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旋流数改变对旋流燃烧器煤燃烧N0x生成的影响,给出了热N0x和燃料N0x生成的详细信息。预报结果表明,当二次风旋流数从0.204增加到0.414时,可以降低燃烧器出口区域燃料N0x的生成,同时可以保持煤粉颗粒较高的燃尽率,另外,模拟结果也表明,燃烧器出口区域的N0x生成主要是由燃料N0x的生成机理来控制,因此,适当提高旋流燃烧器的旋流数可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N0x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超低NOx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是用蓄热室回收烟气中的余热,将助燃空气预热至800℃以上,此时燃料处在低氧气氛中稳定燃烧,同时温度分布很均匀,产生的N0x非常低,成为节能和环保双赢的一种燃烧方法。为了推进此项技术的实用化,在蓄热式锻造炉上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为超低N0x的徘放。通过采用“燃料不换向”和“炉气马蹄形循环”新技术以及“烟气外部再循环”的低N0x燃烧技术,既简化了蓄热式燃烧系统和操作,又取得了超低N0x排放的良好效果,N0x排放值远低于日本和美国的环保徘放标准限定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车用汽油机稀薄燃烧系统及其带来的排放控制技术问题,重点分析和介绍了控制稀燃发动机过多的N0x排放的新措施和新进展,并对各种N0x催化转化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稀燃技术由于可以改善发动机的经济性和排放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稀燃的富氧燃烧,使得N0x降低较小。本文介绍并分析了国内外降低富氧下稀燃汽油机N0x排放的几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燃用柴油/甲醇混合燃料时的性能与排放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添加助溶剂形成一种稳定的柴油/甲醇混合燃料,并开展了柴油机燃用此混合燃料的性能与排放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热效率和柴油等热值燃油消耗率随混合燃料中甲醇含量的增加而改善,这是由于预混燃烧量的增加,燃料富氧以及扩散燃烧的改善所致。适当增加供油提前角可使柴油/甲醇混合燃料发动机热效率提高。燃用柴油/甲醇混合燃料可显著降低发动机CO和烟度,而对碳氢排放影响不大;在相同平均有效压力的条件下,N0x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添加甲醇对N0x的影响在大负荷下更为明显。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燃烧时存在一个较为平坦的N0x/烟度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6.
ECPT系统对柴油机微粒和NOX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X195柴油机上建立以废气再循环、燃烧净化器加捕集器形成的ECPT系统。在发动机试验台架上测量了ECPT系统对柴油机排放(主要是微料、N0x)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废气客积比的情况下,ECPT系统很明显地降低了柴油机排气中微粒和N0x,解决了净化微粒和N0x这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高温低氧燃烧条件下氮氧化物的生成特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温低氧燃烧原理是高温空气燃烧技术赖以发展的基础,使得高温燃烧条件下的氮氧化物的生成与排放受到大大抑制。为了掌握这种非常规燃烧现象及污染物生成的基本规律,采用扩散燃烧模型、热力NO生成模拟与湍流N-S方程,数值研究了燃烧空间中空气氧浓度对燃烧特性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再现了高温与低氧两种条件相结合,形成的稳定的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燃烧特性。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为发展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稻壳的燃烧特性,以及以稻壳为燃料的75t/h链条锅炉的结构和技术特点。利用该锅炉燃烧稻壳,可以达到利用废弃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控制生物质燃烧过程中NOx的排放,本研究采用向生物质中添加纳米铁基添加剂的方式进行NO燃烧抑制研究。在一维管式炉中,分别对含有纳米Fe_2O_3添加剂的三种典型生物质燃料玉米秸秆、稻壳和锯末进行生物质取样100 mg,在700、800和900℃工况下实验研究NO排放特性。结果表明:Fe_2O_3可以有效地降低NO的峰值。随着温度升高,玉米秸秆和锯末的NO峰值降低率加大,在800℃时稻壳的NO峰值降低率最大。不同温度下,添加1 mg的Fe2O3时玉米秸秆、稻壳和锯末的最大NO峰值降低率分别为18.71%、29.88%和18.66%。增加Fe_2O_3的添加剂量,NO峰值降低率增大。在900℃时添加0.5~2 mg的Fe_2O_3,玉米秸秆、稻壳和锯末,最大NO峰值降低率分别为28.02%、32.56%和27.12%。纳米Fe_2O_3降低NO排放的效果要好于纳米单质Fe。根据生物质燃烧过程中氮的转化路径与机理,推测Fe_2O_3主要通过将NO的前驱物HCN还原为N2,从而抑制NO的生成;单质Fe则主要通过直接将生成的NO还原为N_2来减少NO的排放。  相似文献   

10.
