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北京作为千年古都和中国的首都,不仅要保护北京老城,还要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多位于北京老城核心地段,是北京传统风貌的重要载体,保护更新能更好地延续北京历史文脉、突出北京城市特色、传承胡同居民记忆。以砖塔胡同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以价值为核,整体保护,功能重组,结构优化的思路,提出和谐共生,物质空间保护;传承文脉,非物质空间传承;面向未来,功能更新的保护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迈入以人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主的新阶段,人民对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愈加强烈。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传承文脉、体现城市精神内涵的载体,具有强烈的文化感召力与影响力。而在地文化根植于本土地域特色,是作用在当地街区建设与生产生活的具有凝聚力的意识形态。文章选取温州花园巷片区为研究案例,从“在地文化”的视阈提出四点更新策略,达到因地制宜活化历史文脉、发掘城市自身特色、重塑片区传统风貌、传承历史记忆的目标,同时希望对其他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历史街区是城市记忆的载体,见证了城市的历史变迁和兴衰荣辱。以南通西南营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与更新设计,提出了基于文脉传承的保护与更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一些位于老城历史地段的居住型街区,虽未被列为历史文化街区,却也承载着历史文化和历史记忆。随着岁月的变迁,街区的建筑风貌遭到了极大破坏,给城市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位于徐州老城南城墙根下的回龙窝老街区就属此类,为彰显和传承当地历史文化,徐州市政府对其进行了更新建设。本文从城市更新的角度出发,在对回龙窝更新前的院落及建筑特征进行分析解读的基础上,从街巷体系、院落肌理和建筑形制三个方面对回龙窝地段的更新策略进行研究,旨在为老城区居住型街区的更新设计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乡记忆的物质留存,是城乡深厚历史底蕴和特色风貌的体现,具有不可再生的宝贵价值.在城乡建设中做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工作,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城镇风貌特色、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制度建设,加强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促进历史...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保护意识的增强,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文化符号,其保护与更新的策略研究关系到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文章以大连市凤鸣街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目前历史街区的现状,综合运用建筑类型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对街区内既有建筑设施进行形式及功能上的解构与重组,使其在保留厚重的历史信息的基础上,能够更加契合现代生产生活的需要,进而提升当地居民及外来游客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有助于地方性历史文脉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北京市二十五片重点历史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鲜鱼口历史文化街区因其特殊的地理及人文特征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肌理。目前,鲜鱼口街区经初步改造以崭新的面貌呈现于世人面前,成为新北京与历史对话的媒介。自2000年开始规划设计到今天经历13年的设计和实际使用,笔者欲对其改造后的使用状况做出客观评价。该文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改造后的公共空间使用状况及其对历史街区肌理的影响两个方面对鲜鱼口街区进行剖析(研究重点为鲜鱼口街),分析改造措施与策略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8.
全球变化导致不稳定因素增多,居住性历史街区面对突发事件、商业旅游开发及文化保护等问题应提高其系统韧性.文章从韧性城市理念出发,以平江历史街区为例,对居住性历史街区的外部因素影响与内部系统脆弱性进行分析,并从文化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环境韧性、工程韧性和制度韧性6个维度提出保护与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居敏 《城市住宅》2021,28(7):127-128
自古以来,大运河不仅是伟大的水利工程,还承载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记忆,其中,苏南段大运河为大运河经济和文化较为发达的一段,蕴含着丰富的运河文化遗产,同时也影响着沿运城镇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随着大运河的成功申遗、城市的快速更新,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不断推进,苏南段大运河历史街区空间环境面临一系列的更新与发展问题.在文旅融合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现代建筑策划理论为依据,在江西省九江市庾亮南路的更新规划设计中,分析了庾亮南路历史街区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面临的诸多问题;同时,运用CRS建筑策划理论的问题找寻法,从城市管理者、市民、建筑及环境所有者、使用者等多主体多角度对整体更新的需求及目标进行反馈并合理定位,建立完整的建筑策划信息矩阵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历史街区更新应注重和解决的问题。对不同级别及属性的建筑的修缮、复建、改造以及环境、街道空间等的改善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并对类似项目未来的发展作了展望和预测。  相似文献   

11.
