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优化96孔生化样品处理台加热板的物理结构和加热方式,使得生化样品处理台能够快速、均匀地在5分钟内被加热到100℃。利用三维软件建模、有限元分析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加热板进行设计、仿真优化和实验验证。优化后的加热板在加热五分钟后,处理台样品的平均温度达到100℃,孔间最高温度差小于2℃。经过模拟优化后的、按特定空间分布的加热棒阵列来加热96孔生化样品处理台,能大大提高加热过程中96孔温度的均匀性,使之达到±1℃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锂电正极材料烧结设备辊道炉,烧结温度场的均匀性对产品质量具有关键作用。为提高产品质量,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方法,对辊道炉恒温段加热元件的布局方案和烧结温度场的均匀性开展相关研究。采用模型建立、数值模拟、优化设计,得到不同方案下温度场的均匀性结果,并通过项目现场实验验证仿真的可靠性。基于数据处理和对比分析得到最优方案,显著提高了炉膛内温度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3.
外流自由降膜板式蒸发器是一种具有八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效、节能的新型蒸发浓缩设备。可用于各种溶液的浓缩。板式蒸发器是根据薄膜传热理论及板式换热器的原理发展起来的,它的结构如图所示。主要由座圈、筒体、加热板片、分配器、除沫器及人孔视镜等部件组成,其中加热板是关键部件。加热板片为波纹状平面,每一板面是由两张不锈钢薄板经模压后焊接而成,制作精度较高。板式加热元件是蒸汽走板腔内,被蒸发溶液自上而下降膜在板面上。工作时,被蒸发溶液由泵送到筒体上部的分配器,经分配器均匀地分布  相似文献   

4.
针对半导体金属氧化物(MOS)气体传感器功耗大的问题,对加热电极的线宽和间距做了优化,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对加热板进行模拟分析,并对加热板温度进行测试。为进一步降低功耗,提高温度均匀性,提出在加热电极一侧添加一层电绝缘、热绝缘的包覆膜。对添加不同材料不同厚度包覆膜的加热板进行模拟分析,并用红外热像仪对加热板的温度分布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添加包覆膜可降低功耗,提高温度均匀性,提高传感器响应速率,且包覆膜越薄越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植物纤维淀粉餐具的成型模具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加热板引起的模具温度不均问题,应用pro/e建立成型模具有限元热分析模型,采用ANSYS对成型模具的温度场分布进行分析.在热分析基础上,以成型模具工作面温度差最小为目标,通过改变加热板有效加热面积,采用迭代法进行优化,为成型模具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温州亚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GDZ系统低温真空带式干燥机,适用于绝大多数天然产物提取物的干燥,尤其是黏性高、易结团、热塑性、热敏性的物料,以及不适于或者无法采用喷雾干燥的物料。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处于真空、封闭环境,干燥过程温和(20~80℃),对于天然提取物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其色、香、味。工作原理:低温真空带式干燥机是一种连续进料、连续出料形式的接触式设备,待干燥的料液通过输送机构直接进入处于高度真空(900~4 000 Pa)的干燥机内部,湿料通过均匀布料摊铺在干燥机内的若干条干燥带上,经过加热板、冷  相似文献   

7.
<正>温州亚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GDZ系统低温真空带式干燥机,适用于绝大多数天然产物提取物的干燥,尤其是黏性高、易结团、热塑性、热敏性的物料,以及不适于或者无法采用喷雾干燥的物料。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处于真空、封闭环境,干燥过程温和(20~80℃),对于天然提取物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其色、香、味。工作原理:低温真空带式干燥机是一种连续进料、连续出料形式的接触式设备,待干燥的料液通过输送机构直接进入处于高度真空(900~4 000 Pa)的干燥机内部,湿料通过均匀布料摊铺在干燥机内的若干条干燥带上,经过加热板、冷  相似文献   

