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合成润滑油添加剂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铋,利用四球试验机研究该添加剂在矿物基础油中的极压、抗磨和减摩性能,并与同类金属添加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此添加剂的抗磨性能一般,但具有突出的的承载能力,并在最大无卡咬负荷、烧结负荷和综合磨损值上都优于同类金属添加剂.磨斑表面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该添加剂可以有效地减轻摩擦副表面的擦伤作用.另外,铜片腐蚀试验结果表明该添加剂对金属的腐蚀性较弱.  相似文献   

2.
用四球试验机评价了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V7723)、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DC)、二戊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SbDDC)、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铋(BiDDC)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锡(snDDC)在150SN中的极压和抗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nDDC和SbDDC的抗磨性能较好,而BiDDC的极压性能较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间还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
三嗪杂环衍生物水基润滑添加剂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摩擦性能优良的三嗪进行水溶性改良,合成了3个新型无灰无磷三嗪衍生物--2 ,4 ,6-三(N,N-二羟乙基氨基)-均三嗪(添加剂A)、2 ,4 ,6-三(N-羟乙基氨基亚甲基硫代)-均三嗪(添加剂B)、2 ,4 ,6-三(N,N-二羟乙基氨基亚甲基硫代)-均三嗪(添加剂C),将其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在基础水液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剂B能够明显提高基础液的极压性能;添加剂B、C能够显著改善其抗磨减摩性能;在较低载荷下,添加剂A显示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通过磨斑表面的金相照片和X光能量色散谱(EDS)分析可知,在摩擦过程中,该系列添加剂可能与摩擦副表面发生了复杂的摩擦化学反应,在摩擦副表面生成含硫、氮等的复合边界润滑膜,从而起到了极压抗磨减摩作用。  相似文献   

4.
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和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分别加入聚ɑ-烯烃(PAO)、PAO与分散剂、PAO与酯类油3种试样中,进行四球机抗磨试验,考察ZDDP和MoDTC对不同试样的感受性。将ZDDP和MoDTC两种添加剂进行复配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磨斑形貌。试验结果表明:酯类油能够很好地提高PAO基础油的抗磨性能,其质量分数为5%~10%时即可达到较好的抗磨性能;PAO与分散剂试样中,增大ZDDP的加入量不能有效地降低磨斑直径,增大MoDTC的加入量可降低磨斑直径;PAO与酯类油试样中,随着ZDDP加入量的增加,磨斑直径减小,ZDDP的抗磨效果优于MoDTC;两种添加剂复配后与单剂相比无明显的增效作用。磨斑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MoDTC的基础油试验测得的磨斑表面平整,对摩擦表面修复作用更佳,同时添加ZDDP与MoDTC的基础油,试验测得的表面磨痕不规则,两剂具有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5.
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和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分别加入聚ɑ-烯烃(PAO)、PAO与分散剂、PAO与酯类油3种试样中,进行四球机抗磨试验,考察ZDDP和MoDTC对不同试样的感受性。将ZDDP和MoDTC两种添加剂进行复配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磨斑形貌。试验结果表明:酯类油能够很好地提高PAO基础油的抗磨性能,其质量分数为5%~10%时即可达到较好的抗磨性能;PAO与分散剂试样中,增大ZDDP的加入量不能有效地降低磨斑直径,增大MoDTC的加入量可降低磨斑直径;PAO与酯类油试样中,随着ZDDP加入量的增加,磨斑直径减小,ZDDP的抗磨效果优于MoDTC;两种添加剂复配后与单剂相比无明显的增效作用。磨斑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MoDTC的基础油试验测得的磨斑表面平整,对摩擦表面修复作用更佳,同时添加ZDDP与MoDTC的基础油,试验测得的表面磨痕不规则,两剂具有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矿物油和合成油调配成半合成发动机油基础油,通过表面化学修饰和吸附修饰表面改性超细二硫化钨颗粒,使其作为固体润滑添加剂稳定悬浮于基础油中,并加入一定量的功能添加剂,研制了一种二硫化钨发动机油。经过摩擦学性能实验以及与国内外发动机油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该发动机油的油膜强度分别是国外发动机油和国内发动机油的1.06和1.38倍,烧结载荷分别是它们的1.75和2.33倍,并且在392N、1450r/min、30min条件下长时间作用时,摩擦副的摩擦系数随时间的增长而减少,磨斑直径减小,磨斑表面光滑,没有明显的犁沟出现。表明二硫化钨发动机油具有优良的抗磨、减摩和极压性能。  相似文献   

