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捅要:提出一种应用于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电压质量评估的改进层次分析法,基于三标度法改进传统的层次分析法一致性判定,给出各指标的重要程度,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度。并从电压偏差、电压波动、电压闪变、谐波电压、三相电压不平衡和电压暂降6个方面建立电压质量评价层次模型;通过专家决策,形成量化指标,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电压指标和评估对象进行详细分析,求出对于电压质量不同指标的权重值;实现对电压质量进行评分,确定电压质量等级;最后对比不含分布式电源(DG)的配电网,验证了DG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分布式电源(DG)越来越多的引入配电网系统,DG将对电力系统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其中对配电网谐波的影响近年来逐渐成为电力行业中能源利用领域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建立DG的谐波计算模型,理论分析DG接入理想配电网后谐波电压畸变情况;并仿真计算33节点链式配电网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计算模型和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含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配电网线路发生故障时,DG的注入电流可能会影响流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使传统3段式电流保护发生拒动或者误动.针对此问题,提出3种含DG配电网的保护方案.详细对比了3种保护方案的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并应用到实际配电系统算例中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保护方案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在设计保护方案时,需要从配电网结构、DG接入情况、故障类型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选择适应具体条件的最优保护方案,确保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4.
针对分布式电源(DG)接入配电网容量的不断增大,传统配电网中节点电压越限、系统双向潮流、短路电流升高等问题不断凸显,为提升配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提出最优接入方案和最大程度利用并网逆变器剩余容量参与电压调控的方法。通过建立含DG多种接入方式的配电网压降计算模型,分析了单点和多点DG接入对配电网电压分布的影响;基于Matlab搭建了IEEE33节点系统模型,分别对DG的接入方式、接入位置、渗透率、功率因数四个方面对电压分布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以三维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电压分布,更加直观对比不同方案的优劣。研究表明,DG多点均匀分布接入电网并充分利用并网逆变器剩余容量可有效改善配电网电压分布,为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电源(简称DG)是第二代能量系统的核心,但DG与现有配电网的并网问题,始终是制约其发展的技术难题之一.通过对我国城市配电网的各种接地方式的分析,并结合DG可能的4种变压器选择方案,指出DG机组应根据不同的配电系统选用适当的接地方式与之并网.为了对各种方案进行研究比较,在Matlab平台上搭建了仿真系统,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了DG机组接地方式选择的一般性原则,为DG机组并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发展主动配电网是提高配电网对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接纳能力、支撑低碳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提出一种考虑碳排放成本和需求侧管理的主动配电网双层规划模型,在上层规划中,以包含碳排放成本的配电网规划年综合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在下层规划中,以需求侧管理和主动管理模式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出力削减量和可中断负荷中断量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二进制量子粒子群算法结合原对偶内点法进行求解。针对风速、光照强度和负荷的不确定性问题,建立相应的概率模型,并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技术生成DG出力和负荷全年序列场景。以一个待扩展的25节点配电网络作为算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与算法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成本和提高配电网对DG的接纳能力,考虑需求侧管理进一步优化了主动配电网规划方案,使年综合费用更小。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线损分摊方法没有合理考虑分布式电源(DG)并网对配电网线损实际影响的现状,提出一种兼顾DG影响等级划分及权重特性的线损分摊方法。首先,设计一套涵盖了配电网规划、运行、管理的影响指标体系,较全面地表征了DG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并基于该指标体系制定线损分摊策略弥补配电网经济成本;其次,使用基于CRITIC法原理改进的序关系分析法(CRITIC-G1)计算指标权重,并从主、客观角度综合分析指标的权重特性,以突出不同指标对线损的影响程度。由于各指标与线损没有必然线性关系,故进行影响等级分类并设置影响因子分值;随后,将所得指标权重和影响因子分值纳入线损分摊修正系数的计算中,在潮流追踪法的基础上修正DG的分摊电量;最后,以某含DG配电网的典型日为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综合考虑分布式电源(DG)接入的电流保护约束、电压约束、总容量约束,以及潮流等式约束等约束条件后,可以确定DG的候选站址;建立了含多个DG接入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模型,并在MATLAB中对IEEE33节点系统进行了算例验证。结论表明,合理规划分布电源的接入,能有效降低系统网损和提高系统的电压水平。  相似文献   

9.
