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正交实验提取白芷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为40℃、料液比是1:30(g/mL)、乙醇浓度为70%(体积分数)。通过DPPH法研究不同温度、pH、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对白芷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芷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在35℃时良好。当pH3~4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Fe~(2+)、Cu~(2+)、Zn~(2+)、Mg~(2+)、柠檬酸、对羟基苯甲酸乙酯、苯甲酸可使白芷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2.
金莲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研究了金莲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首先,我们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金莲花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方案,通过对提取溶剂、提取固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四因素三水平的选择实验,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以60%的乙醇作提取剂、按1:15的固液比、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提取液总黄酮含量为15.93%,粗提物产品得率为20.33%。将产物以不同比例添加到猪油中,恒温并定期用Na2S2O3-I2滴定法测油样的POV值。结果表明:金莲花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猪油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且黄酮类化合物的添加量在试验剂量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性呈正相关;当添加量为0.5%时,金莲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能可与BHT相媲美;同时还研究了提取物与VC的协同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金莲花中黄酮类化合物与VC有较好的增效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提取革命菜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性。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研究从革命菜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及料液比四因素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革命菜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浸提温度65℃、浸提时间3.5h、料液比1:30(g/mL)。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得革命菜中黄酮类物质提取量为31.88mg/g;革命菜黄酮类化合物对羟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随着黄酮质量浓度增加,清除能力增强;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革命菜黄酮类合物抗氧化活性明显,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薇菜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条件,测定提取的粗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薇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是乙醇的体积分数为80%,提取时间为1.5 h,料液比为1∶25(g/mL),提取温度为65℃,在此条件下薇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为15.723 mg/g;薇菜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随着薇菜中黄酮类化合物添加量的增加,其抗氧化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5.
以襄荷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法提取襄荷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及其在菜籽油中的过氧化值(POV)评价襄荷花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证明,襄荷花苞中黄酮类化合物有一定的清除DPPH·、O_2~—·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当襄荷花苞黄酮提取液浓度达到0.705 mg/mL时,其对DPPH·和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分别达到98.7%和99.3%,与提取液质量浓度成正比。在菜籽油中与Vc具有协同作用,且抗氧化能力与襄荷花苞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呈正比。  相似文献   

6.
微波辅助提取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花生壳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并探讨了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原料先用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65℃下预热浸提1 h,然后再进行微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30,微波功率515 W,微波辐射时间120 s,在此条件下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可达83.7%.花生壳中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一定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柿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和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取柿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比较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效率及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从而探讨最佳的提取方法并对柿叶提取物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体积分数 75 %乙醇提取法较佳 ,柿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效果优于抗坏血酸和柠檬酸  相似文献   

8.
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方法用茜素紫作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对Co2 H2O2体系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消除作用。利用连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消除作用。结果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消除作用。结论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方法用茜素紫作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对Co^2+ +H2O2体系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消除作用。利用连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消除作用。结果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消除作用。结论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柚皮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和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提取柚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比较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效率及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从而探讨最佳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 ,体积分数 70 %乙醇提取法是较好的提取方法。柚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比抗坏血酸和柠檬酸好  相似文献   

11.
李岩亮 《辽宁丝绸》2006,(2):10-11,14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番沙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筛选得到蚕沙中黄嗣的最佳提取条件为65%的乙醇,料液比1:8(w/v),在70~75℃下提取6小时,每批原料提取二次,合并提取液并浓缩至无醇味,母液浓缩后通过预先处理好的AB-8树脂,分别用蒸馏永、40%的乙醇、80%的乙醇洗脱,得到纯化后的蚕沙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苦参中黄酮类组分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正交试验探索超临界萃取苦参中黄酮类组分的最佳工艺条件,最佳参数为:温度40℃,压力30 MPa,乙醇流速0.4 mL/min,时间60 min,最高得率为5.82%.在此基础上对苦参中黄酮类组分进行分离提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抗氧化性.结果显示苦参中黄酮类组分对自由基有消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周吴萍  黄琼  黄国霞  梁丹 《粮油加工》2010,(12):156-159
本文优化了柿叶黄酮的提取条件,并对其进行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得到柿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用50%乙醇,以1∶60的料液比,在90℃回流提取45min。此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得率为7.59%。抗氧化性试验结果表明,柿叶黄酮提取液能有效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其抗氧化性优于VC,是一种有开发潜力的天然抗氧化保健品。  相似文献   

14.
树莓叶黄酮类物质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微波提取法提取树莓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法提取树莓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5 min,料液比1:30,乙醇浓度50%,功率300W,得率为6.12%.抗氧化实验表明,树莓叶提取物能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杏仁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羟基自由基等方面,研究杏仁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杏仁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还原能力较强,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对Fe~(2+)的络合能力和脂质体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也较强,但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弱.因此,杏仁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抗氧化功效较强的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6.
淡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胜帮  赵玲玲 《食品科学》2006,27(10):255-258
为了研究淡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本文采用超声波-醇提-酯萃法,研究了提取的各种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寻找最佳提取条件。试验结果表明,以60%乙醇为溶剂,固液比为1:30,经20kHz超声波提取30min,再经70℃水浴回流3h为最佳,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得到2.27%的收率。在试验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溶剂>回流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强度>回流时间>溶剂浓度>固液比。  相似文献   

17.
芦蒿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正交实验探讨了芦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确定出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0min,乙醇浓度80%,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叶芙蓉 《酿酒科技》2011,(5):58-60,64
用乙醇浸提法从唇形科植物紫苏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乙醇浸提法提取紫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55%vol乙醇、温度60℃、固液比1∶16(g/v)、浸提时间4 h、浸提2次。  相似文献   

19.
《食品工业科技》2002,(09):48-49
用正交实验探讨了芦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确定出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0min,乙醇浓度80%,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枸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乙醇为浸提溶剂从枸杞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研究了乙醇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及料液比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经研究,确定了枸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2.5 h,料液比1:16,乙醇浓度75%,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可达0.9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