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冀东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南堡凹陷上,地质构造复杂.凹陷内沉积了巨厚的第三系陆相砂泥岩地层,油气资源丰富,但地层岩性变化大,横向对比性差,地质录井特别是常规录井油气显示发现难度大.本文讲述了冀东油田的地质背景,分析了冀东油田油气显示特点,提出了常规录井应注意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以及油气显示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2.
冀东南堡油田潜山油气藏勘探开发是利用大位移水平井来实现的,深化认识和研究潜山岩石学特征、地层分布规律及卡取潜山界面的方法,已成为现场录井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针对南堡油田已完井的录井资料,分析了现场录井在岩性识别、地层划分和卡取潜山界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碳酸盐岩录井和元素录井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地球化学理论指导识别岩性、划分地层并取得了新认识,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南堡油田潜山油气藏的录井方法。现场实践表明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大位移水平井现场录井质量、卡准潜山界面效果显著,对冀东油田同类型井的录井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粟园地区位于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油气聚集主要受构造控制,油气显示特点为:录井显示井段连续性长,岩屑录井油气显示多,但以低级别荧光显示为主,气测录井组分不全等。根据粟园地区的油气显示特点,对录井技术的选择提出了建议。常规地质录井、综合录井和地化录井是本区应采用的录井技术,定量荧光录井为可选录井技术。同时,总结了该区录井判断储层类型、油质及进行油气解释评价的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东部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发育大套致密油层,由于岩性复杂,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层薄且频繁交替,加之水平井钻井工艺复杂和水平段长,致使岩屑细小,影响了常规地质录井岩性鉴定、地层划分及水平井地质导向的准确性。钻探现场利用碳酸盐岩分析仪获取岩屑中方解石和白云石的矿物含量,结合区域地质、油气显示和实钻地层岩性特征进行层位卡取,采取连续分析碳酸盐岩含量的变化特征、结合优质储集层油气显示特征和岩性特征的方法指导水平井地质导向。现场十余口井的实际应用表明,碳酸盐岩分析在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勘探中可作为岩性识别、地层卡取和水平井地质导向的一种有效录井方法。  相似文献   

5.
早期冀东南堡凹陷勘探中,应用常规录井技术效果良好,但随着钻井、钻井液工艺的不断提高,对常规录井技术影响不断增大,导致常规录井资料代表性变差,不能有效反映储集层流体特征,同时南堡凹陷还存在低电阻率、低气测异常层,给解释评价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通过地化录井、轻烃录井、三维定量荧光录井等特色录井技术配套应用,弥补了常规录井技术的不足,利用地化及三维定量荧光技术,能够定量检测岩石中的含油信息,准确反映储集层含油性,同时结合轻烃录井技术,可以有效判断储集层含水性。通过对特色录井技术解释方法研究,优选出地化参数S1、Ps及三维定量荧光参数对比级别N、油性指数Oc作为含油敏感参数,进一步综合提出含油指数Do,同时引入轻烃含水指数Dw,建立了南堡凹陷储集层流体录井解释图板。截至2017年底,通过应用该录井解释方法,冀东南堡凹陷储集层解释符合率提高至83.4%,有效解决了南堡凹陷储集层流体特征判别难题。  相似文献   

6.
