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交通体系对城镇空间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适应于江苏未来城镇空间规划、交通转型和节能减排发展需求,需要建立新的交通发展模式。本文以江苏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例,在分析现状交通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城镇空间布局相协调的交通布局框架,指导交通系统的构建和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
该文基于"一带一路"政策对福建港口城镇的影响,通过对港区的功能定位和匹配的交通类型进行分析,对比了福建省主要港口城镇的交通类型和对应的陆路交通形态,并采用类型学的方法进行分类归纳,总结了福建港口城镇发展适用的主要陆路交通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快速交通的高速性和封闭性等特征对城市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作用,探讨了快速交通建设对我国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和城镇群体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以促进城镇群体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相似文献   

4.
从城镇密集地区中等城市城镇发展和产业特征入手,归纳出城镇密集地区城际客流交换需求增加,城市交通和区域交通相互融合,货运交通日趋频繁的趋势;结合诸暨市市域交通规划实践,从规划编制体系、线网布局方法、客运枢纽布局、公路与城镇关系和网络技术标准等5个方面提出适应城镇密集地区交通趋势的中等城市市域交通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5.
万煜敏  鄢安军 《江西建材》2016,(4):212-213,216
在昌九一体化的战略背景下,城镇空间发展与城镇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以德安县为例,通过调研并分析城镇建设与区域交通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以下规划策略:一是调整区域交通布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二是疏解区域交通功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三是衔接区域交通设施,融入区域一体化格局;以期从优化城镇结构的角度提出区域交通发展的构想,真正实现城镇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快速城镇化的到来,我国迎来了第三次快速交通建设的浪潮,地级市、县级市开始建设城际轨道交通。现代综合交通的建设引导交通方式和城乡交通向着一体化发展,使城镇融合到更广袤的区域联动中,促进城镇空间的合理组织,也是区域城镇群空间架构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以快速交通作为影响因子,研究其与县域城镇空间组织的相互作用,以期指导城镇科学合理的发展,加快城乡统筹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笔者在快速城镇化地区多年从事小城镇规划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小城镇交通规划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并从落实用地、调整城镇结构、完善道路网络、建立合理的城镇交通结构、完善停车设施、交通管理六个方面提出解决的对策,希望能对类似小城镇的道路交通规划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乔瑛瑶 《建筑知识》2014,(5):189-190
传统城镇在漫长的岁月里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城市肌理,步行交通规划设计受现状既定条件的限制,显得尤其困难。因此,对传统城镇的步行交通规划,更为强调从贴近实际和精细化设计的角度进行,须着重考虑规划愿景、规划设施、建设要求三个层面的问题。作为上海四大历史名镇之一的南翔镇是上海第一个进行步行规划的镇,本文基于对市南翔镇现状步行交通状况的分析,提出符合传统城镇的步行交通规划设计方案,以期该方案对类似城镇步行交通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城镇旧区存在布局混乱、房屋破旧、居住拥护、交通不畅、市政和公用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影响了城镇整体功能的发挥。随着城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旧区改造已是必然,这要求在充分保护和利用的前提下,按照统一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城镇旧区进行综合开发,配套完善,以适应城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论节点走廊模式对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的适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进社 《城市规划》2005,29(4):30-34
通过对我国20多年城市体系发展特点的分析,认为由于耕地供应的约束,我国人口分布和城镇体系延伸的地理空间已经基本定型。历史与地理因素、国家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建设、以及我国与世界贸易枢纽的形成和全球化,使得当前的重要城市已经对我国城镇体系的空间格局发展起着控制性作用,从而得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城镇体系发育具有从上而下的特征的结论。采用中心地方论的模式分析了从上而下的城镇体系的特点,认为采用节点和走廊发展模式建立的城镇体系偏向于建立数目较多的较大规模的城市,具有较大的城市密度,同时具有节约交通线投入和城镇之间居民交通距离的特点,与我国人口密度大的特点也相一致,可以获取到城市规模经济之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交通量预测是确定道路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道路项目建设可行性评价的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不仅要满足当前交通需求,更要满足未来交通需要。本文通过对城镇道路进行交通预测,为城镇道路项目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镇密集地区城镇与交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孔令斌 《城市规划》2004,28(10):35-40
根据笔者在区域交通设施规划中的实践,以我国三大城镇密集发展地区的发展为背景,探讨了城镇密集地区城镇积聚的原因,从交通运输、服务和市场三个城镇密集地区聚合要素分析区域交通需求的特征,并从区域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城镇密集地区对外、内部交通需求的特征,以及目前城镇密集地区交通系统建设和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区域为一个发展的实体构建区域对外交通系统,从区域内城镇职能分工、大型交通设施区域共享的角度,以交通系统一体化为目标,构建与服务范围相一致、与交通需求特征相一致,满足不同类型交通联系可达性的综合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13.
祁爱玲  赵会才 《规划师》1999,15(1):26-26
目前,沿过境交通干道发展小城镇已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一种典型模式。应该看到,过境交通给小城镇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恬力。但是,在交通干线的轴向作用下,城镇建设用地沿公路线扩展,导致小城镇用地布局分散,城镇建成区紧凑度不高。这种带状的城镇布局模式给过境交通与城镇自身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给城镇的交通组织、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配套、街道建设以及市场管理等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创造东滩生态区绿色交通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滩的规划目标是建成崇明岛标志性的生态示范区、入口景区和休闲运动区。城市规划,城镇体系的发展与其目标的实现与交通是密不可分的,交通对引导城市实现其发展目标,支撑城镇体系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东滩要建设成为上海远郊生态新城区,需要发展适合生态型城镇的绿色交通。  相似文献   

