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国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CPR1000)蒸汽发生器(SG)排污结构进行优化。通过取消排污管及阻挡块,改为在管板上直接开排污孔,提高管廊区域的可达性,便于管板二次侧上表面的检查和泥渣冲洗。应用SG热工水力分析专用软件GENEPI,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的热工水力特性。结果表明:与原设计方案相比,优化后SG热工水力性能满足设计要求,虽然管板二次侧上表面流场分布发生变化,导致发生泥渣沉积的传热管数量增加,但结构优化后有利于泥渣冲洗,提高冲洗效果。分析结果从理论上证明了优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BRYKOV  SI  BANYLIK  G.F  ARKHIPOV  J.P  SIRYAPINA  K.A  陈凡 《国外核动力》2005,26(5):34-44
为保证WWER-1000核电站蒸汽发生器安全可靠地运行,应适时清除蒸汽发生器(SG)传热管和容积内的泥渣。  相似文献   

3.
泥渣颗粒在蒸汽发生器(SG)管束区的沉积是传热管发生腐蚀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来研究泥渣颗粒在SG管束区的沉积特性以及不同粒径的泥渣颗粒在管束区不同位置的沉积特性。研究表明:低流速和回流是泥渣颗粒在管束区滞留的主要原因;当颗粒粒径较大时,泥渣颗粒在底板、流量分配板和支撑板上的沉积较为分散;随着粒径的减小,泥渣颗粒在底板上向中心处沉积,在流量分配板上向筒体处沉积,在支撑板上向中心处沉积。  相似文献   

4.
国内关于泥渣冲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蒸汽发生器管板及附近的传热管上,而对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板和支撑板的研究较少。文章介绍了流量分配板至第一支撑板区间的泥渣冲洗技术研究及应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位于核电厂蒸汽发生器(SG)管板内的下部排污结构能吸出管板二次侧表面的泥渣并将其排出。为了能合理设计该排污结构并提升排污效率,本文基于非能动大型先进压水堆(CAP1400)的SG设计原型结构,按照1∶4比例设计了排污试验体,以模拟SG下部的管板、传热管等部件。通过对下部流场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计算并与排污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掌握近管板表面区域的流体流动特征。本试验通过研究SG近管板区域流体流动特征及泥渣分布规律、测量试验体各部件压降、对比SG单边和双边排污结构的设计,为减少淤泥集结、改进设计提供依据。研究发现,单/双边排污结构排污性能基本相同,单边排污结构即可将试验体内泥渣颗粒有效排出。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大亚湾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所采用的机械清洗方法与视频检查技术。其目的是防止蒸汽发生器中杂质沉积以及管间外来物导致传热管的损害。利用泥渣枪从中间管廊将高压水流射入管束内,使水流机械能粉碎泥渣层,携带着碎渣的水流经外环廊吸出。清洗前的视频检查包括外环廊、中间管廊及其邻近区的清洁度检查和外来物的取出;清洗后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大亚湾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所采用的机械清洗方法与视频检查技术。其目的是防止蒸汽发生器中杂质沉积以及管间外来物导致传热管的损害。利用泥渣枪从中间管廊将高压水流射入管束内,使水流机械能粉碎泥渣层,携带着碎渣的水流经外环廊吸出。清洗前的视频检查包括外环廊、中间管廊及其邻近区的清洁度检查和外来物的取出;清洗后的视频检查,包括外环廊、中间管廊及其邻近区、管间的清洁度检查和外来物的取出。分析了泥渣和管间外来物特征,并判断其危害程度及影响。  相似文献   

8.
周汇东  程慧平  薛运 《核动力工程》2000,21(4):314-317,327
泥渣收集器能够有效地捕集悬浮于再循环水中的粒子,大大减轻传热管表面结垢和管板上泥渣的沉积,从而减少管子腐蚀的可能性,并有助于改善蒸汽发生器水位的稳定性和二次侧的水化学控制。泥渣收集器还可以加装在已投入运行的蒸汽发生器上。本文介绍了国外对泥渣收集器的研究和其巨大经济效益,提出了国内自主开发泥渣收集器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9.
硬性沉积物可能挤压传热管并导致管壁腐蚀,大修期间可通过柔性冲洗或化学清洗的技术清除管板上的硬性沉积物。我国近年来新投产的核电机组也在管板上开始发现了硬性沉积物的情况,硬性沉积物可能对传热管造成挤压,对传热管造成点蚀的风险也远高于粉状沉积物,因此加强对硬性沉积物的清洗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硬性沉积物的形成机理,并介绍了柔性冲洗和化学清洗技术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随着核电站运行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蒸汽发生器(SG)二次侧维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开发的SG冲洗装置的主要部份是以PLC控制器和交流伺服电机核心组成的高精度运动控制系统。人-机操作界面采用现场操作站和遥控触摸屏相结合的方式,减少操作人员整体辐射水平。同时,该系统还具有事故工况下急停、泥渣收集和运行状态视频监视等功能。最后,提出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补偿冲洗手臂挠曲和系统运动控制中静摩擦力等造成的非线性影响,进一步提高系统控制精度。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