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恰甫其海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大坝安全监测项目及布置恰甫其海水利枢纽工程拦河坝为粘土心墙堆石坝,属1级建筑物,最大坝高108m,坝顶长度362m,坝顶宽12.0m,上游坝坡1∶2.5,下游综合坝坡1∶2.33,顶宽6.0m,心墙上、下游边坡1∶0.3,其大坝安全监测主要布置了坝体变形、心墙土压力、渗流、渗流量等监测项目。其中:坝体表面变形监测包括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在上游坝坡、坝顶及下游坝坡设置监测表面变形监测点;坝体内部变形监测为心墙内部的沉降和水平位移(测斜);坝体土压力监测主要监测粘土心墙是否会产生拱效应;坝体渗流及绕坝渗流监测是重点监测项目,在坝体上选取3个剖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福建金造桥水电站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文中给出了坝体及面板在施工期和蓄水期的应力、位移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坝体总体变形较小,岸坡约束作用不明显,面板大部分区域在蓄水期沿坝轴线方向和坝坡方向呈双向受压状态,岸坡部分的面板沿坝轴线方向受拉,面板顶部和底部沿坝坡方向受拉。本文提供的计算分析结果除可以为金造桥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依据外,对其它类似工程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根据天堂山拱坝运行期的变形监测数据,分析了天堂山拱坝运行期坝体和左岸坝肩的变形情况。变形监测成果表明,拱坝坝体水平位移变形与库水位相关性较强,坝体沉降变形较小,左岸坝肩F18断层带运行期向下游位移略有增加,后期需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土石坝除险加固工程中,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得到了大量应用。借助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分析了防渗墙在渗流场和坝体应力场耦合作用下,防渗墙对土石坝在不同工况下的位移、应力、坝坡稳定影响。结果表明:(1)塑性混凝土墙能够很好地适应原黏土心墙砂砾石坝体的变形,优于刚性墙。(2)土石坝坝体内新增的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对坝体位移影响极小,对坝体扰动较小。渗流与应力耦合和非耦合场对坝体位移影响差别较小,在静水压力作用下,黏土心墙砂砾石坝上游坝坡最大位移分布于水位线附近。(3)耦合场与非耦合场对坝体应力影响差别较小,坝体内部应力集中分布在上游黏土心墙坡脚处。防渗墙最大位移出现在墙高1/3~2/3处,与坝坡位移最大点分布高程接近。  相似文献   

5.
甘孝清  杨弘  宁晶 《大坝与安全》2014,(1):50-53,56
主要从面板堆石坝坝体内部变形、坝体表面变形、面板钢筋应力、面板混凝土应力应变、面板垂直缝及周边缝接缝变形、坝基渗透压力、绕坝渗流、渗漏量等方面介绍了湖北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面板堆石坝的安全监测设计及安全监测成果。监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面板堆石坝沉降和水平位移已趋于稳定,面板应力与变形较小,总渗漏量较小,大坝处于安全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某大坝深部和表面设置位移监测点的方法,对其坡体的持续变形进行监测,继而分析水库边坡的变形机制。研究发现,边坡变形可以总结为“上部倾倒持续-深部张拉开裂-坝体与下部相协调”的变形机理;持续变形受边坡表部开挖卸荷、岩体结构、板岩软硬互层、自身砂岩的共同控制,属于一种常态化的变形调整;坡体深部位移大部分发生在煌斑岩脉、深拉裂缝以及f42-9断层等区域,并且竖直方向上位移相差不大,主要以水平向变形为主;在开口线之下,开挖再支护边坡的表面监测点位移主要在水平向;当水库中水位持续升高,坡体受库水产生的浮力也就越大,坡体受浮力影响被迫抬起,使变形位移不再是沉降,而转变为抬升。  相似文献   

7.
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苏阿皮蒂水利枢纽泄洪底孔坝段在竣工期和运行期进行了四种工况的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坝体结构的应力变形情况。由计算结果可知,竣工期在自重荷载作用下,整个坝体往上游方向发生位移,位移自下而上逐渐增大;运行期受上游水压力和地震惯性力作用,整个坝体往下游方向发生位移,位移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四种工况下,坝体位移分布连续,最大位移均较小,变形满足要求;竣工期和运行期的坝体结构、坝踵、坝趾应力均满足重力坝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长河坝大坝施工期监测成果进行分析,获得深厚覆盖层上建高堆石坝的监测经验,掌握心墙和堆石体的变形情况和渗流情况。监测结果分析表明,长河坝水电站安全监测设计仪器选型和布置合理,满足有关规范要求;坝体沉降量与坝体填筑过程呈正相关;下游坝坡左右岸水平位移总体呈现向河床中部靠拢趋势,上下游水平位移呈现向下游变形,变形特征符合一般规律;主副防渗墙之间坝基实测水位均低于上游水位,主防渗墙下游侧坝基实测水位均低于上游水位,且水头差在副防渗墙后进一步折减,符合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9.
辽湾水库除险加固过程中,对大坝表面变形监测设备进行了完善和更新。由于辽湾水库主坝具有坝轴线拱向下游弯折、下游坡二级马道以上坝坡中部圆弧突出以及右岸岸坡低于坝面的特点,水平位移监测常采用的视准线方法难以直接运用。根据不同断面的视准线通透性观测高差情况,仍以视准线方法为主,结合三角网法、增设坝体临时工作基点、坝坡工作基点及校核基点基座加高等方法,对除险加固后的大坝表面变形监测进行了合理优化布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某上游式尾矿坝的抗震安全性,采用等价黏弹性理论、Seed液化理论和Newmark滑动变形理论,对尾矿坝的地震动位移、加速度、液化区域、坝坡抗震稳定性及地震永久变形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尾矿坝在Ⅶ度设防地震作用下,坝体动位移和加速度分布规律合理,其中水平向和竖向动位移极值分别为6.39和0.72 cm,水平向和竖向动加速度极值分别为4.06和2.64 m/s2;地震液化区域出现在尾水覆盖的滩面浅表层,未影响到整个坝体;地震时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最小值为1.09,地震结束后累计永久变形为11.95 cm。除远离坝坡的浅表层坝体出现小范围液化区外,大坝整体抗震安全性能较好,不会出现重大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测量机器人监测设计方案"能实现坝体表面变形自动化监测,同时又能解决三座店水库坝坡坡度大,人工现场进行坝体表面位移监测困难的问题,文中介绍了测量机器人特点、监测方案设计细节、系统功能等。  相似文献   

