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无敌天碟     
灵运 《音响世界》2008,(9):82-82
《无敌天碟》(Tutti意为“乐队齐奏”),在过去的10多年间,乐迷及音响发烧友,没有将其纳为收藏品的甚为稀少,说明它是一张被公认的作品及录音制作俱靓的发烧天碟,也正由于此,所以它几乎成为一段时期里音乐音响演示会或发烧友拼机必作为演示的一张碟片,也成为RR在唱片市场上常青的靓碟之一。  相似文献   

2.
《发烧友》自创办以来、巳陆续登载了不少音响音乐方面的文章,然而对我们音响音乐爱好者——发烧友本身,似乎还疏于介绍。不管是社会公认,还是自诩,成都作为全国主要“发烧”基地之一。其人数不小的队伍是值得去了解、去体察、去探究的。不计地位的高低,不分排名的失后,《发烧友》愿与真正的音响音乐爱好者情相系、心相连。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拉开与发烧友朋友的“连心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以多声道技术打造的音碟渐渐进入了音乐听众的视线。这之中,以SACD和DVD—AUD10两军对垒占据了主战场。发烧友肯定记得,索尼、泰拉克等公司相继推出的SACD让唱片音响市场平添了新的亮点。而号称全球限量发行的麦景图试音天碟SACD版,以取材自Delos的宽阔音场与强烈的动态对比,使音响音乐发烧友眼睛发亮。  相似文献   

4.
叶新海 《视听技术》2002,(10):10-11
关心国产音响的发烧友,对凤之声这个品 牌肯定不会陌生,几年前凤鸣祥音响科 技公司推出的凤之声“大音乐王子”、“小 音乐王子”立体声功放,一度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优秀国产Hi-Fi放大器之一,在音响爱好者中拥有良好的口碑。进入新世纪,凤鸣祥公司对“大王  相似文献   

5.
隘贵 《视听技术》2002,(8):59-61
RR公司的HDCD极品录音唱片从问世以来,一直是音响发烧友和爱乐人心目中的“典范录音”。相信象《无敌天碟》、《红魔鬼》以及由大植英次指挥明尼苏达乐团演录的那些RR试音大碟,给玩唱片音响的老  相似文献   

6.
音响传媒的主要读者自然是音响发烧友,从中国有音响传媒那一天起,他们就向其读者灌输一个观念:“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买好的音响是为了能更好地听音乐”,“音响只是器材,听音乐才是目的”,但很遗憾,这不是事实,就我的观察,大多数买发烧音响的发烧友,玩音响才是目的,音乐不过是测试音响的一个手段。真正买发烧音响回家听音乐的发烧友是非常少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子商情》2006,(2):125-125
由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广东音像城、中国图书进出口广州公司、广州电台共同主办的2006年(中国)“发烧天碟”展销会,于1月12日-15日在广东音像城举行。本次展销会云集了国内外40余家发烧天碟制作、发行公司和著名音响生产厂家,以及发烧音乐资深制作人、发烧歌手和广州地区的“发烧友”,他们在4天的展期里开展了多项交流和研讨活动。DTS还带来了专门的编解码器,现场展示其专业效果。  相似文献   

8.
《新潮电子》2008,(1):10-11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有一群酷爱音响的爱好者,当时的功放是以胆机为主再加上由于香港天气炎热,那时空调也不普及,所以他们每次在把玩器材欣赏音乐总是弄的满头大汗,满脸通红,就像生病发烧。“发烧友”一词也由此诞生,成为“影音器材爱好者”酌俗称。今天,发烧友的定义更加宽泛,对具体事务有特别爱好的人群的统称为发烧友。不过,我们今日讨论的群体还是最初定义“发烧友”一词的那群人。  相似文献   

9.
您是个“病入膏盲”的爵士乐迷? 那您一定熟悉班·威伯斯特(BENWEBSTER)这位爵士音乐史上的杰出人物——已故的爵士次中音萨克管大师,绰号“次中音之王”; 您是个不折不扣的音响与唱片发烧友? 那您一定也知道“口水花四溅”这张在发烧圈中公认的老牌天碟——原名“MY ROMANCE”,也就是《我的浪漫》。您既是个“病入膏盲”的爵士乐迷又是不折不扣的音响与唱片发烧友?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发烧唱片制作公司RR(Reference Recordings)历来以出色的录音效果、精彩的演绎和独到的曲目设置闻名音响圈,令无数音乐爱好者和音响发烧友趋之若鹜.凡是印有“RR”logo的唱片,都是一种品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音箱的表情     
当今的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文化素质的逐渐提高,欣赏音乐和音响艺术的层次也逐级上升,对聆听音乐环境和音响设备的要求也就自然地跟上来了,所以自己动手进行各个单元的搭配与制作就是广大的音响爱好者——“发烧友”们所津津乐道的雅事。  相似文献   

