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从英汉词汇看语言的理据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的理据性是促进和激发语言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动因。通过英汉词汇中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和词源理据等方面分析语言理据性,指出在英汉词语中,词源的理据性是语言发展和演变的一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作为文化栽体的语言反映历史并与历史共进的特征。语言的理据性与任意性共存,都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2.
“语言符号是任意性的还是具有理据性和象似性的”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的重点。对索绪尔的任意性观点进行了解读,界定了理据性和象似性的概念,并分析了任意性、理据性和象似性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三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共存于语言符号之中,都是语言符号的性质,不能以一方去否定另一方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任意性及词语的理据揭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非任意性。人们研究构词方式时 ,可以揭示词语的内部形式。流俗词源有时是假的理据 ,而汉字的理据并非都是汉语词语的理据。词典释义对词语的理据揭示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转化法作为英语形成新词的重要方法之一,相似性是其转化能够实现的语义理据,但隐喻思维的认知功能也为这种转化提供了可能,在新词生成机制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从隐喻思维的语义层面和语法层面分别对转化法构词的理据作了分析,试图找到新词生成的内在机制,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现象,并服务与教学。  相似文献   

5.
虽然同一概念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但各民族在表达某种特定的情感意义时有其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因此,形义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英语的语音、语调,尤其是音素,在形义联系方面有明显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语言呈现不同语言交织揉杂发展,新词层出叠现等新态势。殖民话语具有内在重复的特征和无法概括的多元性,延续至今构成今天的后殖民语境。对殖民话语的细度难以界定准确范围,但其研究与具有经纬社会发展意义的新词研究却能擦出无限火花,正如来自于辛韦朱的"汇化聚合"概念作为研究新词翻译的众多视角之一,对于夯实新词翻译研究内涵外延理解所具有的启示性。  相似文献   

7.
“副+名”组合形式四十多年来讨论不断,需要用新的处理方法理清讨论的偏差和产生问题的原因。运用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和社会语言学的思维方法能够有效地探索这一组合形式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8.
从认知角度对英语新构词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其构建理据,即英语新构词的构建受认知主体的支配,和人的隐喻、转喻、类比以及概念合成等思维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新词的构建不仅反映了思维的创新,也体现了人类认知世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理据性和象似性是语言学界长期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学习索绪尔的任意性理论和嗣绕该观点产生的各种观点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列举出肯定和否定两大类观点;语言单个符号具有绝对任意性的性质,符号的理据性和任意性的区别很大。弗罗姆金和罗德曼关于语言符号的标准肯定了任意性,承认了象似性的非任意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关于它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一直是争论的焦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给翻译带来了新的视角。通过分析发现,意象图式理论和框架理论为古典诗词翻译提供了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1.
谚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精华所在。谚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对英汉谚语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英汉民族在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化上的共性与差异,认为通过加强对语言和文化本质的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够更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12.
叙述是散文创作必不可缺的,叙事者以什么样的叙述视角展开叙述,其叙述语言将会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效应。散文一般都是用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完成一个文本的叙述过程,以第一、第二人称展开的叙事文本,其语言呈现出真实性与亲切性的特点;而以第三人称展开的叙事文本,其语言又呈现出丰富性与联想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别反映了文化差别。文章从跨文化角度对亲属称谓语进行了比较,揭示了亲属称谓语在英汉两种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不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从水平层面、垂直平面和表层的词汇表现力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中时间的空间隐喻在运用中的异同.认为英语和汉语各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在隐喻概念的运用方面既有很多的相似性,但在运用方面受到民族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译者做到源语和目标语形式上的对等是很难的,但意义上的对等是必须的。因此,翻译就是不同语言形式的转换,目的是通过不同语言介质表达相同的信息。本文旨在通过中英文信息结构的对比对两者的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体系、句法结构等各个层面存在异同以及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翻译时常常会出现误译。造成误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合理的分类,掌握产生误译的原因,并在翻译实践中有意识的避免这些错误就很有必要。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产生误译的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并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7.
隐喻是英汉语言中共有的修辞手段,通过选择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为喻体,来描绘本体的特征、本质或抽象的哲理。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大量使用了这类比喻以获得生动的表达效果。本文探讨了英汉隐喻的共性与个性,通过英汉隐喻的共性与个性的比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英汉隐喻的异同,从而克服其隐喻学习中的困难,进一步提高其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英汉差异比较与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和汉语由于各自的化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不同,各自在词法、句法、篇章结构诸方面皆存在较大差异,英汉对比研究有助于翻译实践。本重点从句法层面对英汉语在形舍与意舍、静态与动态的表达倾向、被动与主动语态的使用、物称与人称、句子结构、句子重心与修饰语的位置六个方面的主要特点和差异进行比较与探讨,并尝试运用于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9.
运用语料库研究的方法,对国内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独特的语言特点进行了归纳,并结合这些语言特点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更规范地道地进行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指出写一篇成功的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不仅要简明扼要、客观公正、全面完整,还应注意人称、时态、语态、语体风格等问题的正确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20.
语言学界普遍认为,中西方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中西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不同。汉语注重意合,突出陈述的主题内容而非主语本身,以至于汉语中频频出现主语空位的现象。无主句被认为是汉语言的特色之一。多数学者认为英语注重形合,比较突出主语,因此英语不存在无主句。事实上英语在特定情况下亦存在相对无主语现象,且具有典型性结构特征和特定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