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我国市售焙烤食品中各类游离糖含量水平,为评估我国居民通过焙烤食品摄入糖含量的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我国五个城市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市售焙烤食品404份,主要类别包括面包类、饼干类和糕点类焙烤食品。以高效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测定其中的游离糖含量,对各类焙烤食品中单糖和二糖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焙烤类食品游离糖含量均值为16.9g/100g,其中糕点类最高(18.5g/100g)。其次为饼干类(16.0g/100g),面包类(13.2g/100g)游离糖平均含量较低。71.4%样品的焙烤食品游离糖平均含量 10g/100g;游离糖平均含量 10g/100g的比例,以糕点类、饼干类比例较高,分别达到了80.1%和74.6%。糕点亚类中,熟粉糕点、冷加工糕点、沙琪玛类糕点游离糖含量均值最高,分别为30.9g/100g、22.9g/100g、20.0g/100g;饼干各亚类中,煎饼(26.9g/100g)、蛋卷(26.2g/100g)、夹心饼干(20.3g/100g)三类游离糖平均含量最高。结论:我国市售焙烤食品中游离糖含量普遍较高,不同种类焙烤食品中糖的组成不尽相同,以蔗糖分布最广、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焙烤食品消费量、来源于焙烤食品游离糖摄入量及其供能比。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我国18个省,采用非连续3天24小时回顾方法,收集13 083名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的焙烤食物消费量。焙烤食品糖含量数据来源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开展的焙烤食品专项监测数据。采用简单分布评估方法计算我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通过焙烤食品的糖摄入量及供能比。结果 我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一般人群)的焙烤食品消费率为24.11%,女性略高于男性,分别为25.69%和22.42%。随年龄增加,各年龄组焙烤食品消费率总体呈下降趋势,3~5岁组最高为39.09%,60岁以上组最低,为17.57%。一般人群焙烤食品平均消费量为10.25 g/d,女性(10.58 g/d)略高于男性(9.92 g/d);各年龄组焙烤食品平均消费量最高为13~17岁组(16.36 g/d),6~12岁组和3~5岁组次之,分别为15.22 g/d和13.25 g/d。一般人群通过焙烤食品游离糖的平均摄入量为1.54 g/d,平均供能比为0.37%(0.37%TE),女性(1.60 g/d,0.41%TE)高于男性(1.47 g/d,0.33%TE);各年龄组,13~17岁组游离糖摄入量最高,为2.21 g/d(0.52%TE),6~12岁组和3~5岁组摄入量次之,分别为2.14 g/d(0.59%TE)和1.94 g/d(0.65%TE)。焙烤食品消费人群平均供能比为1.53%TE(1.43%TE~1.67%TE),焙烤食品消费人群的高消费者(P95)为3.86%。一般人群,通过面包和糕点摄入的游离糖平均值分别为0.68 g/d和0.73 g/d,远高于饼干(0.13 g/d)。结论 我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一般人群,女性的焙烤食品消费率、游离糖摄入量、游离糖供能比均高于男性,通过焙烤食品摄入的游离糖水平较低。焙烤食品减糖时,建议重点关注3~5岁、6~12岁、13~17岁人群,重点关注面包和糕点这两类食品。  相似文献   

3.
目的是通过对西南地区6种家常菜肴以及调味品——酱腌菜中食盐含量的研究,分析西南地区居民饮食中食盐安全性问题.方法是对西南地区6种家常菜肴以及6种酱腌菜中食盐含量进行调查与测定.结果是6种菜肴食盐含量1.85~3.52 g/100 g,其平均食盐含量为2.69 g/100 g,作为饮食中调味的6种腌制菜食盐总量:0.73~24.40 g/100 g,其平均食盐含量为12.57 g/100 g.结论是如果按目前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绝大多数人群每人摄入的食盐含量均超过我国营养学会所建议的食盐摄入量(6 g/天).  相似文献   

4.
以金福菇子实体为原材料,运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检测其基本组成与呈味物质的含量。分别用一系列理化方法测定粗脂肪、粗蛋白、灰分、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以及游离氨基酸和5'-核苷酸含量,从而计算金福菇子实体的等鲜度(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结果显示:粗蛋白含量为17.34 g/100 g,粗脂肪含量为5.86 g/100 g,灰分含量为7.03 g/100 g,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30.32 g/100 g干重、2.84 g/100 g干重,总酚含量为148.96 mg GAE/g干重;游离氨基酸总量为17.07 mg/g,各种呈味核苷酸总量为2.22 mg/g,根据游离氨基酸和5'-核苷酸的含量计算得到EUC为31.65 g/100 g。通过对基本组分分析可知金福菇子实体粗蛋白含量较高并且脂肪含量低,同时含有较多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以及一定量的总酚,通过对游离氨基酸与核苷酸的分析可知,金福菇子实体的EUC属于三级水平。  相似文献   

