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装配式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是现阶段工程领域关注的重点。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促进装配式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的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是重中之重。为进一步提高智能建造与装配式建筑工业化融合发展的质量,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新型装配式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的内容,其次详细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的融合方式与意义,最后探讨了智能建造的发展前景及面临的问题,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铁路客运专线装配式KF轻钢结构四电房屋主要由新型格构柱轻钢龙骨体系、三角轻钢屋盖体系、复合墙体保温构造构成。建造过程中运用了BIM技术、Sino-BIM云平台等施工信息化管理手段,采用自动化机床设备生产加工龙骨构件,构件埋设无限射频芯片(RFID),通过无限射频芯片进行生产、运输、安装及后期运维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对构件进行一物一码标识,可实时跟踪,随时掌握构件生产、运输、安装状态,达到了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装配、节能环保、质量全过程可追溯的目的。分析装配式KF轻钢结构体系房屋在铁路客运专线的优势,总结了试点工程建造中的经验,提出了铁路客运专线应用KF装配式四电房屋智能建造化的关键技术,为进一步在铁路系统的推广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3.
姚明球 《广州建筑》2021,49(3):51-55
智能建造和智慧建造的实质与基本是数字建造,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的协同发展必须做好数字建造工作.本文较为详细介绍了数字建造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实施路径,并以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装配式建筑工程为例,详述了数字建造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碰撞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及效果.通过采用数字建造技术,项目工期缩短20%...  相似文献   

4.
《工业建筑》2021,51(5):56-62
为了减少装配式剪力墙边缘构件现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竖向拼缝的新型T形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连接方式,即只对上部暗梁连接处进行现浇连接,从而方便施工,提高装配率。为了验证该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的可行性,对装配式和现浇的T形剪力墙进行拟静力试验,重点分析连接处暗梁高度对T形剪力墙的滞回性能、刚度退化、延性以及耗能能力等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带竖缝T形装配式剪力墙的最终整体破坏模式为腹板墙外侧边缘构件底部的混凝土压碎破坏,上部暗梁连接处为局部剪切破坏,构件整体呈现弯曲破坏形态,与现浇构件类似;同时,该T形装配式剪力墙的滞回曲线饱满且呈非对称,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此外,与相应的现浇剪力墙对比,该T形装配式剪力墙的承载力降低,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制造工艺不成熟已成为限制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生产设备功能不完备、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尤为突出。为了提高构件生产效率,通过多轮充分现场交流和方案论证及优化,结合生产现场工艺实际,提出一套面向PC生产线中钢筋笼骨架、模具、磁盒等工件流转、组装、固定,具有智能物流、柔性装配、智能检测功能的一体化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极大地提高构件生产的智能化程度,优化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徐小俊 《建筑施工》2022,(10):2530-2532
基于上海市嘉定区嘉定老城核心区JDC1-0402单元05-02地块项目,针对项目特有的SPCS预制体系、新型装配式精装体系的高质量、高效率要求,构建面向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智能建造技术实施路线,系统阐述在施工过程中智能建造相关技术的全面应用,包含BIM技术、基于BIM的协同管理平台、工程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及智能施工设备等多维度应用,辅助施工现场精益建造、智慧管理,为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融合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唐伟  金海军  滕岩  王艳艳 《建筑技术》2021,52(9):1090-1093
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预制装配式技术,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能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建筑品质,提高抗震性能.在构件设计阶段,研究连接节点设计、PC构件深化设计和BIM协同设计;在构件生产阶段,研究构件的各项技术参数、全过程生产工艺及信息化应用,保证了PC构件顺利生产,提升了构件生产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我国大力推广与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相结合的装配式建筑。由于装配式建筑人才的短缺,让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遇到新的发展瓶颈。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如何应对智能制造与建造背景下的装配式建筑人才需求的研究亟待展开。通过对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制造和建造结合情况介绍,分析了建筑行业目前对装配式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并结合高校目前对建筑行业人才培养的情况,提出高校从教学内容、师资配置、校企合作等几方面加强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结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关键构件的实际情况,从柱、梁、板等方面,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关键构件生产消耗定额,并将柱、板、墙的人工、材料消耗定额的结果展现出来。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关键构件生产定额的研究,为近年来国家和行业重点推动建造方式的改革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型钢混凝土螺旋箍筋梁,为研究其抗弯性能,设计了7根配制螺旋箍筋的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梁、1根配制普通分离式箍筋的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梁、1根配制螺旋箍筋的普通型钢混凝土梁和1根钢筋混凝土梁等几种非线性分析模型。研究了含钢率、箍筋的绕制形式和箍筋间距对构件的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含钢率的增加,构件的承载力提高较大;采用四边绕制的构件相较于采用普通分离式箍筋和其他绕制形式的构件,其抗弯性能有明显提高;当箍筋间距为200 mm时,抗弯承载力提高明显;配制矩形螺旋箍筋的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梁可以节约18%的箍筋用量,可供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工业化的主要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性能。如何进一步推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直埋式热力管道固定支墩建造中的应用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固定支墩结构组成并对其施工工艺及安装方法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针对装配式固定支墩的稳定性验算和钢筋灌浆套筒连接进行了分析,可为装配式固定支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范云翠  汤晓琪 《城市住宅》2021,28(8):206-207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高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而PC构件生产阶段成本是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建筑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从PC构件生产阶段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生产阶段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并基于此提出对策建议,以降低PC构件生产阶段成本,进而降低装配式建筑建造总成本,推动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骄 《建筑技术》2021,52(9):1094-1096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新型的住宅建造形式,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迅速.分析预制构件吊装施工准备、吊装施工、套筒灌浆施工、钢筋工程施工等全过程,总结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以提高预制构件施工质量与效率,降低建造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4.
以某应急隔离酒店项目为例,集成BIM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于一体,以数据为载体,形成以标准化设计为主导,构件生产追溯可视化,施工现场监控智能化,运维管理数据化的新流程。打造应急隔离工程快速建造、平疫结合新方案,开创智能建造管理新模式,实现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与智能化管控。  相似文献   

