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A5微孔分子筛浸渍于偏钒酸铵溶液,过滤,120 ℃干燥2 h,550 ℃焙烧6 h,制备了含有V2O5的A5微孔分子筛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和扫描电镜等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以H2O2为氧化剂、乙酸酐为溶剂的对硝基甲苯催化氧化生成对硝基苯甲醇的反应。在反应温度40 ℃和反应时间4 h条件下,以质量分数35%的H2O2为氧化剂和V2O5质量分数8.5%的V2O5/A5为催化剂,能够获得较好的对硝基甲苯转化率(35.54%)和较高的对硝基苯甲醇选择性(67.16%)。反应结束后,在母液中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光谱仪没有检测到V2O5。V2O5/A5催化剂连续使用3次,对硝基甲苯转化率为34.21%,对硝基苯甲醇选择性为63.39%,催化剂活性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粉末为载体,偏钒酸铵和水合钨酸铵溶液为浸渍液,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V2O5-WO3-TiO2催化剂,以聚乙烯醇-硅溶胶为黏合剂,采用涂覆法将催化剂粘合于经硫酸和钛酸丁酯溶胶处理过的不锈钢板板材表面,获得不锈钢板负载的V2O5-WO3-TiO2催化剂。采用XRD、FT-IR和SEM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V2O5-WO3-TiO2催化剂可均匀负载于不锈钢板表面。采用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法研究了催化剂的脱硝性能,结果表明,在空速8 000 L·(kg·h)-1和反应温度360 ℃的条件下,NOx脱除率超过92%,且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硫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 Cu2O-V2O5-MoO3/TiO2催化剂,通过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不同 Cu2O 负载量对V2O5-MoO3/TiO2催化剂脱硝协同单质汞(Hg0)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 Cu2O 的引入提高了催化剂的脱硝协同汞氧化性能。采用 BET 和 XRD 对催化剂进行分析,证实 Cu2O-V2O5-MoO3/TiO2催化剂良好的催化活性与其均匀分散的活性组分有关,与孔道结构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汪国辉  刘辉  陈晓蓉  梅华 《工业催化》2014,22(9):709-714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eO2改性Ni/γ-Al2O3催化剂,通过BET、XRD、H2-TPR和SEM等对催化剂结构及物化性能进行表征,考察Ni-CeO2/γ-Al2O3催化剂对顺酐催化加氢制备丁二酸酐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适量CeO2可提高催化剂活性组分Ni的分散度,增加催化剂比表面积,提高催化剂热稳定性。采用负载CeO2质量分数5%的Ni-CeO2/γ-Al2O3催化剂,在反应温度120 ℃、反应压力2.0 MPa和空速0.6 h-1条件下,顺酐转化率为99.5%,丁二酸酐选择性为99.4%。  相似文献   

5.
李学坤 《工业催化》2013,21(11):28-31
以共沉淀-浸渍法制备了SO42-/TiO2/Al2O3型固体酸催化剂,醋酸与正丁醇酯化反应作为探针反应,考察SO42-/TiO2/Al2O3型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采用响应面法对制备催化剂过程中的陈化温度、硫酸浸渍液浓度和焙烧温度因素进行优化,通过XRD和IR对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陈化温度-4 ℃、硫酸浸渍液浓度1.48 moL·L-1和焙烧温度586 ℃条件下制得的催化剂催化性能最高,醋酸正丁酯酯化率可达98.1%,重复使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V2O5-MoO3/TiO2 催化剂的NOx选择性催化还原及SO2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渍法以TiO2为载体制备V2O5-MoO3/TiO2 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研究V2O5和MoO3负载量对于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及SO2氧化活性的影响,并考察氧含量、氨氮物质的量比和反应空速对3%V2O5-6%MoO3/TiO2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中V2O5负载质量分数增加,V2O5-MoO3/TiO2 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活性和SO2氧化活性均呈上升趋势。MoO3的负载对催化剂的SO2氧化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MoO3负载质量分数超过9%,制备的催化剂既保持较高的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活性,又使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中的SO2转化率小于1%。  相似文献   

7.
以CeO2-Al2O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uO-Co3O4-CeO2/CeO2-Al2O3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氢气等温还原(H2-TIR)、CO脱除性能评价等方法,考察预还原温度、反应温度、液相空速对CO脱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在160℃下预还原可以获得37.3%的还原度,有效提高活性Cu+的数量,进而提高CO脱除性能;在液相丙烯中微量CO脱除反应中,反应温度升高、液相空速减小有利于提高CO脱除性能,当反应温度不低于50℃,液相空速不高于8 h-1时,CO体积分数可脱除至0.03 mL/m3以下。在50℃、3 MPa,液相空速为8 h-1的反应条件下,CuO-Co3O  相似文献   

