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3,(18)
本文根据经济集聚与区域增长极理,在考虑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在全面分析湖南省"3+5"城市群经济结构及经济现状的前提下,分析该城市群内的产业结构、核心城市的回流及积聚效应以及各城市群在湖南省范围内对全省经济发展的作用。将集聚经济与增长极溢出作用进行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2.
利用多源大数据,从对外交通设施区域联系水平和城市群人口联系特征方面对长株潭城市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可达性上,长株潭城市群由内向外形成了"公路+高铁"的核心交通网络、"高铁为主+公路补充"的扩展交通网络和"高铁为主+普通铁路和航空补充"的辐射交通网络;省外城市(群)中,长株潭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有紧密联系,对周边中小城市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省内城市中,长株潭城市群辐射范围主要集中在"3+5"城市群;内部联系上,长株潭城市群内部交互强度与成熟城市群还有差距,一体化尚处于初步对接阶段。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4):140-141
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的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是湘鄂赣三省乃至中国中部地区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武汉城市圈、湖南"3+5"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整体的战略目标应将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打造成继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开发区群的空间结构及产业分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长三角工业产业的主要载体,长三角开发区群的属性主要体现在其空间用地和产业构成两方面.从空间结构和产业发展两方面对长三角开发区群的总体宏观特征进行梳理,得出基本结论为:从空间结构上看,长三角开发区群呈现出明显的"点一轴"体系:"五心三轴+网络化基底";从产业特征上看,长三角开发区群在宏观产业结构存在同构现象的同时,存在产品间分工和产业链分工.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东部电子信息产业城市群的工业地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东部电子信息产业城市群形成的5个地域构成要素,区域城市群背景,区域产业文化环境,开发区类型组合,区域文化地理背景,综合交通网络轴线系统,论述了该工业地域中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该电子信息产业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镇化已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正发生着结构性转型--由个体城市向城市群体的跨越,展开城市群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基于对城市作为区域主体的假设,以分工与博弈理论为基础,首先给出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变的两个认知主线:①一种专业分工的生产网络:②一种竞合博弈的关系图式.继而研究选择长三角、京津冀与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城市群产业经济空间演变实证案例,采用制造业区位商作为刻画城市基础产业部门与区域分工的基本变量,借助Excel与Suffer软件,进行1997、1999、2001、2003、2005共5个年份的定量化与图形化演变信息分析,初步发现:①三大城市群经济空间形态差异明显,显示出城市群发育程度差距;②城市群内部的制造业分工地位不断变化,重组明显;③制造业分工空间关联密切,核心组团空间连续格局明显等两个重要特征.以期通过研究工作有助于拓展与丰富的城市群研究相关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有关部门获悉,全新编制的中南"3+5城市群"城际轨道项目规划5月将上报国家相关部委,力争明年全线开工建设。根据初步规划,"3+5城市群"城际轨道项目涵盖了此前规划的"人"字形长株潭城际轨道核心线,并新增长沙经益阳至常德180km,长沙至岳阳170km,长沙至株洲50km,株洲至娄底130km,株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8)
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我国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其核心城市的产业发展不尽相同,产业结构变迁和就业结构存在不协调的问题。通过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来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四个核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和合肥的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大核心城市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偏低,劳动力过剩,第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偏高,劳动力不足。因此,这四个城市应大力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使其向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促进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努力扩大就业规模。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转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经济发展的加速肘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结构转换力就越大。文本对中原城市群进行产业结构转换力的研究,分析其现状产业问题,对于其产业未来的发展重点做出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湖南省为例,运用中心地理论与聚集分形模型分析了“3+5”战略规划下城市群的空间结构与等级体系。结果表明:“3+5”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兼有市场原则( K=3)与交通原则( K=4)的双重性质,且服从K=133的勒施市场等级指数,属第46级市场区;同时,“3+5”城市群以一级中心地为中心,其二级中心地空间分布紧凑合理,三级中心地较为松散,四级中心地呈现内松外紧的双分形结构。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10):49-50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天津市在承接北京产业转移、优化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构建"交通一体化+产业转型升级"下区际产业对接适应性框架,深入剖析非首都功能疏解对天津市产业发展及其空间布局的影响,甄别天津交通优势度与产业空间布局之间的耦合关系,分别从发挥博弈先动优势、搭建产业对接平台、构筑交通与产业协调发展布局等方面提出产业对接优化路径,为天津市产业升级与城市功能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8)
随着国际分工由产业内分工向产品内分工深化拓展,产品内贸易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模式。在介绍我国产品内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产品内贸易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产品内贸易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呈现优化升级的趋势;产品内贸易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并不十分显著,提出充分利用进口的技术外溢效应促进产业发展,优化产业技术结构,培育产业集群,打造产业升级平台等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分工演进的过程。分工的演化受到交易效率的制约,而制度对交易效率具有重大影响。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同样是一个分工演进的过程,制度通过影响交易效率,进而影响城市群的分工演进,最终影响城市群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分析其演化和发展的制度障碍,最后就促进其进一步演化和发展给出了一些制度思考。  相似文献   

14.
