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整个过程的速度是惊人的。使用我们的Objet500 Connex 3D制造系统,可以在6个小时之内制造出用于成型聚合物的型腔部件,而这在以前需要24个小时。"最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尝试使用更为先进的3D打印工艺,以简化模具制作流程。HASCO是欧洲领先的成型服务和模具制造公司,被认为是欧洲模具标准的制订者。该公司最近开发了一种快速更换模具系统,使得注塑成型制造商能够快速而有效地更换出模具,以减少他们复位机器的时间和费用。尤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新型滑板式填料工装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其在洗衣机脚垫模具上的典型应用。该新型滑板式填料工装,特别适合多型腔开放式填压模结构的模腔填料,填料工装的具体尺寸以模具为中心设计制作,随制品模具的不同而更换,有利于快速、准确、高效在模腔填放骨架或胶料,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冲孔模具中快换凸模结构的研究。介绍了冲孔模中一种快换凸模结构的设计。所设计的结构为允许采用的模具,对方便易损凸模的维修或更换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塑料件的结构和大小及形状较为类似时,可采用注射成型模具中带有子母结构的模具设计方法。从子母结构的整体方案设计、成型零部件设计、冷却系统设计、子模在母模中的定位,子母模的更换与安装,子母模模具的工作过程,介绍了该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迅速更换子模具的同时保持很高的定位精度,达到缩短整个模具的安装与调试时间、降低注塑模具的生产加工成本、提高注塑成型生产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李广金 《橡胶工业》1998,(6):356-360
重点介绍内径d1≤120mm的45°分型O形橡胶密封圈的多型腔模具设计和制造工艺。该模具由模板、模芯、导销、衬套和轴用弹性挡圈等组成,各组件采用间隙配合。设计模芯型腔时,下模芯的实际中径D″应比上模芯的实际中径D′大005~006mm。加工时,应先加工下模芯,后加工上模芯,保证D′、D″和模型深度S的尺寸公差。该模具使用寿命长,使用方便灵活,生产出的O形橡胶密封圈精度高,密封效果好,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塑料热压成型方法,分析了模具上模与中模型腔之间磨损的主要原因。根据现有模具出现的实际问题,对其模具材料、模具加工工艺等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模具方案符合生产要求,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Hennecke公司介绍了一种交替反应式注射机,它使用最新的硫化时间为30s的快速反应型聚氨酯橡胶(这一时间与开模和合模时间相近),这种卧式设备有两个模腔、两块静态夹持板、一块液压驱功的中间平板支撑着两付模具,一付模具夹持时,另一付模  相似文献   

8.
肖露云  张建卿 《中国塑料》2019,33(4):100-106
结合塑件带嵌件自动注塑成型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双色成型模式来进行嵌件注塑成型的双模成型模具,模具由两副子模具构成,一副子模具用于嵌件的自动装配,一副用于塑件的注塑成型。两副模具通过旋转支架的往复旋转对调来达到更换两副模具型腔的目的,从而实现嵌件自动安装于注塑模具模腔内后,进行塑件的自动化注塑。嵌件自动装配模具的使用,有利于减少注塑生产安全隐患和提高注塑生产效率。嵌件自动装载机构包括嵌件送料机构、嵌件排位机构、和嵌件模板压杆机构3个子机构,机构充分借用模具模板的开闭功能,利用油缸驱动齿轮转动来实现嵌件在模具动模顶杆上的输送、按序排列及自动压入顶杆上,实现嵌件的在模腔内的自动安装,机构设计新颖,有利于减少自动化生产成本。注塑子模具采用一次开模,两次顶出的方式来实现塑带嵌件塑件的完全脱模。  相似文献   

