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面向全局无功优化的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有各种电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分析研究,针对它们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将混成自动电压控制理论应用到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装置的设计中,实现了电压无功的全局优化。  相似文献   

2.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策略和实现方式   总被引:59,自引:8,他引:51  
阐述了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的原理,策略,存在的问题和实现方式;分析了基于人工智能新技术的“九区图”法的优点及其电压无功控制中的应用;比较了当前几种主要的电压无功控制装置/方式,提出了一种利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采集信息的“半独立式”电压无功控制装置,这种控制装置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现状,阐述了几种典型的电压无功控制策略,并指出各种控制策略存在的问题,为基于各种模式电压无功综合控制装置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MCVQ-1变电站电压无功微机综合控制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电压无功微机综合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采用电压无功模糊判据,在保证电压合格和无功最佳补偿效果的情况下,有载变压器分接头的调节次数比同类装置或人工调节约减少 1/3,现场运行表明该装置可使变电站电压合格率达到100% ,线损降低 20% 左右。  相似文献   

5.
电力系统无功电压调控装置控制策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扼要地介绍了一种功能和控制策略与传统的变电站电压无功调节控制装置完全不同的电力系统无功电压调节控制装置的应用、控制原理、控制方法以及计算软件,并对漫湾-草铺500kV输电系统进行了基于经济压差(△UJ)的优化无功潮流(OPF)计算分析。只要在同一电压层的每个发电厂和变电站都装上一套装置并正常运行,电力系统就能有最优(或接近最优)无功潮流,达到电压好、线损低和电压稳定储备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考虑快速动态无功补偿的二级电压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套考虑快速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如静止无功补偿器/静止同步补偿器(SVC/STATCOM))的二级电压控制体系,致力于在稳态电压控制和暂态电压稳定中充分发挥SVC/STATCOM快速动态无功补偿的优势,其包含两个相对解耦独立的控制阶段:第1阶段将SVC/STATCOM与传统无功调节设备统一纳入协调二级电压控制模型,充分利用SVC/STATCOM的快速调节特性,并防止反调;第2阶段建立二次规划模型进行动态无功储备的优化控制,利用慢速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置换出SVC/STATCOM的无功功率,提高电网动态无功储备水平。通过时序和空间上的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各类无功补偿装置在二级电压控制和暂态电压稳定预防控制中的作用。Nordic系统的算例测试结果证明,该体系能够有效提高传统二级电压控制的响应速度,避免SVC/STATCOM与传统电压控制装置间的反调现象;同时,能够有效地进行暂态电压稳定的预防控制,提高扰动后的系统电压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粟颖 《湖南电力》2001,21(5):52-54
分析了无功电源及负荷特性,讨论了运用九区图的电压控制策略,比较了无功电压控制装置的几种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地调自动化主站系统电网区域电压无功控制中出现的无功过补偿、电容和主变压器抽头操作过于频繁的问题,对电网区域电压无功控制技术与变电站的无功动态补偿系统的联动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在一座110 kV变电站安装了一组无级调节电抗器及其控制装置,使其与主站系统的区域电压无功控制相互配合对站内的无功装置和主变压器抽头进行控制。结果表明联动控制效果较好,在对电网电压和无功电压进一步优化的同时,消除了电网无功过补偿、电容和主变压器抽头操作过于频繁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VQC)装置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华 《广东电力》2006,19(11):62-65
电力系统的负荷需要消耗大量的无功功率,而无功功率平衡要满足众多的接点电压,这就需要分级分层就地平衡。地区电网的电压无功控制.主要是控制其管辖范围内的各级变电站,使电网的电压合格,并实现无功就地平衡.降低网损,节约能源。这样,就要大力推动电压无功综合控制装置(VQC)在变电站的广泛应用,为此.对电压无功综合控制装置的实现方式、控制原理、控制方式以及控制策略进行了阐述,并提供了在变电站实际应用的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专家系统的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装置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家系统的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装置设计方案。充分利用历史数据,通过对变压器及无功补偿设备对调压、调无功的参数估算,修正给定的额定参数,从而使动作结果更加可靠。实现了动作策略可编程,彻底解决了电压无功控制装置策略修改的困难。实践表明,基于新方案的装置能自动适应变电站负荷的变化,使电压无功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1.
目前所使用的电压无功自动控制系统虽能满足电网对电压无功控制的要求,但却缺乏对其所提控制策略的调节效果进行量化评价的手段。介绍了如何通过统计和分析区域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历年来的运行数据,采用改进后的灵敏度算法和无功优化算法,对萧山电网当前无功设备配置情况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基于原有的无功控制系统研究开发的无功优化控制系统可评估无功电源分布的合理性,同时根据现有电网结构和负荷水平得到无功补偿设备配置的效益分析报告,为电网无功优化配置提供量化参考,并对AVC策略优化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控制模式的地区电网AVC系统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一种新的用于地区电网的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该系统遵循无功在高电压水平下分层分区平衡原则,通过协调控制,全面实现AVC的各种控制目标。首先提出了区域电压控制、就地电压控制和区域无功控制3种控制模式,分析了各控制模式时间解耦并协调配合的方法;然后介绍了与能量管理系统(EMS)一体化设计的AVC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新开发的AVC系统已投入多个地区电网实际运行,结果表明AVC系统对提高电网电压合格率、优化无功、降低网损有明显的效果,并大大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3.
广东电网电压无功运行管理现状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艳  徐柏榆  陈晓科 《广东电力》2010,23(11):50-55
针对2009年广东电网无功电压运行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广东省无功分层分区平衡、电压运行、无功功率补偿设备、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和区域电压自动控制的现状;总结电压无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从动态无功功率补偿、无功功率补偿技术改造、无功电压技术监督管理专项检查和无功电压专题分析和策略方面对广东省的无功电压重点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惠州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电厂电压无功优化自动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AVC)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功能,对惠州LNG电厂AVC子站系统试验与投运所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试验证明:AVC子站系统能够在线准确接收广东电网调...  相似文献   

