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78年雷姆·库哈斯出版了他的一本著作《癫狂的纽约》(Delirious New York),这是他最重要的一本文献。书中库哈斯首次用社会学的理论开始剖析纽约的发展。他对以纽约为蓝本的当代大都市密集性文化现实进行超现实主义的批评,而在现实中库哈斯始终关注现代都市生活与建筑之  相似文献   

2.
荷兰建筑家库哈斯的CCTV参赛方案,在初审获得评委一致通过,这是首次对这一方案做学术探讨的论文,文章把建筑家的雷姆·库哈斯和雕刻家的野口勇的作品进行比较,提出建筑与雕刻认同(identity)的观点,从建筑的雕塑身份、雕刻的身体性、空间美的发生以及环的多维性各点加以论述,此外,还将库哈斯30年的建筑生涯分为两个阶段,既热衷建筑类型的“前期库哈斯”,和趋于雕刻语言的“后期库哈斯”,并举例对脱“建筑”造型三步进行论证。最后得出当建筑向纯粹造型美术接近时,意味着一种向上的精神在发展的结论,而库哈斯的方案则是提出一种新思维。  相似文献   

3.
瑞姆·库哈斯(REM KOOLHAAS)1944年出生于荷兰,最初的职业是在《海牙邮报》担任记者,同时在一个年轻的电影小组从事电影剧本创作。1968年,他到伦敦建筑协会学习建筑,于1975年在伦敦创立了"都市建筑事务所",即OMA。对于大多数建筑师而言,建筑设计往往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思维过程,从基本的设计任务导出满足各种要求和条件的结果。库哈斯的设计却逆向而  相似文献   

4.
现代建筑理论纷至沓米,窥探国际建筑舞台动向,后现代建筑一波未平,解构主义又汹涌而来。1988年3月在伦敦泰特美术馆和学术团联合举办了首届解构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同年6月22日,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组织了一次解构主义七人展:盖里、哈迪特、库哈斯(R.  相似文献   

5.
1960年代与1970年代的库哈斯(1)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考察了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1960年代记者的职业生涯和从记者到建筑师的转变,以及1978年发表《疯狂的纽约》之前的思想和方法形成期。通过对他的早期经历尤其是对他产生了影响的人物的追踪,揭示他的理论和方法对当代城市与建筑理论的影响以及他秘而不宣的主张。  相似文献   

6.
原文最初刊于《MUAE 2:崩塌的新建筑》一书,后经许可转载于杜克大学出版社国际期刊《界限2》第24卷第2册。文章记录了雷姆·库哈斯与三好将夫围绕一系列话题所展开的丰富而热烈的讨论,题目包括建筑学的意义、亚洲的城市化现象、全球化背景下的建筑发展趋势。在谈话中,库哈斯还进一步解释了其两部著作《小,中,大,超大》、《癫狂的纽约》中的内容,同时也对自己的多重身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对回顾的回顾 《癫狂的纽约》首版于1978年发行,距今已经30余年。在《癫狂的纽约》一书中,作者库哈斯将自己定义成一个"影子写手"(ghost writer),他的工作是将纽约(更具体而言是曼哈顿)的发展历史重新挖掘和整理,而这样在时间意义上从后往前看的目的是为了提出一个"回顾式宣言"(retrospective manifestation)。  相似文献   

8.
《建筑师》2016,(1)
雷姆·库哈斯在《癫狂的纽约》中,花费了大量篇幅来介绍曼哈顿摩天楼的发展历史,但纯粹的建筑史研究并不是他的写作初衷。他有意识地远离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取而代之的是以批判性偏执妄想法,将成堆的史实当作证明的工具,来服务于他头脑中的"现实"。通过对该书关键章节的讨论,本文试图勾勒出曼哈顿的摩天楼在库哈斯"谵妄"之下的本来面目:作为一个单一的机制,它们是"针与球"完美融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王寅 《新建筑》2003,(5):8-9
在中国记者首次对库哈斯进行的专访中,库哈斯强调了“建筑是需要争议的”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0.
当今的荷兰新人辈出.这些新锐的荷兰建筑师与库哈斯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有的是库哈斯的校友,有的在库哈斯的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工作过.但他们似乎不甘让库哈斯独美,他们敢于思考,勇于尝试,为建筑空间和城市问题带来了不少鲜活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
无论在建筑理论领域还是实践领域,雷姆.库哈斯无疑都是一位标杆式的人物。他对于当代大都市中城市和建筑现象的理解是独到而极具启发性的。本文选取了2000年以后设计并建造的3座剧场建筑,着重剖析库哈斯在都市语境中对待剧场和表演艺术中心这类大型公共建筑的实践态度和设计策略。库哈斯对于传统设计观念和方法是持反叛态度的,但这种反叛却充满了理性的智慧。  相似文献   

