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郭娇 《广州化工》2013,(24):68-69
贮氢合金催化生长碳纳米管是当今研究的一个热点。我们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合成I五一Mg—Ni系贮氢合金/ZnO催化剂,在化学气相沉积法下催化裂解丙烯生长碳纳米管。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还原温度和长碳温度的不断降低,La—Mg—Ni系贮氢合金/ZnO催化剂催化生长的碳纳米管产量先增大再减小,呈正态分布,其中在650—600℃条件下可得到产量较高且管径较大的碳纳米管。  相似文献   

2.
刘文斌  徐光亮  贾志华 《杭州化工》2004,34(3):14-16,19
以Mg2Ni为例系统综述了氢化燃烧法制备镁基贮氢合金的进展,包括其工作原理,氢化燃烧法和其它制备镁基贮氢合金方法的比较,影响氢化燃烧的因素以及材料的氢化特性。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简要介绍了合成Mg2FeH6、Mg2CoH5和Mg-Ni-Cu体系等贮氢合金的一些研究成果。指出制备镁基贮氢合金的理想发展方向应该是采用复合方法获得实用产品,来达到低温下吸放氢,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使用寿命长,低价格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Mg2Ni-x%LaMg2Ni复合材料(质量分数x=0、10、20和30),研究了LaMg2Ni含量对Mg2Ni基复合材料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和储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LaMg2Ni的Mg2Ni合金在充分氢化后主要由Mg2NiH4和Mg2NiH0.3组成,而添加LaMg2Ni的Mg2Ni基复合材料主要由Mg2NiH4和LaH3组成;充分放氢后,Mg2NiH4和Mg2NiH0.3转变为Mg2Ni,而LaH3相仍然存在。添加LaMg2Ni的Mg2Ni基复合材料中都弥散分布着白亮色LaH3颗粒,x=20时白亮色细小颗粒分布最为均匀,且随着LaMg2Ni含量增加,Mg2Ni基复合材料基体中镧元素含量逐渐增多。不同LaMg2Ni含量的Mg2Ni基复合材料的最大吸氢容量从大至小顺序为:x=0、x=10、x=20、x=30,最大放氢容量从大至小顺序为:x=20、x=10、x=30、x=0,即添加LaMg2Ni后Mg2Ni基复合材料的储氢性能得到改善,且x=20时Mg2Ni基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储氢容量,这主要与Mg2Ni基复合材料中含有弥散分布的LaH3相以及La元素扩散至基体有助于氢的吸附/脱附有关。  相似文献   

4.
以A2B7型贮氢合金La1.5Mg0.5Ni6.5Co0.5为对象,用不同浓度硫酸溶液浸蚀合金粉末进行化学镀铜,系统研究了未包覆以及表面包覆Cu后对La1.5Mg0.5Ni6.5Co0.5合金电极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从动力学的角度对贮氢电极高倍率放电性能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与未包覆Cu相比,包覆后合金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增大且随着H2SO4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其极限电流也逐渐增大,从H2SO4浓度为0.025 mol/L时的2166.01 mA/g增加到0.1 mol/L时的2681.93 mA/g. 合金电极中氢的扩散速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表明化学镀铜能有效地提高贮氢合金电极吸、放氢过程的动力学性能. 其高倍率放电性能的改善是源于电极表面的电子迁移速率和氢在合金体相中扩散速率共同作用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以TiO2及TiF3为催化剂机械球磨制备Mg70 Ni30合金.XRD分析了球磨以后的合金微观结构,用程控电池测试仪测试了合金电极的电化学贮氢性能.研究表明,随着TiO2加入量增大,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得到显著增强,且合金的电化学贮氢容量进一步提高,TiF3的加入使电化学容量有很大提高.电位阶跃法计算出合金的氢扩散系...  相似文献   

6.
在各种不同氢气储存方式中,用金属氢化物储存氢气具有体积小,压力低,安全性高等优点,其中A2B型的Mg2Ni介金属化合物具有高储氢量,质量轻,价格便宜等优点,而被视为最具潜力储氢系统.本实验采用(Mg2Ni)100-xAgxx(x=0,1.0及5.0)合金系统,进行机械合金法球磨处理,以X光衍射分析(XRD)检测技术观察粉体在球磨过程中结构变化,并将15 h球磨处理后合金粉末进行储氢动力学曲线,压力-成分-温度曲线(P-C-T curve)与热分析等检测,对合金粉末储氢特性进行评估.结果发现15 h球磨处理后,银元素会与Mg2Ni,Mg,Ni形成不同比例纳米晶粒混合物.在储氢特性方面,银元素的添加对Mg2Ni有明显改善,在350 ℃下,添加1.0%银元素与Mg2Ni粉体相比较,最大吸氢量由3.14%(ω)增加至3.83%(ω),可逆吸氢量由2.4%(ω)增加至3.0%(ω).  相似文献   