8.
正温州亚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GDZ系统低温真空带式干燥机,适用于绝大多数天然产物提取物的干燥,尤其是黏性高、易结团、热塑性、热敏性的物料,以及不适于或者无法采用喷雾干燥的物料。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处于真空、封闭环境,干燥过程温和(20~80℃),对于天然提取物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其色、香、味。工作原理:低温真空带式干燥机是一种连续进料、连续出料形式的接触式设备,待干燥的料液通过输送机构直接进入处于高度真空(900~4 000 Pa)的干燥机内部,湿料通过均匀布料摊铺在干燥机内的若干条干燥带上,经过加热板、冷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输送带接头硫化加热方式存在加热不均匀、时间长、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输送带接头硫化加热系统。搭建了接头硫化感应加热系统的整体框架,然后通过COMSOL软件仿真得出通电线圈作用下的加热板温度分布云图,结合仿真结果,在钢板上的不同位置布置K型热电偶,通过LK-S多路温度记录仪将测得的温度数据记录下来。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感应加热系统能够使硫化加热板均匀发热,且由K型热电偶与多路温度记录仪构成的温度监测系统能够对数据进行可靠的采集与处理。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VHS发电机转子振动控制、转子热套工艺控制、转子热套施工程序等,通过分析VHS在溪洛渡8#机组转子磁轭热套采用加热片加温的方式,加热过程中通过监控温控柜温度,及时调整各加热片、加热板温度,控制转子升降温过程中的温度不大于10℃/h,各部位温差不大于20℃,保证了转子均匀膨胀和收缩,顺利加入预先计算好的紧量垫片,控制转子圆度在0.50~0.60 mm之间,满足了溪洛渡及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1.
BOPET薄膜同步双向拉伸过程中,提出薄膜双向拉伸温度分段控制思想并完成了加热系统结构设计。对加热结构进行模型简化和离散化处理,建立了双拉成膜设备腔室内热空气流动与温度场数学模型,运用流体分析软件(FLUENT)模拟腔室内热空气温度场和速度场。在特定边界条件下对复合场进行分析,以分析结果为理论依据对加热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获得温度分布均匀的薄膜双向拉伸温度场。  相似文献   

12.
王鑫  龚峰  张志辉  杨高 《光学精密工程》2023,(15):2203-2217
热压印技术是实现高性能玻璃微光学元件低成本绿色制造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加热冷却周期较长,温度均匀性不高,其制造效率和成型质量被限制。因此,有必要开发高温快速均匀加热模块,实现高效高质热压印成型。首先,基于氮化硅陶瓷加热片设计制造加热模块,搭建加热测试平台,实现加热模块表面温度分布的实时监测;然后,开展恒电压加热重复性测试,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接着,建立和修正加热模块恒电压加热有限元仿真模型,并结合有限元仿真模型和正交试验法对加热模块结构进行优化,以提高加热速率和温度均匀性。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加热模块不仅加热速率快,而且温度分布均匀。进行180 s恒电压加热测试时,加热模块的升温速率可达363℃/min,表面温差为10.7℃。对加热模块进行700℃控温加热时,实测温度曲线与设定温度曲线基本一致,温度波动在0.3℃以内,尤其中心20 mm×30 mm区域的温差在2℃左右。最后,将高温快速均匀加热模块集成于热压印装置,实现了N-BK7玻璃微结构阵列的高效率高质量热压印成型。  相似文献   

13.
高温高压及抽真空试验装置针对军工领域硅晶片或其它元件,为检验其可靠性,模拟高温高压及真空恶劣环境下试验需求而研发,以获得被试件各关键数据并进行分析,确保产品可靠性。它集温度系统、压力系统、抽真空系统合为一体,即在同一容器里可模拟完成高温、高压、真空多种测试环境。它解决了之前被试件不能在同一容器内同时完成高温高压及抽真空试验,即不能全面分析试验样品在综合复杂工况下的试验数据,进而影响到试验数据的可靠性。试验装置为可拆式连接方式,方便试验样品的放入和取出,容器腔隔层嵌装加热元件,占空间小、加热迅速、均匀、传热效果好,加热元件由带PID控制模块控制,使温度控制精度高,具有较强的创新理念。  相似文献   

