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随着光纤价格和光纤接入网技术的发展,光纤在最后一公里接入网的运用规模逐渐扩大。在越来越大的宽带接入网络中,现有的大部分局域网(LAN)都运行在100Mb/s的网络上,许多大规模的商业公司正在向吉比特以太网(GE)过渡。而在城域核心网和城域边缘网上,SDH/GE带宽容量非常充裕,这使得接入网部分产生了严重的带宽瓶颈。与电缆传输相比较,  相似文献   

2.
信息通信网络由骨干网和接入网两部分组成。中国的骨干网主要是光纤通信网,目前的带宽已达到800Gbps。利用密集波分多路复用(DWDM)技术,把几种不同波长的激光同时在一条光纤上进行传输,还可以把现有的带宽增加几倍。有了宽带的骨干网,必须要有宽带的接入网,接入网连接用户端,在网络通信中极为重要。因此,接入网的投资已占到网络投资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3.
建设一个以大容量光纤传输网络为主体,以宽带多业务交换网为核心,以多元化综合接入为基础,支持端到端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各类增值业务的城域综合业务接入网已成为接入网发展的趋势。分析了城域综合业务接入网的业务需求,提出了城域综合业务接入网的主要结构和城域传输网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4.
建设一个以大容量光纤传输网络为主体,以宽带多业务交换网为核心,以多元化综合接入为基础,支持端到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各类增值业务的城域综合业务接入网已成为接入网发展的趋势。分析了城域综合业务接入网的业务需求,提出了城域综合业务接入网的主要结构和城域传输网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5.
鲁义轩 《通信世界》2010,(17):57-57
在骨干网络和城域网络逐渐具备承载高带宽数据业务能力的同时,业务质量的高低,明显取决于接入网部分,特别是最后一公里的接入。  相似文献   

6.
目前依然是IP业务持续迅猛发展的年份。国内IP网带宽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这一趋势已持续发展了三四个年头,并将持续下去。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各运营商建设的多个长途800GWDM网络系统容量已接近饱和。同时,城域/本地网的DSLAM/NGN业务的带宽已由原10/100M向GE发展,原有VC12/VC4传输颗粒也无法完全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运营商针对此态势,也相应改变了策略:在长途网络上,逐渐引入更高速率的系统,如40G波分系统,以提升系统容量;在城域/本地网中,明年将大量引入城域/本地波分系统;以此应对业务的增长需求。  相似文献   

7.
1引言 在用户接入网建设中,目前普遍使用的有铜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和光纤同轴混合接入网等,但是,随着网络传输的业务种类越来越多,交互性越来越强,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宽,接入网部分的带宽“瓶颈”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要建成一个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及个人化的用户接入网,最理想的形式当是建成一个以光纤接入为主的用户接入网。  相似文献   

8.
近日,烽火网络的CWDM F-engine C15000系列光城域网设备通过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认证中心的严格测试,各项数据结果和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以及通信行业标准,该公司同时获得国内业界首张CWDM进网证。烽火网络F-engine C15000系列是利用粗波分复用技术研制开发的光城域网传输设备,它可取代光缆敷设,以较低成本提升带宽利用率,主要适用于中短距离的光城域网中的骨干网、边缘网、接入网等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建设,特别适合光缆敷设不便、租用光纤、光纤资源不足及提升带宽利用率的运营商,设备成本低,可降低网络建设成本,是城域和接入网构建最合理…  相似文献   

9.
徐超 《通信世界》2010,(15):29-29
接入网的大规模升级给城域和传输层面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核心网不仅要面对数倍于接入网的带宽升级,还必须对已经显得效率低下的核心网络架构进行改善,双向压力推动睿智光网络持续升级。  相似文献   

10.
《电子与电脑》2010,(8):75-75
Enablence宣布,它将向一家全球一线客户供应其先进的PIC技术和产品,用于其下一代城域光纤传输网络系统。下一代城域光纤传输网络系统能够让网络运营商以较低的成本和较小的占用空间容纳带宽需求量很大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FTTX是光纤到用户及光纤到大楼等的总称,随着各种业务的增加,人们对网络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接入技术在接入带宽,传输距离上难以取得突破,而光纤以其巨大带宽和可靠的传输质量成为理想的有线传输媒质,同时以太两在局域网上的巨大成功,以及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延伸使得基于Ethernet(以太网)的PON(无源光网络)成为接入网的理想方案。图1是EPON的拓扑结构图。  相似文献   

