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水蒸汽蒸馏法对新疆五种薰衣草花中精油进行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薰衣草精油中挥发性成分及特征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香气轮廓进行了感官评定。结果显示,五个品种的薰衣草精油(70-1、74262、杂花、法国兰、白花)中,70-1精油含量最高,为6.88%。经鉴定薰衣草精油中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萜烯类、酯类、醛类、酮类和醇类,其中白花精油中挥发性化合物种类最多,含量也最高,五种精油中挥发性物质含量差异最大的为萜烯类,分别为17.15%、12.36%、16.33%、16.16%、20.48%;五种精油中特征香气成分如芳樟醇及乙酸芳樟酯等含量具有较大差异。通过感官分析发现74262精油中花香、酯香气最浓郁,五种精油中花香,酯香、凉气、油蜡气和萜气均有较大差异,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品种以及所含有的挥发性物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GC-MS法测定熏衣草精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熏衣草精油,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分别鉴定出34种和29种化合物,占出峰物质总数的95.5l%和98.39%.两种精油成分主要区别在于乙酸薰衣草酯和乙酸芳樟酯的质量分数相差较大,且第五个主成分不同,分别为异丁酸叶醇酯和α-松油醇。  相似文献   

3.
以芳樟醇和乙酸酐为原料,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采用反应-蒸馏工艺合成了乙酸芳樟酯。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芳樟醇)∶n(乙酸酐)∶n(DMAP)=1∶2.0∶0.01,反应温度82±2℃,反应时间9h时,芳樟醇摩尔收率大于96%。同时利用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产品进行表征,产品MS谱图与标准谱图一致。  相似文献   

4.
磷钒铬杂多酸盐催化合成乙酸芳樟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的双帽Keggin型磷钒铬杂多酸盐催化合成乙酸芳樟酯,研究了各种反应因素对酯化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钒铬杂多酸盐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且不溶于水和醇,可重复使用多次,将其用于催化合成乙酸芳樟酯,得到了优化的反应条件为n(乙酸酐)∶n(芳樟醇)=1.4、反应温度116℃、反应时间3h、催化剂用量为芳樟醇质量的1.5%,酯收率达到95.3%。  相似文献   

5.
按照ISO6571-2008标准方法对产自新疆的"杂花"、"法国蓝"和"蓝白花"三种薰衣草叶中的精油进行了提取和含量测定,并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3个不同品种的薰衣草叶精油含量和成分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杂花薰衣草叶精油含量最高,主要成分包括桉叶油醇(48.66%)、樟脑(25.69%)、龙脑(7.32%)等;法国蓝薰衣草叶次之,成分主要包括氧化石竹烯(18.05%)、表双环倍半水芹烯(14.35%)、龙脑(11.92%)、乙酰薰衣草酯(7.06%)等;蓝白花薰衣草叶精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氧化石竹烯(6.38%)、龙脑(4.04%)等,此外还有各种有机酸。杂花和法国蓝薰衣草叶精油在食品、医药和日化领域具有重要利用价值。为新疆薰衣草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微生物催化酒花油中β-月桂烯生成芳樟醇和香叶醇是一种理想的生物转化途径,有利于提升酒花β-月桂烯的经济价值。该文从酒花雌花果中筛选出一株内生菌Z1,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研究其催化β-月桂烯合成芳樟醇和香叶醇的条件,并用于转化酒花油的β-月桂烯。结果表明,酒花内生菌Z1与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的菌落形态和生理生化特点相同,16S rDNA的同源性为98.2%,命名为Pantoea ananatis Z1。将该菌株于葡萄糖蛋白胨酵母麦芽粉(glucose peotone yeast and malt,GPYM)培养基中培养,转化14.1 g/L的β-月桂烯,产物芳樟醇和香叶醇浓度分别为0.89 mg/L和1.09 mg/L。对含有1.41 g/L β-月桂烯的酒花油进行转化,芳樟醇和香叶醇生成量达0.52 g/L和0.09 g/L,转化率分别提高了10 248倍和1 483倍。研究表明,P.ananatis Z1可将酒花油中的β-月桂烯一次性转化为芳樟醇和香叶醇,初步分析认为酒花油中β-月桂烯和芳樟醇的共同存在促进P.ananatis Z1对β-月桂烯转化。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两种薰衣草精油(兰花、白花)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鉴定出78种挥发性成分。通过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法(AEDA)结合气相色谱-嗅闻技术(GC-O)对两种精油进行分析,鉴定出31种香气化合物,其中关键香气的物质有8种(FD≥64),分别是β-罗勒烯、芳樟醇、乙酸芳樟酯、香叶醇、橙花醇、薰衣草醇、乙酸香叶酯和β-月桂烯。在此基础上通过香气活性值(OAV)鉴定出22种特征化合物(OAV1),其中关键香气物质13种(OAV10)。两者共同鉴定出6种关键风味化合物,分别是芳樟醇、β-罗勒烯、香叶醇、乙酸芳樟酯、β-月桂烯和乙酸香叶酯。  相似文献   