5.
红托竹荪及竹荪蛋各部位主要营养功能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托竹荪子实体及竹荪蛋各部位主要成分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竹荪子实体菌托中多酚(2.43mg GAE/g)、黄酮(1.95 mg/g)、维生素B2(1.04μg/g)含量最高,而菌盖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27.66,14.19g/100g;竹荪蛋3个部位中,菌柄菌裙多糖含量最高(21.47g/100g),而其余成分均在菌托中最为丰富;竹荪子实体及竹荪蛋各部位氨基酸种类齐全,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在5.13~18.18 mg/g,差异显著(P0.05),且均以谷氨酸含量为高(1.34~4.86mg/g)。对比等量鲜竹荪子实体和竹荪蛋营养功能成分,竹荪蛋多糖、维生素B2含量分别为竹荪子实体的2.06倍和1.25倍,其余成分含量差异较小(P0.05),食用竹荪蛋可全营养利用;竹荪子实体食用部分(菌盖和菌柄菌裙)营养成分利用率为49.24%~83.59%,而废弃菌托营养损失率为16.41%~38.93%,尤其维生素B2高达38.93%,具有较高的增值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典型民族菜肴四大烧鸡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其游离氨基酸和5’-核苷酸滋味物质,并计算其味精当量值和滋味活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和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解析我国四大烧鸡菜肴的滋味图谱。结果表明:我国四大烧鸡菜肴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沟帮子熏鸡菜肴中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363.66~396.96 mg/100 g;通过TAV分析发现,谷氨酸对沟帮子熏鸡菜肴呈鲜味特征有显著贡献,肌苷酸对道口烧鸡菜肴呈鲜味特征有显著贡献;电子舌结果表明,我国四大烧鸡菜肴滋味存在差异;通过PCA、PLS-DA和HCA均可直观对我国四大烧鸡菜肴进行有效区分,不同烧鸡的鲜美滋味并不是由单一氨基酸和游离核苷酸决定的,鲜味、甜味和苦味氨基酸间的平衡以及与核苷酸的协同作用,导致我国四大烧鸡菜肴...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树(Camellia sinensis)花中可溶性糖、儿茶素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茶树花中含有216.85mg/g可溶性糖,其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部分(F-1)及花托、萼片和花梗部分(F-2)的含量分别为250.945mg/g和112.65mg/g;茶树花中总儿茶素含量为37.03mg/g,且F-2中的含量(46.90mg/g)高于F-1(30.88mg/g);茶树花中含有包括茶氨酸在内的16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0.87mg/g,虽然F-2中游离氨基酸的种类较少,但其含量(16.47mg/g)显著高于F-1(10.59mg/g)。  相似文献   

8.
鸭梨果实挥发性物质和氨基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鸭梨大果(单果重220~225g)和小果(单果重160~165g)为原料,经破碎、压榨得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的鸭梨原汁。在0.09MPa真空度条件下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5%,馏分用乙醚萃取后利用GC/MS/DC联用仪测定挥发性成份。结果表明,该馏分中含有22种化合物,经解析并与标准图谱对照,初步鉴定出21种化合物,其中有5种酯类物质、7种烷类物质、5种烯类物质、3种醇类物质、1种酚类物质。在酯类物质当中以丁酸乙酯、甲酸乙酯、乙酸乙酯含量较高。在鸭梨果实中共检测出游离氨基酸13种,大果游离氨基酸含量为80.46(mg/100g),小果为60.57(mg/100g),平均游离氨基酸含量70.52(mg/100g)。鸭梨游离氨基酸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巴梨和长十郎梨,低于新世纪梨。  相似文献   

9.
为了开发利用革胡子鲶鱼皮,采用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测定鱼皮营养成分和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鱼皮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总糖含量分别为62.85%,27.50%,5.28%,0.15%,3.84%;鱼皮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6.60 g/100 g,鲜味氨基酸含量为45.72 g/100 g;必须游离氨基酸和鲜味游离氨基酸含量较多,分别为52.6 mg/100 g,30.54 mg/100 g,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的为牛磺酸28.34 mg/100 g;鱼皮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为丰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为顺油酸(1.18 mg/mL),且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GC-MS和GC-IMS两种分析方法共同得到的挥发性物质仅反-2-辛烯醛、苯甲醛、正己醛和正己醇。这两种分析方法相结合,可以更好地研究革胡子鲶鱼皮的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6):193-197
通过分析反复卤煮过程扒鸡蛋白质、水分、pH、总糖、粗脂肪及脂肪酸含量,探析卤煮次数对扒鸡基本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卤煮次数的增加,扒鸡水分含量和pH值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总糖和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脂肪酸种类减少、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UFA/SFA)比例降低。反复卤煮16次后,扒鸡基本营养成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扒鸡蛋白质含量为27.14g/100g,水分含量为65.54g/100g,pH值为6.45,总糖含量为0.23 g/100g,粗脂肪含量为6.66 g/100g,UFA/SFA为1.56。综合分析,反复卤煮16次后,扒鸡体系稳定。  相似文献   

