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在构筑美妙意境的同时,也给紫砂的创作和作者悠远思想空间留下了极大的创作源泉,也诠释出作者对紫砂壶的理解与月下美景相联系,文化与艺术的融合。因为对月的思怀,对盈如满月情境的思慕与爱恋,我的"盈月提梁"壶就是在一个月圆如盘的情境下创作的。  相似文献   

2.
顾丽萍 《江苏陶瓷》2020,53(1):69-70
紫砂艺人在"东坡提梁壶"的基础之上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提梁壶,虽然造型各异、特点鲜明,但其中都蕴含着东坡先生的奇思妙想和对于生活的热爱。紫砂作品"事事如意壶"就是一件提梁造型的艺术作品,其灵感来源就是传统的"东坡提梁壶"。在此基础上,我又把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柿子"的形象和寓意融入其中,从而创作出紫砂作品"事事如意壶"。从整体上看此壶,造型大气、细节到位、工艺精湛、寓意吉祥,提梁和壶身营造出虚实相间、上下互补的艺术形态,融合了筋纹器和提梁造型这两项在紫砂技艺中难度颇高的制作手法,让人观之耳目一新,心生欢喜之情。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以洋桶壶为代表的紫砂提梁壶一度伴随着茶楼茶馆遍及神州大地,提梁壶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当时人们的出行,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茶楼茶馆逐渐凋零,紫砂提梁壶却从以使用目的为先导的创作,转变为以观赏和实用并行的创作模式,摆脱了外形桎梏的紫砂提梁壶式由此迸发出绝大的创新动力,新的主题、新的造型不断孕育而出,作品"大日提梁"就是以天上的太阳为题创作而成的。  相似文献   

4.
正提梁壶的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就生产有提梁的陶盉。1958年,河北邢台县东董村出土了一件战国时期的陶器精品"彩绘陶盉"。"盉",为古代盛水或酒的器具,这一"彩绘陶盉"即为我国早期的提梁壶。宜兴紫砂提梁壶的制作也出现较早,宜兴紫砂的始创期,著名制壶大家时大彬制作的"调砂提梁壶",紫泥调砂,珠粒隐现;壶身较大,作扁球状;短颈,直腹微鼓;圈底微凹,圆饼状盖;钮呈六棱形,中  相似文献   

5.
从事紫砂陶艺创作以来,尤其是2000年以来,先后创作的"逸竹壶"、"一品竹段"、"智竹提梁"、"心月壶"、"申博纪念壶"、"大雄宝璜壶"、"大明风韵壶"等多次获得金、银奖和国家特别金奖.  相似文献   

6.
紫砂筋纹器与提梁壶的造型结合绝对是紫砂艺术上非常重要的一笔,紫砂筋纹器与提梁壶的造型都是紫砂艺术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紫砂文化在这几百年间的传承与进步中,紫砂造型已经不断创新,富于变化。在传统的筋纹器与提梁造型上不仅做到了继承,还在不断地开拓创意,不断创新,在自己的创作思路与风格下创作了这把紫砂"玉露清香",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这把壶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创新,想法与创意都是别出心裁,把这把壶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把壶的创作也是对作者的挑战,是对传统紫砂工艺创作的肯定。  相似文献   

7.
坡公把古人习惯于烧水用的"石铫壶"改制成了紫砂提梁壶,使其成为了一件非常实用的紫砂器型,在以后的岁月里,壶友一直对这款有历史韵味的作品情有独钟,促使宜兴紫砂艺人不断完善和创作提梁壶形,于是成就了如今提梁壶的百花齐放的局面。从"弈渡流方壶"可以看出,作者希望用简洁明快的造型设计和流畅的线条,及符合我们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展现江南气韵和风度,让人们体会到江南的风土人情和其中蕴含的艺术审美。  相似文献   

8.
正1"清风提梁壶"的设计思路提梁壶就是将壶把(提梁)置于壶身上方的紫砂壶。这种以提梁为把的紫砂壶式历史悠久,精品名品层出不穷。围炉煮茶,用提梁壶自然最为方便。所以,在传承提梁壶式经典造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满足  相似文献   

9.
提梁式是以提梁代替执把的一种紫砂壶式,提梁有软提梁和硬提梁之分,软提梁是用铜、银等金属材质制成,鋬穿于两侧壶耳的孔中,便于携带;而硬提梁与紫砂壶壶身造型成一体是紫砂壶艺的一部分,比如提梁的形状、高低、大小、粗细,要与壶身相匹配,又如提梁构成的虚空间与壶身实体之间也要协调等等.  相似文献   

