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对石材的切削力和切削刀具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若干切削力经验公式,优选了刀具材料及其几何参数和切削参数,并给出了刨槽刀具的最佳形状。 相似文献
2.
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盾构隧道施工中,开挖面稳定是保证掘进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利用能够考虑大变形破坏的拉格朗日有限差分计算程序,对砂土地层盾构施工中的开挖面稳定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前人离心试验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了数值模拟在研究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方面的.可行性及其具有的优势,为盾构隧道施工中开挖面稳定问题研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盾构管片拼装机设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盾构施工过程中,随着盾构机的开挖、推进和出碴,开挖后的隧道需要用洞外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管片进行永久性支护。管片拼装机的功能就是将管片准确地放到恰当的位置,并能安全快速地把管片组装成所定形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地实现混合驱动变异五杆机构异形断面盾构的切削功能,避免机构出现奇异位形,利用变异五杆机构的雅可比矩阵,推导出该机构的奇异性条件。依据机构可装配性要求,得到不出现奇异位形的条件。并利用混合驱动变异五杆切削机构存在无条件双曲柄的尺寸约束条件,分析了混合驱动变异五杆切削机构的奇异性特征。通过对变异五杆切削机构出现和避免奇异性的条件进行数学推导和分析,为异形盾构变异五杆切削机构在结构设计上避免出现奇异位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切削破岩实验,研究了切削用量及刀具几何参数等因素对较硬岩石切削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合理选择岩石切削加工工艺参数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盾构隧道施工中,开挖面稳定是保证掘进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利用能够考虑大变形破坏的拉格朗日有限差分计算程序,对砂土地层盾构施工中的开挖面稳定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前人离心试验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了数值模拟在研究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方面的可行性及其具有的优势,为盾构隧道施工中开挖面稳定问题研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盾构施工的工艺参数需要在试验中探索。为了便于实验室试验与检测,本文介绍了一种盾构掘进模拟试验系统的研制。该盾构模犁机截割盘直径为600mm,全液压驱动,计算机辅助检测。使用该系统,可对各种土质进行盾构掘进模拟试验,为施工工艺参数和技术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目前切削力计算经验公式及影响切削力的因素,并分析了横向进缮运动的切削过程,提出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大小随着工件直径大小的改变是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盾构掘进机动力系统的节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讨论了盾构掘进机主切削动力系统、中心轴顶进动力系统、主顶进动力系统以及物料搬运动力系统的节能方案,可供盾构掘进机设计与选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切割天井施工是切割槽爆破的一道重要工序,施工难度大,作业环境差,一直是矿山生产的难题。李楼铁矿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采矿,切割天井工程量大,施工工艺复杂。研究对比了矿山原采用的移动式升降平台法掘进工艺和引进的深孔爆破一次成井新工艺,通过现场试验,综合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经济技术指标及现场试验效果,确定深孔爆破一次成井方案作为矿山切割天井施工的备选方法,可在全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碎岩机理研究是提升碎岩效率和提高钻头寿命的前提和依据,而回转切削力学模型是碎岩机理的重要研究基础。通过对国内外典型单齿回转切削力学模型调研分析,归纳出力学模型研究动态主要表现在基于岩石不同破碎形式及岩石与切削齿不同接触形式方面。岩石切削力的分解由初期的切向力和轴向力,发展为主切削力、摩擦力以及切削齿磨钝后力的分解,认为切削力的分解及传递过程直接影响切削齿对岩石作用的应力分布状态,从而导致岩石破碎形式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岩石宏观和微观2种不同破碎形式:岩石的宏观破碎形式主要是由拉伸作用或者剪切作用导致破碎;岩石的微观破碎形式表现为拉剪联合作用导致破碎。微观破碎以内部裂隙产生到裂纹扩展,最终导致岩石宏观破碎现象。最后对单齿回转切削力学模型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一定建议。 相似文献
13.
提高国产刨煤机截割硬煤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阐述了刨煤机的优缺点 ,通过对滑行刨煤机装机功率、截割深度、截割力及截深控制方法的试验研究 ,提出了应用定量推进系统来控制截深 ,从而提高刨煤机截割硬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液压支架掩护梁受到冲击载荷之后对支架运动趋势、受力状态以及掩护梁结构的影响,利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支架的数值仿真模型。模型中掩护梁通过Hypermesh前处理软件进行柔性化设置,立柱与平衡千斤顶由弹簧阻尼系统等效替代,其中立柱刚度设置为变刚度,支架初撑力由立柱等效弹簧预载荷提供,顶板压力采用某静载荷垂直施加于顶板上方,直接顶和基本顶岩块垮塌砸落于掩护梁所产生的冲击载荷由某阶跃载荷进行模拟。基于上述模型,分析了冲击载荷作用于掩护梁不同位置时,顶梁水平前移变化、顶梁与顶板接触力变化、各处铰接点力变化以及掩护梁应力变化,结果表明,载荷作用位置不同所引起支架的各种变化趋势也不同。这可以对支架的稳定性控制和结构强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能对镐型截齿在平面截割截槽对称条件下的峰值截割力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基于Evans的截割模型,通过分析截割时齿头的锥形表面因岩石的夹制效应而接触应力分布有所不同,理论推导出了一个新的峰值截割力计算公式以及公式应满足的截割边界条件。相比现有其他截割力计算公式,除了考虑截齿半锥角θ、煤岩抗拉强度σt及齿岩之间摩擦因数f等参数的影响,且将煤岩的脆性指数m引入其中,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更为接近。公式所应满足的截割边界条件,可用截深h和加载位置与相邻自由边界垂直距离s比值的最低限值smin/h表示,且值大小受截齿半锥角θ影响较小,而主要与煤岩脆性指数m有关,当m介于5~15时,smin/h介于2~3,符合既有试验所得结果。所得公式和结论可为进一步分析和推导镐型截齿在实际采掘条件下包含更多参数的峰值截割力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