12.
宋铁军 《陕西水利》2014,(6):122-124
本文对石头河水库大坝20多年的位移监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后指出:水库大坝总体以局部坝体变形为主;坝顶附近累计水平位移向上游移动,坝脚附近累计水平位移向下游移动;竖向位移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主要沉降量集中在施工期和初运行期,坝顶附近沉降量相对较大、坝脚附近沉降量小,大坝总体位移稳定、可靠,符合坝体变形规律.同时针对测线、测点过长,基点布设不全、观测仪器老旧、观测方法简单等问题提出了几点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天生桥面板堆石坝坝体表面变形监测网的布置原则是:α.能全面掌握大坝施工期、蓄水期和运行期的变形规律和变形量的变动范围;b.与坝体内部变形观测和砼面板挠曲变形观测结合;c.兼顾坝体下游坡所有观测房自身动态坐标的观测。坝面变形监测网由视准线8条、两端工作基点16个、增设工作基点8个、坝面测点76个和不同锈钢棒测点24个组成。竖向位移采用水准仪观测,水平位移用视准线法观测。观测资料应认真检查并及时整理。  相似文献   

14.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表面位移观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生桥面板堆石坝坝体表面变形网的布置原则是:(1)能全面掌握大坝施工期、蓄水期和运行期的变形规律和变形量的变动范围;(2)与坝体内部变形观测和混凝土面板挠曲变形观测结合;(3)兼顾坝体下游坡所有观测房自身动态坐标的观测.坝面变形监测网由视准线8条、两端工作基点16个、增设工作基点8个、坝面测点76个和不锈钢棒测点24个组成.竖向位移采用水准仪观测,水平位移用视准线法观测.观测资料应认真检查并及时整理.  相似文献   

15.
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对心墙土石坝进行加固,考虑坝体土料的非饱和特性,对加固前后土石坝在库水位骤降情况下的渗流稳定特性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结论如下:当水位骤降时,加固前的坝体中孔隙水来不及排出,浸润线呈"上凸"状,坝顶向上游发生较大变形,上游坝坡形成贯通塑性区,坝坡抗滑安全系数较小.设置混凝土防渗墙后,心墙内的浸润线降低,坝顶位移和沉降变小,塑性贯通区消失,坝坡安全系数增加.计算表明,混凝土防渗墙与坝基相连,在坝体内部形成"纵向增强体",坝体整体刚度增强,抗渗性增强,坝体的变形得到有效限制,坝体的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小浪底水库在调水调沙期间的运用方式,揭示了其库水位与土石坝变形的一般规律:土石坝顺水流方向水平位移变化与时效和库水位变化关系密切,土体固结是沉降的主导因素。调水调沙期间,大坝顺水流方向水平位移的时效作用改变,水位快速下降时,坝顶及上游坝坡、下游坝坡各监测点明显向上游移动;水位快速上升时,各监测点明显向下游移动;库水位变化时,坝体垂直位移的时效作用改变,沉降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有限元Abaqus软件,对不同填筑方式和水位变化下的土石坝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一次性加载和分层加载两种方式下的土石坝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分层加载时土石坝的沉降量远远低于一次性加载时的沉降量,分层加载的填筑方式更适合工程需要。水库蓄水后,土石坝竖向位移无明显变化,水平位移增加较大,上游坝体的应力影响较大,下游坝体应力影响较小,拱效应消失。水位下降后,土石坝的位移无明显变化,在坝体上游应力变化明显,水位下降时对上游坝坡的稳定不利,需要加强防护。  相似文献   

18.
滩坑面板坝采用了一些新的筑坝施工理念,采用抛石挤淤工法,实现基坑深覆盖层坝基开挖快速施工;汛期适当提高坝体填筑高程,在坝面高差处设置超径石保护,经多次过流坝面冲刷少;坝体填筑超高值,下游坝体反抬加高填筑,较好地控制了坝体变形。大坝安全监测结果表明,坝基沉降量小;施工期及蓄水后坝体沉降均匀,水平位移小,大坝施工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9.
在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上,进行了两河口水电站高土石坝地震模拟振动台模型试验。通过对模型坝在振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反应的量测和分析、观察坝体在振动过程中的直接反应、量测坝体在振动后的永久位移和竖向沉降,得到了两河口高土石坝模型坝在地震中的加速度反应规律,地震残余变形及分布规律和坝体破坏过程及模式等。研究表明:空间位置、输入地震波强度和类型、先期振动和蓄水等因素对坝体各测点的加速度反应规律有重要影响。大坝在地震作用下的永久水平位移和竖向沉降很小;坝体的破坏形式主要是河谷段、靠近坝顶坝坡土体的颗粒松动,发生滚石而引起的浅层滑动。  相似文献   

20.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面板坝坝体变形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和初蓄期坝体的沉降、水平位移、坝体与面板的脱空、上游坝坡裂缝、混凝土面板的变形和变位、坝体表面变形等变形特征 ,既有堆石坝的共同特征 ,也有其自身的特征。对其进行观测、分析研究 ,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