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简要地探讨与碱性岩有关的铀矿化主要类型:(1)在碱性花岗岩、霞石正长岩和碱性粗面岩中的浸染状矿化以及有关豚状矿床;(2)霞石正长伟晶岩,其中的放射性矿物与后期沸石化和钠长石化有关;(3)在碱性岩内及其周围呈脉状和浸染状产出的热液矿床和交代变质矿床。据认为,在钠质火成岩类的霞石正长岩和超碱性正长岩以及富含锆、稀土和铌矿物的花岗岩中及其周围最有机会找到铀矿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波希米亚地块花岗岩型铀矿产出背景、区域分布、矿石物质成分特点,矿化与花岗岩、断裂构造、褶皱构造和岩性的关系,决定矿床规模大小的因素以及2个巨型矿床实例;分析了波希米亚地块花岗岩型铀矿与我国花岗岩型铀矿的不同点及其产于外带的原因;对我国花岗岩型铀矿找矿方向和侧重点提出了具体建议,强调应找区域性构造结点部位的巨型隐伏矿床。  相似文献   

3.
埃及核原料的广泛勘探计划导致了在不同地质环境中一些铀和钍矿点的发现。这些矿点包括如下类型:(1)与Ⅰ型花岗岩类有关的主要为铀的矿化;(2)与S型花岗岩类有关的主要为钍的矿化;(3)与碱性和亚碱性火山岩有关的主要为铀的矿化;(4)在古生代砂岩和粘土岩中的铀矿化;(5)奥陶纪页岩和砂岩中不连续的性质不明显的矿化。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商(南)—丹(凤)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区位于我国秦祁昆成矿域祁连—秦岭成矿省北秦岭铀成矿带东段峦庄块体内,矿化类型为岩浆岩型伟晶岩类,属于岩浆-热液作用成矿。峦庄地块中的秦岭群第3岩性段、加里东期花岗岩接触带黑云母花岗伟晶岩、分水岭断裂及峦庄—桃坪断裂带共同控制了铀矿床、矿点、异常点分布,矿床范围与加里东期花岗岩接触带300 m内的矿化黑云母花岗伟晶岩分布区基本一致,矿床褶皱翼部、花岗岩接触带、脉岩产状控制了矿体产出部位,铀矿体产于岩体界面及矿化黑云母花岗伟晶岩形态呈波状、产状由陡变缓部位,矿石铀品位与团块状黑云母及棕红色更长石、磷灰石、锆石等矿物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应用花岗岩中放射性元素分布和所产生热的数据、区域放射性测量、重力和磁法的资料对铀的区域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已经得到一些初步的规律性。例如,区域重力负异常带往往与高铀含量花岗岩类的分布相一致。铀矿化与花岗岩的关系密切。当有利的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相结合时,高铀含量的花岗岩所放出的热对低温的矿化过程来说是不可忽视的。阿萨巴斯卡盆地高品位铀矿床的形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的矿床是我国最早发现的花岗岩内的热液铀矿床,故对其地质特征都了解较深,特别是对成矿热液的特性和矿化类型曾做过多次总结。本文根据最新资料,再从矿床的铀矿化特性来探讨其成矿条件。一、关于铀源问题含矿岩体侵入于古生代地层中,与燕山运动关系密切。接触带的沉积地层有角岩化;岩体中发育有流动构造,还有捕虏体存在;各阶段分相明显,脉体发育,剥蚀程度较浅。  相似文献   