10.
提梁壶与石瓢壶是紫砂壶中的两种经典款式,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审美风格,在结构上有极强的可塑空间。"大提梁石瓢壶"在经典的提梁石瓢壶的基础上将各结构部分进行了"放大"处理,突出表现了提梁与石瓢的结构特征,在和谐中展现古雅风尚。  相似文献   

11.
东坡先生对于紫砂壶的推广和宣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出土最早的紫砂壶是一把提梁壶,即明代南京司礼太监吴经墓出土的"吴经提梁壶",由此可以看出,紫砂提梁壶在煮茶到泡茶的过程之中也进行着不断的演变,从提梁转变到端把来适应茶文化的发展,才有了今天我们还能够欣赏到的包罗万象的紫砂艺术.从整体上来看紫砂作品"茶语提梁壶",制壶艺人从江南宜兴的绵绵茶园出发,灵感穿越历史上著名的提梁类紫砂壶器型,最终把紫砂方器的刚正不阿和提梁的刚柔相济呈现出来,其中所展现出来的传统紫砂技艺水准和对于紫砂艺术的审美理解都是无可挑剔的,细节的把控也是精益求精,使得此把提梁壶的精、气、神、韵非常引人注目,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提梁壶由壶体与提梁组合,有着虚实对比和奇巧的造型.我们一般所见的提梁壶在作支撑着力和弧度上难度较大,也较赞时费力,相对的也考校一个制壶艺人的功底.提梁常以竹节为造型,我们如今看到的提梁款式造型多变,不再单一拘泥在这一形式上.  相似文献   

13.
紫砂壶是艺术和人文的完美统一,而壶艺创作就是对艺术和人文的重组与诠释。本文以设计制作的"同心提梁壶"为例,阐述其美观而颇具新意的形态,表达其丰富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4.
春秋楚国陶朱公兴陶蜀山、北宋苏东坡"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东坡提梁壶"传说、明代供春"树瘿壶"流传史载、南京明朝司礼太监墓葬"吴经提梁壶"文物出土考证、"曼生十八式"陈氏传承……紫砂文化继承创新、一脉相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明太祖朱元璋"废龙凤团茶,兴花茶(散茶)",茶具随之兴起,"宜茶"的紫砂茶具创作技艺日趋成熟。文人的参  相似文献   

15.
《福禄提梁》的原型是曼生十八式之一的葫芦壶,这把壶是紫砂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经典造型之一,也多为后人所模仿.《福禄提梁》作品夸大了原创作,注重现代设计创作理念.艺人把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观念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风格和艺术特色的作品,将作品的美学价值和传统紫砂壶的实用性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6.
翻阅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提梁壶"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宋代之前,炉火上烧茶是习俗,提梁壶最适合这样的品茶习性.而提梁壶造型美观大方、经济实用、容量较大,所以受到普通大众的喜欢,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按照难度来分,提梁壶和方壶一样具有挑战性,紫砂圈有"一提、二方、三圆"之说,难度之高显而易见.砂无声,艺无尽,手艺没深浅.人生...  相似文献   

17.
民间的神话传说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神话题材的内容以及各种人物也对紫砂壶的创作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啸天提梁壶"为例,谈谈紫砂壶器的造型及其蕴含的神话寓意。  相似文献   

18.
正光素器、花塑器、筋纹器为紫砂壶的三种主流造型。其中光素器以"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的经典论述尤为著名。无论是北宋大文豪钟爱的"东坡提梁壶",还是出土的明代"吴经提梁壶";无论是"供春壶"重现天日的传说、还是时大彬改大壶为小壶的变革,都呈现出紫砂古朴、润泽、素心素面的经典之美。笔者在多年紫砂壶艺的创作中,传承了顾景舟大师一生钟情于紫砂的艺术精神,持之以恒地秉承"工匠精神"。紫砂壶传统光素器的造型简约而不简单,最能  相似文献   

19.
"石瓢壶"是紫砂壶艺术中十分经典且颇为受人喜爱的一种款式,在融合提梁后更显精巧雅致。"大提梁石瓢"在继承经典造型的基础上独有一份大气的追求,使"提梁石瓢壶"的造型结构特点得到了更为清晰的展示,彰显了这一壶型的传统风度与紫砂壶艺术之底蕴。  相似文献   

20.
陆虹炜 《江苏陶瓷》2012,45(2):71-71
紫砂壶从符合泡茶时便于提拿的需要来说,总离不开壶把,壶把的造型基本上有执柄和提梁两款。贴近实用性而言,容量小的壶器需要承载的力气也小,采用执柄的造型灵巧、便捷;容量较大的壶器所需要的力气也大,如果采用执柄的造型,即便使用者腕力足够,也不如以提梁为壶把来得省力,故提梁壶应运而生。提梁壶由于提梁稍长,设计的空间较大,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