长株潭“3+5”城市群产业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株潭"3+5"城市群是我国中部地区代表性的城市群之一,2007年成为"两型社会"实验区,在此背景并拥有良好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下,对其产业进行SWOT(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分析是正确认识产业集群内部相互关系与外部关联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引导城市群产业研究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5.
卢丹梅 《规划师》2013,29(8):75-80
针对社会经济转型期带来的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的要求,研究在借鉴国外发达城市经验的基础上,创新空间发展理念,提出了"城乡社区"—"特色城市"—"一体化城市群"的三级创新空间载体,由城市及综合服务社区、现代产业集聚社区和农村社区三种类型的功能复合社区组成城市,新形势下新的产业分类将产生新的特色城市,多个特色城市通过专业化分工组合形成多中心、一体化的城市群。期望通过规划理念创新来促进发展模式转型,通过发展模式创新带动城市发展转型,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与城市化水平,从而为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载体。  相似文献   

16.
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的视角,运用泰尔指数测度合理化,运用产业占比与劳动生产率乘积测度高度化,通过两个指标,反映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发展现状。结果显示,三大城市群第二产业结构差距逐渐减小,主导原因是组间差距减小;第三产业结构差距逐渐增大,主导原因是各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差距增大;环长株潭城市群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发展质量最高,武汉城市圈组内城市发展不均衡,环鄱阳湖城市群内城市规模普遍偏小,距离最优城市经济效率规模门槛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3)
通过计算完全消耗系数将工业行业划分为基础工业门类和高端工业门类,将第三产业划分为基础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在对三次产业划分层次的基础上,分析齐齐哈尔市三次产业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计算三次产业贡献率和拉动率,从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以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分工层级、调节市场需求结构等角度提出优化齐齐哈尔市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聚是产业资源和经济活动在特定空间上的集中,由市场自发行为和政策驱动形成,是具有“产业—空间—制度”三重属性的地缘经济现象。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互动耦合是城市化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从“产业—空间—制度”三维视角出发,以北部湾城市群为例,在产业发展上,从壮大产业集群、融入“双循环”全球产业链、共建创新共同体等方面提出产业发展指引;在空间层面上,以都市圈为中间环节,打造“一心、三圈、四带”的北部湾城市群总体产业格局,引入模块化价值链分工和差异化产业链布局,为优化城市群产业布局、避免城市群产业同质化竞争提供现实路径;在制度层面上,建议构建统筹协调机制、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区域合作互助机制,为产业协调有序发展提供有效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选取代表城市群发育程度的指标,运用系统聚类法,对我国城市群进行层级划分。研究表明我国25个城市群按照发育程度可分为4个等级。本文从发育程度、产业结构和分布形态3个方面对各发育层级城市群的基本形态进行分析。通过对各层级的城市群发育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各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沿淮城市群是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相互依存、互补协调、功能完善的协同体。论文分析了产业发展及问题,基于现状条件和未来趋势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以产业链合作为主线,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产业集群为主要形式,构建一个布局合理、分工有序、级配适当的产业空间布局及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