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大多数山地城镇新区在规划设计与建设过程中,由于规划设计方法、技术手段的不当,使得独特的山地景观特色逐渐消逝,原有的自然特色、人文特色、历史特色在消退,山地城镇传统的地域特性和可识别性渐渐丧失。大理海东新区是典型的山地城市新区,该文基于对当前山地城市新区景观规划建设现状问题出发,通过对大理海东新区景观特色营建的阐述,希望能够对同类的山地城市新区景观特色的营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山地城镇绿化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针对山地城镇独特而又敏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提出了适宜山地城镇的“绿核+绿廊+绿网”的绿化模式;揭示了这种绿化模式适应性,渗透性,系统性,可达性,生长性,文化性,经济性等一系列鲜明的特点与优势,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力图促进山地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引导山地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特殊地貌地理条件下的山地城镇景观,呈现小聚大散的区域城乡空间、组团式分散布局的城镇空间结构、断面形式复杂的建设立地条件等复杂性,差异性特征凸显。以山地城市景观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形态、生态、情态及业态4个方面对其差异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地城镇景观具有形态立体多维、生态复杂协同、情态多元共存、业态空间复合的显著特征。针对这些差异性特征,从"四态"方面进一步提出了空间组合、生态网络、人文脉络及复合业态的系统性景观优化策略,以建构山地城镇景观的适宜技术路线,为山地城镇景观的规划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景观概念与景观生态学理论,论述了山地城镇的号观敏感性特点.以杭州、三门等典型山地城镇的传统建筑、街区与自然山水相协调的号观特征为例,采用空间结构模拟的方式,分析研究了山地景观保护的协调性设计手法,强调了我国风水学中“天人合一”的景观和谐理念。从地域景观特征保护的角度,提出了山地城镇景观可持续规划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山地城市主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山区和山地是全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系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山地和山地城市的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论文针对中国多山和山地城市的国情,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运用生态学的基本方法,探索中国密集人口和文化背景下的山地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在作者近四十年规划设计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机分散与紧凑集中原则,就地平衡。多中心组团结构原则,绿地楔入原则,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原则,个性特色原则和发展理念,以指导山地城市的规划建设,并结合多座山地城市规划实践,总结出多中心组团型,新旧城市分离型,绿心环形型,夹层型,指掌型,环湖组团型,星座型,藤蔓型等多种空间结构类型,逐一讨论了它们的可实施性和在山地城镇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绿道作为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对于优化城市生态环境、践行低碳出行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国关于绿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对于地形环境复杂的山地城镇,相关理论与实践较为匮乏。基于此认识,针对山地特殊的地理环境,结合重庆市巫山县江东组团控规实践,以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为依托,从用地适宜性与水文分析的角度构建城市绿廊,从区域山水景观互通的角度预留景观视廊,在此基础上对绿廊与视廊两大要素进行联动分析,旨在为山地城镇绿道系统规划提供较为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索中国密集人口和文化背景下的山地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提出了有机分散与紧凑集中原则、就地平衡原则、多中心组团结构原则、绿地楔入原则、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原则、个性特色原则等6条基本原则和发展理念,以指导山地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并结合多座山地城市规划实践,总结出多中心组团型、新旧城市分离型、绿心环形型、城乡融合型、指掌与树枝型、环湖组团型、星座型、长藤结瓜型等多种结构模型,且逐一讨论了它们的生态特征、可实施性和在山地城镇发展中的作用。高度肯定了生态化发展在山地城镇规划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广泛前景,并试图建立适应中国山地地域环境的高密集立体文化特点的山地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实现城乡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肖竞  曹珂 《规划师》2012,(6):43-48
西南山地常见的地貌形态有槽谷、岭脊、沟梁、丘陵四大类型,其相应的城镇形成了"带状""团状""串珠型"与"自由格网型"四种空间布局形态,各个布局形态下的交通组织存在着各种交通问题。据此,研究从相关规划视角,综合分析各种山地典型地貌城镇路网系统规划设计的具体策略,提出路网结构与城市形态的呼应、交通组织与城市功能的协调、道路布线与城市景观的结合等契合地貌特征的山地城镇道路系统综合规划策略,为其他山地城镇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石磊  张蕖 《福建建材》2007,(2):111-113
