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 《髹饰录》乾集“楷法第二”章中已论及整个漆器制作的基本原理,特别是“三法”条将漆工之“文”与“质”二者作了概括而又形象的阐发。“质”是指漆器的内质,“文”是指漆器的外观装饰。“质”的工艺原理是“质则人身”,对此,杨明注释说:“骨肉皮筋巧作神,瘦肥美丽文为眼”,它虽比原作者黄成说的具体了些,而且更形象了些,但毕竟还只是抽象的原理,具体的內涵到底是什么没有明确无误地叙述,因此很容易使人感到“玄,”似乎是在用“天、地、人来附会漆工”,其实不然,它在《髹饰录》坤集“质法第十七”章中对“质则人身”作了非常具体的交代,可以说它是古漆器“质法”规范所必需遵循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带有普遍意义的一般内涵,但  相似文献   

3.
<正> 《髹饰录》“楷法第二”章中对漆饰的“文象”通法要道作了十分概括的总结,而后又分别用《纹匏第四》、《描饰第六》、《填嵌第七》、《阳识第八》、《堆起第九》、《雕镂第十》、《戗划第十一》、《斒(文兰)第十二》、《复饰第十三》、《纹间第十四》等十章篇幅加以具体阐述和剖析。无庸置疑,中国漆文化艺术传统,正是历代经  相似文献   

4.
<正> 一、“阴阳”对立统一与髹饰“空间艺术”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这是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理论。而我国古代哲学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易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学说,即把阴阳交替看作宇宙的根本规律。正如《老子》所说:“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阴阳的矛盾势力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按《易传》是《周易》的组成部分,是战国末期或秦汉之际儒学家对《周易》的各种解释,其内容保存了我国古代若干朴素辩证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正> 中国漆器造型艺术历史悠久,精湛绝与伦比,堪称东方之最,世界之最。无论是“髹”或是“饰”,既有深奥的理论,又有严谨的实践。《髹饰录》就是它的总结,这是我国当今唯一能见到的古代漆文化专著,虽然在《宋史·艺文志》提及五代时有朱遵度著《漆经》的记载,惜乎早已失传。明代天启乙丑年(1625)杨明(清仲)在《髹饰录·序》中曾经用过“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的语句来称誉中国漆文化发展的成就。的确是这样,但其奥秘何在呢?看来要回答这个问题非常不容易,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得清的,不过认真读一读坤集《煸斓第十二》、《复饰第十三》、《纹间第十四》这三  相似文献   

6.
<正> 《髹饰录》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漆工专著。作者黄成号大成,新安平沙人,是明代隆庆(1567~1572)前后的一位名漆工。天启五年(1625)嘉兴西塘人杨明(号清仲)又逐条加注。书成流传四百年以来只有一部抄本保存在本日,直至1927年才经朱启钤从日本借抄回国刊刻行世,1983年又经王世襄研究员撰写《髹饰录解说》出版发行全国。二位诚有功漆术,嘉惠艺林匪浅。  相似文献   

7.
<正> 《礼记·儒行》: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所谓“楷法”是指漆工务必遵循的规范法则。而法者制作之理,理就是原理,就是规范法则。《髹饰录》作者要求凡漆业者必须知之,而且能达到不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者,就可称得上是个“巧者”,只有巧者才能述之,把道理全面系统地表述出来,目的以传之后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