9.
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因设备的故障和活络模自身的磨损等因素影响,导致活络模各类问题的发生,从而降低了活络模的精度和使用寿命。通过对子午胎活络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对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和判断,找出解决的方法,采取相应的措施,恢复活络模使用功能和尺寸精度,延长活络模的使用寿命,从而保证活络模生产出高品质的子午线轮胎。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单、双注射头塑封模具存在的流道长不易注满型腔,塑封料需要预热,更换模盒麻烦等缺陷,设计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多注射头塑封模具,并以电子产品PC817为例,重点介绍了塑封模具总体结构、模盒、注射系统和注射板平衡设计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李广金 《橡胶工业》1998,45(6):356-360
重点介绍内径d1≤120mm的45°分型O型橡胶密封圈的多型腔模具设计和制造工艺。该模具由模板,模芯,导销,衬套和轴用弹性挡圈等组成,各组件采用间隙配合,设计模芯型腔时,下模芯的实际中径D″应比上模芯的实际中径D′大0.05~0.06mm。加工时,应先加工下模芯,后加工上模芯,保证D′,D″和模型深度S的尺寸公差,该模具使用寿命长,使用方便灵活,生产出的O形橡胶密封圈精度高,密封效果好,社会和经济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特定滑板进行磨损分析,建立滑板磨损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技术模拟分析轮胎模具中套滑板磨损对轮胎胶边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胎胶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模具预加载量减小或消失;对于全钢模具1188壳体,模具工作8 000次左右时中套滑板的磨损量会导致模具预加载量消失,应在此时间内及时更换中套滑板或调整模具预加载量,以避免轮胎胶边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环模成型机的关键部件是环模模孔,模孔易变形失效,需要经常更换,成为制约其产业化进程的瓶颈。利用应变式传感器测出不同结构参数的模具上各个测试点的应变值,通过力学变换计算出物料对模具壁上这些点的正压力和摩擦力,确定模具的压力分布规律。利用传感器技术测试模孔的力学特性可以为设计强度高、寿命长的模孔提供理论依据,加快生物质固化成型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模具是一副两侧抽芯机构注射模,一模两腔,模具中型芯与型腔均采用镶嵌式结构,便于模具加工、更换及维修。开模后,制件留在动模由推杆推出,但由于推杆细长,数量较多,为了使推出过程可靠而平稳,无折断现象,因此在面针板与底针板之间设置了推板导柱与导套。  相似文献   

15.
刘桂明 《世界橡胶工业》2005,32(11):24-27,62
通过改进分型面设计和封胶环设计并采用热装的方法,将外露骨架式轴唇圈的模具由四开模结构改为两开模结构,硫化时可更好地适合于机械和手工起模,起模时间缩短2/3.由于取消了四开模结构的尖点封胶环,改为骨架厚度过盈的方法阻断胶料外溢,模具在生产过程中无磨损,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模具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一种应用于塑料模的快速换模系统,有效的缩短了模具更换周期。  相似文献   

17.
刘桂明  宋跃茹 《橡胶工业》2004,51(10):613-615
通过改进分型面设计和封胶环设计并采用热装的方法,将外露骨架式轴唇圈的模具由四开模结构改为两开模结构,硫化时可更好地适用于机械或手工启模,启模时间缩短2/3。由于取消了四开模结构的尖点阻胶环.改为骨架厚度过盈的方法阻断胶料外溢.模具在生产过程中无磨损,大大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0引言 模具拉深过程中,凹模一般要受到压边圈产生的压应力、工件拉深时材料滑动产生的摩擦力、工件材料收缩变形时对凹模的形变力的综合作用.因此,拉深模具受力最大最复杂的部分是凹模,尤其是凹模的圆弧部位.凹模圆弧部位的磨损是导致工件拉伤和拉裂的主要原因.电刷镀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对模具的磨损部位或易磨损的部位进行局部的修复及强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改进分型面设计和封胶环设计并采用热装的方法,将外露骨架式轴唇圈的模具由四开模结构改为两开模结构,硫化时可更好地适用于机械和手工起模,起模时间缩短2/3,由于取消了四开模结构的尖点封胶环,改为骨架厚度过盈的方法阻断胶料外溢。模具在生产过程中无磨损,较大程度的提高了模具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张雁亭  肖国华  郑子军  沈忠良  梁蓓 《塑料》2023,(1):94-98+186
结合化妆品盒盖的精密注塑成型生产要求,设计了一副1模2腔两板式注塑模具。模具中,采用“香蕉形”潜伏式浇口,保证了塑件的成型外观完整美观。为保证塑件从上模仁内安全脱模,设计了一种弹簧驱动式镶件顶出机构;为实现局部区域卡沟特征的脱模,设计了一种新型双叉斜顶机构实施侧抽芯脱模,解决了局部狭窄区域多个斜顶机构设计困难的问题;为实现塑件ID标识的更换及调整,设计了一种插杆型ID更换机构,解决了塑件换批生产时ID标识更换的问题。模具结构为单次分型两板模,单次顶出。模腔冷却采用2条?10 mm管道进行冷却,模腔排气采用深度为0.02 mm的排气边进行排气,及成型小镶件、顶针的安装间隙进行辅助排气,其中,安装间隙小于0.015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