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钙质夹层研究对油田开发初期井网布置、后期增储上产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观察、扫描电镜观察、测井资料分析等手段,对甘泉油田延长组长8段钙质夹层岩性、电性、分布成因及其对储集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钙质夹层发育受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控制,主要发育在砂体顶部和底部,具有稳定性较高、厚度较大等特征,此外,具有低自然伽马、低声波时差、高电阻率的测井响应特征。钙质夹层发育主要受控于2期方解石胶结,第一期与同生成岩期方解石的过饱和沉淀有关,此时期,壳类生物残体的溶解、河流携带的Ca2+及CO23-、大气中CO2的溶解等是方解石胶结的物质来源;第二期方解石胶结为中成岩阶段B期的孔隙式胶结,地层中残留流体的Ca2+及CO23-、不稳定组分溶蚀、黏土矿物转化等为钙质胶结提供了Ca2+及CO23-。钙质夹层的发育增强了储集层砂体的层内非均质性,导致砂体垂向连通性变差和油水关系复杂。在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钙质夹层与相邻非渗透性隔夹层斜交形成有效隔挡,形成局部剩余油富集区。  相似文献   

2.
南海 A 油田珠江组内部发育多套钙质层,它是控制底水上升及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 利用岩石薄片鉴定及碳、氧同位素分析,研究了不同钙质层的岩石组分,并确定了其物质来源及形成阶段;结合沉积特征,探讨了钙质层的沉积主控制因素。 结果表明:钙质层在微观成因上具有一致性,即主要由成岩过程中孔隙流体的化学沉淀而形成;物质来源上具有多源性,主要来源于同生碳酸盐的结晶、生物碎屑的溶蚀及黏土矿物的转化。 宏观上钙质层的分布受构造深度、钙质层与泥岩厚度比及沉积旋回等沉积因素的控制,平面分布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突变性;底钙层分布面积大的区域剩余油富集程度高。  相似文献   

3.
根据密闭取心资料及测井资料,对文昌C油田ZJ1-5油组钙质夹层的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在岩心描述结果及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运用Petrel建模软件中神经网络方法识别出钙质夹层,通过建立岩相模型明确了钙质层在平面上及纵向上的展布规律,并分析其不同展布规律对底水油藏开发的影响。研究表明:钙质夹层体现出"三低两高"的电性特征;钙质夹层成因受成岩作用控制;该油组钙质夹层呈局部连续分布;油层中钙质夹层在不完全封隔的情况下,具有分布连续性越好、底水锥进越缓、开发效果越好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四川盆地邛西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储层中,以胶结物形式存在的方解石相当普遍,其含量、分布及溶解程度直接影响储集层的储集性能。为此,根据实测岩心分析资料、薄片鉴定资料、测井资料等对该区须二段储层钙质夹层的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钙质夹层在测井曲线上具有低伽马、低声波时差和刺刀状高电阻率值特征,钙质夹层主要集中在泥质层附近,在局部地区对天然气具有一定的渗流屏障作用;根据实测方解石胶结物碳、氧同位素分析表明,泥质岩或煤系地层排烃时生成的有机酸是酸性水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综合利用露头、岩心、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碳氧稳定同位素、常规测井和地层倾角测井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哈得油田东河砂岩钙质隔夹层的岩石学特征、测井响应特征、成因模式及分布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区钙质隔夹层主要为钙质细、粉砂岩,成分成熟度与结构成熟度都较高,钙质成分包括方解石、铁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石、硬石膏等。虽然钙质隔夹层一般厚度较薄,但结合常规测井和地层倾角测井资料仍可将其识别。建立了3种钙质隔夹层的成因模式:浅埋藏淡水环境隔夹层、蒸发作用隔夹层和深埋藏期隔夹层。结合沉积相带发育情况,认为钙质隔夹层在临滨、后滨较为发育,容易连片,井间易连续;结合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特征,认为东河砂岩岩层组界面钙质隔夹层具体产状主要有5种:"上钙下泥"型、"上泥下钙"型、"钙-泥-钙"型、钙质单层界面型和钙泥质界面型。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莫北地区三工河组二段主要的沉积相类型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泥质、钙质、物性3类隔夹层,其成因类型和控制因素各不相同。根据测井响应特征可以识别出钙质、泥质隔夹层。该区隔夹层以泥质隔夹层为主,钙质隔夹层为辅,主要受沉积微相的控制,同时也受后期成岩作用与断裂构造的联合控制。研究结果表明,隔夹层较差的孔渗性与封堵性影响油水在储层中的分布,易形成油水同层现象。  相似文献   

