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针对连铸连轧的热过程,建立了各工艺的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采用该软件对个别典型的工艺进行分析,为连铸连轧生产线的设计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过程,总结和分析了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工艺的实质、特点、类型及其关键技术,展望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趋势,并针对我国薄板坯连铸连轧的生产提出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唐钢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质量控制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唐钢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和产品大纲,重点对连铸和轧钢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系统进行了说明和分析。由于生产线采用了第3代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其产品规格可以“热”代“冷”,可满足用户对产品高品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薄板坯连铸结晶器技术及钢种开发的几个问题分析(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勇 《上海金属》2006,28(2):1-8
薄板坯连铸结晶器是薄板坯连铸技术的核心,通过对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钢水的流动、传热以及凝固壳的收缩和变形行为的研究,分析了连铸坯几种典型裂纹缺陷的形成原因;并结合实验室和生产实践,对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冷轧基料用B微合金化钢、电工钢、V-N微合金高强度钢等的工艺特性以及钢材性能进行了分析。文章分二次发表,本次是上海金属2006—1期文章的续栽,内容是关于薄板坯连铸连轧典型品种的开发以及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谢泰丰  梁永林 《轧钢》2001,18(2):25-27
对短流程与传统工艺的建设投资、成本、产品质量进行了比较;并介绍了薄板坯连铸连轧、中薄板坯连铸连轧及传统连铸连轧工艺的特点及其适应性,可供相关企业选择。  相似文献   

6.
文石斧 《上海金属》1994,16(4):12-17
概述近年来连铸技术的发展趋势,着重分析了薄板坯连铸的工艺特点,讨论了发展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的必然性及有关连铸连轧的衔接,采用紧凑式精轧机组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内外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和特点,结合首钢机电公司制造三套薄板坯连铸机的经验,对中、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铝板带三种主要热轧生产方式的优点及各自的局限性,说明了连铸连轧工艺在铝板带生产中的独特优点,以及连铸连轧工艺的发展情况,分析了连铸连轧工艺在我国铝板带加工行业的应用前景.结合正在建设的国内首条Hazelett铝板带连铸连轧生产线,对铝板带连铸连轧生产线的技术参数、设备组成及工程建设情况等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铸轧铝坯料的板形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公司在连铸连轧生产铝板坯过程中对铸轧板坯板形的影响因素进行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控制板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技术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秋艳 《轧钢》2003,20(6):30-33
分析了国内外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工艺和技术现状,重点介绍了CSP、ISP、FTSP、CONROLL工艺的技术特点及薄板坯连铸连轧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邯钢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会龙 《轧钢》2002,19(3):31-32
介绍了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工艺流程、设备参数和电气自动控制系统 ,指出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同时简要介绍了该生产线二期工程的规划  相似文献   

12.
利用透射电镜对Ti-Mo微合金钢热轧后冷却过程中的析出相分布、形貌和尺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轧试验钢的基体组织主要由铁素体和少量贝氏体组成,较高的屈服强度主要得益于铁素体基体上形成的高体积分数的相间沉淀颗粒;这些粒子形成于热轧后的连续冷却过程中,主要是(Ti,Mo) C,尺寸约5~10 nm,对铁素体基体产生明显的沉淀强化作用。铁素体在相变初期由于较快的生长速度导致晶粒内很少形成相间沉淀,这类析出主要形成于相变中后期的铁素体基体内。   相似文献   

13.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中的铁素体轧制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礼斌  王维东  耿立唐 《轧钢》2003,20(2):35-36
介绍了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中铁素体轧制工艺的特点及其理论依据,以及铁素体轧制工艺在超薄热带项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Fe-2.0Cu合金连续冷却过程中Cu的析出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及高分辨透射电镜研究了Fe-2.0Cu合金连续冷却过程中的微观组织与沉淀析出,分析了不同冷速对沉淀析出的影响、硬度与组织及析出物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Fe-2.0Cu合金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大量析出物以相间沉淀方式析出,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析出物逐渐减少,对材料形成更强的强化作用.经过透射电镜能谱和衍射分析,确定析出物为富铜过渡相,这种富铜过渡相所形成的G.P区对合金起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DIL805L淬火相变膨胀仪研究了铁素体珠光体型非调质钢的连续冷却相变组织变化规律,分析了冷却速率和合金元素对相变组织、显微硬度和CCT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Mo有助于获得针状铁素体组织,进而提高韧性,Mn与微合金元素V有助于提高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冷速增大至0.5 ℃/s时,开始出现针状铁素体;冷速小于1 ℃/s时,获得完全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随着冷速的增大,钢的硬度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精冲钢角部横裂纹形成原因并制定相应控制措施,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二冷区连铸坯温度场分布,在此基础上采用Gleeble 3500热模拟机测定了试验钢种在连铸条件下的断面收缩率。使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对角部横裂纹附近成分、微观组织以及钢中夹杂物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连铸坯角部横裂纹形成是由于钢中大尺寸夹杂形成裂纹源,弯曲过程中连铸坯角部表面温度处于第Ⅲ脆性区710~765 ℃,裂纹进一步扩展形成角部横裂纹。针对裂纹产生原因提出延长软吹时间、控制过程温降、调整二冷水量等措施,有效降低连铸坯角部横裂纹产生概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一种冷轧超高强耐候双相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规律以及过时效温度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利用Formaster-FⅡ全自动相变仪和连续退火模拟试验机进行了CCT曲线的测定和连续退火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钢的过冷奥氏体在冷速为0.5 ℃/s时已有马氏体转变的发生,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贝氏体+马氏体;当冷速为80.0 ℃/s时,仅发生马氏体转变,组织为残留铁素体+马氏体。低温过时效时,马氏体呈板条状结构;过时效温度为350 ℃时,板条马氏体已经出现分解。随着过时效温度的升高,实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呈下降趋势,伸长率则随过时效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65Mn钢连续冷却转变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膨胀法测定65Mn钢的CCT曲线。得到了高碳线材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组织转变的特点,确定了控冷工艺的冷速范围,为了得到最多的索氏体,需将65Mn钢相变时的冷速控制在1~3℃/s。此结果对实际生产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热模拟方法结合组织观察和硬度测试,绘制出了微碳铝镇静钢热轧板(SPHE)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分析了SPHE钢动态及静态连续冷却过程的相变及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SPHE钢的硬度增加,连续冷却相变温度降低,晶粒尺寸减小;同一冷速下,动态连续转变时的相变点明显高于静态;变形条件下的γ+α两相区温度范围小于未变形条件下的,而且变形后的晶粒和渗碳体更加细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