15.
慢行交通——以步行、自行车交通为主体的交通模式,是城镇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①.放眼世界各国各地区近现代的城镇及其交通发展史,慢行交通在总体层面至少遭遇了三种不同的际遇.第一种际遇以美国为代表,它以小汽车使用为主导的土地利用形态和交通投资策略,使得慢行交通小众化、萎缩化、边缘化和(或)休闲化,在一个又一个城镇完全失去阵地,失去和机动化交通分庭抗礼的机会,直到今日在总体上还处于一蹶不振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以河西走廊城镇体系为研究对象,借助分形理论定量化分析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空间结构和空间集聚分形特性。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城镇等级规模分散,城镇体系发育不成熟,中间位序城镇少,末位城镇多且集中;城镇之间交通网络发达,通达性强,交通完善度高,城镇主要沿交通干线集中分布,形成城镇发展主要轴线;城镇体系空间呈现向四周密度递减的分布状态,城镇空间集聚程度较高,整体空间结构较均衡,中心城镇带动辐射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7.
城镇密集地区城镇形态与综合交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镇密集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城镇密集地区的形成与综合交通的作用入手,在分析国外发达地区城镇形态与综合交通的发展特征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发达地区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城镇圈作为郊区空间组织和资源配置的基本单元,是上海转型发展背景下城市空间组织的新模式.该文从城镇圈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出发,分析了城镇圈交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城镇圈交通发展的总体思路.并结合城镇圈的分类及规划案例,针对综合发展型城镇圈、整合提升型城镇圈和生态主导型城镇圈分别提出了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策略建议,为新时期城镇圈公共交通发展提供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9.
12月19日,按照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河北省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河北"十二五"期间将投入6341亿元打造立体交通体系,铁路通车里程将达8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7000公里,基本实现"县县半小时高速网"。"十二五"时期,河北全省综合交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构建两大体系,即以石家庄市为中心,以沿海港口、中心城市及城镇、重点产业集聚区为主要节点,围绕京津和环  相似文献   

20.
陈莎  刘奕杉 《城市建筑》2023,(6):140-142
冕宁县作为四川彝族的代表城市,其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对研究彝族城镇空间变化影响因素具有借鉴作用。同时伴随内陆文化的渗透,冕宁的城镇发展变化呈现出差异化特征。通过查阅县志与文献等方式,总结梳理冕宁自人类群居以来的城镇空间演变历程。研究表明宗教信仰、军事部署和民族迁移对传统城镇空间格局有重要影响,而中央政权和对外交通是近现代城镇空间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深入挖掘四川彝族城镇空间格局影响因素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