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A.J.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重新构建小说矩阵叙述结构,从人物二元对立关系视角揭示女性觉醒意识与封建男权主义的矛盾对立,从而清晰呈现出二十世纪中期女性对精神自由的追寻。 相似文献
2.
论《简·爱》中“火”的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秋霞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19-20
《简·爱》自问世以来吸引了无数的读者。在这部小说中,火在不同的章节中以不同形式多次出现,给这部小说增添了无穷的魅力。火是温暖、幸福的象征,是仁爱、友谊的象征,它是与生命力相联系的。火也是欲求的象征、是考验爱情之火。它同时也代表着截然相反的意象,它代表着反叛的性格,又具有可怕的毁灭性。 相似文献
3.
王妍 《盐城工业专科学校学报》2005,18(4):47-50
《西厢记》和《牡丹亭》被誉为我国古典戏剧的“双璧”,不仅因为它们突破了前人关于爱情婚姻的主题内涵,而且还由于其分别塑造了崔莺莺和杜丽娘这两个各具时代特点且具有叛逆精神和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从文本及其社会背景入手,对两者所表现出的相同内涵而又不同形态的女性意识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4.
王丹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9-71
谭恩美在小说《喜福会》中介绍了中国传统麻将文化,并化用麻将打法来建构故事的结构和叙述方式,形成了独具特点的“麻将式”叙述模式.“麻将式”的叙述结构将文本的深层意义指向中国文化中“和”的理念.“麻将式”的叙述方式是通过女性角色建构起来的,不仅具有建构文本结构的本位意义,更代表了华裔女性作家向母国文化靠拢,呼吁淡化边缘女性身份,正视自身双重文化身份的深层意蕴.对“和”之道的传达,契合了当下和谐世界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罗鑫 《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38-42
《符号帝国》是罗兰·巴特在解构主义时期用符号学的视点完成的一本关于日本社会文化生活的著作.在对日本社会文化符号的考察中,巴特跨越了早期受索绪尔影响而形成的“科学化”、“体系化”的结构主义符号学观点,感受到了符号的一种“空”和“无”的特点.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断裂,能指不再对应单一或终极的所指,符号的意义也被无限的推延.在这种对符号新的思考和认识中,巴特也最终完成了向解构主义的转向. 相似文献
6.
唐玲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40-141
从翻译方法和风格上比较《简·爱》的两个译本.祝庆英译本侧重于直译,黄源深译本偏重于意译.黄译本对许多内容的"意译"处理其效果好于祝译本的直译.对文学作品的翻译,采取意译的方式往往更能传达原文的风格和神韵. 相似文献
7.
郭晓林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121-123
从叙述时间和叙述视角两方面分析加缪小说《局外人》的叙事特色。作家选取独特的视角安排情节,情节发生在时间之中,时间蕴含在视角转移的过程里。《局外人》具有深邃的内涵,其文本结构也有着耐人寻味的不同寻常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王琲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6)
多丽斯·莱辛是活跃在当代英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深度剖析了女性的生活状态、命运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等。尽管莱辛不喜欢被评论者贴上"女性主义"的标签,但是这些女性主题的作品的确反映了她的女性意识。本文通过研究其短篇小说的精品《到十九号房间》(To Room Nineteen),对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经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杜巧玲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我的安东妮亚》的主人公安东妮亚的成长过程。安东妮亚在成长过程中女性意识不断增强,逐步冲破父权社会加在女性身上的束缚和压制,走向独立、自强,为自己带来了满足和幸福,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杜巧玲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133-133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我的安东妮亚》的主人公安东妮亚的成长过程。安东妮亚在成长过程中女性意识不断增强,逐步冲破父权社会加在女性身上的束缚和压制,走向独立、自强,为自己带来了满足和幸福,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将F.J.Hall,李忠善和B.Rao及Hall[Lin.Alg.Appl.2004.393:233-251],[Lin.Agl.Appl.1994.211:53-66]对于非负符号模式矩阵的结果推广到了对称符号模式矩阵.给出了对称符号模式矩阵的允许幂等与符号幂等的关系,确定出对称符号模式矩阵的广义置换相似结构和最小秩结构,得出了对称符号模式矩阵的广义逆及其幂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邰晓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6):138-139
以西方女权主义新视角解读《简·爱》的爱情婚姻主题,揭示女性在婚恋中自我迷失的情状以及在菲勒斯文化歪曲的世界里,女性被禁锢在男权社会为其规定的性别角色中深受压迫的生存境况,揭露男性中心主义的婚恋模式性别压迫的本质,对传统的婚恋价值观提出质疑,提高妇女对自我的认识和觉悟。 相似文献
14.
齐慧源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22(7):11-14
明人高濂的《玉簪记》不同于一般的才子佳人剧,道姑陈妙常青春觉醒和大胆追求爱情的勇敢精神,有着反对宗教禁欲、要求人性解放的进步意义。反映了晚明婚姻嬗变中女性意识的增强,与晚明反对程朱理学的进步思潮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5.
《女兵自传》是中国第一位女兵作家谢冰莹的自传作品,自传记述了她从幼年到参加抗日战争的人生经历;由史蒂芬?戴德利执导改编的电影《时时刻刻》讲述了来自不同时空的三位女性的一天。两部作品均在女性主义视域下言说同样的主题——女性的觉醒和奋斗。四位女性从最初女性意识的觉醒,到走上“苦涩”的“行者”之路,在痛苦的挣扎中,叩问生命,最后到达了自己生命中的“灵山”。这正是打破规训,主体重塑以及自我实现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Danes的延续型、平行型和派生型三种主要的主位推进模式出发,对《简·爱》的李霁野译本和黄源深译本的语篇连贯性进行了深入的对比研究,探讨了翻译实践中遵循主位推进模式对构建语言流畅、逻辑连贯的译文上所起的作用,即在语篇翻译中,译者应该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依据目的语的语言特点适当进行句式结构的调整,尽量使译文语篇遵循主位推进模式,才能译出逻辑清晰、语言连贯的译文;否则过度忠实于原文结构、无视主位推进模式进行翻译,势必会影响译文的连贯效果。 相似文献
17.
周晋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137-139
巴金的短篇小说《复仇》,三层叙事主体叙事策略,形成三个故事层次,其中"元故事"层是全文主题的呈现。理清故事的叙事层次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行动主体及行动主体间的关系。使用结构主义叙事学的两个重要代表人物和其理论,对《复仇》的表层话语述说方式和深层结构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8.
黎世珍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8,30(4)
《先秦符号思想研究》以阐发先秦典籍文化中蕴藏的符号学思想为本,在对先秦符号思想的系统总结上具有开创之功。礼乐文化符号系统作为本书的行文路径和线索,在生成和构建过程中,虽诸子各家的文化立场不一,但无一例外落脚点都在现实关切上。以该书为谈论基础,笔者更想强调的是人类的元符号能力,只有拥有了元符号能力,才能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保持远眺并自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胡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7):68-69
从女权主义的视角来解读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希望通过对其作品中女主人公简.爱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结合夏洛蒂.勃朗特的个人经历来揭示其体现的女权主义行为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潘五呷木 《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51-54
鲁娟被誉为“大凉山近10年本土最优秀的年轻女诗人”,鲁娟作为当代彝族女诗人的代表,用自己独特的领悟力,及感受力谱写了出大凉山独特的韵味,她的诗歌更反映了她独特的女性意识,并破解了传统女性意识思想,她展现在世人眼前的女性意识是值得分析与探讨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