8.
以改性活性炭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La2O3/AC催化剂。采用XRD和BET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使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考察催化剂的脱硫脱硝活性。结果表明,La2O3/AC催化剂对CO同时还原SO2和NO具有良好活性,负载质量分数10%的La2O3/AC催化剂活性较好,SO2和NO转化率达到90%的反应温度最低,分别为335 ℃和325 ℃;载体与活性组分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引入活性炭载体能够降低反应温度并提高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现有负载型NiMoS催化剂的加氢活性,以碳纳米管为结构导向剂,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2种一维TiO2-Al2O3载体,并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相应的负载型NiMoS催化剂,探究了不同结构的载体对NiMoS/TiO2-Al2O3催化剂加氢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选择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一维TiO2-Al2O3为载体时,NiMoS/TiO2-Al2O3催化剂上的加氢脱氮活性较高,在350℃、氢压为3 MPa、转速为400 r/min的条件下反应4 h,喹啉的转化率达到99%以上,脱氮率达到40.75%。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高水热稳定的负载Ni催化剂,延长催化剂在含水液相体系中的使用寿命,以不同温度焙烧的SiO2-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Ni/SiO2-Al2O3催化剂,通过吡啶-原位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NH3-程序升温脱附和H2-程序升温还原等方法进行表征,以水相1,4-丁炔二醇加氢为探针反应,研究载体焙烧温度对Ni/SiO2-Al2O3催化剂催化加氢性能及含水体系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0~800) ℃,随着载体焙烧温度升高,活性组分Ni存在状态及催化剂加氢活性变化较小,但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随着载体焙烧温度升高,载体表面SiO2聚集,暴露的Al3+增加,载体水合程度增大。载体焙烧温度400 ℃时,Ni/SiO2-Al2O3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水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尚晓英  张洪伟 《工业催化》2014,22(9):715-718
在Al2O3载体上涂覆活性组分DMC11,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ZnO-Al2O3催化剂,采用间歇式催化剂评价装置考察催化剂活性组分涂覆量、焙烧温度、反应温度和n(甲醇)∶n(尿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在焙烧温度700 ℃和活性组分涂覆质量分数50%~60%的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得的催化剂堆积密度1.15 g·mL-1,比表面积85.3 m2·g-1,孔体积0.20 m3·g-1,孔径10 nm。在反应温度175 ℃、反应压力0.8 MPa和n(甲醇)∶n(尿素)≈35∶1条件下,碳酸二甲酯单程收率为15%。  相似文献   

12.
将偏钒酸铵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搅拌混溶制备滴胶液,以自制的7孔圆柱蜂窝钛硅复合氧化物为载体,采用滴胶涂覆法制备了V2O5/(TiO2-SiO2)脱硝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H2-TPR)、比表面积分析(BET)和催化剂评价等方法对制备的脱硝催化剂进行分析表征。考察了五氧化二钒在钛硅复合氧化物载体上的分布、五氧化二钒涂覆量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就反应温度、反应空速、氨与一氧化氮物质的量比等条件对脱硝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五氧化二钒涂覆量为1.2%(质量分数)的V2O5/(TiO2-SiO2)脱硝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320 ℃、空速为10 000 h-1、氨与一氧化氮物质的量比为1.2条件下进行脱硝活性实验,一氧化氮转化率达到93.0%。经与工业脱硝催化剂对比实验表明,制备的V2O5/(TiO2-SiO2)脱硝催化剂性能优良,并且降低了钒的使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以蔗糖和硅酸钠为碳源和硅源,硫酸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碳热还原法合成SiC;以其为载体,Pd为活性组分,CeO2为助剂,采用浸渍法制备Pd-CeO2/SiC催化剂。考察催化剂制备方法、助剂CeO2添加量和还原温度等对催化剂在CO和C3H6氧化反应中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 CeO2添加质量分数2%时制备的0.5%Pd-2%CeO2/SiC催化剂经200 ℃预还原后,对CO和C3H6氧的最低完全转化温度分别为210 ℃和215 ℃,CeO2助剂可显著提高金属Pd在催化剂表面分散度,与Pd产生相互作用,使Pd还原峰向低温移动,提高了催化剂活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浸渍法制备MnOx-FeOx/TiO2低温脱硝催化剂粉体,考察锰铁含量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选取6Mn-4Fe/TiO2粉体催化剂(Mn质量分数6%,Fe质量分数4%),考察挤出成型配方对条形催化剂孔结构的影响。比较成型前后催化剂脱硝性能及不同浓度SO2下的抗中毒能力。采用XRD和N2吸附-脱附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粉体催化剂6Mn-4Fe/TiO2具有最佳的低温SCR脱硝活性,在空速18 000 h-1,氨氮(氨气和一氧化氮)物质的量比1∶1,氧体积分数5%反应条件下,在(120~220)℃内能够保持100%的脱硝效率。在反应温度180℃,SO2浓度300 mg·m-3条件下具有优异的抗硫能力。且成型后,条形催化剂的活性温度窗口进一步拓宽,抗硫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共沉淀和低温陈化法制备S2O82-/ZrO2-TiO2 固体超强酸作为合成硬脂酸正丁酯的催化剂。通过XRD、FT-IR和S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 考察n(Zr)∶n(Ti)、焙烧温度、浸渍液浓度和浸渍时间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以酯化合成硬脂酸正丁酯实验为探针,同时考察反应温度和n(硬脂酸)∶n(正丁醇)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Zr)∶n(Ti)=2∶2、浸渍液(NH4)2 S2O8浓度0.5 mol·L-1、浸渍时间6 h、焙烧温度500 ℃、n(硬脂酸)∶n(正丁醇)=1∶3、催化剂用量0.2 g、反应温度120 ℃和反应时间3 h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8.69%。  相似文献   

