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冬梅 《市政技术》2011,29(2):150-152
劳动合同制度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建立劳动关系的纽带和基础,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从法律上明确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劳动者的择业自主权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从对国有企业制定的格式劳动合同,对国有企业劳动者行使辞职权应否赔偿以及对国有企业内部劳动规则3方面阐述了对劳动合同制度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转企建制,改革原用工制度,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劳动合同的签订是院与职工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以法律形式确定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并依法按照劳动合同条款约束双方的行为,有序地进行生产、工作及管理。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7):127-128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阶段,社会市场中各个主体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尤其我国劳动力规模和劳动力的流动性是空前仅有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的一种劳动关系的协议,对企业的正常运行,以及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法律上过于注重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对事实劳动关系没有准确的判断,为了更好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需要对事实劳动关系的必然性展开研究,制定和完善我国事实劳动法律制度。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实施劳动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完善我国事实劳动法律制度的建议,旨在为我国事实劳动法律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9)
<正>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内在内容和法律效应截然不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的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务合同则属于民事合同,是指当事人各方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协议。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和企业劳动用工环境的变化以及劳动法律法规的日趋完善,有效应对企业劳动用工合同过程中的风险,规范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是促进企业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0)
《劳动合同法》我国广大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保障,是协调我国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产生劳动纠纷的重要依据。本文以某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产生的关于解除劳动合同产生的纠纷案件为例,对用人单位以裁员为目的变相"强制"裁员的法律责任进行分析,旨在为广大劳动者依法保护自身权益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建筑与预算》2014,(5):124-13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相似文献   

7.
《建筑》2008,(11)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规定,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14种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14种情形是:(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二)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三)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四)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五)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7)
关联型企业中,不少劳动者会因种种不同原因,从关联的A企业,被调派到B企业。用工管理不规范的企业,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并未变更,仍在A企业,仅实际工作在B企业;用工管理规范的企业,会在解除与A企业劳动关系的同时与B企业签订新的劳动合同。但此类劳动关系变更的员工,在关联企业累计订立劳动合同次数满二次,用人单位是否应当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实践中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8):153-154
随着中国法律体制越来越完善,法律对劳动者的保护也越来越完备,在劳动关系中,往往有很多法律限制、约束着企业的行为,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企业如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则会面临极大的风险,这时该采取何种方法应对?本文从《劳动合同法》的有关条文和条例出发,为企业在面对风险时该如何应对指明道路。  相似文献   

10.
《建筑》2008,(11):20-20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规定,在《劳动合同法》规定的14种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1.
鞠洪芬 《建筑》2013,(7):36-3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用人制度的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活跃,用人形式多元化,员工构成复杂,企事业单位劳资纠纷案件多发。其中的突出问题是:用人单位没有认真履行相关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一、签订劳动合同利于用人单位的发展和规范管理一是有利于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的正常优化组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如果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则劳动关系的期限将被视为长期的劳动合同",此条款可能会给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的正常优化组合造成影响。需要的人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13):182-183
法律赋予了用人单位按法定程序编制内部劳动规章的自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二款明确了在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时,用人单位享有单方解除权并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关于法院及劳动仲裁机构是否享有对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判断各地标准不一,这导致不同地区的用人单位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效力不一致。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很大程度上尊重用人单位的自主管理权,但在"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应制定一定范围的合理性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10)
竞业限制是指雇主对雇员所采取的保护商业秘密为目的的一种法律保护手段。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竞争日益加重,导致人才流动加快,许多用人单位通过在劳动合同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要求员工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的竞业限制义务,来保护本单位的商业秘密。但是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劳动者所享有宪法所保护的就业权和生存权。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对争议较大的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劳动者支付违约金后是否还受到竞业限制的约定等问题做出合理的规定,但仍没有弥补诸多问题,比如竞业限制的范围、期限以及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是否还受竞业限制的限制等方面还是需要完善相关的司法制度使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更加明确,平衡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以及劳动者的自主择业权。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7):179-180
契约自由原则在劳动法领域主要应用于劳动合同的订立、形式、期限、内容、变更、解除以及劳动争议的解决等领域。契约自由原则在劳动法中既存在适用过度地问题,也存在适用缺位的问题。应正确处理契约自由原则和国家强制原则之间的关键一达到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0,(2)
在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案件中,对于用人单位存在生产经营困难、经营状况改变等情况造成延迟发放工资,该行为并非用人单位主观因素恶意拖延,并在一定时间内未对劳动者生活造成实质影响的情况下,不宜将"不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作严苛解释,不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六条规定,判决用人单位承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适用民事领域的谁主张谁举证为一般责任分配原则,这主要是因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是建立在双方当事人平等的法律关系上的,因此二者之间在形式上是平等的。然而,在劳动关系中,两者之间的地位实质上是不平等的,在举证能力上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在某些劳动争议案件中,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责任分配原则对于劳动者来讲是显失公平的,所以,在劳动争议案件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有利于平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诉讼地位、合理分配证明责任、实现实质公平。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12)
本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签订劳动合同是确定劳动者劳动关系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的一种基本方式和要求,其目的在于利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一些劳动者存在对劳动合同条款误读的现象,致使企业的日常经营与管理受到影响,因此,企业人资管理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改变现状,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及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7):140-143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修改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新增强制续签制度、禁止约定终止条件制度,并进一步严格了法定解除制度。由于立法对现实情况估计不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状况离预期效果相距甚远,甚有激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矛盾之势。放宽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权的立法限制,为用人单位提供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形式的选择权,将促使用人单位更为审慎地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合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正>《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在14种情形下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这是对用人单位依法用工的法律约束,也是对劳动者在其合法权益受到用人单位侵害时的法律保障。本文试图就《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问题,结合我国现行的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做一些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刘杰 《四川建材》2008,34(2):186-188
《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将对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管理带来多方面的深远影响,包括单位现有的管理方式、劳动规章制度、用工模式、人工成本及劳动合同管理等。为了解和掌握劳动立法的新变化,以适应新的法律环境,及时调整管理思路,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本文探讨了有效预防和应对劳动争议,控制和化解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