14.
橡胶注射机模具加热系统温度场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橡胶注射机模具温度场的均匀性直接影响橡胶硫化,而模具温度场的均匀性主要取决于热板的加热效果.由于没有科学依据,热板中热管的功率以及热电偶位置都是凭借经验进行选择,导致模具加热不均匀和温控精度低,直接影响橡胶注射机的使用性能,也是目前橡胶注射机企业碰到的最大难题.采用有限元法,对加热系统进行瞬态温度场模拟仿真,得到了合理的热管排布方式与热电偶位置,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分析结果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国内外远红外真空干燥设备无法调节辐射距离、干燥不均匀等缺点,对远红外真空干燥设备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的设备不仅能达到较高的真空度并且真空度大小可调、干燥功率可变,而且解决了加热过程中远红外辐射不均匀的问题,为远红外真空干燥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初步试验验证板料温成形中,采用离散化热源和均匀热源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板料成形性能的基础上,提出点阵热源加热板料温成形新技术。基于有限元仿真,采用0Cr18Ni9不锈钢板料对点阵热源加热成形过程进行验证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点阵热源加热板料成形工艺是完全可行的,在相同热量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点阵热源的分布可以得到比均匀热流加热更大的极限拉深比;采用点阵热源加热拉深得到的零件壁厚分布一般存在两个明显的谷值,第一个谷值点在凸模圆角处,和最大拉深力有关,第二个谷值点在零件直壁上,是由于凸缘部位的高温材料拉深成直壁变成传力区以后因温度高承载能力下降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连海涛 《电子机械工程》2020,36(2):22-25,29
文中针对设备机箱使用环境特点,结合设备使用需求,进行了基于热阻膜技术的恒温机箱结构与温控系统的研制工作。通过设备布局分析与设计确定了机箱的结构模型,采用 Mentor Graphics 对机 箱内温度场进行热仿真分析,确定采用热管底板实现机箱内温度场均匀化。重点在于使用 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控制热阻膜的加热,通过合理布局热阻膜及热敏电阻作用区域,实现机箱内部环境温度±0.1 ℃的控制精度。经过工程验证,该恒温机箱满足设备使用需求,温控系统可靠稳定,为将来的项目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型筒节加热采用台车式电阻炉,能耗大、效率低下,设计一种可调式矩形线圈感应加热方式,研究矩形线圈感应加热方式与传统的电阻炉加热方式和螺旋线圈感应加热方式下大型筒节正火加热过程的温度场和热应力,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阻炉加热时,筒节的温度场分布较均匀,但总加热时间较长,需31.4 h达到正火温度940℃;采用螺旋形线圈感应加热时,总加热时间约为19.3 h,相对电阻炉其加热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加热过程中,筒节内外表面的温差更大,开裂风险更高;采用矩形线圈感应器加热时,在均温段筒节内外表面均分布涡电流和加热功率高于螺旋形线圈感应器,其加热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总加热时间约为9.2 h。筒节的整体加热效果较好,热应力也在筒节材料的承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9.
极紫外-真空紫外高性能薄膜光学元件的发展对天文、材料、物理等学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同济大学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在高性能极紫外-真空紫外薄膜光学元件的最新进展。展示了极紫外-真空紫外波段(10~200nm)用薄膜反射镜、薄膜单色器和薄膜起偏器的研究成果。为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和环境,开展薄膜内部微结构的综合表征及其物理化学机制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极紫外-真空紫外薄膜光学元件表征、优化、制备技术体系,有效提升了均匀性、反射效率、带宽、稳定性和偏振度等薄膜元件核心性能。高性能的极紫外-真空紫外薄膜光学元件研制技术将为我国大型地面科学装置及空间天文观测设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我公司生产的紧固件所用材料是45Mn2合金钢,热处理要求淬火温度870℃、保温时间40~50min、硬度47—55HRC;回火温度520℃,保温时间70~80min、硬度25~35HRC。网带热处理炉生产线是紧固件热处理的必要设备,它主要由磁性送料机、前清洗机、托辊式网带淬火炉、淬火油槽、后清洗机、空气式高低温回火炉、着色槽和烘干上油机等部分组成,用甲醇气氛真空保护淬火。因此,炉内温度场是否均匀是保证产品热处理质量的关键一环。本文为此设计了相应温度场检测系统,即采用铠装热电偶测温法对紧同件网带热处理炉进行温度场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