15.
忻俊慧 《湖北电力》2007,31(6):30-32
结合近几年湖北电网电压水平、无功平衡、无功电压控制、无功设备设计、运行状况及无功电压管理工作,综合分析湖北电网无功电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配电网中引入大量分布式电源后运行特性和无功电压特性与传统配电网的显著差别,提出了基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主动配电网自动电压控制系统架构。以馈线实时拓扑连接为基础,提出以无功可调设备为控制对象的自治控制区域划分方法。设计了以自治控制区域作为控制单元的电压无功控制策略,包括电压控制分区策略、电压越限控制策略、馈线无功越限控制策略及与其他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和安全闭锁策略,并给出了主动配电网自动电压控制系统的整体流程。结合实际案例验证了文中所述主动配电网自动电压控制系统架构是一种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层面进行电压无功控制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风电场内多类型设备导致的风力发电间电压偏移和场站内无功分配协调控制研究不足的问题,本文在传统风电场AVC系统的基础上,提出考虑大型风电场内所有风电机组电压控制水平及动态无功储备的多目标控制方法,首先分别计算考虑风机机端电压均衡分布后的每个风电场的所有风力发电机组和无功补偿设备的总无功功率的可调节容量,其次根据超短期风功率预测,确定离散型无功设备的投切计划,使用最小二乘拟合法获得系统安全系数与所有无功补偿设备调节量之间的函数,然后基于最优潮流计算考虑电压偏差、无功调节量最小、动态无功储备满足故障后要求等多目标约束获取无功补偿设备的最佳设定值。最后,本文通过甘肃电网某实际风电场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农村配电网存在的因线路过长导致电压和功率因数不合格、线路损耗大的问题,提出在配电线路中采用新型电压调整与无功补偿设备,以有效地提高配电网功率因数,减少线路电能损耗,改善电压质量,提高供电能力。从工程实际出发,介绍了SVR系列馈线自动调压器和DWK型户外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贵州电网农村配电网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