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蛹虫草菌培养基生产保健酱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实验以蛹虫草菌培养基、豆粕、麸皮为主要原料生产酱油,在对制曲、制醅、发酵淋油等工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验确定了食用菌保健酱油制作的最佳工艺,生产出了一种富含蛹虫草菌保健成分并有浓厚蛹虫草菌香味的保健酱油。实验得出最佳配料比为:豆粕50g,麸皮20g,面粉10g,水80mL,蛹虫草菌培养基30g。  相似文献   

2.
以蛹虫草子实体和骨素为主要原料,对蛹虫草的复水条件进行研究,采用感官评定,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产品配方进行优化,研制出具有一定保健作用、风味独特的蛹虫草保健酱,结果表明:虫草段与骨素的比例为6∶4(总质量为100g),调和油添加的质量分数为10%,复合香辛料添加的质量分数为3.0%。  相似文献   

3.
蛹虫草菌保健黄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蛹虫草菌培养基为主要原料,采用喂饭法通过对其总醪加水量的控制、糯米与蛹虫草菌培养基比例以及糖化剂接入量的确定进行研究,生产出风味俱佳的保健黄酒。结果表明,最佳配比方案为:黄酒专用干酵母用量为0.2%,糖化酶用量为10%,总醪加水量为3倍,糯米:蛹虫草菌培养基1:1。  相似文献   

4.
以面粉、蛹虫草菌粉为原料,研制蛹虫草保健挂面。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挂面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显示,蛹虫草菌粉添加量为3%、食盐添加量为2%、海藻酸钠添加量为0.3%。在此条件下研制的蛹虫草保健挂面风味独特,口感好、品质佳,并具有一定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蛹虫草培养基酿制功能型酱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在酱油酿制过程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人工蛹虫草培养基残基后对所酿制的酱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5%-10%的培养基残基所酿制的酱油在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上明显优于普通酱油。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升面酱的营养价值,丰富面酱品种,改良传统发酵工艺,酿造出蛹虫草特色面酱,在面酱生产工艺的不同环节添加蛹虫草子实体,通过测定发酵过程中氨基酸态氮、还原糖、总酸和虫草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蒸料前添加10%的蛹虫草,再经制曲和发酵所制得的蛹虫草面酱中各指标含量均高于传统发酵面酱。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蛹虫草面酱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91 g/100 g,还原糖含量为22.22 g/100 g,总酸含量为1.31 g/100 g,虫草素含量为344.04 μg/g。  相似文献   

7.
以花生为原料,利用蛹虫草菌通过发酵制得蛹虫草花生,之后通过考察蛹虫草花生添加比例、烘炒时间、料水比及加糖量对感官性状的影响,研制一款蛹虫草花生乳。结果表明,在当蛹虫草花生添加量为35%,110℃烘炒13 min,料水比为1:9,添加78 g/L绵白糖时,蛹虫草花生乳的感官性状最佳,呈均一稳定的乳黄色、有光泽、香气浓郁、甜味适中、口感爽滑、质地细腻。  相似文献   

8.
利用人工蛹虫草培养基酿制功能型酱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车振明 《食品科学》2003,24(3):67-69
本实验研究了在酱油酿制过程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人工蛹虫培养基残基后对所酿制的酱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5%~10%的培养基残基所酿制的酱油在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上明显优于普通酱油。  相似文献   

9.
蛹虫草类胡萝卜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蛹虫草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分光光度法测定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酸热法对蛹虫草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有显著性影响。结论:最优提取组合为盐酸浓度1mol/L、盐酸用量15mL/g、酸浸时间20min、热处理时间4min,丙酮是从蛹虫草中浸提类胡萝卜素较优越的有机溶剂;在此浸提条件下,蛹虫草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可达2158μg/g干样品。  相似文献   

10.
11.
为能更好地产业化开发利用蛹虫草,对蛹虫草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的醇沉和去蛋白纯化条件,确定蛹虫草多糖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先在液料比30∶1(V∶m)、提取温度70℃和提取时间4h下提取多糖,然后在浓缩液浓度为14%、乙醇溶液浓度为80%下进行醇沉,再调节多糖溶液的pH=3并加入4%的硫酸锌。整个工艺多糖提取率为8.97%,纯度高达68.9%,有良好的去杂纯化效果且多糖损失较小。该研究为产业化生产蛹虫草多糖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以酶解液多肽指数为指标,选用胃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以及蜗牛酶、纤维素酶水解蛹虫草HWM剩余物,筛选蛹虫草HWM剩余物蛋白酶解最佳用酶。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酶解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为蛹虫草HWM剩余物蛋白降解的最佳用酶,其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反应时间12 h,加酶量为干基底物质量的10%,底物质量浓度70 mg/mL,酶解温度55℃,初始pH 12.0。在此条件下,蛹虫草酶解液多肽指数达90.32%。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蛹虫草产虫草素放大工艺条件,考察了菌种培养质量和发酵高径比对虫草素合成的影响.确定种子培养最佳条件为:转速250 r/min,接种量15%,扩培级数2次,此条件下虫草素发酵产量可达6g/L左右.另外,装液量最适高径比为2 cm/30 cm.在此条件下,进行了120 L多层反应器发酵工艺验证.发酵25 d,虫草素产...  相似文献   

