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裤瑶服饰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现了白裤瑶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为了进一步了解白裤瑶人的服饰审美取向,通过文献分析和实物考察,文章着重从造型、色彩、纹样等方面介绍了白裤瑶服饰,并探索南丹白裤瑶民族服饰美学的价值,希望借此推动白裤瑶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栾龙威 《纺织报告》2020,(1):122-123,126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难点主要在于"非遗"很难接地气,导致传承不能很好地进行。白裤瑶服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白裤瑶服饰文化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文章以IP为视角,对白裤瑶服饰文化展开保护路径的研究,提出白裤瑶服饰文化IP的发展路径要从深入发掘白裤瑶服饰文化内核,运用现代科技辅助IP建构,打造有情感、年轻化的白裤瑶文化IP,产学研用结合发展,跨界合作等方面进行,旨在为保护白裤瑶服饰文化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白裤瑶刺绣纹样是白裤瑶女性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极富民族特色的织物装饰艺术。文章从白裤瑶刺绣纹样的视觉特征出发,在人类学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材料及其他图像资料,力图揭示白裤瑶刺绣纹样中的图像意义,探讨了纹样的文化寓意及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心理。白裤瑶刺绣纹样在色彩、图案的处理上具有明快、简练、规整的视觉特征;这些刺绣纹样凝聚着白裤瑶人的生命观、历史观、价值观,物化着该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码,白裤瑶刺绣纹样是白裤瑶民族身份的重要标识。  相似文献   

4.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的里湖、八圩等是白裤瑶居住的地方,白裤瑶从属于瑶族的一个支系。白裤瑶服装图案记载了白裤瑶先辈们经历的苦难,表达了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因此,白裤瑶服装上的图案一直是民众崇拜并共同遵守,不会任意改变的特殊艺术符号。  相似文献   

5.
服饰文化不仅凝结了白裤瑶人特殊的民族情感、民族信仰,也反映了白裤瑶人的价值观、生存观,服饰文化研究是研究白裤瑶人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南丹白裤瑶族服饰文化意蕴及制作工艺特征展开深入研究,研究认为,白裤瑶服饰文化是白裤瑶人的精神纽带,它不仅强化了族群的团结和认同,也使每个族人在其中找到了归属感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黏膏树脂染是白裤瑶最具特色的传统工艺,笔者两次深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实地调查白裤瑶黏膏树脂染技艺,对其工艺流程及工艺过程中使用到的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了详尽阐述,并对白裤瑶民族服饰传承人和瑶族原生态蓝靛蜡染坊坊主进行了访谈调查,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视角讨论白裤瑶黏膏树脂染的现状、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7.
《丝绸》2017,(7)
在对广西八圩、里湖白裤瑶乡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对白裤瑶树汁染的工艺制作、工艺特征及文化内涵进行探讨。白裤瑶树汁染工艺的重要成就体现在树汁染工序中纹饰的设计与制作上。白裤瑶树汁染纹饰丰富独特,以直线为基本的造型元素,强调视觉中心的地位,崇尚黑白的色彩观念,着意于空间秩序的营造,讲求主次、布局与比例,这些方面体现了白裤瑶树汁染工艺成熟的经营意匠。一些典型的装饰母题集中地展现了白裤瑶的民族特征、民族历史、民族审美意识与观念,是白裤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民族符号。  相似文献   

8.
《广西轻工业》2016,(10):85-86
民族服饰体现了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是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标志。从文化生态的视角,阐述白裤瑶服饰中比较典型的颜色、图案造型及工艺,分析白裤瑶服饰的现状,最后在文化生态视域中提出如何保护和发展白裤瑶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几何化提取图形的方法提取白裤瑶服饰纹样,使用形状语法对提取的图形进行创新,并将其应用于现代服装,为白裤瑶服饰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方法,对传承发展白裤瑶服饰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白裤瑶是一个长期居住在深山的山地民族,常年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但她却继承了中华民族渊源流长文化中的一脉——白裤瑶服饰[1]。为进一步传承白裤瑶服饰文化,文章对白裤瑶服饰进行资料收集及整理,通过三维虚拟展示技术进行三维着装模拟,并将三维服饰模型导入到Unity3D软件中形成模型数据库,借助脚本语言等方式搭建一个全方位观赏平台。实现白裤瑶服饰的数字信息化,让用户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瑶族服饰文化,对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播和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白瑶(白裤瑶)是我国南方一个具有古老色彩的民族,这里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有着丰富的传统手工艺,粘膏画染则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之一。白裤瑶粘膏画染包含了染色和防染色两种形态的传统手工艺。目前,对白裤瑶粘膏画染色工艺进行了较为详细研究的文献并不多。因此,对白裤瑶粘膏画染工艺的的研究分析有其重要的价值。本文是以收集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考察得到的粘膏画染相关内容进行整理,从传统染色工艺特点、白裤瑶粘膏画染的染色过程和传统染色突破与对比、白裤瑶粘膏画染与传统靛染的区别等方面阐述,进行理论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白裤瑶民族传统服装结构语言入手,通过分析其服装结构语言的表征,引入对白裤瑶族民族传统"造物"文化的思考。通过探析发现,白裤瑶服装结构所承载服装文化,是该民族区域范围内长期生存活动中不断积累的,有利于族群发展的总结,是白裤瑶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3.
广西南丹白裤瑶是民族传统传承较好的少数民族之一,至今还保留从种棉纺纱、织布印染到纹绣和服饰制作的技艺。白裤瑶盛装服饰的形制、印染、刺绣图案都彰显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而以女子盛装为代表的服饰印染技艺,较全面地体现了白裤瑶服饰民间印染技艺。  相似文献   