11.
以红薯为原料,感官评分和产酸量为评价指标,经发酵制备麻糖水。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麻糖水料液比、酒曲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初始pH等工艺条件,比较优化麻糖水与市售麻糖水营养成分、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麻糖水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g/mL),红薯浆糖度23 °Brix,60 ℃糖液化3 h,酒曲0.19%,pH=4.5,30 ℃发酵9 d。发酵后麻糖水感官综合评分为90分,还原糖含量6.85 g/100 g,总糖7.20 g/100 g,粗蛋白6.65 g/100 g,黄酮0.92 mg/100 g,总游离氨基酸0.27 mg/100 g,DPPH自由基清除率64.60%,总抗氧化力365.47 mmol/L,羟自由基清除率89.99%;市售麻糖水还原糖含量7.84 g/100 g,总糖8.00 g/100 g,粗蛋白1.43 g/100 g,黄酮0.41 mg/100 g,总游离氨基酸0.18 mg/100 g,DPPH清除率80.25%,总抗氧化力446.80 mmol/L,羟自由基清除率41.25%。实验优化麻糖水还原糖、总糖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总抗氧化力较市售麻糖水低,而粗蛋白、黄酮、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羟自由基清除率均较市售麻糖水高。综合分析,麻糖水经最佳发酵工艺优化后羟自由基清除率、黄酮含量及总游离氨基酸均高于市售麻糖水,符合中老年人对低糖、高营养产品的选择,因此,选择优化麻糖水更适宜饮用。  相似文献   

12.
以4种代表性的鱼酱酸为研究对象,以糟辣椒为对照,对基础营养成分、矿物质、有机酸和辣椒碱等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鱼酱酸与糟辣椒的固形物、粗脂肪、蛋白质、氨基酸态氮、总酸、总酯、游离氨基酸、矿物质、有机酸和辣椒碱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鱼酱酸中游离氨基酸高于糟辣椒,且绿之宝鱼酱酸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是糟辣椒的2.62倍,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0.30~0.51g/100g),表明鱼酱酸的鲜味比糟辣椒(0.18g/100g)更为浓郁。鱼酱酸中钙和磷高于糟辣椒,绿之宝鱼酱酸中钙含量最高(1927.27mg/kg),是糟辣椒的10.58倍。鱼酱酸和糟辣椒中辣椒碱含量为8.84~15.64μg/g,且主要有机酸均为乳酸、柠檬酸和乙酸。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反复卤煮过程中扒鸡卤汤的p H、蛋白质、氯化钠、水分、总糖、粗脂肪及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以期为扒鸡老汤基本营养成分形成机制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卤煮次数的增加,新汤水分、氯化钠含量、p H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总糖、粗脂肪含量及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UFA/SFA)显著升高(p<0.05),老汤p H为6.20,蛋白质含量为5 g/100 g,氯化钠含量为3.61 g/100 g,水分含量为90.05 g/100 g,总糖含量为0.39 g/100 g,粗脂肪含量为0.06 g/100 g,UFA/SFA为1.34。综合分析,反复卤煮12次后,指标含量基本无显著差异(p>0.05)。反复卤煮后,扒鸡卤汤逐渐演化为一个成分较为稳定的复杂多组分分散体系;另外,至少卤煮12次后,扒鸡新汤体系与老汤体系接近。   相似文献   

14.
对比分析了五指山茶树花花朵、花蕾与茶叶中的功能性成分茶多酚、粗多糖、总黄酮、总皂甙、超氧化物歧化酶、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茶树花盛开花朵和花蕾中总黄酮和总皂甙含量高于茶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 230 mg/100 g和1 130 mg/100 g,总皂甙含量分别为0.629 g/100 g和0.761 g/100 g;茶树花中茶多酚、粗多糖、游离氨基酸低于茶叶,茶多酚含量分别为6.2 g/100 g和5 g/100 g,粗多糖含量分别为1.63 g/100 g和1.15 g/100 g,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7 g/100 g和11 g/100 g,而茶树花中检测到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远低于茶叶。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一种对不同品种马铃薯中4种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的方法,明确山西省17种马铃薯中可溶性糖的含量,以期为山西省马铃薯的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色谱柱为Zorbax Carbohydrate(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和水(70∶30,体积比),流速 0.9 mL/min,进样量 20 μL,柱温 35 ℃的条件下这 4 种可溶性糖在15 min内达到良好的分离。其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且重复率、稳定性、精密度、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在5%以内,说明该测定方法良好。17种马铃薯可溶性糖含量为370.95 mg/100 g~4 497.24 mg/100 g,还原糖含量为 63.09 mg/100 g~2 727.03 mg/100 g,果糖含量为 63.09 mg/100 g~1 272.67 mg/100 g,葡萄糖含量为 33.11 mg/100 g~1 409.66 mg/100 g,麦芽糖含量为 40.29 mg/100 g~147.28 mg/100 g,蔗糖含量为 25.11 mg/100 g~1 770.21 mg/100 g。不同品种马铃薯中可溶性糖组分相似,但其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对湛江的鲜辣木叶及其辣木茶产品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及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以干质量计,鲜辣木叶和辣木茶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7.72±1.07)、(26.04±0.83)mg/g,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分别为(2.07±0.07)、(0.78±0.03)mg/g,L-Glu含量分别为(3.65±0.11)、(2.74±0.08)mg/g,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4.81±0.37)、(25.18±0.26)g/100 g,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35±0.16)、(3.28±0.17 g/100 g),粗纤维含量分别为(18.42±0.44)、(22.51±1.04)g/100g。结果表明,辣木叶营养丰富,并富含游离GABA和L-Glu,具有开发新型富GABA功能性食品的极大潜力。  相似文献   