8.
为避免精油因加热时间过长造成热解使某些芳香成分破坏,本文采用恒压漏斗代替传统的水蒸气蒸馏装置提取薰衣草精油,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探讨薰衣草精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6,提取时间1.5h,浸泡时间1h时,薰衣草精油出油率最高,可达1.15%;对提取出的薰衣草精油进行GC/MS测定,共检测出33个组分,其中有7种组分含量较高,依次是芳樟醇,含量为54.57%,乙酸芳樟醇,为14.38%,4-萜烯醇,为8.96%,乙酸薰衣草酯,为8.94%,异龙脑,为6.19%,α-松油醇,为4.31%,薰衣草醇,为2.65%。该实验装置简单,操作简便,绿色环保,并且提取效果理想,结果可靠,可为其他精油的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无溶剂微波萃取法提取花椒精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无溶剂微波萃取法从花椒中提取花椒精油,考察了花椒含水量对花椒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并与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比较,三者提取率分别为1.30%、0.91%和1.39%。采用GC-MS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方法,从花椒精油中鉴定出75种物质,占精油总成分的93.20%~98.55%。主要成分为芳樟醇、丙酸芳樟酯、柠檬烯、茴香脑、花椒油素和4-松油烯醇。  相似文献   

10.
宋旺弟  刘盼盼  陈文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2):196-201,206
目的:采用分子蒸馏法纯化薰衣草精油(LO)的挥发性成分,HS-SPME-GC法分析其化学成分。方法: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的设计原理,以提取物质的色谱图总峰面积为考察指标,对顶空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温度、平衡时间、萃取时间和解吸时间进行4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通过正交实验,以薰衣草精油中主要组分的纯度为考察指标,对分子蒸馏的蒸馏温度、蒸馏压力和刮膜转速进行3因素3水平分析。结果: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70℃、萃取时间41 min、平衡时间10 min、解吸时间6 min,在最优条件下的峰面积平均值为7750;分子蒸馏的最佳条件为蒸馏温度55℃,蒸馏压力0.6 kPa,刮膜转速320 r·min-1,在最优条件下薰衣草精油中乙酸芳樟酯、芳樟醇、乙酸薰衣草酯的纯度分别为45.11%、25.52%、14.27%。结论:HS-SPME技术和分子蒸馏技术适用于薰衣草精油挥发性成分的富集纯化。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甲基叔丁醚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鼠尾草花、叶片及茎精油的挥发性组分差异。结果表明:鼠尾草不同器官中共检测到4种单萜、17种倍半萜、6种单萜衍生物、2种倍半萜衍生物及2种酯类化合物共31种挥发性物质;不同器官的挥发性组分不尽相同,花器官中的挥发性组分最多为31种化合物;挥发性物质含量最高的是叶片,达到2 334.48 ng/g;吉玛烯、可巴烯、石竹烯及乙酸芳樟酯是鼠尾草不同器官中含量较高的挥发性组分,但其对不同器官挥发性精油的贡献率亦不同。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机分析及稀释法气相色谱-嗅闻(GC-O)分析,研究汉源红花椒和金阳青花椒的香气活性成分。从两种花椒中共鉴定出31种挥发性成分,其中13种化合物GC-O检测结果有气味活性。按照稀释因子排序,两种花椒的关键香气活性成分包括桧烯、月桂烯、柠檬烯、芳樟醇、1-萜烯-4-醇、乙酸芳樟酯6种单萜化合物。这些关键化合物在两种花椒中的含量及稀释因子不同,导致两种花椒风味不同。汉源贡椒中气味最强势的化合物为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整体风味为柑橘香、香气浓郁;金阳青花椒中气味最强势的为芳樟醇、1-萜烯-4-醇和月桂烯,整体风味为辛香、药草香,香气清雅。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7):166-172
以甘肃武都大红袍花椒为原料,根据单因素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实验,对水蒸气蒸馏花椒精油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显示:花椒精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值0.11(g∶mL)、蒸汽量73 mL、蒸馏时间96min,在此条件下花椒精油得率达到6.71%。最佳工艺所得花椒精油经气相色谱-质谱方法(GC-MS)分析显示,精油中共检测出73种化合物,鉴定出31种,占挥发油总量的95.16%,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柠檬烯20.204%、芳樟醇16.645%和邻氨基苯甲酸芳樟酯19.733%,且邻氨基苯甲酸芳樟酯在甘肃武都大红袍花椒中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张丽平  余晓琴  阚建全  朱琳 《中国调味品》2013,38(1):99-101,115