2010年三维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在冀东油田开始推广应用,基于该技术的解释评价方法地域性较强,研究适用于冀东油田的解释评价图板与标准是确保成功应用的关键。针对这一现状,首先,借助大港油田成功应用该技术的经验,在系统分析冀东和大港两个油田190口井原油样品和314种钻井液添加剂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原油和钻井液添加剂图谱分布特征;然后,经过现场对冀东油田36口井三维定量荧光图谱的分析研究,结合试油数据,依据三维定量荧光图谱特征,首次引入了解释评价参数一波长偏差;最后,通过该油田9口井定量荧光数据的统计分析,结合试油结果,得出了定量荧光对比级别分别与最佳激发和最佳发射波长偏差的解释评价图板及标准,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波长偏差解释评价方法。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指导录井现场进行油气显示判断与储集层流体性质评价,解释评价符合率为82%。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综合录井技术现状的分析,用实例说明了定量荧光分析、定量地化录井、地层压力录井、钻井工程录井等录井新技术,在油田开发领域发现油气显示、研究油层非均质性、预测储产层、油源对比、评价生油层和剩余油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在降低钻探风险、提高勘探成功率、缩短油气田开发周期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该文基于加强深层地质勘探研究、增产上储的宗旨,根据现有的录井资料对松辽盆地双坨子地区深层地层、构造及油气显示做了阐述,对本区含油气远景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今后的勘探建议,对吉林油田的勘探、开发,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细碎岩屑地质录井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社民 《河南石油》2004,18(1):14-16
细碎岩屑的形成受钻头类型、工程参数和地层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给常规地质录井带来了岩性难辨,不易归位,容易漏失油气显示层等诸多难题。通过利用岩屑自然伽马进行岩屑归位,采用双层振动筛和“井”字取样法解决岩屑采样的难题,改进了岩屑描述的程序,提出了用氯仿喷洒及逐包浸泡的方法发现油气显示和细碎岩屑录井必须从关注岩屑转为关注钻井液的方法,提高了油气显示发现率,基本解决了细碎岩屑录井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成 《录井工程》2008,19(1):36-40
录井油气显示层解释是录井工作的关键环节,解释中有时会遇到不同录井方法解释结果相互矛盾、录井解释与圈闭成藏评价相互矛盾、录井显示与区域油气显示特点相互矛盾的情况,通过对泌阳凹陷B239井等7口典型井录井油气层解释的分析,总结了解决这些矛盾的一些主要经验:注重区块油气显示特点,发挥各种资料在油气层解释评价中的作用,按照不同录井方法对储集层流体性质的反映特征分析录井资料之间的矛盾,综合录井资料判断储集层物性、含油性,在录井资料解释可信的基础上,寻找圈闭成藏评价的矛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录井油气层解释的基本原则:善于借鉴相邻区块油气层解释方法,通过纵横向对比,发现各种录井资料之间的一致性与矛盾性,进而辩证分析、有所侧重、精细解释。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于2007年5月3日宣布,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储量规模达10×10^8t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新发现的冀东南堡油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境内(曹妃甸港区),地质上为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北部的南堡凹陷,属中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范围。冀东油田公司有勘探面积1570km^2.[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油气勘探作业过程中,要求在随钻过程中及时、有效发现并评价油气显示层,在沉积条件、成岩作用等诸多因素影响下,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古近系恩平组、文昌组储层电性与含油性关系复杂,普遍发育低孔低渗低对比度油层。针对使用常规录井、测井技术评价陆丰凹陷恩平组、文昌组低对比度油层难题,该文基于陆丰凹陷古近系恩平组、文昌组储层特征及各单项录井技术自身优势,通过优选录井技术组合系列,建立烃源岩内FLAIR解释评价标准及地化衍生参数图版,达到了随钻过程中及时、准确解释评价低对比度油层的目的,其随钻评价效果与钻后取样、测试结果一致。