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裴钊 《时代建筑》2012,(4):32-35
从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筑学被引入中国后,老一辈中国建筑师在20世纪30年代所致力的实践和构建的体系为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当今中国建筑实践的中坚力量,50年代出生的建筑师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群体,他们接受的建筑学教育来自老一辈建筑师所建立的建筑知识体系。由于历史原因,这个体系与外部和现实存在差距,这使得他们所继承的必然只是这个体系的一部分。反映在建筑实践上,80年代的中国建筑实践呈现出一种既有传承又有分裂的状态。文章试图将这两个建筑师群体放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进行讨论,从而分析两个群体的思想及实践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2.
商梦琦  时匡 《华中建筑》2014,(11):28-32
作为当今中国建筑界的"中流砥柱",无论是从社会时代的大背景,还是从个人知识结构、精神向度上,60年代生建筑师呈现出与50年代生、70年代生不同的特征。该文选取两位有诸多共性和个性的60年代生建筑师——马清运、刘克成作为研究对象,将个体放入共同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国西部,通过剖析两位建筑师在西部的代表作品,尝试从个人发展轨迹、文化层面和教育背景,分析出两位建筑师面对地域建筑不同策略的成因。同时,试图从个人化的视角,来总结和归纳两位建筑师在面对城市空间文脉和本土实践探索上的共性和个性,梳理60年代生海归与本土建筑师在地域建筑实践的不同策略,进而探讨60年代生建筑师的一些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3.
文章将20世纪80年代的国内外建筑设计竞赛作为一个窗口,梳理50-6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在这些竞赛中的专业亮相,考察那段时期国内建筑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带给50-6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的影响,并追踪这些影响在建筑师其后的从业生涯中的延续和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60年代出生的建筑师因其时代背景、建筑实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现如今这一批人已成为当下中国建筑界的主力军,文章将这一代建筑师分为大学教授型建筑师、民营事务所建筑师与国营大院建筑师三个类别,尝试从他们对传统回归思考的视角探讨60年代生建筑师的建筑实践观,从而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有更为系统的梳理,以期从中窥探出未来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5.
缪朴  齐欣  徐希 《时代建筑》2012,(4):74-79
文章记录和整理了两位生于50年代的的建筑师缪朴和齐欣的对谈,这两位建筑师是文革后受大学教育的建筑师中,较早到西方学习建筑学的建筑师。通过两位建筑师围绕成长经历、建筑教育,特别就共同关注的建筑的本土化和公共性等问题展开谈论,反映了建筑师个人的思想与实践发展变化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2012年第4期中,我们从多个角度讨论了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建筑师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中的建筑实践与探索。在这一期中,我们关注同样深度介入中国快速奔向现代化建设的60年代生建筑师。如今这批建筑师正值建筑实践的成熟期,亦在当今中国建筑实践的探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所受的教育没有因"文革"而断裂,具有天然的整体性:他们以一种亦旁观亦参与的姿态经历了80年代的思想启蒙:以一种尝试自我重塑的状态,或介入实践、或批判性地旁观、或游离于快速变革的90年代;以一种找寻到自我定位的状态,积极介入近十几年依然快速发  相似文献   