7.
对摩擦性能优良的三嗪杂环进行水溶性改良,合成了一种无灰无磷水基润滑添加剂2 ,4 ,6-三(N,N-二羟乙基氨基亚甲基硫代)-均三嗪(SNOT),并用红外光谱仪(IR)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以自来水为基础液,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在基础液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剂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基础液的极压值,并显著提高其抗磨减摩性能。通过磨斑表面的金相照片和X光能量色散谱(EDS)分析可知,在摩擦过程中, 该添加剂与摩擦副表面发生了复杂的摩擦化学反应, 在其表面生成硫、氮等的复合边界润滑膜,从而起到了极压抗磨减摩作用。  相似文献   

8.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添加剂的研发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主要用于润滑油、润滑脂中,可以提高内燃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持久性,是适应GF-4、GF-5汽油机油规格的节能、环保添加剂。文章叙述了兼具抗磨减摩、极压和抗氧化性能的润滑油添加剂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的合成技术,简述了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的润滑和热分解机理,对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的表征方法进行概括,并对我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是一种多效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极压性能,与杂环化合物或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复合使用具有良好的协和效应。介绍了几种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合成方法和性能。  相似文献   

10.
锑化合物——优秀的润滑油脂添加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俊兵 《润滑油》2006,21(4):29-34
介绍了无机和有机的锑化合物作为添加剂在润滑油脂中的基本性能和具体应用。无机的硫代锑酸锑(SbS-bS4)化合物具有优秀的极压、抗磨性能。SbSbS4与二硫化钼(MoS2)添加剂具有优秀的极压、抗磨协同效应,四球试验表明,两者复配使用,可显著提高烧结负荷和负荷磨损指数(即综合磨损值ZMZ),并大幅降低摩擦系数和长磨磨斑直径。有机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锑(SbDDP)和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SbDDC)为多功能添加剂,具有极压、抗磨和抗氧化性能。SbDDC与硼酸盐添加剂具有极压协同作用,可以大幅度提高润滑脂的梯姆肯OK值;SbDDC还与有机钼添加剂,特别是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DC)具有极压、抗磨、腐蚀抑制等方面的协同效应,这对研制低噪音CVJ脂具有重要的意义;SbDDP可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nDDP)、丙三醇形成一个稳定的三元极压协同体系,有效地提高润滑脂的梯姆肯OK值。另外,SbDDC还能与润滑脂中的染料发生反应,用作润滑脂的温度指示剂。  相似文献   

11.
以多烷基环戊烷(MACs)为基础油制备了聚脲润滑脂,研究了苯三唑衍生物(T551)、噻二唑类衍生物(T561)和二硫化钼(MoS2)对聚脲润滑脂润滑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热重分析仪(TGA)研究了其热稳定性。采用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MFT R4000)评价了其在钢/钢摩擦副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观察并分析了磨损表面形貌以及表面主要化学元素组成。结果表明,以MACs为基础油制备的聚脲脂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能;同时MACs聚脲脂与3种添加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表现在加剂后MACs聚脲脂具有更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其原因归结为MACs在摩擦副表面形成较为牢固的物理吸附膜,并借助含S、Mo、Fe等的化合物边界润滑膜保护材料表面。  相似文献   

12.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多效润滑油添加剂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有机钼化合物--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M1),并确定了其主要官能团和元素含量。考察了M1的热稳定性能及作为添加剂对400SN基础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M1与国外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产品(M2、M3)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M1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可有效提升基础油抗氧化能力;相同实验条件下,相比M2、M3,M1表现出较好的减摩抗磨、极压性能。这与其分子结构和Mo、S、P含量较高有关,有利于其在摩擦副表面形成含Mo、S、P的化学反应膜。  相似文献   

13.
Six new 1,3,4-thiadiazole Schiff base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spectroscopy and ~1H NMR spectrometry, and their anti-corrosion properties and thermal stability were investigated via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 and copper strip corrosion test.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the said Schiff base derivatives was evaluated on an Optimol SRV~?4 oscillating reciprocating friction and wear tester. The worn surfaces of the steel disc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er(EDS).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se thiadiazole Schiff base derivatives possessed favourable thermal stability, corrosion inhibiting ability and the capability of improving the trib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base oil effectively. It is assumed that the adsorbed additives probably reacted with the steel surfaces during the friction process,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a protective film composed of sulphates, sulphides and organic nitrogen compounds.  相似文献   