17.
湘西苞谷酸是一种以玉米和新鲜红辣椒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风味独特的发酵食品,该研究对3种不同温度模式下苞谷酸发酵过程营养品质变化进行测定,并对3种温度条件下的产品进行感官评分。结果表明,3种温度模式下,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苞谷酸pH、淀粉逐渐降低,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发酵18 d后pH下降趋缓,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趋缓;25~30 ℃更利于湘西苞谷酸品质的形成,此温度条件下发酵36 d,苞谷酸pH3.8、淀粉含量33.3 g/100 g、蛋白质含量5.71 g/100 g、乳酸菌数对数值为5.03、亚硝酸盐3.8 g/kg、还原糖0.43 g/100 g、总游离氨基酸1.4 g/100 g。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大蒜为参照,采用变温发酵工艺加工菊芋、马铃薯和甜菜,并且监测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分别采用DNS法和苯酚硫酸法对加工过程中样品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菊芋的还原糖含量变化情况与大蒜基本一致,均呈逐渐上升趋势,360 h达到37.24 g/100 g(大蒜为39.72 g/100 g);马铃薯还原糖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在216 h达到最高点8.00 g/100 g;甜菜在加工的前144 h内,未检测到还原糖,(168~360)h的样品中还原糖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64 h达到最大值9.74 g/100 g,360 h为1.44 g/100 g。菊芋和甜菜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与大蒜相近,总体呈下降趋势;菊芋从60.47 g/100 g降至47.21 g/100 g;甜菜从55.63 g/100 g降至14.09 g/100 g,加工过程中的马铃薯样品均未检测到可溶性糖。结论:还原糖含量多少对黑色食品的甜味起主要作用,可溶性糖含量亦有贡献,黑色食品的香甜口感与食材的糖分构成可能有某种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对6种热带水果的游离酚和结合酚含量、单体酚组成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6种水果的游离酚含量为36.20 mg GAE/100 g~342.85 mg GAE/100 g鲜重,结合酚含量为0.80 mg GAE/100 g~23.19 mg GAE/100 g鲜重。在6种水果的游离酚中,杨桃的苯甲酸(6.63±0.48)mg/100 g FW、鞣花酸(4.47±0.10)mg/100 g FW含量较高,龙眼的没食子酸(10.71±0.37)mg/100 g FW含量较高,柠檬的芦丁(9.34±0.43)mg/100 g FW、高香草酸(6.65±0.35)mg/100 g FW和香草酸(4.82±0.29)mg/100 g FW的含量较高;在结合酚中,番石榴的芦丁(2.28±0.02)mg/100 g FW、鞣花酸(1.69±0.14)mg/100 g FW和苯甲酸(1.44±0.10)mg/100 g FW的含量较高,杨桃的原儿茶酸(3.07±0.50)mg/100g FW含量较高。6种水果游离酚和结合酚的DPPH自由基清除值分别为261.07μmol TE/100 g FW~3 561.12μmol TE/100 g FW和4.59μmol TE/100 g FW~110.90μmol TE/100 g FW;ABTS+自由基清除值分别为48.74μmol TE/100 g FW~240.72μmol TE/100 g FW和2.22μmol TE/100 g FW~135.87μmol TE/100 g FW。本研究可以为我国热带水果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邑果梅基础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四川大邑5种主产果梅(大白梅、大黄梅、莺宿、南高、白加贺)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这5种果梅中可滴定酸含量为4.62%~6.78%、总糖含量为1.25%~2.60%、VC含量为3.48mg/100g~3.90mg/100g、脂肪含量为0.22%~0.46%、蛋白质含量为0.60%~0.88%、总氨基酸含量为342mg/100g~677mg/10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