14.
陈韦薇  韦丽春 《西部皮革》2023,(24):104-107
白裤瑶人自称“朵努”,是瑶族的一个重要分支,之所以有这样的命名,就是因为该民族的男子常年穿白裤,在民族文化保存的完整性方面,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认同,将其称作“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是中国目前最神秘的部落之一。白裤瑶人口数量约5万人,多数居住在南丹里湖瑶族乡、八圩瑶族乡。其服饰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如同绽放在中国民族服饰之林的“奇葩”。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从南丹白裤瑶族服饰的信仰表达和神话传说对南丹白裤瑶族服饰的文化本源展开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南丹白裤瑶在长期的发展中沿袭了古老的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天地崇拜、祖先崇拜、母性崇拜、生殖崇拜等,这是该民族宗教信仰的主体部分,并把这样的宗教信仰融入服饰图案之中。南丹白裤瑶族服饰的神话传说有鸡图腾的神话传说、“瑶王印”与“血手印”的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15.
《丝绸》2015,(9)
针对白裤瑶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及其染织图案的内在意味,采用田野考察、文献研究与图像学方法,从工艺学、社会学及艺术图像学角度,对白裤瑶族服饰技艺与文化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表明:白裤瑶服饰技艺极富地方特色,制作程序达二十多道,尤其是其防染技术与众不同;而其染织出来的图案不仅形象优美,而且意味深长,它既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也是远古瑶人生殖崇拜的表征。白裤瑶族服饰图案记载着白裤人民斗争与迁徙的历史,展现了一个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具有一种原始野性的美。  相似文献   

16.
廖军  许星 《丝绸》2010,(11)
在对黔东南荔波地区白裤瑶的历史沿革、生活方式和服饰艺术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其与众不同的传统服饰装束和图案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析。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南丹白裤瑶服饰技艺的校园教育传承,采用实地考察法、比较研究法与数据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研究认为,现代教育中实施非遗技艺的教学传承,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引导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引入搭建教学平台环节,拓展服饰技艺艺术教学体系,并通过合作学习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传统染织技艺的学习主动性,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从而为南丹白裤瑶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带来更长远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8.
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离不开植物染料染色,如壮族的织锦,苗族和侗族的亮布,苗族的蜡染,瑶族支系的染织。文章回顾了植物染料染色的历史、现状,以白裤瑶服饰制作过程中的植物染料染色技艺为例,阐述了植物染料染色技艺传承的意义,重点考察和剖析了植物染料染色技艺的应用过程,总结了染色原理,旨在保护并激活这一濒危的传统染色技艺,传播并光大这种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正(3)白裤瑶服饰染色工艺的传统制靛流程(1)发酵过程何金秀老师介绍马蓝(如图10)。剪取适量(以100 kg为例)的新鲜马蓝(如图11)。去除多余的茎,因为色素主要"存储"于马蓝的叶中(去除的茎可以重新扦插入土,4~5个月之后又可以发育成熟,比直接种马蓝的种子要大大降低生长时间,从播种  相似文献   

20.
合裆裤源于北方游牧民族,后流行于黄河流域南北各族,南方少数民族在继承传统合裆裤基本特征的同时,其形制特征发展不拘一格。文章以云南红河地区的彝族及哈尼族、贵州荔波地区的白裤瑶族、广东连南地区的瑶族传统合裆裤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考察及文献研究,对其形制和结构进行分类归纳,研究表明:云贵粤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合裆裤具有多元化形制与结构特征,且不同少数民族传统合裆裤的裆部构成形式各异。文章根据所研究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合裆裤不同的裆部构成形式,将其少数民族传统合裆裤归纳为补裆结构、扭裆结构、立体拼裆结构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