通过对山地生态环境的分析,总结了适应山地自然气候特征的节能方式,对于山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山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3以上,山地城镇占城镇总数的近一半。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和平原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的状况关系到下游和平原地区的安危。该文对山地城市现有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取利弃弊,从建设山地城市特色出发,结合城市规划的原则,注入城市规划的理论提炼而成。十堰市是一座年轻的现代化山城,大力倡导具有山地城市特色的组团空间布局,追求组团布局与环境的贴切、显山露水(透绿)、与山水环境协调,探求空间布局与环境美景的综合统一,创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风貌的新山城。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南山地城市规划适应性理论研究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全国2/3的土地、森林、矿产、水能等资源集中于山地。西南地区是人口、民族、资源、地域文化丰富而多样的典型山地区域。国家统筹区域发展和城镇化西部推进战略的实施,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与建设显露出理论指导乏力和基础研究薄弱,导致惯性走入“建设性破坏”的误区,造成城乡环境资源、地域文化特色、物质空间形态极大损失。进入新世纪以来,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逐步跃上台阶,“重庆-成都”城市密集的经济发展成为了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创新研究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适应性理论与方法,业已成为具有国家高度和重要学术价值的科学问题。论文针对西南山地土地资源稀缺性与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人居建设,城市、建筑空间多维性和自然、人文内涵丰富性的人居环境品质追求,提出指导西南地区城市(镇)规划与建设的适应理论研究目标:山地城镇化适应性理论及发展模式,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生态理论及减灾防灾,山地城市(镇)有机更新理论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山地城市(镇)建设适应性新技术支撑体系。论文拟建立对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理论研究的思考并对我国山地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工作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2.
山地城市建设中所产生的边坡因其位置的特殊性,在进行治理及景观设计时,都应当与一般的公路边坡区别对待。从用地紧张、建筑风格和景观设计中的视觉原理三个方面讨论了山地城市中边坡景观治理的特殊性,并以典型的山地城市重庆市区内的一些边坡景观为例进行了分析,提出山地城市边坡的景观治理模式:适当采用景观硬性治理,根据行人和车辆的不同视差视野综合分析确定构图单元,以及结合山地城市的建筑风格注重边坡景观的立面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夙  黄科辉 《城市建筑》2014,(21):182-182
在我国偏远山区,由于地质条件较为特殊,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较难推进。基于此,就必须实施地质勘察,并克服各项管理难题,夯实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本文就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贾宏伟 《山西建筑》2009,35(34):318-319
介绍了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的主要特征,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桥位选择和桥梁设计的原则,阐述了山区桥梁常用结构类型及山区桥梁的方案设计,积累了山区高速公路桥型选择与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15.
川渝山地小城镇地处山地地区.川渝山地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自下而上”自发地创造了高度复合,多维的.集约的,城镇、建筑、地景三位一体的山地特色城镇形态。通过探寻川渝山地小城镇传统形态特点,力图为规划建设21世纪的富有山地地方特色的川渝山地小城镇形态提供史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城市发展背景下,空间扩张、人口和产业聚集等带来的城市生态问题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以资源枯竭型山地城市的发展转型为契机,立足生态智慧的实践,在构建生态智慧引导的城市"生态病"治理逻辑与城市山地修复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太原市山地生态修复实践,建立从山地安全性修复、山地功能修复和山地生态系统修复的综合修复框架,并提出分期分类创面稳固、分类提升,群落优化、浅山区多元化土地利用的生态智慧策略,协调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山地城市概念的辨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玮 《华中建筑》2001,1(3):55-58
对于山地城市建设问题的研究,首先应弄清山地城市的概念。该文以人居环境的角度,从三个方面归纳了山地城市的内涵特质,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我国山地城市的分布特征,以及西南山地城市目前的大体发展状况,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我国山地城市发展问题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浅谈山地建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晓庆 《山西建筑》2010,36(13):29-30
介绍了山地建筑单体的几种接地形式,简要阐述了山地建筑的形态特征,并就山地建筑的景观设计作了探讨分析,通过建立与山地自然环境相通的联系,从而创造出宜人的山地城市形态。  相似文献   

19.
张伯榕 《山西建筑》2012,38(8):9-10
分析了山地建筑设计研究的必要性及设计理念,讨论了山地建筑各种形态类型,对于山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充分融合,凸显山地环境的优势特点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