12.
康宁公司发明低衰耗光纤并成为全球的领导者已超过30年,深受信赖的康宁光纤产品被最广泛地敷设在全球各地的通信网络中承担语音、图像和数据信号传输之重担。为了向今天的运营商提供创新、更高质量、更加灵活的产品方案,康宁加强和改进了SMF-28光纤指标,将它由标准单模光纤升级为SMF-28e光纤,它是符合ITU G.652表A,B,C,D所有标准的世界领先的G.652光纤。 网络的演进:SMF-28e光纤 今天,中国的电信行业正在快速并充满活力地增长。地区和城域网络成为增长的亮点,而宽带接入网络意味着光纤更接近用户。城域和接入网络的扩建不但支持了业务和宽带的服务,并推进其增长,使运营商面对独特的挑战。尤其是地区/城域网络中的多种协议、动态业务,接入网中多种接入技术、增长的带宽需求,要在综合考虑IP业务与传统需求、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3.
以太接入网的标准IEEE802.3ah已于2004年6月24日发布。以太接入网使用了三种基本传输模式:光纤上的点到点传输、光纤上的点到多点传输和话音级铜缆上的点到点传输,并在LAN/MAN领域第一次引入了网络的OAM(运行、管理和维护)机制。该技术正在成为宽带接入技术中的最新主力。研究以太接入网技术对研究新一代的宽带接入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GE ADM技术组建城域以太业务传送网的优势,阐述了华为一体化的城域WDM解决方案,对于城域网中共享光纤、共享波长的实现、业务调度以及GE广播/组播等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信世界》2004,(33):44-44
在城域光纤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波分复用技术是迅速构建大容量城域核心骨干网的当然选择。特别是渡分复用技术的业务透明性成为支持多业务的最佳通用平台。构建DWDM大容量城域传输平台可以提供诸如SAN、GE等新兴业务,创造新的市场利润增长电。相对于长途骨干网络,城域网未来的业务量距阵的不确定性很大,各种通信协议所占比例的不确定性也很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用户对数据/IP业务和带宽需求的增加,以及近几年来骨干网容量和接入网容量的大幅度提升,城域网逐渐成为网络容量的瓶颈,同时也促使WDM技术从长途骨干网向城域网、接入网领域扩展,并成为目前4种主要的城域网络解决方案之一。4种城域网络方案分别是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SDH-MSTP)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下一代有线电视网络三PON接入技术方案分析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电总局主导建设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分为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几个部分,保证未来每户接人速率达到45Mbps,可以提供广播电视、语音、数据等多种业务。由于光纤建设成本大幅下降与DWDM技术的成熟,干线网络传输带宽已经得到有效缓解,但接入网问题在技术、工程、成本等方面一直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相似文献   

18.
一、GE Over DWDM的出现背景Internet骨干网的带宽每经过6~9个月就翻一番。2000年,骨干网带宽已突破10Gbit/s。这意味着如果不采用DWDM技术,那么仅Internet的数据流量就可以占满整个单波光纤系统的容量(目前,商用化单波长光纤系统的最大传输速率为10Gbit/s)。 DWDM技术通过在一根光纤上接入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使传输容量比单波长传输容量增加几倍甚至上百倍,降低网络传输成本。DWDM技术还有一个优点,即它与信号速率无关,可方便地引入宽带、数据等新业务,并可兼容不同体制、不同厂家的设备。因此,DWDM技术将逐渐成为Internet骨干网传输技术主流,IP over SDH最终将让位于IP over DWDM。以太网技术是当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网络技术,具有成本低廉、带宽利用率高等优点,其通信带宽可从10Mbit/s到100Mbit/s逐步增加到1Gbit/s(1000Mbit/s。千兆位以太网GE技术是技术成熟的最快速的以太网技术,它可以提供高达1Gbit/s的带宽,由于采用和传统10Mbit/s、100Mbit/s以太网同样的帧格式和帧长,因此GE可以在原有低速以太网基...  相似文献   

19.
赵颖恪 《电信科学》2002,18(7):71-73
1前言随着城域网规模的日益扩大 ,逐渐形成了城域骨干网和城域接入网两个建设重点。根据这一形势 ,电信设备制造商也采取了相应的策略 ,开发出不同的技术和设备来满足市场需求 ,其中广泛应用于城域网建设的技术包括 :MetroDWDM、MPLS、RPR、DPT等 ;而城域接入网建设则主要采用有源光网络和无源光网络技术 ,具有代表性的有 :SDH、PDH、FITL(光纤用户环路 )、APON以及Ethernet等技术。从网络特性和现实的可能性来看 ,运营商会首先完成对城域网的带宽和管理改造 ,这种网络建设基本上业已完成 ,而现…  相似文献   

20.
3G无线接入网IP化传送承载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荣 《电信科学》2006,22(8):31-37
本文针对3GPP R5版本后无线接入网(UTRAN)在选择IP化发展背景下对传输承载网络的新需求,分析了RNC和NodeB接口的使用方法和传送承载方式,剖析了3G无线接入网IP化的关键技术,主要研究了基于城域传送网和城域数据网的各种传输承载方案和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