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玉霞 《江苏陶瓷》2012,45(2):74-74
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大概没有不喜欢茶与紫砂壶的。明代以后,社会风习受新儒学的影响,平淡闲雅、质朴温厚已成为一种时尚。紫砂壶的敦厚内敛、古雅蕴藉甚合文人心意,文人酷爱紫砂壶,他们所追求的除了紫砂壶里的那一脉茶香,还有文人的一种精神依托。有一句流传千古的禅林法语只有三个字:吃茶去。那是叫人把缠绕于心的世间烦恼抛却一边,以  相似文献   

2.
千年紫砂,款款蝶变,从原始的泡茶器皿渐变为艺术品,其经历了多少人文历史的火与土的冶炼.自远古时女娲抟土造人,陶器便开始了它独一无二的气节——黏中带砂、柔中见刚、古朴纯厚、不媚不俗.正是这种独特的气质,使一团团泥料在紫砂艺人的手中俏无声息地被制成千姿百态的紫砂壶.创作一款优秀的作品要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已属不易,要标新立异有自己的个性、风格与创意则更为艰难.在近三十年的制壶生涯中,曾一次次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实战,一次次经历着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一次次从中得到匪浅的经验和教训.下面对自己设计并创作的五岳提梁壶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阮亮 《江苏陶瓷》2012,45(6):74
中国茶事,源远流长。茶具与茶艺的发展息息相关,明代制茶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散茶。散茶可直接冲泡、饮用,紫砂茶具也日趋精巧。壶小则茶香,壶大则不鲜,浸泡过久,大壶更易使茶味散失。明代陶艺名家时大彬改制小壶,更符合了明代人泡茶所讲究的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的原则,同时也迎合了明代人的饮茶风气: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每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紫砂壶流传至今魅力不减,除了自身材质优,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独特出众的设计风格。制作紫砂壶器的手法通常是质朴、简洁,加上陶艺人使用柔和的线条增添了壶型的典雅、朴实之美。喜爱紫砂  相似文献   

4.
金伯兵 《江苏陶瓷》2012,45(5):41-41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杨永善在《陶瓷造型艺术》一书中谈到:把手和提梁最初在陶器上出现完全是为了实用的要求,从功能的角度出发而创造出来的,当然也兼顾了形式的美观。在原始社会的陶器中,很早便出现把手和提梁之类的构件,虽然造型不尽完善,但是已经在寻求功能与美感的结合了,淳朴的设计构思对今天的设计还会有所启示的。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带有提梁的彩陶罐,这是先民们为容器的便于提拿而设计的。  相似文献   

5.
宜兴紫砂自宋代发端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紫砂壶为了适应冲泡茶时提拿的日用需求,离不开壶把。紫砂提梁壶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壶把造型,这种壶把具有独特的艺术美与内涵。  相似文献   

6.
许永菊 《江苏陶瓷》2012,45(1):41-41
由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影响,茶风始起就被注入强烈的文化意蕴。作为茶饮形式独特而高贵的载体——紫砂壶,也理所当然在茶文化的发展中派生成对茶文化系统本身发展和演变具有一定影响与推动作用的次生文化。宜兴特有的紫砂壶,不但把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引向鼎盛,同时也把中国茶的文化内涵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贾洪清 《江苏陶瓷》2012,45(4):37-37
宜兴古名阳羡,位于江苏省南端,与浙江、安徽交界的地带,是江南旅游胜地之一,又是古老的陶瓷产区,享有"陶都"之称,尤以紫砂陶艺盛誉中外。宜兴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可谓汇集器皿造型艺术的宝库,其间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完美器型,汇集着历代艺人的创作智能,经数百年来的反复提炼、修  相似文献   

8.
紫砂艺术是宜兴人的伟大创造,五百多年来,一代代的紫砂艺人秉承祖先的规矩,视一把紫砂泥土如生命,维系着地域风俗,传承着陶艺文化,抟泥制陶,生生不息.紫砂风雅之美,就是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集众人智慧而大成的.如今的陶都早已是花开满树、陶艺芬芳,而紫砂艺术永远是时代的舞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当代艺人汲前人之师,用卓越精巧的才艺制壶,倾心灵动、佳作迭出,一把把充满诗画意境的紫砂作品,无不展示着当代陶艺家的艺术风采.在制作紫砂壶之余,总是对紫砂泥的可塑性和紫砂花货的器型不断地观察、思考,用紫砂泥特有的肌理质感立体地表现出紫砂壶的造型.经过反复琢磨、精心设计、反复创作,一件件紫砂作品被捏塑出来了.在耕耘劳作的道路上汗滴陶土,也收获了无限的喜悦,懂得了"得一技不如得一法",懂得了技法皆得就能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9.
方器是紫砂艺术中的一大类,由于紫砂艺人的精心设计,使方器呈现出寓圆于方的特点,不仅使方器在人们眼中独具一格,而且缔造了紫砂壶造型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带有中国文化印记的文化艺术,随着许许多多的中国制造传播到世界各地,紫砂陶正是其中之一。紫砂文化艺术的历史虽然并不太过悠久,只有区区数百年,但其在造型、泥色、铭款、书法、绘画、雕塑和篆刻等方面兼包并蓄,俨然成为弘扬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素心素面不施彩釉的外观,包含的却是丰富多彩的文化韵味,质朴的品格,是让艺人的情感得以完全表达,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对它情有独钟,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相似文献   