稻壳混合贫煤燃烧对SO2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循环流化床实验平台,分析稻壳混煤燃烧对SO2排放的影响.将稻壳与贫煤按不同质量比制成混合燃料,在流化床锅炉中燃烧,采集炉温及烟气中SO2浓度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燃烧温度恒定时,SO2的排放量随着燃料中稻壳所占比重增加而降低;当燃料中稻壳所占比重恒定时,SO2的排放量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喷射器结构分析及两类喷射器性能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气力输送喷射器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从数值计算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喷射器性能的几个重要因素,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同心气力输送喷射器,将其与传统的气力输送喷射器进行了比较,得出了这种喷射器的优点和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国内某钢铁厂常用的全氢炉为例,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全氢炉炉台氢气进口角度改变后内罩内各处氢气流量的变化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氢气入口速度矢量的轴向夹角与切向夹角的变化会主要会引起顶部流通通道、第一、第二层对流板处氢气流量的变化,第三、第四层对流板处氢气流量随着氢气入口速度矢量变化范围不大,且存在"均匀轴向夹角"和"均匀切向夹角",当氢气入口速度矢量的轴向夹角和切向夹角分布在此范围时,顶部流通通道和第一、第二层对流板处氢气流通通道的氢气流量较为均匀,此时有助于内罩内各个钢卷与四周环境的换热。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比较了气体纯对流换热强化方式、纯净蒸汽凝结换热强化方式基础上,结合含不凝性气体蒸汽冷凝换热机理及纯净蒸汽凝结换热机理与气体纯对流换热机理的差异,对已有各类换热器结构自身在强化含不凝性气体蒸汽凝结换热程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既能强化锅炉尾部烟气对流冷凝换热又能高效回收凝结水分的错列布置垂直光管管外凝结换热器与带有波纹槽道的板式换热器2种优选结构,进一步给出了根据烟气灰尘浓度高低选取2种冷凝换热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程静  周旭南  徐艳 《工业加热》2022,51(4):48-50
随着国家对工业锅炉NOx排放限制的进一步收紧,在用贯流锅炉由于其炉膛尺寸较小,较多的采用表面燃烧进行低氮改造.但贯流锅炉采用表面燃烧改造后,其水管普遍产生密集性裂纹,严重影响锅炉安全运行.认为水管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贯流锅炉原有的热力平衡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从传热学的角度对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通过材料失效分析进...  相似文献   

15.
16.
潘毅 《汽轮机技术》2013,55(1):76-78
根据机械制造过程中夹具设计与工件装夹的原理,分析了汽轮机动叶T型叶根制造过程中定位误差的成因和遵循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分析实例,所获得的结论对于汽轮机动叶叶根制造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国浩 《锅炉技术》2005,36(4):58-60
介绍了目前烟气脱硫装置中2种烟气加热器(GGH)转子的结构型式及特点,在制造过程中的一些制造要求及相应的工艺措施,如焊接材料的成分及选用、焊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零件加工的要求、转子组装的要求、工艺程序和多次制造积累的相关经验介绍。制造工艺的日趋成熟,为今后开拓广阔的烟气加热器市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工业锅炉控制自动化程度不高,其操作基本上停留在手工和简单模拟仪表操作的水平,操作人员不仅劳动强度大,还容易造成运行事故。文中介绍了一种工业锅炉自动控制系统,并讨论了系统的整体构成方案。将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工业控制计算机相结合,制定出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替代了传统的控制方法。根据这种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很容易被实现,并且将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柳为民 《汽轮机技术》2008,50(3):194-197
气流在轴封内流动时,气流加速、降压发生在轴封齿与轴之间的间隙内,由于轴封间隙较小,气流速度高,附面层的作用强烈.气封齿的形状、气封齿与轴封台阶的组合关系、气封间隙的大小、轴封静止部分与转动部分之间由于热膨胀不均匀而引起的轴向相对串动等都会影响到气封的封严效果.针对较为典型的轴封结构,经过数值模拟,讨论了上述因素对气封密封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火电厂中应用先进的气动技术对汽轮机的通流部分进行改造后,汽轮机的膨胀效率会得到提高,而回热系统则偏离了最佳的设计工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非线性优化方法通过变动汽轮机的抽气参数得到回热系统的给水焓升最佳分配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机组的热力性能。研究方法和结果对火电厂机组的改造具有参考价值。图2表3参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