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二氯亚砜-甲醇溶液中合成氨基酸甲酯盐酸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霞  陈敏  孙露 《化学试剂》2007,29(11):687-688,690
分别以5种氨基酸为原料,通过在二氯亚砜-甲醇溶液中反应,合成了L-酪氨酸甲酯盐酸盐、甘氨酸甲酯盐酸盐、L-丙氨酸甲酯盐酸盐、L-丝氨酸甲酯盐酸盐、L-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等5种稳定的氨基酸甲酯盐酸盐。与现有的合成方法相比,本法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产物纯度较高,不需进一步提纯,产率可达92.6%~97.6%。  相似文献   

2.
张鉴伟  卢江 《精细化工》2023,40(2):330-336
以L-丙氨酸乙酯盐酸盐、甘氨酸乙酯盐酸盐、L-蛋氨酸甲酯盐酸盐、L-亮氨酸乙酯盐酸盐和L-酪氨酸甲酯盐酸盐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和1-羟基苯并三唑(HOBt)的作用下分别与油酸进行反应,生成了5种油酸的氨基酸衍生物;将L-丙氨酸乙酯盐酸盐和甘氨酸乙酯盐酸盐分别与十二烷二酸进行反应,生成了两种十二烷二酸的氨基酸衍生物,7种产物的收率均≥75%。利用FTIR、TGA、1HNMR和LC-M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测试了产物的水油分散性,考察了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脂肪酰氨基酸酯均能在水油体系中分散,且具有较强的生物抗菌性,其中,0.01 mg油酸酰亮氨酸乙酯能有效地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数由2.0×109 CFU/mL降至1.4×107 CFU/mL),而相同质量油酸酰酪氨酸甲酯则能抑制大肠杆菌(菌数由2.0×109 CFU/mL降至1.8×107 CFU/mL)。  相似文献   

3.
采用氯化亚砜法,以两种酸性氨基酸、无水甲醇、氯化亚砜为原料酯化合成L-天冬氨酸二甲酯盐酸盐和L-谷氨酸二甲酯盐酸盐,讨论了加样顺序,反应时间tA,反应温度TA,反应时间tB和氨基酸与氯化亚砜的摩尔比对反应产率的影响,优化了两种氨基酸二甲酯盐酸盐的重结晶条件,确定了两种氨基酸二甲酯盐酸盐的最佳合成条件及最优重结晶方案。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反应过程的优化,探索3-氯-L-丙氨酸盐酸盐的最佳合成工艺并对中间产物以及最终产物进行质谱表征。实验得最佳工艺为:5.00 g的L-丝氨酸和4.15 ml二氯亚砜,低温反应1 h后升温至40℃继续反应4.5 h,产率约83.9%;5.00 g的L-丝氨酸甲酯盐酸盐和7.36 g五氯化磷,冰水浴下反应2 h后升温至30℃继续反应2 h,产率约95.3%;5.00 g的3-氯-L-丙氨酸甲酯盐酸盐在50 mL的6 mol/L的盐酸中先回流反应1 h后再蒸馏反应0.8 h,产率约75.4%。总产率约60.3%。  相似文献   

5.
以13种L-氨基酸和二碳酸二叔丁酯[(Boc)_2O]为主要原料,分别在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体系、水和二氧六环溶液体系、水和丙酮溶液体系、水和DMF溶液体系等4种溶剂体系中进行氨基酸的氨基Boc保护反应,通过比较N-Boc-氨基酸产率,探讨不同溶剂体系对氨基酸的氨基Boc保护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极性氨基酸比较适合在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体系中进行氨基Boc保护,N-Boc-氨基酸产率较高;极性氨基酸在水和二氧六环溶液体系中产率较高;酸性氨基酸在水和丙酮溶液体系及水和DMF溶液体系中均有较高产率;碱性氨基酸较难进行氨基Boc保护,只有L-组氨酸在水和丙酮溶液体系中的效果较好,N-Boc-氨基酸产率较高。不同氨基酸由于极性以及酸碱性的不同,用Boc进行氨基保护时的反应条件和后处理各有所异。  相似文献   

6.
甘春芳  冯瑞  范建春  崔建国 《化学世界》2007,48(9):538-540,548,552
采用NaBH4/CeCl3作为还原体系,在无水甲醇溶剂中,将氨基酸甲酯还原为相应的手性氨基醇。以L-苯丙氨酸甲酯还原制备L-苯丙氨醇的反应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L-苯丙氨酸甲酯)∶n(CeCl3)=1∶2、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 h的优化条件下,L-苯丙氨醇收率为90.3%。本法有操作简便,收率高等优点,该反应为制备手性氨基醇提供了一种新的有用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含有杂环的寡肽手性胺。采用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HBTU)缩合剂,以N,N-二异丙基乙胺(DIPEA)为催化剂,将手性氨基酸Boc-L-脯氨酸、Boc-L-苯丙氨酸、Boc-L-色氨酸、L-脯氨酸甲酯盐酸盐、L-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L-色氨酸甲酯盐酸盐和取代苄胺,按照由N端向C端逆向接肽的合成策略,合成了8个化合物(表1),收率为70.2%~81.7%,所合成的化合物经IR、~1H NMR、~(13)C NMR、~(19)F NMR及UPLC-ESI-MS/MS等谱图分析进行了结构确认与表征,并对合成路线和方法进行优化与讨论。  相似文献   

