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该文基于1975年、1987年、1995年、2000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图,分析重庆市区城市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时空变化分为九个缓冲区和八个象限,该文分析了不同缓冲范围、不同方向的城市建设用地的密实度,并进一步拟合了密实度和坡度.结果表明:重庆市区在2000年至2010年期间,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迅速,以每年5.69%的速度急剧增长,扩张模式显示为一个中心和多个子中心的空间模式.此外,尽管城市扩张的关键区域(城市建设用地增长最快的地区)的密实度高于城市扩张的非关键区域(城市建设用地增长最慢的地区),但城市扩张的总体密实度却在降低.具体而言,城市建设用地在缓冲区半径梯度中具有三个高度紧凑的区域(半径分别为5km、25km和40km的区域),并且密实度逐渐增加.通过缓冲区的象限梯度分析,象限45°~90°(WNW),90°~135°(WSW)和315°~360°(NNE)是城市扩张的关键区域,象限225°~270°(ESE)和270°~315°(ENE)是非关键区域,而密实度的变化与缓冲区半径和象限方位角的变化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其中,新增的“城乡用地分类”是本次修订的一大显著变化,引人注目.基于此,本文从新旧两版《标准》的比较入手,分析得到城乡发展关系的转变和城市区域化发展的外部条件,及城乡统筹规划的构建探索和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发展的内部动力,促成了新版《标准》由旧版《标准》“以城市建设为核心”到“以城乡协调为目标”的分层次控制的城乡用地分类体系的转变.这一变化适应了我国现阶段城乡用地规划的发展趋势.但深入分析发现,其作为规划的技术基础还有需要不断探讨与改进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非城市建设用地控制规划的思考 --以厦门市为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分析厦门市非城市建设用地的基本情况,探讨影响非城市建设用地发展变化的内外部因素和本质原因,参照相关规划理论与实践,进行非城市建设用地类型的分析和确定,并提出了非建设用地规划控制体系中的强制性内容,对于如何管理利用好非城市建设用地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河北省城乡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城乡面貌发生划时代变化。一、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城市边设步伐不断加快解放前,河北省的城市建设没有规划,盲目发展。解放后,城市规划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城市规划工作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1998年底,全省跨世纪城市(含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基本完成,专项工程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步伐加快。城市建设用地趋向合理,城市在区域内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城市化进程,全省设市城市达34…  相似文献   

5.
针对全国现存耕地到2010年能否守住"18亿亩红线"的热点问题.对城市建设用地供给量与耕地减少总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造成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主要原因的分析研究,以及从不同角度对处理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进行的阐述和分析,提出城市总体规划应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动态、弹性与刚性相结合的规划编制与管理理念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对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了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必然导致城市建设由"发展需求决定新增建设用地供给"转变为"新增建设用地供给选择发展需求",分析它对城市空间增长、规划布局、用地配置、开发强度变化和开发时序选择的影响,并从合理引导城市发展和科学编制城市规划角度对以上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的一项基础工作,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在对建设用地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煤炭城市的特殊情况,选择典型城市构建了地质地貌条件、水文条件、环境生态条件及建设现状条件的煤炭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煤炭城市的建设用地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合理管控城市建设用地增长是实现城市集约、高效、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走好我国城镇化后半程的迫切要求。本研究从建设用地管控视角,分析新标准实施以来我国城市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及超标城市占比变化,结果表明,二者均继续增加,且不同等级、不同地区城市之间差异明显,建设用地管控压力较大。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影响城市人均建设用地超标度的主要因素,发现超标度除受到城市原有用地水平、区位、等级影响外,社会经济发展也对其有一定作用。据此建议综合考虑城市区位、等级差异开展城市建设用地差异化管控,并结合城市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公共财政状况等具体情况来进行弹性调节。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2000年-2009年广西以及广西十四个城市的两者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的原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变化原因在各个城市的表现侧重不同,政府应该改变过去城市发展"摊大饼"的模式,提高现有土地的利用效率,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节地型产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10.