12.
谢德林和《卡门打击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门打击乐》现已成为音乐爱好者和一部响发烧友争相珍藏的一张“天碟”。但这部乐曲的作者是谁?为什么要创作这部作品?录制成唱片的有哪些版本?这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卡门打击乐》是前苏联作曲家谢德林(Rodion Konstandi-novich Shchedrin,1932—)于1967年创作的。当时,谢德林受古巴国家芭蕾舞团的委托,以《卡  相似文献   

13.
成都是一个文明、优美、充满着活力的城市。这是旅游爱好者的天堂。被称之为“美食之都”、“熊猫之都”、“休闲之都”,这里是英蓉花遍开的地方。成都同时也是众多音乐爱好者、音响发烧友的集散地!这里有《电子报》、《实用影音技术》等电子电器行业领头的专业媒体。更有国内大规模的家电、电子音响交易市场(大发、城隍庙、五块石等),是  相似文献   

14.
面对现代音响领域的发展.音响爱好者音频放大器的保真度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追求那更纯、更加完美的音乐艺术境界。胆机发烧友们纷纷推出自己设计制作的“精品”,创造出数码时代Hi—End的超值理念。笔者在追求Hi—Fi音响效果的大潮下,也不甘寂寞,  相似文献   

15.
“发烧”这个词大概是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南方传过来的,其出处也有人做过考证,现在基本上成了音乐音响爱好者(发烧友)和高保真音响器材(发烧音响)的专用词了。我自幼喜欢音乐,如果从娘胎里听母亲弹钢琴算起,“烧龄”也四  相似文献   

16.
《现代音响技术》2008,(3):25-30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音响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套装机的存在,开始音响的发展和进步。当年的台式套装机、落地式套装机不知迷倒了多少音乐爱好者,有了一套迷你型套装机还不敢喧哗,因为太小了……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再提到当时的“套装机”市场,肯定会比喻如同今天的车市一样火爆。很多音响发烧友从这个年代开始跨到了今天成熟的音响发烧友行列,  相似文献   

17.
音乐与音响是相辅相成的,而摄影却又是与音响有着很多的共性,在很多音乐音响爱好者中,许多人有着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摄影。在一本音响与音乐的杂志上来谈摄影,未免有跑题之嫌,但是作为一位发烧友来说无论是音乐还是摄影都是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本期家访专栏以谈话方式介绍一位音乐与摄影的爱好者,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相似文献   

18.
第二届家用视听器材大展已于2003年十月底在成都落下帷幕。这一届大展有不少国产和进口品牌的传统Hi-Fi器材和传统家庭影院器材参加展示,吸引了不少音响和音乐爱好者。如果大家稍加注意就会看到,在参观者中占了很大比例的,是想要购买家庭娱乐用影音器材的普通消费者。这也反映出目前音响市场的一些特点。和十年前相比,目前音响器材市场的消费群体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兴趣爱好和艺术追求为主流的消费群体(即音响爱好者、音乐爱好者或称为“发烧友”的人群)似乎已少了许多,而将影音器材或音响器材作为一种“家用电器”,或是一种“家庭娱乐设备”的人已占了绝大多数。音响和影音市场的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19.
唐道济 《无线电》2011,(12):76-77
回颐电子技术的发展史,业余爱好者曾作出过很大贡献,可谓功不可没。我国也曾有过一支庞大的业余爱好者队伍,爱好者现在常称作发烧友。有电子爱好者,音响爱好者,无线电爱好者,音乐爱好者,集邮爱好者……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大大小小的发烧唱片公司中,First ImpressionMusic(简称Fim,中文译名“一听钟情”)唱片公司是以总能站在音响科技的最前沿,运用最新最发烧的音响技术,制作出最发烧的唱片,不断引领音响发烧友步入全新的音响世界而著称。Fim唱片公司的老板马浚先生本身就是一位资深发烧友。其在香港创建的Fim唱片公司的前身“金弦天碟”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搜集世界各个发烧唱片公司的发烧录音,或直接引进,或用时下最先进的音响技术手段,加以重新处理其录音母带,使之成为超级发烧靓碟,推荐给音响发烧友。 这次要介绍的FIM公司最新推出的采用世界上最昂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