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薏米中营养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薏米中脂肪酸进行了提取并进行了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析,共分离鉴定出12种脂肪酸,共占薏米中脂肪酸总量的95.66%。其中主要成分为:十六酸(棕榈酸)13.05%,9,12-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35.75%,9-十八碳烯酸(油酸)39.85%。  相似文献   

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别对野生红蘑、猴头菇、香菇三种食用菌中脂肪酸含量与组成进行测定、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红蘑鉴定出3种脂肪酸,其比例为十六酸13.47%,9,12-十八碳二烯酸28.30%,油酸58.23%;猴头菇签定出4种脂肪酸,其比例为十六酸24.03%,9,12-十八碳二烯酸21.85%,油酸42.40%,硬脂酸11.73%;香菇中鉴定出2种脂肪酸,其比例为十六酸11.86%,9,12-十八碳二烯酸88.14%。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别对野生红蘑、猴头菇、香菇三种食用菌中脂肪酸含量与组成进行测定、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红蘑鉴定出3种脂肪酸,其比例为十六酸13.47%,9,12-十八碳二烯酸28.30%,油酸58.23%;猴头菇签定出4种脂肪酸,其比例为十六酸24.03%,9,12-十八碳二烯酸21.85%,油酸42.40%,硬脂酸11.73%;香菇中鉴定出2种脂肪酸,其比例为十六酸11.86%,9,12-十八碳二烯酸88.14%。  相似文献   

4.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马兰籽中马兰籽油进行提取,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对它们的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酯化方法l 和酯化方法2 分别鉴定出16 种和6 种脂肪酸,占马兰籽油总量的98.66% 和63.68%,两种方法酯化的马兰籽油中鉴定出主要脂肪酸均为十八碳二烯酸、十八碳烯酸、十六酸。  相似文献   

5.
辽东湾产蛤蜊中脂肪酸组成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无水乙醚为溶剂提取蛤蜊油,经皂化和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共分离鉴定出15种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89.76%。其中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为50.77%,主要为十六烷酸(软脂酸)和十八烷酸(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为38.99%,主要为二十碳五稀酸(EPA)、9-十六碳烯酸和11-二十碳烯酸。  相似文献   

6.
赵丽娟  李婷 《食品科技》2012,(5):285-287,291
对广西玉林地区八角茴香中的脂肪油进行提取,同时分离和鉴定其组分和含量。用索氏提取法对脂肪油进行提取,采用不同甲酯化法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和鉴定其组成和含量。研究八角茴香中脂肪酸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抑制作用。主要组分为十六碳烷酸、9,12-十八碳二烯酸、9-十八碳烯酸、十八烷酸等。采用不同酯化法得到的脂肪酸主要成分基本相同,仅有较小差异,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同时测得八角茴香中脂肪酸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GC-MS分析中药白及中脂肪酸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中药材白及中脂肪酸成分。方法采用石油醚索氏抽提法提取白及中脂肪油,经三氟化硼乙醚甲醇溶液甲酯化处理,用GC-MS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共分离出13个峰,确定了12种脂肪酸成分,主要为亚油酸(9,12-十八碳二烯酸),棕榈酸(十六烷酸),山嵛酸(二十二烷酸),木蜡酸(二十四烷酸),肉豆蔻酸(十四烷酸)等。结论此法操作简单、迅速、灵敏、准确度高,可满足白及药材中脂肪酸成分的分析需要。  相似文献   