7.
利用岩心、常规测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确定姬塬油田长6段钙质夹层岩电特征和分布规律,依据钙质砂岩和非钙质砂岩之间沉积和成岩的差异性,探讨岩石学特征和成岩演化过程对钙质夹层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钙质夹层的分布与沉积微相和砂泥岩组合类型密切相关,宏观上受砂泥岩厚度以及砂体的成因类型控制,微观上受碳酸盐胶结物来源和孔隙空间的综合影响。胶结物来源的充足程度与砂岩周围暗色泥岩的厚度以及砂泥岩距离密切相关;孔隙空间的大小受砂体岩石学特征和后期成岩演化的双重控制,刚性颗粒含量高、粒度粗、分选好的砂岩,原生孔隙发育,碳酸盐胶结时期孔隙空间较大,利于钙质夹层的形成;早期压实和绿泥石胶结作用减少孔隙空间,是阻碍碳酸盐沉淀的关键成岩作用。三角洲前缘储层中靠近厚层泥岩、原生粒间孔隙发育且未经历强烈压实和绿泥石胶结作用改造的沉积相带容易发生碳酸盐胶结形成钙质夹层。  相似文献   

8.
综合前人资料及研究成果,对钙质夹层成因内幕做了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钙质夹层受酸性水的影响,主要发育在准层序中层组的界面附近,通常位于三角洲前缘地区的水下分流河道的底部以及河口坝的上部,在测井曲线上响应特征明显,因此通过对区域性钙质夹层的识别,可以判断层组的界面.  相似文献   