14.
以蛹虫草大米为原料,酿造蛹虫草甜米酒。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蛹虫草甜米酒的酿造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蛹虫草甜米酒的最佳酿造工艺条件为:甜酒曲接种量为1.5%,料液比为1∶3.0(g∶mL),发酵温度28 ℃,发酵时间为3 d。在此工艺条件下,蛹虫草甜酒中虫草总糖含量为10.03 g/100 mL,虫草素含量1.24 mg/100 mL,酒精度1.2%vol,感官评分95分。此最佳工艺酿造的蛹虫草甜米酒呈现淡黄色,酒液澄清透明,复合香气协调浓郁,口感甜爽,余味绵长,同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5.
蛹虫草菌皮中虫草素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从蛹虫草菌皮中提取、纯化虫草素方法并鉴定其纯度。方法:以虫草素提取量为指标,优化虫草素提取工艺;以虫草素的吸附与解吸特性为指标,筛选不同树脂;采用结晶法成功的获得虫草素晶体并对其纯度进行鉴定。结果:用15倍药材重量的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1h为最佳提取条件;D001大孔强酸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量、吸附率最高,直接洗脱后纯度可以达到80%左右,适合虫草素的纯化;重复结晶得到虫草素晶体纯度达98%以上。结论:该方法简单,分离的虫草素纯度高,是一种可行的虫草素提取方法,有利于蛹虫草综合开发利用和虫草素大规模的工厂生产。   相似文献   

16.
鲜柞蚕蛹中含有65%左右的水分,20%左右的蛋白质,8%左右的糖原,其余部分为磷酯酰甘油、核酸和几丁质等。其中蛋白质内含有全部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的核酸经酶解后可产生3′—鸟苷酸和肌苷酸等呈味物质。用柞蚕蛹酿制的酱油具有色淡、香醇、味美的特点,风格独特,倍受顾客青睐。 河南南召县的柞蚕丝在世界上久负盛名,  相似文献   

17.
蛹虫草     
《中国保健食品》2009,(5):15-15
蛹虫草,也叫或蛹草、北虫草,北冬虫草,是经人工培养的虫草子实体。蛹虫草的栽培方法是,将天然的冬虫夏草菌在试管内进行采集、分离、纯化出冬虫夏草菌种,然后扩大繁殖.接种在用大米、活体蚕蛹做的培养基上,在特定的光照、温控、水分、空气等环境条件下,让茵丝生长发育并长成成熟的虫草子实体。由于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是在分析天然虫草的虫体营养成分基础上.利用天然的营养材料.经科学配制而成:从而满足了虫草菌各方面生长的需要,使之长出所需的冬虫夏草的子实体。  相似文献   

18.
利用蛹虫草子实体超微粉研制悬浮型固体饮料,以感官评价和冲泡后饮料黏度为标准,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辅料添加量,得到最优配比为。蛹虫草子实体超微粉固体饮料配方最佳配方为:产品中蛹虫草子实体超微粉添加量为0.5 g,麦芽糊精添加量0.2 g,安赛蜜添加量0.05 g,柠檬酸添加量0.04 g,苹果酸添加量0.04 g,黄原胶0.06 g,CMC 0.02 g,魔芋胶0.06 g,海藻酸钠0.04 g。产品的颗粒细腻,均匀,颜色金黄,能均匀稳定的悬浮于水中,有虫草的菌香气,1 g产品用100 m L水冲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蛹虫草茶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茶叶加水浸提制得茶汁,将蛹虫草培养基进行糊化、液化和糖化后加入一定比例的茶汁和白砂糖,以活性黄酒干酵母为发酵剂,采用液态发酵法酿造出具有保健功能的茶酒,试验结果表明,茶酒发酵的最佳条件为:蛹虫草培养基水解液和茶汁的比例为1∶1,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9d、酵母量0.2%、糖度16%、pH值为4.5,该茶酒酒精度为9.7%vo1,兼有茶和酒的香气,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美容"、"健康"等词汇越来越深人人心,尤其是人们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多地转向"低脂,低糖,低盐"的三低食品.苏丹红、禽流感、问题奶粉等食品安全问题也让"吃得平安"成为人们最大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