7.
文章记录和整理了两位生于50年代的建筑师梅洪元和刘谞的对谈,两位建筑师围绕时代烙印、建筑教育、建筑思想等话题,特别就共同关注的建筑的地域性、他们长期实践所在的地域文化等问题展开谈论,反映了建筑师个人的思想与实践发展变化脉络。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社会的开放,中国的建筑市场得到了繁荣发展。尤其是近10年来,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建筑师成为中国建筑实践的主角,而他们的思想和作品与老一辈建筑师在特定时期的意识形态下创作的民族风格建筑相比更具多样性,路径也更多元,但没有形成清晰的整体特征。文章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克成教授的访谈,一方面试图从个人化的视角来总结和归纳60年代生建筑师的某些整体特征,另一方面将个体放入特殊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国西部——梳理其发展过程,进而分析其当下实践状态的成因,为中国当代建筑保留一份切片式的个案记录,同时,期望为中国目前其他地域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建筑实践与研究提供一份有参考意义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文章试图从代际研究视角来审视60年代生建筑师群体,认为代际关系的转变与更替深受时代变迁的影响,同时还与建筑师群体的知识与思想转型有着紧密联系.新中国成立后60年间,时代变迁和建筑思潮的频繁更替,导致建筑师群体呈现明显的代际差异.文章采取代际研究的视角,认为60年代生的建筑师群体具有其独特的代际特征,并从其成长背景、代际意识的形成、代际与传统的关系等方面,对这一群体的代际特征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试图为现代中国建筑思想史研究提供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后的头几批大学生中,诞生了不少深刻影响当今中国各个实践领域的人物。汤桦和孟建民就是"文革"后中国本土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目前都是在建筑教学和创作一线工作的建筑师。在《时代建筑》杂志编辑部的策划、组织下,他们在深圳展开对话,探讨5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的成长经历、创作历程和教育经验,以及对深圳这个城市的独特历史与现状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建筑学教育体系中未能明确职业化的具体要求,建筑教育与建筑师职业素质培养之间存在脱节,课程体系中的职业化教育也存在较多缺失,难以满足建筑设计行业发展对建筑师基础阶段教育的要求。本文从职业建筑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职业素养入手,从建筑学专业的职业教育背景出发,以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文艺术思维的启迪、社会职责理念的树立等方面为侧重点,对职业教育背景下的建筑学专业教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等教育建筑学科教学改革已成为建筑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是从注重理论传授到职业化实践的转变途径问题。这也反映出当代建筑教育中固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与社会发展期望建筑师具备多元化素质之间的矛盾,即未来的建筑师除了需要思考建筑本体还要考虑更多的社会问题。文章通过对建筑教育职业化与适应性的研究,对有关"情景项目课程(Live project)"在英国建筑教育中的应用与成果作了介绍,探讨建筑教育与建筑师职业规划之间新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In about 1949, there was a large-scale migration of architects from the mainland to Hong Kong, China. Among them were those important figures in the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y such as Robert Fan, Su Gin-Djih, and Chu Pin. Their arrival at this colony had changed its architectural practice substantially from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 to actually built environment. Their unique contributions to Hong Kong’s modern architecture have been a new research interest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tells a story about Robert Fan and his design of the Chung Chi College campus in the 1950s with an intention to reveal the multiaspects of the so called “migrant architects” through a single architectural event. The author tries to capture the intertwin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grant architects and educators through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recruitment process for a campus architect by Chung Chi College and to identify Mr. Robert Fan’s concept of campus planning with reference to his early design experience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相似文献   

14.
姜涌 《世界建筑》2004,(12):96-98
本文通过分析中外建筑设计体制和建筑师的职能的区别,从建筑设计方法.建筑师职业范围及程序.建筑开发与管理制度.建筑投资体系.建筑理论和教育等几个角度提出中国建筑的精品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于辉  张宇 《中外建筑》2009,(1):91-93
建筑师职业素质与执业能力的培养受到建筑学高等教育的重大影响,本文在探讨建筑师培养与建筑教育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建筑师培养是建筑教育的职业性目标,提出建筑学本科教育在进行职业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还应注重社会责任教育、建筑学的核心价值教育、体验教育、生态建筑理念与设计方法教育和团队协作教育等。  相似文献   

16.
赖德霖 《建筑师》2020,(4):84-92
本文关涉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不同于以往研究对于专业教育本身的探讨,作者以1910—1920年代出自北京清华学校的留美建筑家为例,揭示了校园文化对于人才发展的长远影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自由多元的个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程、跨专业交流合作的可能、爱国主义和社会关怀的陶冶,以及知行合一的作风,这一近代校园文化传统对于中国今天建筑教育甚至高等教育的发展依然不失其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one of the earliest attempts to systematically construct a building tradition and incorporate it into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se efforts were put forth by Liang Sicheng (1901–1972), one of the most distinguished Chinese architects and architectural historians, in the 1920s and 1930s in China, informed by the strong collective intention to honour the Chinese past.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historical and critical reflection on this collective intention that is still shared nowadays by architects and architectural theorists. This article examines in depth the evolution of the different ways Liang used the building past and constructed the Chinese architectural traditions in different crucial stages of his architectural career in the 1920s and 1930s. It uses architectural drawing as both the research subject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Three of Liang’s representative drawings from these crucial professional stages are juxtaposed and investigated to reveal this evolution using the iconography and iconology method.  相似文献   

18.
西班牙现、当代建筑实践在现代主义之后已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特质鲜明的道路,国际舞台上不断涌现的优秀西班牙建筑师用作品表达着他们天赋与经验的完美结合。对于建筑师的培养——西班牙建筑教育是与建筑师职业资格无缝连接的,"5+1"的学制使得西班牙建筑学毕业生一走出校门就拥有签章的资格,所以我们可以说西班牙建筑师的职业之路在他们大学入学时便开始了。尤其是初期,也就是建筑入门的这个阶段,在整个西班牙建筑师培养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以马德里和巴塞罗那两所建筑学院为代表的设计基础课程,则是展现西班牙建筑教育构架与思路的最佳案例。  相似文献   

19.
The known history of women architects has never sat comfortably within or in parallel with mainstream architectural history. Research into the history of women architects is usually broadened to consider die contribution to and consideration of women in architecture and conceived as a separate history. What is it about mainstream architectural history that makes the inclusion of professional women architects so difficul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ature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and how its concerns and construction obscure die contributions of women archit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