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消防年鉴》2002-2016年我国经济、人口、火灾的相关数据为依据,采用熵值赋权法计算我国经济-人口-火灾系统的权重及综合得分。构建耦合协调度分析模型,研究经济-人口-火灾系统之间是否协调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经济-人口-火灾系统基本上在轻度失调衰退类和中度失调衰退类之间发展,耦合协调度总体上虽然有上升的趋势,但一直处于失调状态。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资源、经济、人口和环境的协调与和谐,是每一要素的充分利用和发挥,不损害其中任何一要素,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城市与农村是两大平行的生产、生活系统,是人类社会的两大聚居形态,城乡的和谐及协调是经济、人口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3.
着力健全规划协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的主要功能在于围绕目标搞好各种利益关系的综合协调。总体规划还要处理四方面的协调:一,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二,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三,不同类型区域协调;四,不同层次地域空间协调。健全规划协调机制需理顺各类规划机构间关系,建立相互协调的规划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4.
从大系统大协调观出发,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各种因果关系模型及城市发展系统的识别模式,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经济、地质环境及技术资金的协调,其最佳值域是三者的交汇域。同时,从城市经济投入-产出关系入手,对城市发展中的物流、能流及信息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有资源环境要素参与的新型投入-产出关系-资源环境帐户,为资源经济及环境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初步确定了城市发展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数量关系。最后,对北海市发展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数量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北海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8)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理念,也是针对当前农业人口、农业资源、农业环境相互协调、相互发展的新型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本文结合尉氏县循环农业的建设实例,从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特点出发,并着重就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刘国林 《福建建材》2000,(3):8-8,11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四大要素的有机协调。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和保护与之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也付出了高资源消耗、高能源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沉重代价。我国稀有资源与能源的永续利用,代际、人际、区际公平发展和人口、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提上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为吸取许多发达国家曾经先高速发展经济、破坏环境,然后治理的深刻教训.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2)
建设"三型社会"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关。从"三型社会"新概念出发探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认识与实践生态文明的新视角与新思路。本文深入解读了"三型社会"新概念及其内在联系,分析了"三型社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揭示了"三型社会"新概念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制定并实施"三型社会"战略、加大"三型社会"建设力度、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推动科技教育发展绿色化、完善人口资源环境制度,以促进并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4)
自从改革开放至今,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缓慢与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得人口与生态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虽然实行西部大开发使得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变,生态资源环境仍然需要我们的极大重视。本文阐述了西部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分析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应将绿色经济作为促进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推动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快速、有序、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正确处理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所以它的提出立即引起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重视与关注。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经济、环境、资源的影...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1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从实际出发,结合资源环境与经济、人口问题的关系,对哈尔滨市资源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三个方面对哈尔滨市污染状况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管理视角,当前社会资源配置"不公平"和管理创新滞后是引起资源环境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只有加强市场调节作用,减少政府对市场的不合理干预,锐意创新,发动公众共同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才能促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本市城乡规划工作,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和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3.
余慧  宋佳  刘志强 《室内设计》2023,38(1):60-65
城市公园与人口协调发展是长三角人 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征。基于集对分析 中的同异反联系度和集对势的协调评价模型对 2006—2019年长三角市际公园与人口协调性进 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整体上公园与人口两系统 呈正向发展态势,协调程度趋好,但稳定性较 弱;各协调类型城市公园与人口系统内部差异较 大,公园系统协调性总体优于人口系统协调性, 公园总量、公园格局、人口生活水平因子协调影 响力强;时序上“一核五圈”城市群公园与人口 协调能力保持正向发展态势,空间上圈层之间协 调能力杭州、宁波都市圈领先、上海较差。研究 可为长三角公园系统的优化、人地协调状况的 平衡以及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态经济效益的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城市生态经济效益评价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城市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是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社会前进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城市生态经济是生态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三个子系统在内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 长期以来,评价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一直以按可比价格计算的GNP为衡量标准,所以尽管城市问题成堆,欠账过多,但由于经济效益比较高,生产规模还在日益扩大,使本来就存在的住房、交通、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继续扩大。 从生态学观点分析,产生城市问题的根源在于生态效率低下和系统关系的不协调。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城市内部物质和能量的低效利用,二是城市系统内部各部门间关系失调,三是外部资源环境超载。 城市作为物流、能流密集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人类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破坏的根源,各种自然资源被廉价来无偿地送进城市,大多数以废物的形式滞留在物质循环的某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北京规划建设》2009,(4):96-101
(2009年5月22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第四章城乡规划的修改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本市城乡规划工作,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和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人文与自然的复合系统,是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要素高度密集的地理综合系统。城市信息涉及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城市基础设施、生态、人文和经济诸多方面。随着城市化、信息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管理与服务方式急待变革,我们的城市管理正处于从二维、静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3)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协调发展度模型,运用SPSS19.0软件,对2006—2012年间枣庄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2年枣庄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人居环境综合评价得分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呈上升趋势;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由极度失调、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同步型,转化为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优质协调、城市人居环境滞后型。同时,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枣庄市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及发展模式,加快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步伐。  相似文献   

18.
陈文龙  陈鑫 《中州建设》2008,(23):78-78
当前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各地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大踏步前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审时度势,提出必须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领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与经济都取得了较大发展,再加上人口的日益增加,当前很多资源和能源被过渡消耗,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峻,破坏了动植物的生物链,并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步伐,走出一条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能够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3)
为深入分析我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本文构建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三个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利用构建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系统的协调度水平。结果表明我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度等级较低。该结论有助于更理性地把握我国能源、经济和环境系统的发展态势,为制订能源、经济、环境发展战略提供一个基本的前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