实践表明,FLAIR实时地层流体录井技术与地化录井技术组合系列有效地提高了陆丰凹陷随钻过程中综合解释符合率,对于提升陆丰凹陷的勘探效益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冀东油田大斜度、大位移井数量大幅增加,以及钻井新工艺的采用,导致录井过程中油气显示发现难度日益增大;同时因钻井液中添加了大量具有荧光特性的添加剂,导致钻井液出现不同程度荧光污染,严重干扰了地质录井油气显示的发现。为此,冀东油田开展了三维定量荧光录井技术研究:首先,对其含油浓度和对比级的对应性、样品分析结果重复性误差进行了可靠性分析,指出了该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其次,根据现场应用流程,明确了不同性质原油的主要谱图类型,厘清了不同区块、层位谱图形态特征,并梳理了该地区常用钻井液添加剂谱图类型,通过辨识不同样品在主峰出峰位置和出峰组合上的差异,达到有效排除钻井液污染影响,发现岩屑中真实油气显示的目的;最后,优选三维定量荧光含油性特征参数CN指数和N指数,建立三维定量荧光解释方法,实现对储集层含油性的有效识别。通过多口井的应用表明,三维定量荧光技术能够满足大斜度、大位移井钻探的需要,具有全面推广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春光油田紧邻车排子、小拐和红山嘴油田,圈闭类型主要为岩性圈闭、岩性-地层圈闲、断块圈闭、断层-岩性圈闲,油气显示特点主要为单井显示层少、单显示层厚度薄、物性好、油质多样、显示识别困难。在春光油区石油地质特点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对常规地质、综合、地化、定量荧光、核磁共振录井技术进行细致分析,提出了完善改进之处。为更好地解释评价本区油气显示层,还简要介绍了"幅差形态"和图版法等油气层解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孙广文 《录井工程》2021,32(1):86-92
西北缘断褶带是莫里青断陷北部的靠山凹陷与古地层逆向超覆而形成的多级断褶带,其断层十分发育、砂体分布极不均匀、油质变化很大、显示发育也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双二段储集层变化更大.为解决油气显示识别难和解释难度大等问题,引进了地化录井技术,采用岩石热解分析、定量荧光分析及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可准确判别油水层,使得油气显示发现...  相似文献   

16.
传统录井对岩性的识别主要靠人直接观察或借助光学仪器观察,获取定性的描述资料,这已不能满足当前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形势的要求,同时钻井工程工艺发展造成岩屑细小,给常规录井岩性识别带来难题,为此冀东油田开展了X射线荧光岩屑录井试验。以冀东油田NP1—32井、NP101井和L109 X2井为例,验证了X射线荧光岩屑录井在识别砂泥岩和玄武岩剖面的效果,分析不同沉积环境下的储集层元素特征,阐述了如何辨别储集层的物性、砂质是否纯、泥质含量及分布是否均匀等特性。通过对岩屑元素分析,实现了岩性的快速、准确、定量识别和储集层的准确评价。该技术应用于水平井P238井的试验表明,X射线荧光分析获得的12种元素连续变化曲线,包含着丰富的地质内涵,对岩性、物性、沉积环境的识别和地层层位的划分更准确,有助于定向井预测井眼轨迹、卡准着陆点并及时地修正轨迹。由于该技术避免了资料的多解性,分析结果与岩臂录井同步.实时性和实效性更好,有利于弥补其他技术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陵93井致密砂岩轻质油录井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江汉油田陵93井的地质概况,结合老区探井的解释经验,以及松滋油田和花园油田的录井情况,参照油气显示录井综合解释评价标准.对陵93井2795.0-2798.0m井段进行了录井解释,认为该井段应为致密砂层轻质油层。  相似文献   

18.
海拉尔盆地是一个断陷盆地,含油气层分布无规律,在录井过程中真假油气显示并存,给录井带来了很大困难。通过多口井录井经验和油气显示统计,总结了真假油气显示特征,对以后录井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细碎岩屑的形成受钻头类型、工程参数和地层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给常规地质录井带来了岩性难辨 ,不易归位 ,容易漏失油气显示层等诸多难题。通过利用岩屑自然伽马进行岩屑归位 ,采用双层振动筛和“井”字取样法解决岩屑采样的难题 ,改进了岩屑描述的程序 ,提出了用氯仿喷洒及逐包浸泡的方法发现油气显示和细碎岩屑录井必须从关注岩屑转为关注钻井液的方法 ,提高了油气显示发现率 ,基本解决了细碎岩屑录井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PDC钻头技术创新所带来的高钻速、高时效.进而有利于降低钻井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却由于钻屑细小.砂岩和泥岩之间钻时变化不明显.而给岩屑录井带来诸多问题。PDC钻头不仅使录井油气发现率.剖面符合率下降.同时还造成地层对比.岩性归位.油气层解释困难。面对上述挑战.开展PDC钻屑录井随钻岩性识别技术的研究,使随钻录井岩性识别和油气显示快速评价解释技术进一步提高,从而提升油田的整体勘探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