8.
GC—MS法分析鹰嘴豆油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了来自不同产地的鹰嘴豆中的油,经甲酯化处理利用GC—MS法对其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从鹰嘴豆油中鉴定出5种脂肪酸,分别是棕榈酸、亚油酸、(Z)-十八碳烯酸、(E)-十八碳烯酸、8,11-十八碳二烯酸,来自不同产地的鹰嘴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达到80%以上。由此可知,鹰嘴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用不同方法对巴马火麻油进行甲酯化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其脂肪酸成份、含量进行分析。采用盐酸-甲醇溶液法、硫酸-甲醇溶液法、氢氧化钾-甲醇溶液法以及硫酸-氢氧化钾-甲醇溶液法处理火麻油,用GC-MS对其中的脂肪酸组成、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4种甲酯化方法分别鉴定出6,7,9和9种脂肪酸,分别占火麻油总量的96.62%,98.15%,98.15%和95.82%。4种方法测定出的棕榈酸含量分别为17.18%,10.83%,18.79%和21.63%;亚油酸含量分别为33.96%,46.73%,0.32%和31.76%;亚麻酸含量分别为38.46%,36.76%,35.14%和33.11%;氢氧化钾-甲醇溶液法测出含33.13%的8,11-十八碳二烯酸。巴马火麻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麻酸含量较高,是高品质的营养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索氏提取超声波提取、以及CO2超临界提取的大果沙棘果渣油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比较,GC-MS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沙棘油的脂肪酸成分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主要脂肪酸均为十五烷酸、9,12-亚油酸、9-棕榈烯酸、9,12,15-亚麻酸、9-十八烯酸,十八烷酸等6种.  相似文献   

11.
花椒是重要的药用植物、调味品和香料作物,以其良好的抗菌、杀虫、消炎等活性和独特的"麻、香"风味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因花椒的品种繁多,来源广泛,市场分级标准混乱,缺乏规范,致使难以评判花椒的品质优劣。文章在原有的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利用相关技术规范花椒及其油的质量等级,为花椒及其油的品质评价提供初步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花椒作为一种传统的药食同源经济作物,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和使用历史。近年来,消费者对花椒精深加工产品的需求逐步趋于多样化。为了促进花椒系列产品的开发,对花椒油和花椒籽油的定义、分类和主要提取方法进行了总结。花椒油和花椒籽油分别是以花椒果皮和花椒籽为原料制备的产品,花椒油根据制备方式不同分为花椒调味油、花椒精油和花椒油树脂。花椒籽油的主要制备方式为压榨法和溶剂浸提法。综合创新花椒中脂肪的精深加工技术,拓宽花椒食用、药用等范围,是实现花椒资源增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红花椒和青花椒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对两种常见的花椒精油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红花椒和青花椒中提取精油,红花椒和青花椒的产油率分别为6.8%和10%。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分别对两树种的针叶精油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从红花椒精油中分离出78种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匹配度在80以上的31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6.31%;青花椒精油中分离出60种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匹配度在80以上的3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2.88%。两种花椒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也有很大的不同。相同成分含量上也有较大差别。两种精油中,红花椒的主要成分及含量为:柠檬烯22.75%;芳樟醇,21.70%;3,7-二甲基-,3,7-辛三烯(罗勒烯)14.27%。青花椒中的主要成份及含量为:芳樟醇63.33%;D-柠檬烯5.75%;4-甲基-1-异丙基-3-环己烯-1-醇(萜烯醇)3.82%。其中青花椒芳樟醇的含量是红花椒中芳樟醇含量的3倍左右。两种精油中,主要的成分为烯类和醇类。  相似文献   

15.
花椒精油的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椒精油是食品加工企业和香料行业理想的调香原料,花椒精油的制得方法很多。文章主要综述了花椒精油的水蒸气蒸馏方法、同时蒸馏萃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  相似文献   

16.
花椒中萜烯类化合物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普通水蒸气蒸馏方法从四川产地的花椒中提取挥发性成分,测得花椒挥发油的含量为8.33%。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离并鉴定出47种化合物,其中主要为挥发性萜烯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等,占总检出量的89.31%。  相似文献   