7.
丹凤地区北部加里东期岩浆岩的形成经历了挤压-过渡-拉伸3个阶段,分别形成了花岗岩体、花岗岩株和花岗伟晶岩脉,三者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差异性明显。岩浆运动方向是由北向南、由东向西斜向抬升,岩浆运移与结晶分异、成岩及成矿过程大致同步,铀矿化最终富集于拉伸阶段形成的黑云母花岗伟晶岩脉中,较好解释了目前落实的矿床、矿点和矿化点主要分布于花岗岩体南部花岗岩株接触带黑云母花岗伟晶岩脉中的现象,为今后该区铀矿找矿选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选取235U的185 keV特征γ辐射测定238U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U-Ra标准平衡源,选取核素235U的185kev特征γ辐射,通过测量核索235U推算核素238U活度的计算方法,计算了核素226R对185keV能量峰的干扰系数,给出了天然样品中核素238U活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U-Ra平衡系数是评价铀镭平衡状态的重要参数,可以有效反映矿体中铀与镭溶解、迁移、富集状况以及指示地球化学环境、重建成矿作用,也是铀矿资源量修正不可或缺的参数。通过对龙川江盆地团田地区新获砂岩型铀矿矿段样品U-Ra平衡系数特征的研究,得出该地区芒棒组下段(N2m1)铀成矿作用持续进行直至近代、现代,矿段中铀存在富集叠加现象且成矿作用、后生改造作用存在多期次可能性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
高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区野马泉岩体地下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获得的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区花岗岩体深部地下水属偏碱性、高矿化、Cl·SO4-Na型咸水.应用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方法,定量研究了地下水中离子组分存在形式以及地下水与矿物间的反应趋势,从而深化了地下水化学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同旺代地区一样,凯朗德半岛(南布列塔尼)的铀矿床及矿化点在空间上都产于浅色白云母花岗岩内;这种浅色花岗岩是海西期剪切构造带附近的巨大花岗岩体的组成部分。铀矿化呈脉状产出,以沥青铀矿为主,伴随有一期次要的硫化物脉体活动。通过对矿床构造的研究发现铀矿化主要赋存在张性断裂网脉中。这种张性断裂网脉是由区域性左旋东西向剪切作用所造成的。这种剪切作用使某些变质层位(如花岗岩的北部围岩或变质捕虏体)中的断裂进一步发展。在铀矿化形成过程中,构造力学因素似乎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钙碱性煌斑岩与中温热液金矿床(太古代至第三纪)之间的父系,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在这种矿床中,矿化与煌斑岩是同时的以及同空间的。本文提出的假说认为,煌斑岩是深部地幔富金源金的搬运营力,经过地壳拉张作用,产生长英质岩浆或把金释放到变质-热液系统中。该模式不仅能调解现存的中温热液矿床岩浆模式和变质模式之间的争论,而且可以解决金矿床与长英质(煌斑-花岗岩类)侵入体之间的不明确关系,因为煌斑岩可作为这二者的母源。金与煌斑岩的关系暗示了在碰撞期后造山带、岛弧、消减带或地堑环境下,深部岩浆作用反复地伴随着金的矿化。这个结论对太古代绿岩带矿化的后期演化特别重要,对金矿床的成因具普通意义。  相似文献   

13.
6217矿床是一个花岗岩型铀矿床,位于6210矿田中,下面就其成矿构造机理作简要分析。一、矿床产出的矿田地质构造背景矿床位于某杂岩体中部断裂夹持区内。该岩体为加里东、印支、燕山期花岗岩组成的复式岩体,其成因尚有争议。矿田的铀矿床主要集中在岩体中部的近百平方公里范围内。矿化与岩体主体的燕山期花岗岩,特别是二云母花岗岩(亦称交代花岗岩)空间关系较密切。矿田内脉岩发育,蚀变强烈。铀矿化以粘土型为主,其次有萤石型、微晶石英型等。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法国贝尔纳尔丹花岗岩型铀矿床蚀变类型、矿物组合、矿物生成顺序等矿化特征基础上,对矿床的蚀变特征和成矿模式进行了探讨。该矿床含矿围岩分别为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G型)和中-粗粒过铝质二云母浅色花岗岩(L型),其中L型花岗岩为含矿围岩。矿床中与铀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类型较多,最典型的当属由富18 O流体进入花岗岩裂隙形成的变正长岩化蚀变,使花岗岩更为碎裂,增加了成矿空间并在之后的流体作用下发生再次蚀变,形成伊利石-蒙脱石并吸附了铀石,伊利石化-蒙脱石化越强烈,铀矿化程度越高。铀矿化是两次蚀变的产物,矿体的形态不仅受变正长岩中形成的裂隙构造所控制,同时矿化还受流经变正长岩的流体和表生作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对深成岩进行了许多岩石和地球化学方面的工作,尤其在法国是如此,这些研究结果导致我们重新考虑铀在花岗岩类中的分布机理。在法国产有两种铀矿化,一种是发育在中央地块西部和阿摩坎地块中与酸性花岗岩类(浅色花岗岩)伴生并产于花岗岩内部的矿化,另一种是和浅色花岗岩无联系的中央地块东部类型的矿化。与浅色花岗岩共生的铀矿化产于遭受巴罗式变质的硅铝壳增厚带之中。由于不含钍的晶质铀矿微晶体的出现,铀的地球化学本底有明显的增加,而矿脉严格地产于浅色花岗岩中。与此相反,在中央地块东部,被不太厚的泥盆-迪南盖层不整合复盖的前海西基底中,看不出晶质铀矿和哪一种花岗岩有更密切的关系,这里的晶质铀矿一般含钍多,矿脉更多的是受基底和盖层联合控制。在较厚的硅铝壳中,“富铀”花岗岩的概念依然是有效的。在厚硅铝壳中,来自深熔作用的矿液和沉淀出脉状矿化的矿液之间有一定关系。相反,这种概念在正常厚度的硅铝壳中就没有用了。在正常厚度硅铝壳中,地球化学本底预先增高和脉状矿化这两种现象之间好象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最后我们把这种概念推广到变质程度不同于前者的地区,并以纳米比亚的罗辛矿床和美国的斯波坎矿床为例。  相似文献   