城市街道景观更新设计的研究和探讨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空间要素更新问题,归纳了街道景观更新设计的影响因素,讨论和探索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更新的策略及方法,为城市街道景观更新,城市景观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老旧历史街区与城市规划产生的矛盾,提出适宜的创新策略,解决城市更新设施配套不合理的实际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城市针灸”疗法,找到建筑被淘汰的“病因”,打通历史街区建筑与城市环境冲突的“脉络”。研究结果表明:功能重置、文化塑造、空间调整不仅可以传承历史街区建筑,还能准确地为城市形象塑造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历史街区适应性评价是一种现有环境条件与当下生产生活需求契合度评价的方法,用于了解客观环境实际情况,常结合主、客观共同评估,辅助后续更新策略和设计方向的确定。历史街区适应性更新策略研究则常借助实地调研,总结针对特定地域、特定街区类型、特定建筑功能的更新优化策略。基于适应性理念的历史街区相关研究现有一定的文献成果,值得总结梳理。因此,文章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系统梳理历史街区适应性评价发展方向,总结历史街区适应性评价的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将历史街区适应性保护更新策略总结分类,概述常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整齐划一的新城镇风貌不断侵蚀本该充满活力的街区外部空间,导致其生命力正在逐渐消亡.通过实地调研和图示分析等研究方法,解读了成都市犀浦镇新区龙吟村街区外部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重点从功能、交通、节奏、界面以及生态因素等五个方面分析并论述,旨在探索新城镇街区的外部空间形态的更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张渝  万艳华 《城市建筑》2022,(15):57-62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历史街区日益衰败的问题逐渐凸显。大多数城市历史街区仍有居民生活居住,但街区活力不足、环境破败等问题使得居民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如何通过城市历史街区更新,使街区得以焕发新生、居民得以安居乐业,是当前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骑楼街区为研究对象,从人文关怀理念出发,运用实地调研、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该骑楼街区的现状问题,并提出适应该街区特质的更新策略,既为当下贵港骑楼街区的更新提供策略建议,同时也为类似的城市历史街区更新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7.
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已从传统的控制性保护逐渐转变为关注街区功能的复兴及文脉的传承。该文以磁器口后街概念规划设计为例,通过对街区文脉的研究,提出坚持一体化发展、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在尊重街区历史人文环境的基础上,从空间规划、建筑设计、配套提升三方面提出基于文脉传承的更新策略,以推动街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市更新越来越离不开商业资本的支持,不同的商业开发模式通过对历史街区的重建为城市老区再次注入活力。虽然商业开发难以避免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但完全依靠政府或居民为投资主体的模式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和再改造是不现实的,商业资本的引入逐渐成为了历史街区改造的重要动力。文章在对“新天地”开发模式和“曲江”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不同商业开发模式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再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对居民缺少参与途径、保护流于形式、多元利益难以实现动态平衡等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中的重要部分,承载着城市历史的发展历程,反映着人们对于城市的情感和文化认知,蕴含着深厚的城市记忆。近年来,历史街区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愈来愈多的关注,大境门历史街区作为张家口市的重要历史街区,有着重要的文化和社会价值。以记忆场所重塑为切入点,对大境门历史街区进行了分析,通过PSPL法对大境门历史街区空间品质进行调研与分析,从而发现历史街区在更新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并从历史街区空间、街区商业发展和记忆修复方面,对未来大境门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提出策略,供其他学者在历史街区研究中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硕 《城市住宅》2021,28(4):42-44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变化演进的见证,街区中的公共空间更是展现街区风貌的核心区域,探究其更新改造策略既有助于展示传承历史文化,又能容纳接轨现代生活,对于保留城市记忆、推动文化延续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春市新民大街为例,在总结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道路空间、开敞空间、附属设施三方面总结现状特点,并基于"人本"思想提出相应更新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