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魏薇  杨放春 《电子学报》2007,35(4):634-639
完备和正确的检测规则是业务冲突管理器在线检测冲突时提高检测率的关键.该文借鉴遗传算法的随机搜索能力提出一种冲突检测规则进化算法,通过加入已知冲突信息的指导和以概率递减选择新业务参与变异的方式提高系统进化速度,对检测规则集进行优化降低系统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实验证明此算法提高了系统检测率.  相似文献   

2.
电信运营企业的重组意味着我国电信运营企业成为多业务运营企业。随着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技术、存储技术、网络技术和传输技术的发展,数据、话音和视频业务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新的业务形态不断出现,全球各国尝试业务牌照发放方式的改革,基于全IP的多业务核心网络、宽带接入网络被业界看做近期下一代网络发展的方向。本文对多业务运营和多业务网络发展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的日渐普及,企业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越来越重要。正如一些网络安全专家和专业厂商所强调的,没有一个企业的安全系统能保证100%的安全,安全总是相对的。企业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似乎一直没有得到各方面的充分重视。这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来自企业本身,由于自身资金、技术方面的原因,企业中有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是心存侥幸心理,认为“黑客不会攻击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通信网络中业务冲突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根据业务冲突产生的原因对业务冲突进行了分类。针对下一代网络中所存在的业务冲突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业务能力交互管理器体系架构,通过混合采用二维分析表冲突检测器和动态协商处理器,在加快对业务冲突检测速度的同时,还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出并解决大部分的业务冲突。  相似文献   

5.
《电信科学》2002,18(10):74-75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电信部门体制改革的深化 ,我国已经形成了多运营商竞争格局。运营商从追求规模的盲目扩张的政府行为转向以追求效益为目标的企业化行为。基于为用户创造价值的思想 ,珠海高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已有交换技术基础上开发出了面向NGN的多业务平台———NGL04,其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地域分布结构、模块化设计NGL04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 ,系统最大可配置64个模块 ,每个模块通过光纤与中心交换网络 (DSU)相连。DSU采用物理上集中逻辑上分散的全分布控制体系 ,无需统一的集中控制节点。由于各模块与DS…  相似文献   