7.
Ni-MH电池具有比能量高、比功率高、循环寿命长、无污染等优点.锆基AB2型Laves相贮氢合金是制备高性能Ni-MH电池的重要材料之一.本文综述了原子半径比、平均外层电子数、电负性、元素等因素对锆基Laves相贮氢合金的影响;评述了各种表面处理方法对电极表面催化活性和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测定了Zr0.9Ti0.1(Ni,Co,Mn,V)2+α贮氢合金在铸态、快淬态及快淬合金经不同退火温度处理后的压力-组成-温度曲线,计算了它们的焓变值,测试了其电化学容量.结果表明快淬后的贮氢合金随退火温度的增加,焓变值和放电容量也增加.在1173K温度下退火处理的贮氢合金,其放电容量(379mA@h/g)较铸态合金好,但它的活化性能不如铸态合金.  相似文献   

10.
采用真空熔炼法制备了Ti45Zr35Ni20合金,研究了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化学贮氢性能。结果表明,Ti45Zr35-Ni20电极的电化学性能随着温度而变化,温度从323K升高到343K时,电极的活化次数从22次减少到8次,放电容量从86.1mAh/g增到135.0mAh/g,快速放电能力也有所提高,然而,高温使电极的循环稳定性显著下降,自放电率增大。  相似文献   

11.
镁基储氢合金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镁基合金的合成方法及主要的镁基合金的性能改善方法,并全面介绍了元素取代镁基合金对镁基合金性能进行改善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制氢方法及储氢材料研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和石油、煤资源的日渐枯竭 ,寻找新的洁净能源已列入人们的议事日程。氢就是一种洁净能源。介绍氢的各种制备方法及近年来储氢材料的研制进展 ,并阐述氢及储氢材料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3.
碳纳米管制备及其储氢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传统资源日益枯竭,人们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洁净能源。氢能储存是氢能利用的关键,碳纳米管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及一些普通材料所不具有的特异效应和性能,因此有望成为最佳的储氢材料。系统介绍碳纳米管的各种制备方法,并对其中一些有发展前途的方法如电弧法、激光烧灼法等进行了讨论和比较,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介绍碳纳米管在储氢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碳纳米管在储氢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根据化学结构不同将镁基储氢材料分为镁基储氢合金氢化物、氢化镁和镁基配位氢化物3类,分别介绍了3类镁基储氢材料在含能材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镁基储氢材料在含能材料中的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计算机模拟技术在研究镁基储氢材料对推进剂热分解影响中的应用情况。结果显示,镁基储氢材料能够通过促进含能材料的热分解过程提升其能量水平,同时其较高的热稳定性有利于改善含能材料组分的相容性和安定性。镁基储氢合金氢化物、氢化镁和镁基配位氢化物均可显著提高固体推进剂和炸药的应用性能。因此,镁基储氢材料在含能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参考文献47篇。  相似文献   

15.
刘勇  唐有根  彭志光 《广州化工》2011,39(11):90-92,129
采用掺杂ML(Ni3.69Co0.72Mn0.35Al0.24)贮氢合金形成的氢化物作为氢源及催化剂,加氢还原对硝基甲苯生成对甲苯胺进行了研究。利用GC—MS和GC分别对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用XRD对合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将对硝基甲苯加氢还原成对甲苯胺,未检测到副产物的产生,对甲苯胺选择性高达100%,且反应后催化剂与反应体系容易分离。并详细探讨了催化剂用量、不同溶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含氢量与催化剂的活性密切相关,溶剂的性质对反应有明显影响,以无水乙醇为溶剂时催化剂性能最好,重复使用5次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复合化学镀(Ni—Cu—P)—Al2O3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复合化学镀(Ni-Cu-P)-Al2O3的工艺与组成,复合材料的沉积速率高于Ni-Cu-P合金;随着镀液中Al2O3添加量的增加,复合镀层中Al2O3体积分数提高,达到25g/L时则不再上升,氧化铝与Ni-Cu-P合金复合,致使(Ni-Cu-P)-Al2O3的组成由非晶态过渡到晶态,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发生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La_(0.94)Mg_(0.06)Ni_(3.49)Co_(0.73)Mn_(0.12)Al_(0.20)合金的性能,研究了氟化处理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氟化处理后,合金的相组成发生改变,有新相Mg F2生成;合金的表面有一层Mg F2颗粒。电化学测试表明:当NH4F浓度为0.3 mol/L时,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Cmax)从346.4 m Ah/g提高到378.0 m Ah/g,容量保持率(S50)从69.5%提高到74.3%,交换电流密度由122.3 m A/g提高到188.5 m A/g,极限电流密度由891.7 m A/g提高到1162.1 m A/g,腐蚀电位由-0.895 V提高到-0.849 V,电化学反应阻抗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