17.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 pungent components in commercial Z. bungeanum oils and Z. schinifolium oils were investigat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mass spectrometry (MS/MS) analysis, the major alkylamides in Z. bungeanum and Z. schinifolium oils were identified as hydroxy‐ε‐sanshool, hydroxy‐α‐sanshool, hydroxy‐β‐sanshool, hydroxy‐γ‐sanshool, hydroxy‐γ‐isosanshool, bungeanool, isobungeanool, and tetrahydrobungeanool, respectively. Hydroxy‐α‐sanshool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abundant alkylamide in all oils. The levels of hydroxy‐ε‐sanshool and hydroxy‐β‐sanshool in Z. bungeanum oils were comparable to that in Z. schinifolium oils, whereas Z. bungeanum oils contained significantly (P less than 0.05) higher levels of hydroxy‐γ‐isosanshool, bungeanool, isobungeanool, and tetrahydrobungeanool, compared with Z. schinifolium oils. Furthermor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indicated that Z. bungeanum oil and Z. schinifolium oil were clearly classified by HPLC fingerprinting profiles and concentrations of alkylamides.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of PCA suggested that alkylamides, such as hydroxy‐γ‐sanshool and bungeanool, could be potential markers to distinguish Z. bungeanum oil and Z. schinifolium oil.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could be used to discriminate the different flavor characterization and control the quality of commercial Z. bungeanum oil and Z. schinifolium oil.  相似文献   

18.
刘玉兰  李锦  王格平  孙国昊 《食品科学》2021,42(14):195-201
以新鲜花椒籽为原料,分别采用压榨法和浸出法得花椒籽毛油,对毛油进行精炼得花椒籽精炼油,检测花椒籽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酸价、过氧化值、酰胺类化合物含量及感官评价,并与8 个市售花椒油的品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鲜花椒籽压榨和浸出毛油酸价(以KOH计)分别为5.94、7.37 mg/g,过氧化值分别为1.13、0.59 mmol/kg,明显优于贮存不当的花椒籽所制取的毛油,精炼花椒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均达到GB/T 22479—2008《花椒籽油》中一级油指标要求;花椒籽油中酰胺类化合物含量为7.82~9.80 mg/g,达到并明显优于DBS 51/008—2019《花椒油》中对应指标大于等于2.0 mg/g的要求,也在8 个市售花椒油酰胺类化合物含量7.92~19.11 mg/g范围之内;花椒籽油和花椒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含量最高的均为烯烃类化合物,其次为醇类;2 种油脂的感官评价均呈现明显的麻味和辛辣味。新鲜压榨花椒籽油与作为风味油或调味油的商品花椒油相比,无论是在反映花椒油特征的酰胺类化合物含量和挥发性风味成分含量方面,还是感官评价方面均具有高度相似性和一致性。新鲜花椒籽压榨油香味浓郁、麻味强烈,可以作为优良的花椒籽风味油开发应用,这对实现花椒籽高值化加工利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红花椒和青花椒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PLC法建立了花椒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色谱柱:迪马铂金C18(2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V(乙腈)∶V(水)=50∶50,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μL,检测时间:40 min。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研究版)提取HPLC图谱共有模式,计算各批次样品的相似度,结果显示,红花椒特征指纹图谱中有11个共有峰,15批红花椒样品中,除一份样本外,其他14批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7,表明不同产地红花椒内在品质相似;青花椒特征指纹图谱中有10个共有峰,18批青花椒样品相似度都很低,相似度为0.52~0.67,表明不同产地青花椒内在品质差异性很大。红花椒相比青花椒在保留时间约30 min处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色谱峰,并采用飞行时间质谱对该特征差异色谱峰进行鉴定,推断该物质为不饱和五烯酰胺,即羟基-γ-山椒素或2'-羟基-N-异丁基-2,4,8,10,12-十四烷五烯酰胺及其同分异构体。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花椒资源丰富,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广泛。随着花椒需求的增大,花椒的质量问题越来越明显,因此制定全面系统的花椒质量控制方法尤其重要。目前,花椒的质量控制研究主要集中在指纹图谱方面,其研究成果大多以花椒指纹图谱研究性论文的形式出现,缺乏综述性的论文。因此,本文对不同类型的花椒指纹图谱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光谱指纹图谱、高效薄层色谱指纹图谱、核磁指纹图谱和分子生物学指纹图谱等。同时,本文对这几种指纹图谱类型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并对该技术在花椒应用中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期望为从事花椒研究和应用的工作者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