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构主义翻译观解构了原作,原作者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强调了译者的主体性地位。译者的主体性地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译者对翻译材料的选择,对“不可译”的修辞的创造性翻译,对原作的能动阐释和改写,对原作风格的把握。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项古老的活动,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译者的地位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虽有不少翻译研究者探讨过,但至今也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在梳理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寻找译者地位的变迁的轨迹,并试图推究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从解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先叙述和分析了原文和译文的关系,随后又分析了原文作者与译者的关系。虽然解构主义翻译理论颇受责难,但却也有其可取之处,并且在翻译领域,它的正面影响要大于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译者的角色——"隐身"首先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策略,其次与译者的社会地位、工作和人生经历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劳伦斯?韦努蒂作为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对译者的角色—"隐身"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隐身"所产生的根源以及译者地位影响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本文通过这位翻译家提倡译者"显身"的论述,分析了译者"隐身"所导致的后果,从而提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译者应该是整个翻译创造性活动中的真正主人。传统翻译理论中,习惯将译者放在从属的地位,因而忽略了其主体性。哲学概念中的主体性是一种自我意识,是人作为主体的创造性和实践性,在主体活动中和其它动物有所区别的一种主观能动的特性。在整个翻译活动过程中,译者的主体创造性意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受到客体的制约。文章所提到的主体创造性,是译者在恢复了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对其创造性发挥的特点和方式进行的相关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学传播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创新。除了对原有的信息进行传递外,还应将原文中包含的审美效果传递出来,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文中的相关内容。在此,从译者主体角度出发,对翻译美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做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7.
解构主义与翻译研究相结合,形成了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对传统的翻译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通过对李清照词中菊意象英译的分析,深入理解解构主义翻译观,分析不同意境中的对于"菊花"意象不同策略的翻译,以此探讨其进步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德里达创立的解构主义哲学开始于对在场的形而上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解构主义翻译观用动态和发展的观点解读翻译研究的诸多问题.从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译文对文本意义的动态表现及译文对语言差异的体现三个方面,分析了德里达解构主义哲学观对翻译研究的影响,认为其在提升原文和译者地位,保持语言多样性和消除民族中心主义等方面能够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近代小说译介见证译者主体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地位一直受到忽视,近代小说的译介无疑是文学翻译的主流,无论是译作的数量、读者的反响,还是对译入语文化的影响,都是翻译文学中最耀眼的"明星",近代小说译介过程中译者主体意识的发展历程,是由探索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翻译受到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历史条件制约,译者在翻译当中,需要遵循一定的翻译规范,才能保证翻译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同时,译者作为独立的个人,拥有特定的文化素养和价值判断,对于翻译译本有着很大的影响。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读者的习惯和审美,完成翻译的转换和桥梁作用。在对翻译规范和译者主体性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进而描述了翻译规范和译者主体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百余年来,译著《天演论》因过度迎合本土文化规范而饱受争议。然而,追踪译本三次修改的细节之处,可以窥见译者严复对待原著中异质成分的谨慎态度。本文运用解构主义异化翻译理论,从种族中心主义的削减、文化取譬的审慎以及意识形态的还原三方面对严译《天演论》进行研究,证明严复对"异"的尊重始终存在,这种尊重亦对日后严译名著的翻译策略选择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在跨语际外宣活动中,译者主体能动性受到意识形态操控和影响。为了实现外宣翻译最佳社会效度,本文阐释译者应采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几种图表和解释,论述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认识。利用图表所具有的形象、直观、概括性强等特点,力图正确、辩证地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合理布局、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等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有关精神。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场所,教师应通过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切实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教师应怎样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学生为本,就要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不断创新精神构建新型育人模式。在教学中,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才能在教学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适合当今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译者是文学翻译的主体,译者主体性贯穿于文学翻译过程始终。但是传统翻译理论却将译者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地位才逐步得到彰显。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不能无限度地发挥,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译者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限制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优秀的文学译作。  相似文献   

18.
结合翻译家严复的翻译实践探讨了译者对翻译的操纵,指出译者如能恰当地发挥主体性,可以使译作取得更好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译事过程中译者运用联想的几例译文,简要阐述了译者的知识结构(双语水平、专业知识以及文化背景知识等)对译文中运用联想所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有不同的认识。随着以文化为导向的翻译研究的盛行和人们对于译者主体地位的认识,译者作为文化传输者的角色也愈显重要。译者的文化传输者角主要体现在翻译外来作品时要充分体现该作品的异语风味和异国情调,也体现在译作忠实呈现外国文化来丰富本土文化和本国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