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电力负荷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对电力营销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电力负荷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从理念、技术、应用领域等方面提出了系统今后的发展方向。介绍了潍坊电力负荷管理信息系统在使用中的成功经验,并从硬件系统组网方式和系统软件功能两方面就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系统的远程冻结抄表、负荷电量分析预测、防窃电技术、购电管理和电力需求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电力公司适应电力需求侧管理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公司建立对电力需求侧的服务体系,是电力公司适应电力市场要求的必然选择。电力公司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活动推动实施的主体,应及早重视、积极开展DSM的相关工作,做好技术储备,制定DSM开发战略和实施策略,在电力服务市场中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3.
学习借鉴欧洲国家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经验,对促进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深入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全面介绍了欧盟成员国在开展需求侧管理、能效管理、能源服务等方面的行政法规、标准标识、财税政策以及市场激励、市场交易、市场竞争机制,在建筑节能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形成的相关的制度体系。分析了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不足,并从出发点、政府作用、实施重点和实施手段上进行了国际比较,对进一步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提出了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快建立激励机制、加强标准和评估体系建设、大力开发应用新技术等政策性建议。深入挖掘电力需求侧管理资源,应成为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4.
学习借鉴欧洲国家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经验,对促进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深入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全面介绍了欧盟成员国在开展需求侧管理、能效管理、能源服务等方面的行政法规、标准标识、财税政策以及市场激励、市场交易、市场竞争机制,在建筑节能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形成的相关的制度体系。分析了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不足,并从出发点、政府作用、实施重点和实施手段上进行了国际比较,对进一步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提出了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快建立激励机制、加强标准和评估体系建设、大力开发应用新技术等政策性建议。深入挖掘电力需求侧管理资源,应成为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5.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技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在供电企业的营销管理和客户服务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许多新技术可以应用到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根据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系统发展需求,针对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如何拓展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更大范围的数据集中管理、相关系统如何集成和如何实现业务流程控制3大关键难题,提出了建设营销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三层体系结构思路,介绍了应用中间件技术和工作流技术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对重点耗能企业进行节能改造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达到节能降耗目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作为节能改造的一个重要手段可实现节能服务信息化,同时为电力需求侧管理与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以某重点耗能企业为例,通过用电现状和能耗分析,设计了以开发能源管理信息平台为主的节能改造方案,通过建设能源管理信息平台、高耗能设备改造、就地无功补偿、配电线路改造、精益化管理等措施使节电效益明显提高,可为其他企业节能改造提供借鉴,也可为电力需求侧管理和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电力需求侧能效资源统筹规划的方法体系问题,避免能效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给出了需求侧能效资源的概念,对其进行分类并给出了开发效益的评价指标.需求侧能效资源开发效益的评价指标为电力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DSM)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需求侧能效资源在能源战略中具有节能环保的作用,能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开发能效资源并对能效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将会对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江仰鉴 《供用电》2003,20(5):55-56
介绍厦门地区所采用的无线电力负荷监控系统 ,分析该系统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作用 ,进一步提出将负控实时数据与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 ,进行统计分析 ,为负荷预测提供帮助 ,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以及节约型社会形势下,需求侧管理项目需要进行推广。基于Unity 3D技术,开发电力需求侧项目虚拟仿真展示平台,构建3D模型,将电动汽车、能效电厂、热能储存以及智能家居等电力需求侧项目开发成逼真的视、听、触觉等多重感应的虚拟环境,充分发挥需求侧示范工程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电力需求侧响应就是运用系统可靠性程序或基于市场的价格去影响需求的时间和水平。对需求侧响应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密切相关的几个经济学原理进行了系统阐述,以对需求侧响应的经济学原理有一个全景理解,包据电力短期行业供应曲线的跃变特性,电力需求弹性的非线性和不对称性,以及电力需求侧响应的非纯公共物品性。指出应采用极短期电力需求弹性和长期需求弹性以及公共物品最优标准来进行需求侧响应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李宁丽  龙生平 《宁夏电力》2009,(3):38-39,55
通过分析电力负荷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提出了系统今后的发展方向,介绍了银川电力负荷管理信息系统在使用中的成功经验,并从硬件系统组网方式和系统软件功能2方面阐述系统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李林锋 《灯与照明》2007,31(2):57-61
该文根据目前电力系统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的现状,从设计原则、特点、系统配置及结构、功能、技术指标等方面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对其在最新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总结,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叶倩 《河南电力》2006,34(4):56-57,42
档案数字化建设是当今信息发展的必然,我院档案管理系统采用C/S和B/S模式。C/S模式主要功能是:专业人员档案管理和系统设置;B/S模式主要功能是:客户网上浏览电子档案。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集成和应用大量的计算机新技术,系统编辑功能强大。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负荷管理系统是促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实现有序用电的重要技术支持。介绍了安徽省电力公司负荷管理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与应用情况,阐述了全省系统主站软件升级所采用的技术和实现的功能,以及系统功能应用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电力系统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工作流技术,详细研究了电力企业生产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总结传统工作流程的不足,给出基于工作流的电力生产协同组织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其功能模块、角色、权限的设置与分配。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优化,完成工作流的执行和管理,达到提高电力生产管理办公效率和可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程敏珍  缪希仁 《低压电器》2006,(7):34-36,40
阐述了数字社区及其集成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基于社区宽带网络、小区局域网及智能化系统控制网络,形成了具备3层网络架构的数字社区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以模块化方式规划开发数字社区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各功能模块,介绍了基于数字社区信息集成的智能化各系统监控、联动与运营管理技术。提出的数字社区信息集成管理系统适合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尤其适用于对大型社区各组团智能化系统的信息集成管理。  相似文献   

17.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双向互动功能设计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物理基础,是连接供电企业和电力客户的桥梁与纽带,其能否实现双向互动将直接影响供用电双方的沟通交流效率。分析了电力客户、电网企业、社会发展对智能用电互动技术的需求,提出双向互动的信息采集、综合监控、能效分析、信息发布、安全认证、设备控制、用电策略功能设计方案。结合专变用户、一般工商业用户以及居民用户的自身特性,建立了科学合理的互动化需求模型,论述了数据存储、数据检索、信息模型、通信、安全防护等支撑双向互动功能的关键技术,为实现电网与用户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的双向交互提供了一种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18.
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的设计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火电厂厂级实时监控信息系统(SIS)的概念和定位,从系统接口、网络布置、实时/历史数据库、数据库服务器、功能站、应用功能、系统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其设计方案,并就该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了阐述,并对该系统未来的开发和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力供需矛盾的缓和,负荷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也正在发生变化。结合佛山供电局2004年以来在大用户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和实用化应用方面的经验,讨论了如何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情况与国家电力营销现代化规划及加强需求侧管理的要求相结合,并对新时期负荷管理系统的应用功能与价值定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电力客户服务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可将客户和企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增加使客户感到满意的服务。从省级电力公司信息化发展现状出发,指出系统应采取一体化的模式进行建设。同时,对系统的总体功能进行分析,提出基于J2EE架构的应用框架设计方案。实践表明,系统可为电力企业的决策行为提供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