12.
雷姆·库尔哈斯的职业生涯从杂志编辑和电影编剧开始。1968至1972年间,他在伦敦的建筑协会学校学习。1970年他制作了“作为建筑的柏林墙”,1972年同E·曾海利斯和Z·曾海利斯一起完成了名为“撤离,或者做建筑的志愿囚犯”的理论研究课题。1973至1976年间的大部分时间他生活在纽约,开始写一本分析大都会文化如何影响建筑的著作:《谵妄的纽约:关于曼哈顿的回顾性宣言》,这本书于1978年在纽约、伦敦及巴黎出版。同时他又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执教。除了这一连串的活动之处,他还和E·曾海利斯一起从事了一系列的理论课题研究,包括“被控制星球的城市”以及新福利岛屿,其中由M·弗里辛道普所画的插图在《谵妄的纽约》一书中发表。1975年库尔哈斯和E·曾海利斯、Z·曾海利斯以及  相似文献   

13.
2002年2月9日至11日,库哈斯应邀重访莫斯科,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参加“伊万·列奥尼多夫(3)”作品展(4)的开幕式。本文作者与俄罗斯记者一起对库哈斯进行了专题采访,这些资料也许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库哈斯——一个作品与未来的发展相吻合的建筑师(5)。问:这是您第一次到访俄罗斯,而您对苏联的兴趣早在1960年(1960年代)就已经产生,是因为奥尼多夫吗?答:一切都是从1965年开始的。当时我是个新闻记者兼编剧,拍过几部电影。有一次,杜尔夫特大学(6)的建筑艺术教师格里特·奥舍乌斯请我做了一次有关电影的报告,此后出现的情况具有戏剧性——我在杜…  相似文献   

14.
荷兰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是一位勇于创新、关注当代文化对城市与建筑影响的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得者,他对建筑的锐利敏感和非凡的创造性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库啥斯的建筑作品不拘一格、形式多变,但始终坚持为当代现实生活和人的使用要求服务,是一种本质的、思想赋形的建筑。《城市建筑》上一期介绍了库哈斯的建筑创作手法,本期将分析其建筑美学。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和《癫狂的纽约》进行对比分析来理解和比较库哈斯及本雅明(2)的观点。从两部书中出现的四种相似意象出发,探寻时代更迭的宏观背景下,两位作者的关于城市空间的思想关联和对城市及艺术发展的态度异同,并从中获得对当代城市空间研究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正△评语何竞飞在日本完成的作品"剥于裸身软禁之城"可以说是一个与库哈斯的"出走,或是成为建筑的志愿囚徒"平行的设计。举例来说,何竞飞以阿甘本对于《牲人》(homo sacer)的讨论为基础,与库哈斯延伸福柯对于监狱的观察,颇有类似之处。其实阿甘本的许多思考,就是因受到福柯启发而进一步发展出来的。此外,何竞飞以软禁观念讨论模糊的边界,也可以对比于库哈斯如柏林围墙般明确的线性墙体。  相似文献   

17.
简讯     
雷姆·库哈斯获2000年普利策建筑奖 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成为2000年普利策建筑奖的得主,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荷兰建筑师,也是普利策奖的第23位获奖者。库哈斯毕业于英国伦敦建筑学院。曾担任荷兰海牙邮报的记者和电影剧作者,近30岁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1975年创立大都会建筑公司(OMA)。库哈斯在欧洲设计了大量作品,其中包括被《时代周刊》评为1998年最佳设计的位于法国波尔多的一处私宅(图1).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综合楼以及法国里尔总体规划等。“新千年伊始,评委会选择这样一位建筑…  相似文献   

18.
从新巴比伦模型、绘画、拼贴三种不同的视觉材料入手,并与库哈斯的建筑模型相对比,分析康斯坦特与库哈斯在建筑观念上的异同,并试图诠释库哈斯对新巴比伦项目的发展与延伸。  相似文献   

19.
程炜 《四川建筑》2015,(1):44-46,49
通过对库哈斯设计的伊利诺伊理工学院(IIT)校园中心的介绍,试图说明库哈斯如何处理轨道绿线和建筑的关系;以及用这个校园综合体来改善被轨道交通绿线所割裂的校园,推动社区复兴。  相似文献   

20.
夏东 《江苏建筑》2003,(1):18-20,43
在《疯狂的纽约》一书中,伦姆·库哈斯用“拥挤文化”来概括曼哈顿的本质,本文试图通过对该“拥挤文化”的理 解,来批判性地认识我们身边的“拥挤文化”,并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