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工业化不断推进,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明显,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而税收手段则成为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方式。水资源税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始见于汉代,灌溉水税是其突出的表现形式。当前,甘肃等省拟将地下水、地热水等水资源征收水资源税,意味着新一轮资源税改革走向纵深。应尽快将水资源全面纳入资源税征收范围,逐步对各类水资源征收资源税,通过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国家"三条红线"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2016年7月1日,为推动科学用水,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实施水资源税改革试点,通过"清费立税",以税收杠杆调节用水行为。一年多过去了,河北省逐步构建起"水利核准、纳税申报、地税征收、联合监管、信息共享"的水资源税改革模式,破除了长  相似文献   

3.
……承接上期4借鉴国外经验,探索我国水资源税的开征4.1水资源税的目标定位——资源管理目标将水资源全面纳入资源税征收范围,符合财税理性,且并不与税制改革的主基调——结构性减税相背,有利于节约水资源,但对水资源税尚存的疑虑主要是实际操作层面。水资源税若作为节水减污的手段,需解决负外部性问题,即资源管理目标;若作为新兴税源,需满足税收规模最大化,即收入目标。水资源税开征会面临资源管理目标与  相似文献   

4.
正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通知》明确,2016年将北京、天津、冀南、冀北、山西、陕西、江西、湖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等12个省级电网,以及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的电网和华北区域电网列入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通知》要求,已开展试点的省份要认真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2007年12月19日介绍了2008年我国深化财税改革的几大重点领域。其中包括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资源税等社会广泛关注的税制改革热点。 谢旭人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说,从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配套措施,妥善处理总分机构税收分配及地区间的税源转移问题,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正>煤炭资源税改革由于涉及到地方政府、企业主体等多方利益,导致各省的具体税率迟迟确定不下来,落地实施比政策预定中至少延迟了一个月。各省集体税率迟迟不定早在2014年10月9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煤炭资源税改革的通知》,当时要求自2014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正式从计量征税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2007年12月19日介绍了2008年我国深化财税改革的几大重点领域,其中包括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资源税等社会广泛关注的税制改革热点。谢旭人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说,从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配套措施,妥善处理总分机构税收分配及地区间的税源转移问题,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正新电改在各方博弈中迎来突破性进展,13个省份电改方案一次性集中落地。继9月6日北京等5省市电改试点方案获批后,9月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再次复函,同意湖北、河南、新疆、四川等8省份的电改综合试点方案。这意味着,南方电网覆盖区域已全部被纳入改革试点,而此前国家  相似文献   

9.
<正>资源税改革,作为2014年税改"六税一清"任务之一,极有可能在六个税种的改革中最先推出。据了解,按照"清费""正税"并举和建立煤炭收费清单的要求,目前山西、内蒙等资源大省已在全国率先迈开步伐,涉煤收费和基金等各项改革纷纷启动,为煤炭资源税的开征铺平道路。伴随着财税改革总体方案的问世,财税改革多个领域正在"跑步前进"。但值得注意的是,改革中的利益博弈却并未停止。据介绍,目前资源税改革方案中税率区间在2%~10%,具体的税率则将根据各地的清费情  相似文献   

10.
国内     
正国务院:今年将在15省进一步推车用乙醇汽油李克强总理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措施和生物燃料乙醇产业总体布局。会议决定有序扩大车用乙醇汽油推广使用,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1个试点省份外,今年进一步在北京、天津、河北等15个省份推广。值得注  相似文献   

11.
油气资源税对新疆经济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隽秋 《中国能源》2010,32(8):18-20,17
2010年6月1日起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实行从价计征,税率为5%。本文按照从价计征的方法,对新疆油气资源税税额做了测算分析。本次油气资源税改革在新疆先行先试,对新疆有三大利好:一是国家放宽了对新疆天然气利用的政策,放宽了相关行业的准入限制,鼓励LNG项目或天然气化工产业发展,增加当地利用天然气规模。二是可大幅增加地方税收。初步测算,与从量计征的征收方式相比,从价计征可增加税额6~7倍。三是有助于"气化南疆"工程的推进。新疆在资源税费改革先行先试所获得的成果,有助于为资源税改革的全面推行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在大气严重污染的情形下,煤炭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上,关于煤炭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牵动着关注能源与环境的社会各界人士。为促进煤炭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环境保护,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规范资源税费制度,我国于2014年12月1日起实行煤炭资源税改革,虽然改革实施的过程有点坎坷,但是从目前来看,总算落地实施了。煤炭资源税改革带来的具体影响我们还将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3.
《能源评论》2014,(11):12-12
10月,国家推出煤企限产、资源税改革、恢复进口关税等政策,以扶持煤炭行业。10月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实施煤炭资源税改革的通知》,将正式从计量征税改为计价征税,同时清理各种相关收费基金。同期,发改委存煤炭行业脱困第十三次联席会议上明确,要进一步遏制一些煤矿超能力生产、不安全生产,特别是违法违规建设生产等。10月9日。中国财政部关税司发布了《关于调整煤炭进口关税的通知》。  相似文献   

14.
为落买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任务要求,2011年10月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七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正式拉开了我国碳市场建设的帷幕。2013年五个试点相继启动运行,截至到2015年7月底,七个碳交易试点地区均已运行并完成了1至2个履约周期。跟踪、分析以及评估碳交易试点建设和实施情况,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可为2016年后建立全国碳交易体系提供重要的决策和体系设计依据。本文将回顾2014年以来七省市碳交易试点的进展情况并评估其成果,旨在为全国碳交易体系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西节能》2012,(1):38-38
资源税改革范围再次扩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下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锡矿石等资源税适用税率标准的通知》,有色金属矿原矿中的锡矿石、钼矿石以及其他非金属矿原矿中的菱镁矿、滑石等矿产资源的资源税税率均有所上调,其中,锡矿石税率提高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6.
环境     
《能源》2012,(9):102-102
中国 煤电基地加剧水资源危机 由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一份新的报告警告称,中国迅速地扩大位于其北部和西部省份的煤矿和电厂规模的计划可能耗尽当地宝贵的水供给。并将引发严重的水资源危机。上图记录的是内蒙古呼伦贝尔煤炭的密集开采,致使本已干旱的草原持续恶化。迫使当地的游牧民不得不开始寻找替代生计。  相似文献   

17.
为推动新密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遵循全面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等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采用分析法和频度统计法为主,综合法为辅的方法,构建了新密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量化指标体系,详细阐述了每项指标的确定方法,并以2010年为现状水平年,确定了新密市2015、2020、2030年三个规划水平年的控制指标红线值。该方法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量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促进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8.
<正>2011年1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简称"修订条例")在全国执行。至此,这场自2006年底由财政部、国税总局拟定改革方案,到今年国务院修改1993年制定的"条例"、随即公布实施修订条例,资源税改革这场历经5年的鏖战,终于以石油、天然气在全国执行以价定率计征,对焦煤、稀土税率提高而暂告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10月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实施煤炭资源税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自2014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将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税率幅度为2%~10%,具体适用税率由省级财税部门根据本地区清理收费基金、企业承受能力、煤炭资源条件等因素提出建议,报省级政府拟定。  相似文献   

20.
自今年12月1日起,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此次煤炭资源税改革包含两方面内容:清费与立税。10月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煤炭资源税改革的通知》明确说明煤炭资源税改革要结合资源税费规模、企业承受能力、煤炭资源赋存条件等因素,将税率幅度确定为2%-10%,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此幅度内拟定适用税率,现行税费负担较高地区要适当降低负担水平。税率公布前要报财政部、税务总局审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