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含硫Schiff碱铜(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合成由水杨醛和1,3-二氨基硫脲缩合的含硫希夫碱配体及其铜(Ⅱ)配合物。化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磁化率、摩尔电导等方法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它们的组成和可能的空间构型。 相似文献
2.
3.
4.
5.
手性Schiff碱——铜配合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合成的脱氢松香酸降解胺和工业生产的松香胺和水杨醛反应,制得手性Schiff碱,再与醋酸铜反应,合成得两种新型的手性Schiff碱-铜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3-氨基苯甲酸缩3,5-二溴水杨醛Schiff碱配体(L)及其过渡金属(Cu,Zn)的配合物。采用UV-vis,1HNMR,IR,MS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体及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能,由热重分析得知所合成的配体及配合物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欧文氏草生杆菌的生物活性测定,配体及配合物都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其中Cu配合物的活性优于Zn配合物,说明配合物的生物活性与金属离子的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7.
8.
水杨醛缩邻甲苯胺Schiff碱及其Zn(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水杨醛和邻甲苯胺缩合形成的不对称Sch iff碱与Zn(Ⅱ)盐反应得到了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及13C谱(13C NMR)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配体及其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可能结构,结果表明,配体通过N,O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 相似文献
9.
10.
11.
以水杨醛双缩乙二胺为前驱体,利用简便的液相反应合成了五配位的、具有变形四方锥形结构的Schiff碱双核铜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FT-IR、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C16H14Cu N2O2)属于单斜晶系C2/c,a=26.636(5)A,b=6.987 0(14)A,c=14.736(3)A,Z=8,V=2 719.1(9)3,Mr=329.83,F(000)=1 352,R=0.056 0,wR=0.126 3。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是由两个基本单元C16H14Cu N2O2所组成,每个基本单元由1个Cu(Ⅱ)离子和1个水杨醛双缩乙二胺分子组成。配合物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C—H…O氢键的弱相互作用沿晶体学c轴方向组装形成二维网络结构。探究了配合物的荧光和磁性。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物相对于自由配体发生了完全的荧光淬灭现象,在10~300 K,配合物具有顺磁性。 相似文献
12.
以2-羟基-1-萘醛和乙二胺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加热回流制备2-羟基-1-萘醛缩乙二胺Schiff碱配体,然后分别与铟(Ⅲ)、钍(Ⅳ)的盐反应,生成相应的配合物,并对2-羟基-1-萘醛缩乙二胺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活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配合物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配体更强。 相似文献
13.
14.
Schiff碱及以其为配体的配合物合成灵活,应用广泛,其生物活性更是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各种类型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五种新的2-胺甲基苯并咪唑水杨醛Schiff碱(amb-sal)配合物:[Cu(amb-sal)Cl]Cl(1)、M(amb-sal)2(M=Co、Ni、Mn和Zn)(2~5),其组成和结构经IR、Uv-Vis、元素分析和摩尔电导率表征。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了schiff配体和1~5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在试验浓度下,虽然amb-sal的抑菌活性较低,但其与五种金属离子配位后抑菌活性明显增强,表明amb-sal与金属离子间存在配位协同作用,即配位作用提高了1~5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水杨醛型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磁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乙醇为溶剂、水杨醛缩邻氨基苯酚(L)与过渡金属(M)硝酸盐或醋酸盐作用,制得了6个LM及6个L2M配合物(合成过程中须将反应混合液蒸馏至干才能得到Cr、Fe、Ni的配合物)。对所制备的配合物进行了摩尔电导、磁化率、DTA、SEM、UV、IR等表征。结果表明:LM(M=Cr3+、Mn2+、Fe3+、Co2+)为平面正方形场低自旋型;LNi、LCu及L2M(M=Mn2+,Co2+,Cu2+)为四面体场高自旋型;其余经蒸馏得到的L2M(M=Cr3+,Fe3+,Ni2+)则为八面体场配合物。配合物均为顺磁性,除LCr、LFe、LCu及L2Cu也有电子轨道运动的贡献外,磁性主要是电子自旋运动的贡献,LM分子中有水参与配位,并有分子内氢键形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