造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采用漏煤斗的存煤原理,在撒落口下方安一存煤机构,实现了对清煤工艺的改造,以改变主井撒煤硐室的面貌。此项工艺改造技术可用于同类型的主井撒煤硐室,工艺具有独创性,推广应用的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首云铁矿孤立薄矿体开采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彬  郭广贤 《金属矿山》2011,40(4):28-31
多出矿进路阶段矿房法在首云铁矿挂帮矿主矿体回采中得到大量应用,但应用于回采边缘孤立薄矿体时,因距主矿体较远,主运输巷道工程难以利用,底部结构采准切割工程增大,采矿成本增高。为此提出了单一出矿进路的阶段矿房法,仅在矿体底部布置1条沿脉巷道,既做拉底巷道又兼做出矿巷道,使采准工程量大大降低,经实际应用,其回采成本和采矿效率明显优于其它空场法。  相似文献   

15.
张光明 《煤》2007,16(7):14-15
随着矿井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硐室中的大型设备越来越多,设备起吊的问题日益突出。通过进行优化设计,采用U29特高拱架、锚网联合支护方案,既解决了硐室的支护难题,又满足了设备频繁吊装的需要,并且施工组织大为简化,为大断面硐室的支护提出了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秦俊杰  韩锦德 《煤炭学报》1999,24(3):321-324
对提高型煤热态性能的途径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多种粘结剂及其后处理系统对型煤热态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指出粘结剂成型形成的矿物成分或凝胶组分是提高型煤热态性能的主要因素,后处理系统为生产热态性能好的型煤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7.
矿井移动空调室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汉华  古德生 《煤炭学报》2008,33(3):318-321
矿井移动空调室技术的实质是利用热幛将作业者与环境隔离,再用一种水轮机式空气冷却器向移动空调室内供冷.水轮机式空气冷却器的冷源和通风动力均来自矿井恒温带.通过实验得知:环境温度为32 ℃时,以1.6 m3/h的速度供给水温为18 ℃的冷水启动空气冷却器10 min后,矿井移动空调室内干球温度可降至24 ℃;空气冷却器停止工作后30 min,矿井移动空调室内的空气温度仍可维持在28 ℃以下.  相似文献   

18.
马建杰 《西部探矿工程》2006,18(10):119-121
流体在井筒中流动时,由于注入流体与地层存在温差,就有热量的传递。井筒传热量的定量计算显得特别重要,根据传热学和两相流原理,分析了环空注热污水加热降粘射流泵举升过程中注入水与产液沿井筒径向传热过程,采用传热学原理,对各部分传热系数的计算进行了推导。  相似文献   

19.
在有色金属矿山的开采过程中,采矿方法的选择主要是从具体矿体赋存条件、技术、经济的角度考虑,设计出适合开采矿脉的最优采矿方法。对于本文中上盘破碎的中厚矿体,结合现场实例,认为中深孔分段落矿阶段矿房采矿法是适合的,为中低品位的中厚矿体开采在提高落矿能力、增加效益方面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有色金属矿山的开采过程中,采矿方法的选择主要是从具体矿体赋存条件、技术、经济的角度考虑,设计出适合开采矿脉的最优采矿方法。对于本文中上盘破碎的中厚矿体,结合现场实例,认为中深孔分段落矿阶段矿房采矿法是适合的,为中低品位的中厚矿体开采在提高落矿能力、增加效益方面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