9.
储层中隔夹层发育情况制约着剩余油的分布,针对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面临长期水驱开发后注气提高剩余油采收率的难题,以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Ⅳ-3—Ⅳ-5小层为例,通过对岩心、测井和测试分析等综合研究,明确隔夹层类型特征及成因,建立隔夹层识别标准,在此基础上刻画了隔夹层的空间展布特征。研究表明:尕斯库勒E31油藏主要发育泥质和钙质2类隔夹层,以泥质隔夹层为主,其成因主要受高频旋回所控,钙质夹层分布相对较少,多形成于胶结作用。基于构型层次结构分析,尕斯库勒E31油藏隔夹层可划分为小层间隔层、单砂体间夹层和单砂体内夹层3个层级。在对GR、SP、AC、RLLD等测井曲线归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泥质隔夹层和钙质夹层的定量识别标准。小层间隔层连续性好,基本在全区均有分布,厚度大;单砂体间夹层连续性较差,仅在局部地区连续分布;单砂体内夹层零星分布,厚度最薄。该研究成果可为尕斯库勒E31油藏气驱开发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岩心、薄片鉴定、测井和测试等资料对文昌油田群珠江组储层中钙质夹层的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钙质砂岩层主要分布在介壳碎屑富集区、泥岩或砂质泥岩突变接触带。主要有大气成岩、埋藏成岩2 种成因类型,其中以埋藏成岩作用为主。钙质砂岩层的发育主要受沉积微相类型、构造幅度、泥砂岩厚度比3 个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润滑油清净剂金属化工艺规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深入探讨润滑油清净剂金属化工艺中的反应机理,论述了若干主要因素对其高碱度化的影响规律,包括:金属材料的质量、促进剂体系的类型、水的用量及加入方式以及碳酸化速率等。指出首先应选择优质的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来制备高碱度盐,在控制水量应稍高于理论量的前提下,应特别重视水的加入与碳酸化过程的相互匹配,且对每一反应体系都有一最佳的碳酸化速率,这些要点对制备金属性较弱的镁盐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Mellapak规整填料在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改造中的应用,在不改变各塔直径和高度的情况下,装置处理能力提高了5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套管损坏综合治理是老油田增产挖潜的重要措施,而燃爆技术则是套管损坏综合治理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分析胜利油田套管损坏现状和主要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燃爆技术对套管损坏进行综合治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设计和工艺方法,并例举了现场施工的实例,对用该技术进行套管损坏综合治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应用专家系统进行定向井下部钻具组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辽  陈元顿 《石油学报》1989,10(4):89-96
本文介绍专家系统DBDES(Drilling BHA Design Expert System),它将以前由钻井专家运用经验知识和BHA受力与变形设计BHA的这项人类智能活动,改用Micro-Prolog语言在IBM-PC计算机上实现。系统使用元知识控制策略,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AND/OR知识结构模型,针对不同的地层、井眼条件,设计实用的基本可靠的BFIA。DBDES的研制为我国的钻井工程运用专家系统方法解决工程问题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5.
从贵州赤水地区官南构造现今构造形迹特征入手,利用数值分析技术,模拟计算该地区须4段气藏岩体的古构造应力场和破裂接近程度系数(η);将η与实际资料和野外观测结果对比,确定不同裂缝发育级别及其对应的η值;文章利用此标准,结合岩石力学与构造地质学理论、野外裂缝观测结果、以及实际生产资料,对官南构造裂缝发育程度、裂缝类型及产状进行综合预测。结果表明:须四段裂缝较发育,主要分布在官南构造翼部高陡带、长轴、鞍部、鼻突及断裂带区域裂缝共有2期5组;裂缝的主要方位为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裂缝类型以高角度共轭剪切缝和张性缝为主;晚期裂缝较早期更加发育。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塔河分公司催化重整车间苯抽提装置预分馏塔再沸器内漏问题,从设备制造和工艺操作两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断定温差应力和反复交变载荷作用是导致内漏的症结所在.在检修过程中采用补焊堵漏技术并进行水压试验,同时优化工艺操作条件,很好地解决了再沸器的内漏问题,延长了再沸器的运行周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依兰-伊通地堑第三系再沉积孢粉化石的分布及其形成条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再沉积的孢粉化石来自晚白垩世地层及其主要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8.
提高柴油润滑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影响柴油润滑性的组分,阐述了柴油润滑性差的原因和油泵磨损的机理以及提高柴油润滑性的方法。柴油中含氧、含酸极性杂环化合物是保证柴油润滑性能的关键组分,酯类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抗磨润滑剂。  相似文献   

19.
水平井在喇嘛甸油田厚油层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水平井作为老油田调整挖潜剩余油、提高采收率以及新油田实现少井高效开发的一项重要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应用.高含水、密井网、多层砂岩的大庆油田正逐步扩大水平井技术的应用规模.喇嘛甸油田厚油层发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后,剩余油主要存在于厚油层顶部,常规方法挖潜难度较大.通过对喇嘛甸油田应用水平井挖潜剩余油的可行性及潜力的分析,研究了水平井挖潜技术,结合现有的水平井开发经验,总结了水平井轨迹的优化设计、随钻跟踪调整及完井等技术方法,为进一步拓宽水平井挖潜思路,改善水平井挖潜效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相结合的手段建立了水中微量泄漏油烃分布的检测方法,筛选了合适的固相微萃取头,并对影响固相微萃取试验的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171~0.918O),最低检测限达5.6~33μg/L,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利用该方法检测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循环水系统中微量泄漏油的烃分布,可为快速、灵敏、准确地确定泄漏部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