16.
3701矿床是一个以U为主,与Cu、Pb、Ag、Zn共生、伴生的多金属矿床,属碳硅泥岩型矿床。文章简单介绍了矿区地质、矿区构造、赋矿围岩、围岩蚀变、赋矿层位及矿化特征,对正常、蚀变及含矿围岩(含花岗岩体)的铀含量、分布特征、各种岩石的人工条件和天然条件下的铀浸出率资料进行分析以确定铀大致来源。对原有的氧同位素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提出铀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花岗岩,部分来自围岩的判断。根据掌握的资料,提出大致的铀矿床成矿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已有大面积的小比例尺地球化学平面图,因而有可能确定主要地壳构造和地表铀含量之间的空间关系。根据航空γ能谱测量的数据编绘了面积超过200万km~2的区域铀分布平面图,辅之以根据河流和湖泊底沉积以及一些钻孔取样结果绘制的铀分布平面图。对这些图件用重力、航空磁测和地质平面图作了检验。放射性元素的分布可以详细地同基岩露头和地表地质情况相联系。此外,还有证据说明铀分布受主要构造特征的控制,这种特征是以放射性元素含量高的花岗岩类为标志的。某些花岗岩体与大的布格重力负异常有关。这种花岗岩体的分布似乎与“巨大断裂”有关,例如新斯科舍的南山岩体或扩张带就是这种情况。阿萨巴斯卡地轴是一个铀富集带,它以具有布格重力负异常的含铀花岗岩类为特征,还有有关的张力断层运动,自阿尔伯达省的埃特蒙顿向东北延伸2500 km到梅维尔半岛。该构造通过拥有许多大的铀矿床的阿萨巴斯卡盆地的下部。最新的证据说明,富含放射性元素的花岗岩类能够提供低温热源。它在数亿年期间在有利的条件下保持着低温热液的循环,并在盆地中形成铀和其他金属矿床。据认为,放射性元素在下元古代的末期进入的地壳是北美克拉通稳定作用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芬兰西南部Kutemajrvi金碲化物矿床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化与变质岩、侵入体、褶皱及变形变质作用的相互关系;阐述了矿床热液蚀变和金、碲矿化的矿石矿物、结构构造、蚀变及矿物共生组合等矿化特征;应用了包裹体等方法,对成矿热液流体的演化及矿床成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Kidston矿床位于昆士兰北部,距Townsville NWW向约280km,是当今澳大利亚第2大金矿生产区.矿化主要产于一个面积为1100m×900m的不规则四边形角砾岩筒中,在时空上,角砾岩化和金矿化都与二叠纪—石炭纪大批流纹岩脉有关。它侵入到中元古变质岩和泥盆纪—志留纪花岗岩类主岩中。 角砾岩筒内的角砾化分为3个相,都与岩浆和(或)岩浆热液作用有关。流体包裹体数据表明,在矿化时期现有的剥蚀水平在当时陆地表面以下3500m。缺少任何有意义的大气流体进入到热液系统中的事  相似文献   

20.
3702铀矿床属于碱交代花岗岩型矿床,从简述成矿地质背景入手,重点对碱交代岩特征和矿床成矿机理进行了分析。碱交代岩主要由岩浆后期的自变质作用和岩浆期后的热液蚀变作用形成,其分布主要受十万山花岗复式岩体中印支期花岗岩体和燕山早期花岗岩体接触带控制,其次受印支期岩体断裂构造带控制;铀矿化主要受碱交代岩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