我国设市城市建设用地基本情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城市规划》1997,(2):36-37
我国设市城市建设用地基本情况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用地逐步扩展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不仅是城市空间拓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认识城市设施水平、环境质量和城市功能完善程度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对城市功能、作用的认识不充分,我国城市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是我国城乡规划领域的重要技术规范,是城乡规划实践中的重要技术工具.该标准自1990年实施以来,我国的城乡规划领域的建设实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这一背景,于2008年正式启动了对这一标准的修订,2010年12月新版标准获得批准,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现回溯该标准的修订过程,阐述修订的缘由和主要思路,进而对新标准中的城乡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等新规定做了具体介绍.最后讨论标准制定和实施中有待进一步斟酌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2.
胡琪  徐建刚 《城市建筑》2022,(19):80-85
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瑞金市的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对象,借助FLUS模型对城市文化空间演进进行模拟,探索历史城区文化空间演进变化的内在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05年、2014年和2018年三个时段的用地数据,进行文化用地空间变化模拟,通过精度验证了模型应用的可行性。而后对未来的城市空间变化进行三种不同发展情景下的预测,以文化和生态导向的情景模拟结果为依据,划分文化空间建设的适宜区域,为规划编制和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结构优化SD-MOP整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现行建设用地利用结构优化中常用的投入产出、计量经济学、目标规划和神经网络等模型的不足,借鉴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的优点,探索一种更加科学、便于操作、易于动态调控,并符合实际情况的建设用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SD-MOP整合模型。该模型将系统动力学和多目标规划整合起来,研究城市建设用地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环境变化和投入产出中的时滞等动态问题,能克服单纯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难以准确定量,随意性较大的缺陷。根据构建的SD-MOP整合模型,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结构和各行业建设用地比例及系统复杂行为进行动态模拟,在对国内外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结构合理性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结构构成的合理性,从而有助于观察和掌握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结构优化系统行为的动态趋势和客观规律,并为城市建设用地定量化管理提供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科学合理地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建设用地集约性评价的重要前提.从综述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入手,对城市建设用地集约性的内涵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剖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两个视角的城市建设用地集约性评价指标体系,即在规划编制层面重点引入城市总体用地、城市专项用地、城市配套用地层面的14项代表性指标;在规划管理层面重点引入居住类用地管理、产业类用地管理、公益性用地管理层面的12项代表性指标.最后提出了实现促进建设用地集约性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978年以来我国迅猛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土地利用形态的急剧变化。在城市外围地区,建设用地的扩张不仅表现在用地数量增长上,而且在地块的斑块形状、空间分布方面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现有研究对于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扩张的数量及特征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国内外研究都表明。  相似文献   

16.
程磊  朱查松  罗震东 《规划师》2009,25(4):63-66,94
在<城乡规划法>推行规划全覆盖和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备受关注,对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研究得以开展.针对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中存在的非建设用地数量不断减少.功能异化、管理失控等问题,寻求用地保护与发展需求的结合,遵从生态优先理念,采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平衡城市非建设用地的保护与发展方是解决问题之策.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合肥市包河区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建设用地扩张动态变化,深度探寻建设用地扩张的演变特征与机制。文章基于2014年及2018年遥感影像,运用RS影像分析技术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合肥市包河区建设用地动态变化及时空演变特征。最终分析可得:相比于2014年,2018年包河区建设用地增加了62.9%,平均每年以15.7%速度增长,呈现出全面扩张的趋势;在区位上,包河区建设用地整体发展水平均衡,建设用地增长区域在整体区位中分布较为平均;包河区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由南北方转变为西南至东北方向,建设用地平均中心向东南方向偏移;合肥市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力主要有政府宏观决策、道路交通的发展、地理环境3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生态系统服务是城市生存发展需求的提供者,而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又直接决定着生态系统的服务水平.利用GIS对2006年和2016年的青岛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和比较,揭示了10年间青岛市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6年,青岛市林地和耕地的面积呈下降趋势,水域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呈上升趋势,青岛生态用地占土地利用总面积的比例由86.6%下降到82.4%,生态用地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降低了7.9%;青岛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密切相关,其中林地这类生态用地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分析及其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是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因素,特别是对于重庆市这样一个多山地,少平地的山城而言,建设用地更是城市发展的稀缺资源,但是城市化进程又不可停滞。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合理的规划和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就显得非常重要。论文以2003年到2007年重庆市城市建设用地相关数据为基础,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十年建设用地的需求变化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城市土地利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前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研究的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与城市增长管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总结中国多个城市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实践进展的同时,从概念、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实施等角度归纳当前关于非城市建设用地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而对当前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与研究的总体进展进行分析、评价,并深入思考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与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