6.
《通信世界》2001,(27):49-49
需求的多样化推动了网络的客户化发展。出于面向市场竞争的需要和充分发挥网络效益的需要,客户化多业务网络平台的构建成为运营商网络增值的基础。宽带网络的客户化发展,表现在以带宽持续的宽带化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承载需求,以分组化的具有开放性的网络特性实现对IP业务的适应和优化,以综合化,智能化实现业务的快速生成、扩展,以相应客户群多样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周琳  傅琛 《电信科学》2002,18(5):60-62
本文分析了电信市场的机会和趋势,讨论了代表虚拟运营商概念的ISR和VISR的几种商业模式,最后介绍了上海凯门通信公司研制开发的多层分销、多种用途的平台OSC-PPT,此平台为所有类型的业务供应商提供各种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通信》2007,9(10):61-62
下一代网络NGN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电信网中一系列的变化在发生:引入软交换、固网智能化的改造、JP承载网的建设以及IPTV,业务的落地开花。NGN也从当初的将业务控制与网络承载相分离的设想,通过核心网络的演进、业务平台的改造、本地网络的IP化和种子业务的实现,一步步成为现实。NGN下一步将如何发展?IMS怎么引入网络?哪些有市场前景的业务可以灵活地在NGN上实现?这些问题决定着NGN未来的走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业务层的角度入手,首先对下一代网络的业务支撑环境作了分析;接着对NGN中的可能存在的几种业务接口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提出Parlay API是NGN中一种较为理想的面向第三方业务生成接口,进一步讨论了分布式中间件CORBA作为Parlay API实现平台的主要优点;然后重点分析了NGN业务层演进中各阶段的业务提供方式,并对各业务提供方式的发展及其接口方案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最后讨论了传统IN在向NGN的主要演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业务冲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电信网络中的业务冲突的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了业务冲突的两种不同研究方法,并指出了这两种方法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在下一代网络的业务冲突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魏薇  杨放春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29(11):2549-2554
不同于以往从同时触发的业务中选择一个业务解决共享触发类业务冲突的方法,该方法将共享触发的业务分为相容性业务和互斥性业务,相容性业务可以根据用户意愿和系统策略顺序触发执行,互斥性业务的优先级确定借鉴免疫网络理论中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不仅根据共享触发的业务本身,而且结合能够提供用户信息的业务,推测用户对业务的执行意愿,根据策略一致性动态地选择最佳的业务执行。实例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共享触发类业务冲突,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2.
李嘉懿  戴声奎  定志锋 《通信技术》2012,45(4):92-94,101
通过分析人体轮廓的性质,结合Sobel算子、HOG和LBP算子,提出一种基于脊模型的局部显著性特征提取方法,该特征将人体轮廓的方向特性和结构特性有机结合,属于一种多属性融合的人体描述方法。在人体梯度空间中,通过使用改进的LBP算子和简化的梯度方向直方图进行特征的提取、训练和识别。实验表明,使用该特征可有效的减少计算复杂度,提高行人检测速度;但与HOG相比,由于描述人体的特征维数较少,因此人体识别的检测率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特征交互问题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梅宏  黄罡  邢岩  彭枫 《电子学报》2002,30(Z1):1923-1927
特征交互问题是长期困扰电信领域的主要挑战之一,随着Internet的发展,软件(特别是WEB软件)随着其集成的特征愈多、规模愈大、服务质量要求愈高、演化愈频繁、对人与社会的影响愈大,其中的特征交互问题亦开始呈现并日趋严重.尽早开展相关研究与实践,是避免软件在特征交互问题上重蹈覆辙的有效途径.本文着重介绍了电信领域中特征交互问题的基本概念、实例及其分类,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讨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而通过介绍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特征交互问题研究,探讨了软件中的特征交互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徐九韵  杨放春 《电子学报》2005,33(10):1774-1777
本文通过对业务在执行过程中,业务逻辑实例与外部实体交互消息的分析,提出一个基于消息序列语义的特征交互形式模型.首先,业务逻辑实例和网络实体被认为交互消息集合的子序列,从业务逻辑实例与外部实体交互消息的语法和语义不同角度出发,分别对不确定性、特征违反类和活锁类等不同类型的特征交互给出具体的动态检测形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在特性违反类特征交互的动态检测中,若直接使用消息序列检测特征交互将是不充分的,本文在最后给出一种简单的特性违反类特征交互动态检测时的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a high characteristic image processing and recognition system that is used for inspecting real-time blemishes,streaks and cracks on the inner walls of high accuracy pipes .As a regular detector,the BP neural network is used for extracting features of the image inspected and classifying these images,it takes fully advantage of the func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such as the information distributed memory, large scale self-adapting parallel processing ,high fault-tolerant ability and so forth.Besides , an improved BP algorithm is used in the system for training the network ,and making the learning procedure of the net converges to the minimum of overall situation at high rate.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广泛使用,作为系统核心部件的网络攻击特征库对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性能的影响越来越大。论文根据网络攻击特征库的特点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将网络攻击特征库分解为入侵行为特征描述库和入侵确认库两个核心库,通过实验证明该设计方案可显著提高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iris feature extraction using the 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 (PCNN)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segment out those iris features such as crypts, furrows, spots in the iris image, the PCNN network is introduced. And the output pulse image produced by PCNN is chosen as the iris codes. At las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demonstrated with experiments. Encouraging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posed iris features extraction method is able to produce a representation that allows for discriminating a large number of iris patterns.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一种指纹图象的特征提取方法,指纹中心点定义在纹线上曲率最大处,从而统一了中心点的定义,提取的细节特征量是特征点的性质、特征点到指纹中心点连线与指纹方向间夹角以及特征点与中心点间隔的纹线数,并进行了对比实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