针对位置和容量不合理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会对配电网的网损、电压稳定性及可靠性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导致风能、太阳能等分布式能源非充分利用的问题。以实测的风力发电机出力数据为支撑,采用配电网柔性交流输电系统(distributed 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DFACTS)对配电网潮流进行优化减少对DG位置和容量限制的方法,仿真模拟不同时刻风力发电机出力和负荷的双重变化,并对系统的网损、电压水平和可靠性进行分析,经IEEE36配电系统验证表明:在大量投运DG的配电网上加装DFACTS设备起到降低网损、稳定系统电压和提高可靠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OP互联是指供电企业内部对电力调度系统(OMS)及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PMS)中维护的台账数据进行有效关联。针对中压配电网10 kV馈线OP互联流程复杂、效率低下,且缺乏有效校验机制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配电网多源量测数据与系统台账信息的馈线OP数据校核与匹配方法。首先,从OMS和PMS中提取功率、设备参数等信息,并对台账及功率进行预处理,形成功率时间序列矩阵;然后,基于α-DDTW距离评估两侧馈线功率波形近似度,实现馈线OP数据的校核与关联匹配;最后,对华东某市电力公司的系统数据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分布式电源高渗透率配网的故障恢复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配网自动化方案.在FTU集中控制方式的基础上,引入了多Agent系统来实现分布式电源的分散控制,提高了故障后配网供电的恢复效率,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了配电网不同位置的故障供电恢复问题,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改变了传统配电网的结构、潮流以及故障特征,对配电网继电保护具有一定影响.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利用PSASP软件搭建分布式电源的并网模型,并针对分布式电源的容量对配电网电流保护的影响作了仿真分析,提出了继电保护的调整及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3.
分布式发电的广泛接入,将使配电网成为一个多电源系统,这必将给当前的配电网保护带来新的挑战。为此,基于馈线自动化技术的通讯平台,并借鉴高压输电线路保护的相关原理,提出了适用于含有大量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的馈线保护方案。该方案原理简单、可靠性高、动作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含多个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重构算法,该算法在已知分布式电源容量的情况下可以确定各孤岛系统的最优供电范围,利用改进支路交换法对剩余网络进行重构优化,使停电负荷最少且网损最小.根据重构时得到的开关影响因子,修正孤岛划分方案,从而获得全网络的优化.通过IEEE33节点算例验证了该方法对含多个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恢复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电源的并网,改变了配电网原有的单电源辐射型网络结构,从而影响到原有继电保护的灵敏性、选择性、可靠性.以分布式电源通过10 kV线路并入配电网的模型为例,针对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和容量等因素,推导了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短路电流计算公式,根据并网前后短路电流的大小变化及方向改变,分析了在线路不同位置发生短路故障时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影响,并通过实例进行MATLAB仿真,验证了分析过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主动管理模式下基于双层规划的分布式风电源选址定容规划模型,以分布式风电源的净收益期望值最大作为上层规划目标,以满足节点电压和支路潮流约束下风电源出力切除量期望值最小作为下层规划目标,考虑主动电压管理在改善节点电压和支路潮流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出模拟植物生长算法与概率最优潮流算法相结合的求解方法.33节点配电系统规划结果验证了规划模型的合理性和求解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含有分布式能源的弱环配电网的结构特点,将配电网网络结构分解为辐射状主网络和弱环状的予网络2大部分.充分利用不同潮流计算方法的优势对每一种网络进行分析,再通过联络支路将结果统一并参与迭代.通过对IEEE33节点系统的仿真,对所提出算法的精度、计算速度、实用性等进行了分析,证实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分布式发电系统运行于孤立模式和并网模式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全面综述多代理系统(MAS)、人工神经网络(ANN)、遗传算法(GA)和模糊逻辑(FL)等典型人工智能技术在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应用情况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并指出各种方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提出一种基于高速配电网通信技术(PLC)和Multi-agent技术的网络化分布式发电系统协调控制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电流保护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传统配电网一般都是单一电源的辐射状网络,继电保护按照辐射型网络进行设计和整定.随着分布式发电的接入,辐射式的网络将变为一种遍布电源和用户互联的网络,使得配电网中的潮流分布发生根本变化.为提高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论文通过公式推导、图形对比,分析了分布式发电机安装在配电网不同位置对电流保护及其动作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的概念,从供电可靠性、能源利用率、黑启动中备用电源三个方面,对分布式电源和微网在智能配电网自愈功能实现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应在智能配电网规划阶段合理考虑分布式电源与微网的位置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