8.
N-(1-丁基-2-吡咯甲酰基)氨基酸甲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温下,氨基酸甲酯和1-丁基-2-三氯乙酰基吡咯经酰基化反应,以81.3%~87.1%的产率,合成了系列N-(1-丁基-2-吡咯甲酰基)氨基酸甲酯,通过1HNMR,IR,MS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以几种常见氨基酸为原料,直接用浓盐酸作催化,使氨基酸与乙醇反应,得到氨基酸乙酯盐酸盐,碱化之后重结晶得到氨基酸乙酯,并通过核磁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数据与文献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10.
β-氨基酸乙酯盐酸盐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秋敏  李登超 《广州化工》2011,39(20):37-38
以三种β-苯丙氨酸、二氯亚砜、乙醇为原料分别合成了β-苯丙氨酸乙酯盐酸盐、2F-β-苯丙氨酸乙酯盐酸盐和3F-β-苯丙氨酸乙酯盐酸盐三种稳定的β-氨基酸乙酯盐酸盐,并通过熔点、核磁和质谱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该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收率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1.
景梦梦  王尧斌  雷美娟  邱方利 《应用化工》2012,41(2):212-213,216
以吗啉为起始原料,与溴丁烯酸甲酯反应,得到4-吗啉-2-丁烯酸甲酯,然后在二氧六环中用浓盐酸水解,得到目标产物,总收率为49.65%,产物结构经过1H NMR确证。  相似文献   

12.
以氨基酸与苯甲醇的酯化反应为模型反应,研究了氯化氢催化下的氨基酸酯化工艺。采用1,2-二氯乙烷作为溶剂,共沸蒸馏带出生成的水,以促进酯化反应完成,再经重结晶后得到目标产物氨基酸苄酯盐酸盐。当氨基酸与苯甲醇物质的量之比为1.00:1.08,反应温度83℃,反应时间4~6 h时,收率可达65%左右。此外,在氨基酸与甲醇等低沸点醇进行酯化时,采用醇同时作为反应物和带水剂的方法,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并将蒸馏出的醇经过除水处理后重新加入反应体系中,氨基酸酯盐酸盐收率在75%~85%。利用反应-分离耦合技术提高了产物的收率与纯度,缩短了反应时间,减少了原料的用量。  相似文献   

13.
以对甲苯磺酰氯(PTSC)、甲醇和色氨酸为原料,采用一锅法合成他达那非重要中间体色氨酸甲酯盐酸盐,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且利用该方法成功合成其他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红外、核磁以及质谱确定。同时考察了目标产物的体外透皮促渗活性及其对应的最佳用量,结果显示,色氨酸甲酯盐酸盐无论单独使用还是和薄荷醇共同作用均对阿昔洛韦的经皮渗透吸收有明显促进作用,当色氨酸甲酯盐酸盐的用量为0.6%时,无论单独使用还是和薄荷醇共同作用效果均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4.
以2-甲基-4-溴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酰化和酯化反应制得2-甲基-4-溴苯甲酸甲酯,2-甲基-4-溴苯甲酸甲酯与氰化亚铜在DMF中发生取代反应得到2-甲基-4-氰基苯甲酸甲酯,接着与盐酸羟胺在碳酸钠存在下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总收率为61%,纯度为99.2%。化合物的结构经IR、MS、~1HNMR和~(13)CNMR等确证。该路线中目标产物肟经由氰基直接一步反应制得,工艺简单可靠、产品收率高。该方法为肟的合成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江孝龙 《山东化工》2009,38(3):23-26
以3-氯磺酰基-2-甲氧羰基噻吩为原料,用甘氨酸甲酯盐酸盐代替肌氨酸甲酯盐酸盐,经缩合、闭环、与硫酸二甲酯进行N-甲基化反应合成了替诺骨康的中间体4-羟基-2-甲基-2H-噻吩并[2,3-e]-1,2-噻嗪-3-甲酸甲酯-1,1-二氧化物。通过^1H NMR确认了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吴旭东  唐辉  代友彪  张欢  陈欢 《广州化工》2011,39(19):43-45
以色氨酸甲酯盐酸盐、醋酸棉酚、NaOH和95%的乙醇为起始原料,经中和、希夫碱反应,合成了光学活性棉酚衍生物并对其工艺进行改进。异构体分离得到光学活性棉酚衍生物,其结构和旋光性采用红外光谱(IR)、核磁(NMR)、圆二色光谱(CD)和旋光仪进行了鉴定,收率为100%,含量为98%。目标产物合成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适合于放大生产,为棉酚衍生物的合理利用打下了良好前期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7.
C22-二元酸单甲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棉籽油甲酯为原料,将非共轭的亚油酸甲酯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共轭亚油酸甲酯,同时与富马酸发生Diels-Alder反应,生成C22-二元酸单甲酯,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探讨了投料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富马酸加入量按照n(富马酸)∶n(亚油酸甲酯)=1.1∶1投料,反应温度选择在200~210°C,催化剂碘的用量在0.3%(质量分数),反应控制在2h,转化率相对于亚油酸甲酯为98%。此工艺易于实现产业化。  相似文献   

18.
以L-色氨酸甲酯盐酸盐为起始原料,与醛发生Pictet-Spengler反应得到四氢-β-咔啉,然后通过结晶诱导不对称转化(CIAT)过程得到单一对映体,再经Schotten-Baumann反应,酰胺形成及脱保护过程即得目标产物,结构经GC-MS,LC-MS,IR,1 H NMR,13C NMR确证,总收率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