15.
一、编制背景装配式建筑作为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现代化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发展水平的提升,已经在全国全面推行,装配式技术所带来的价值越来越受到认可,与此同时行业整体发展面临的挑战也随之到来,装配式建筑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传统设计思路没有改变,订制为主的构件生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施工效率,增加了建造成本。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实现构件的标准化、批量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曹爽  高志强 《建筑技艺》2021,27(2):73-75
生产环节是承接装配式建筑前端设计与后端施工的重要纽带,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建造效率.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生产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装配式建筑生产阶段现状,对装配式建筑的精益生产理论、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及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生产管理三方面进行阐述,为我国工业化生产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某建筑现代工业园区为项目背景,采用BM技术对装配式构件生产基地I项目的决策、规划、建设乃至后I期运营生产进行全局谋划和信息管理。以"园区信息决策、构件智能生产、建筑健康追踪I"作为BM实施重点,应用结果表明:BM技术的实施有利于场地分析、总平优化、I成本管控、方便业主决策;标准化、参数化BM构件族库借助二次开发可减少大量重复工作,实现智能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以BM模型数据库为基础,依托某集团公司大数据I中心,打造建筑健康I大数据平台,深度挖掘建筑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其耐久性和可靠性,最终实现研用一体化机制,以期为项目BM综合应用为深化B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融合提供项目借鉴。  相似文献   

18.
装配式构件生产中,施工环节的信息化控制及高效生产是亟待突破关键问题。针对桥梁预制梁装配化高效生产问题,提出了预制梁智能制造信息化平台设计流程及关键环节。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应用到预制梁生产过程中,基于现场工程设计了数字化场区,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预制梁生产过程中材料、工程进度、质量验收等工程信息的集成和追溯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提出了预制梁高效生产的智能生产关键工艺,为预制梁的高效高智能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9.
本工程PC构件的生产区别于国内装配式工业化住宅PC构件,是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一次大胆的尝试,尚无可借鉴经验。其中新型大跨度承重型预应力双T板、双侧牛腿带窗洞口的剪力墙是需要攻克的施工难题,本文系统介绍了上述两种主要承重PC构件的结构形式、模板加工、生产工艺流程、关键工艺施工操作要点等。  相似文献   

20.
对于我国现代房屋建设来说,以梁、柱为主要受力构件,承担水平和竖向压力作用的框架结构是主要的结构形式,在我国公共建筑建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传统框架结构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相比于传统框架结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优势明显,更符合我国高速发展建设的需求,本文旨在通过对装配式框架混凝土结构与传统框架混凝土结构在节点、施工过程效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综合分析装配式框架结构在我国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