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药物超微粉体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诚 《机电信息》2010,(29):26-30,51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特性,阐述超临界流体沉降技术的种类和特点,着重介绍了超临界流体沉降技术在药物颗粒制备方面的应用,并对该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超临界流体概念、特性,叙述了超临界流体在电镀层制备和化学镀层制备过程中的独到优势,阐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镀层制备中的研究进展,并对超临界流体镀层制备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制备色谱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制备色谱的研究进展,对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高速逆流色谱等重要的制备色谱技术与装置进行了评述,总结了各自的技术特点,并探讨了制备色谱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从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特点入手,介绍了超临界CO2提取中药有效成分流程与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流体的循环方式,同时介绍超临界流体技术在中药成分提取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流体在螺旋管内的传热技术在化工领域被广泛应用。由于其传热与流动机理的复杂性,使得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相较于直管内的还很匮乏。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超临界流体在螺旋管内对流换热的研究进展,包括以CO_2和H_2O等常见工质为主的数值模拟研究与试验研究。对数值模型及传热机理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该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总结了现有研究中的浮升力影响准则,并分析了质量流量、压力、热流量以及螺旋管结构参数对传热特性的影响机理。此外,对目前螺旋管内超临界流体的换热关联式进行了归纳总结。期望能对超临界流体在螺旋管内的特殊换热机理有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具体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样品制备方法-分析规模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基础和仪器进展,其特点是快速,方便高效,无污染,并能与多种分析技术联用,已在环保分析,药物分析等方面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引用主要文献24篇。  相似文献   

7.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制备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建新  张煜  聂登攀 《现代机械》2003,(4):80-82,30
介绍了颗粒磁记录介质的发展现状 ,着重总结 ,分析了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制备技术最新进展 ,包括了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微乳法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等最新合成方法。这些方法是合成粒径小于 10 0nm的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煜  曹建新  聂登攀  刘飞 《现代机械》2006,288(1):72-73
本文以氯化铁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了氧化铁钠米粒子。借助 TEM、XRD 对其微观形貌、物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可制得粒径均匀、晶形发育良好的氧化铁纳米粒子,实现产物的干燥晶化一步完成。经超临界流体干燥所得的氧化铁纳米粒子以 Fe_3O_4为主,在80℃焙烧时就开始有晶形转化,经400℃热处理2h 后基本全部转化为α-Fe_2O_3。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原理、应用特点及其工艺流程,综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近些年国内外应用情况及超临界流体萃取工业化装置研究情况,为今后更好地研究这一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高效率选择性样品分离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环境检测和分析化学等领域,对超临界流体萃取仪器流程及实验技术作了简要综述,着重讨论了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因素和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1.
连续式超临界流体萃取进卸料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和包括连续式操作在内的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的研究现状 ,提出了一种通过球形进、卸料器完成固相物料超临界流体萃取连续化进卸料的装置 ,介绍了该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给出装置中各主要部件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近年来国内外在内生TiB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新型制备技术方法和原理上进行了概述,并指出其各自的优缺点,也对其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同时对研究重点提出了建议。最后展望了其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WC颗粒增强铁基耐磨复合材料可显著提高耐磨件的使用寿命,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文中总结了WC颗粒种类、WC颗粒度、铁基体等对W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W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分析表明,控制WC颗粒在铁基体的溶解和扩散,使WC颗粒分布均匀并与基体牢固结合,可有效提高耐磨性能;针对不同服役条件需选择合适的复合材料体系和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农药残留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随着农药种类的不断增加,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也需要不断的更新,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样品前处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简单介绍了农药残留和农药残留量的影响因素,农药残留分析环节和目的,前处理的步骤、要求,主要介绍了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九种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和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15.
着重讲述了高压超临界流体气辅系统的设计并从流体力学理论出发,分析与讨论了其注入计量精度的控制方法。具体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高压超临界流体气辅系统,而且应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聚丙烯挤出发泡生产中测试其稳定性和控制精度。阐述了高压超临界流体气辅系统在超临界流体技术中的拓展应用,而且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超临界CO2流体特性,超临界表面清洗的原理、工艺以及在清洗过程中的独到优势,概述了超临界CO2流体在半导体微电子、精密机械以及其他领域清洗行业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并对超临界清洗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采用Sol—gel法制备纳米TiO2,对生成的凝胶湿颗粒,分别采用红外辐射(IFD)和超临界流体干燥(SCFD)技术进行干燥,然后对样品进行XRD、SEM及BET表征,同时考察样品对苏丹红Ⅰ的光催化氧化降解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红外干燥法制备的纳米TiO2是锐钛矿和金红石的混晶,粒径10-30nm,对苏丹红光催化降解性能优于采用SCFD法制备的样品。红外干燥法具有干燥时间短、制备步骤简便、无需特殊设备、产品催化活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农药残留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静  寇登民 《现代仪器》2005,11(1):8-10
本文结合农药残留分析的重要性综述农残检测的现代分析方法 ,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薄层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毛细管电泳技术、生物监测技术等分析方法 ,并着重阐述质谱检测器在各种分析方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磁性液体制备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磁性液体的构成,回顾了其制备技术的发展历程,对各种制备方法进行了分类、比较,最后提出了对磁性液体制备技术发展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