14.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乳化剂质量分数、植物油质量分数、润滑添加剂种类对冷轧轧制液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环保型润滑添加剂钼氨络合物、水基钼化合物、含氮硼酸酯对轧制液摩擦学性能和轧制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轧制液稳定性因素按效果大小排列的顺序为植物油质量分数、乳化剂质量分数、润滑添加剂种类;轧制液中添加质量分数2%的含氮硼酸酯后,能更好地改善其摩擦学性能,与添加了传统润滑添加剂的轧制液相比,油膜强度(PB)提高了13%,摩擦系数降低了13%~17%,磨斑直径降低了10%~15%,摩擦系数随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并趋于稳定;同时表现出优异的冷轧润滑效果,平均轧制力降低了14%~19%,带钢最小可轧厚度得到降低,轧制过程的摩擦系数降低了19%~25%,轧后板带钢表面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实验室制备了油溶性纳米Cu润滑油添加剂,将其以1%的质量分数分散于SJ15W/40润滑油中,并以不加该剂的SJ15W/40润滑油作为参比油,采用端面试验机考察其在钢一铜摩擦副体系中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在试验所选定的摩擦时间、载荷、转速条件下,添加了油溶性纳米Cu的润滑体系的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都小于参比油,具有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表面分析结果表明,油溶性纳米Cu添加剂能够降低摩擦表面的显微硬度,并显著改善磨损表面的形貌。在摩擦过程中,油溶性纳米Cu添加剂在摩擦面会形成低剪切的膜层,降低摩擦副间的横向剪切力并补偿了磨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磨损表面,表现出低摩擦、低磨损及改善磨损面形貌的性能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以单一矿物基础油、合成油、复配矿物基础油分别制备复合钛基润滑脂(简称复合钛基脂),考察所制得复合钛基脂的稠度、剪切安定性、胶体安定性、热安定性和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基础油的种类对复合钛基脂的性能影响较大,矿物基础油更适合作为制备复合钛基脂的基础油,其中单一矿物基础油T110制备的复合钛基脂的滴点为326 ℃,钢网分油率为0.8%,平均摩擦因数为0.073,理化性能优异,但是抗磨减摩性能有待提高;复配矿物基础油制备的复合钛基脂的理化性能和抗磨减摩性能均较好,综合性能优异,其中矿物基础油600N和MVI500按质量比1∶1调合的复配矿物基础油是制备复合钛基脂的理想复配基础油,所制备的复合钛基脂的滴点为333 ℃,钢网分油率仅为0.7%,平均摩擦因数为0.061,各方面性能均处于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能球磨法和热还原法分别制备了长度为5 μm的片状与粒径为150 nm的球状铜粉。对比了两者在合成润滑油PAO10中的摩擦学性能,并对摩擦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与不含铜粉的基础油相比,含超细铜粉油样的最大无卡咬负荷(PB)最高增大了27.5%,PB与铜粉粒度和形貌关系甚微;摩擦系数(μ)降低了43.6%,磨斑直径(WSD)减小了47.9%;热还原法制备的铜粉由于粒径小、呈球形,具有更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抛光机制、转移膜机制与反应膜机制三者的共同作用使含超细铜粉的润滑油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在蓖麻油(CO)分子中引入硼,制备了一种新型环境友好润滑添加剂(BCO),并利用红外光谱对其主要官能团进行表征。通过四球和SRV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以菜籽油为基础油、以BCO为添加剂时对钢-钢摩擦副和钢-镁摩擦副抗磨减摩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钢球磨斑表面的形貌,同时通过对镁合金磨痕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探讨了BCO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机理。结果表明,BCO添加剂在菜籽油中具有优良的极压抗磨和减摩性能;其润滑作用机理是由于长链蓖麻油分子的载体作用、硼的缺电子性以及二者的协同作用与摩擦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高强度的吸附膜和/或摩擦化学反应膜。  相似文献   

19.
以食用油废油作为基础油,以改性凹凸棒黏土作为稠化剂制备了废油基润滑脂,考察了该润滑脂的几种物理性能,并采用热重分析(TGA)仪测定了该润滑脂的热分解温度,采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所制备润滑脂的摩擦学性能,分别用3D轮廓扫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仪对刚球磨斑进行了磨损体积测定、形貌观察和表面元素化学状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食用油废油所制备的润滑脂具有优良的摩擦学性能,摩擦表面形成的摩擦保护膜是其抗磨和减摩性能得以提高的根本原因。该润滑脂的成功制备为解决废油再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