16.
谢锦印  田甜  张丹 《现代化工》2022,(1):136-139
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不同Si掺杂量的Si-TiO2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得Si-TiO2/-V2O5催化剂,利用XRD、H2-TPR、NH3-TPD、UV-Vis对催化剂的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Si掺杂改性对催化剂钒氧物种分散性和氧化还原性、催化剂表面酸性以及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掺杂改性后改善了催化剂表面钒氧物种的分散性,提高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使催化剂具有更加适宜的酸性,提升了甲醇氧化制二甲氧基甲烷(DMM)的反应性能。Si掺杂量为3%的3Si-TiO2/V2O5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反应性能,此时甲醇转化率为58.5%,DMM的选择性高达99.1%。  相似文献   

17.
碱金属化合物对V2O5/AC催化剂低温脱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斌  雷志刚  刘茜  陈标华 《化工学报》2013,64(8):2867-2874
研究了碱金属化合物(K2SO4)对活性炭(AC)担载五氧化二钒(V2O5)组成的V2O5/AC催化剂的低温脱硝活性的影响。发现在V2O5/AC催化剂表面负载碱金属化合物(K2SO4)后其脱硝活性大大降低。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V2O5/AC催化剂和Kx-V2/AC(x=0.5,1,2)催化剂。采用5种模型对动力学实验数据进行关联。结果显示,无论V2O5/AC催化剂是否负载K2SO4,Eley-Rideal模型均比其他模型可更好地描述SCR脱硝反应,碱金属化合物(K2SO4)的存在提高了反应活化能,但并不改变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8.
赵栗  肖睿  曾德望 《化工学报》2017,68(4):1373-1380
利用静电自组装法制备了V2O5@CeO2核壳微球结构,并负载在TiO2上。考察了分散剂六偏磷酸钠(SHP(对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投射电镜(TEM(观察了核壳结构的形貌,并在固定床上进行了脱硝性能测试,并通过比表面积(BET(、氨气吸附漫反射(in situ DRIFTS(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HP使纳米颗粒表面带负电,且一定范围内SHP浓度越高,zeta电位越大;含质量分数1%V2O5、5% CeO2的催化剂,在260~400℃间具有80%以上的脱硝效率,对比了该核壳结构与传统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的抗硫抗水性,烟气中含15%(体积分数(H2O,SO2含量较低时,脱硝性能优于传统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以异丙醇铝与磷酸为原料,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Bmim]Br)与二正丙胺为共模板剂合成了Al PO4,进而采用水热法将V2O5负载于Al PO4载体制备了VOx/Al PO4催化剂。采用XRD、SEM、TEM、Mapping、FTIR、N2吸附-脱附、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在苯羟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钒氧化物负载量为16%(以V2O5和Al PO4的总质量为基准,下同)的催化剂具有最多且分布均匀的V4+活性中心、契合反应的酸性微环境,在催化剂用量为0.2 g,苯用量4 mL,质量分数30%的H2O2用量12.5 mL,乙腈用量15 mL,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7 h的条件下,苯转化率为53.4%,苯酚选择性为98.4%。基于催化剂表征分析及性能评估,推测催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O/CeO2-ZrO2/SiC整体催化剂,并将其应用到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中。通过XRD、BET、H2-TPR、N2O滴定等表征手段,探究焙烧温度对CuO/CeO2-ZrO2/SiC整体催化剂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CuO/CeO2-ZrO2/SiC整体催化剂催化活性影响较大。结合表征分析,其中500℃焙烧的整体催化剂具有较好的Cu分散度,较大的Cu比表面积。在反应温度为360℃,水醇物质的量之比为1.2,甲醇水蒸气气体空速为4 840 h-1的条件下甲醇的转化率为77.3%。为整体催化剂的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