11.
陈江 《江苏陶瓷》2014,47(5):57-57
四方壶是紫砂方器中较为传统的一种器型,在诸多器型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欲结合紫砂作品“雅方提梁壶”谈谈方壶的创作经验,展示传统器型在现代创新后绽放的光彩。  相似文献   

12.
江敏 《江苏陶瓷》2012,45(3):42-42
宜兴古称荆溪、荆邑,秦汉时改称阳羡,其地风物俱佳,历代文人贤士留恋驻足、唱咏题词、歌怀忘形。宋人陈克《浣溪沙·阳羡上元》中云:桥南桥北新雨晴,柳边花底暮寒轻,万家  相似文献   

13.
马永强 《江苏陶瓷》2010,43(5):42-42,45
人类灵巧的双手创造了精彩的文化,而在陶都宜兴,双手更是赋予了紫砂器物美妙的韵味。巧手与精神相连,依附着自然造化的紫砂壶全手工成型技法,顺应且提升着紫砂泥的品性,内含紫砂艺人在作壶之时的个人品格魅力,最终面世的紫砂器物总是伴随着制作者的精神意愿,呈现出高雅的视觉艺术和精神美感。  相似文献   

14.
紫砂壶经过这么多年不断的传承发展,呈现出了千姿万态、精彩纷呈的造型,除了是优良的饮茶器,更是具有欣赏、收藏价值的工艺美术品。紫砂壶的创作者不得不赋予其更多的艺术语言,清新自然的外在形态让人赏心悦目的同时,亦可以品味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气息,在灵性的熏陶中获得情感的升华。  相似文献   

15.
正1"清风提梁壶"的设计思路提梁壶就是将壶把(提梁)置于壶身上方的紫砂壶。这种以提梁为把的紫砂壶式历史悠久,精品名品层出不穷。围炉煮茶,用提梁壶自然最为方便。所以,在传承提梁壶式经典造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满足  相似文献   

16.
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在它身上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艺术魅力,让观者一见倾心,宜兴紫砂“蛋包壶”就是这样的一件作品.“蛋包壶”是宜兴紫砂光素器的一种,不加装饰或极少装饰,其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作者功力的显示,功力愈深,光润程度就愈高,历代名家的作品确可做到光可鉴人.另一方面,其器型在“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的众多名作中,它在圆壶一类中也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7.
紫砂壶艺术常常受生活所影响,不管是细微妙处,还是大体造型,皆可见生活的影子。生活中的田园情趣给紫砂技艺带来的奇思妙想,丰富了紫砂壶艺术。紫砂"南瓜提梁壶"采用仿生的手法,把南瓜这一元素融入壶体的设计中,南瓜壶型与田园风光的完美结合,带给人一种田园的情趣。  相似文献   

18.
八方器型是紫砂方器中较为难见的一种器型,八方壶造型方中藏圆,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给予人们干净利落、明快挺秀之感。方器造型的规则要求以直线、横线为主,曲线、细线为辅,器型的中轴线、平衡线正确、匀挺、富于变化,且线条流畅、轮廓分明、平稳庄重。八方器型除壶口、壶盖、壶钮、壶把、壶嘴的设计应与壶体相对称外,还要求做到方中寓圆,方中求变,口盖划一,刚柔相称。这样设计出来的八方器型力拔山兮气盖世,令人眼前一亮。下面以八方提梁壶(见图1)为例谈谈八方器型的气格美。  相似文献   

19.
紫砂壶的造型非常讲究点、线、面的设计及其美感,讲究整体的设计完美性、新颖性、艺术性和文化内涵。壶体的设计要求气度出众,同时也要求壶嘴、壶把、壶钮的造型和功能搭配能够协调。紫砂壶的细节部分要服从于整体的设计,做到局部与整体设计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赵志东 《江苏陶瓷》2012,45(3):36-36
瓷器的纹饰与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朝代形成的审美观也反映在不同朝代瓷器的装饰上,如汉代的壮丽美、魏晋南北朝的清秀美、唐代的华丽美、宋代的秀丽美、元代的繁缛美、明代的粗犷美、清代的精致美。即便是处于同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