柠檬烯和芳樟醇是花椒的特征成分,建立了花椒中芳樟醇和柠檬烯含量测定的气相色谱法,并对来自不同地方的32批样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芳樟醇和柠檬烯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是1.0535~23.1300mg/mL(r=0.9994)和0.4765~9.5300mg/mL(r=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0%和101.02%,RSD分别为1.19%和2.10%(n=5).表明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宜花椒中柠檬烯和芳樟醇的含量测定;32批花椒样品中,柠檬烯和芳樟醇的含量相差很大,其中柠檬烯为2.94~29.11 mg/g,芳樟醇为1.57~114.22 mg/g;青花椒中的柠檬烯含量平均值为12.89 mg/g,红花椒中的平均值为14.04mg/g,青花椒中的芳樟醇含量平均值为72.53 mg/g,红花椒中的平均值为7.94 mg/g.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薰衣草精油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产自新疆伊犁5个不同品种薰衣草按ISO6571-2008标准方法进行精油提取及含量测定,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其组分进行分析。含量测定表明:杂花、太空6号、太空7号、蓝白花、法国蓝精油含量分别为5.6%、3.2%、2.0%、1.8%、1.2%。组分分析表明:蓝白花品质较好,达国标要求;太空6号、太空7号、法国蓝3个品种组分接近,杂花品质最差,都与国标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6.
王健  薛山  赵国华 《食品科学》2013,34(7):86-91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紫苏不同部位(叶、花蕾、梗和籽)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精油成分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部位精油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紫苏叶精油得率相对最高,达到8.21‰。从紫苏叶、花蕾、梗和籽精油中依次鉴定出40、53、29和26种组分,分别占各自精油总量的99.85%、99.25%、96.73%和97.51%。不同部位精油成分和相对含量差异显著,共有组分仅5种,分别是2-己酰呋喃、4-(2-甲基环己烯)-2-丁烯醛、石竹烯、芳樟醇和石竹素,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组分均是2-己酰呋喃。紫苏不同部位精油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紫苏叶精油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较强,紫苏籽精油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7.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薰衣草精油的方法,分析了新疆法国蓝和C-197(2)2个不同品种的21批薰衣草精油样品,并基于该方法建立了薰衣草精油的指纹图谱。以GC-MS结合保留指数对复杂未知物进行定性分析,共确定了26个共有峰。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训练集样本进行模式识别,根据模型的变量权重系数(VIP)筛选出了对品种的分类具有较大贡献的潜在标志物。并通过PLS-DA模型对7个未知样品进行预测,2个品种的薰衣草精油的均方根预测偏差(RMSPE)均为0.1323,模型对验证集中薰衣草样本的判别准确率为100%。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好,简单快速,为新疆薰衣草精油的品种鉴定与质量评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三种芳香植物抑菌比较及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抑菌扩散法测定和比较了香桃木、薰衣草薄荷、迷迭香精油和残渣水提物的抑菌差异,进一步研究了精油经pH、温度、紫外处理后的抑菌稳定性,并对精油组分进行气相-质谱(GC/MS)分析。结果表明:3种精油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且具有很好的抑菌稳定性。薰衣草薄荷精油抑菌活性明显高于其余两种精油,而香桃木精油和迷迭香精油的抑菌效果相差不大。GC/MS分析发现,精油中萜类物质含量分别为香桃木59.80%、薰衣草薄荷79.63%、迷迭香60.36%。残渣水提物提取率远高于精油,然而抑菌敏感性低于精油,并表现为香桃木〉迷迭香〉薰衣草薄荷。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D)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对甜橙树四种不同器官提取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果实皮油、果汁油、橙花油、橙叶油等四种精油的香气成分存在一定差异,并从中检出56种化合物,主要香气物质为柠檬烯、乙酸芳樟酯、芳樟醇、α-松油醇、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香叶醇、罗勒烯、月桂烯、β-蒎烯等,从不同器官提取的香精油所含香气成分组成和含量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研发人员调配香精时对橙油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汉源花椒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抑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汉源花椒精油的化学成分,评价其对常见食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汉源花椒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抑菌圈实验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对其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和最低杀菌质量浓度(MBC值)进行测定。结果:汉源花椒精油主要含D-柠檬烯(26.55%)、芳樟醇(22.11%)、乙酸芳樟酯(14.71%)、β-蒎烯(7.39%)等成分。不同抑菌方法均表明,汉源花椒精油对供试细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MIC值和MBC值分别为1.25mg/mL和2.5mg/mL),大肠杆菌最弱(MIC值和MBC值分别为5.0mg/mL和20.0mg/mL)。结论:汉源花椒精油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可作为一种天然食品防腐剂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