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子北油田黄家川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主力油层是延长组长6油层,为中孔-小孔型、特低渗-超低渗储层,井网系统对开发效果影响尤其明显,因此如何合理确定井网井距对本油田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了数值模拟法、经济法计算了其极限井距和技术合理井距,对该区块现已形成的正方形反九点基础井网进行了评价,认为目前的井网基本上是合理的,后续开发大部分注水井由目前的采油井转注,只需部署少量新注水井。 相似文献
3.
4.
合理的注采井网在油田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低渗透油田而言,更是决定了整个油田能否建立起有效的驱替系统并以达到合理有效开发。本文通过对目前较常用的三种注采井网进行适应性研究,比较各井网的优缺点,确定了相对较合理的井网及后期调整井网。 相似文献
5.
6.
合理注采井距的确定对于低渗透(尤其是特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对技术极限井距和经济极限井距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确定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的方法,并提出了确定的思路。当技术极限井距大于经济合理井距时,一般可以按照经济合理井距布井,计算一定年限后的净现值得到合理井距;当经济合理井距大于技术极限井距时,考虑实施整体压裂得到合理井距;油井的见效时间也可作为确定合理井距的依据,用逐步稳态替换法得到合理井距。 相似文献
7.
国内低渗透油田石油地质储量丰富,据初步统计,渗透率小于50×10-3μm2的非稠油低渗透油藏中的未动用储量占全国未动用储量总数的50%以上。低渗透油田虽然地质条件差、开发难度大,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低渗透油田的丰富石油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论述了我国低渗透油田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有效开发低渗透油田的主要开发技术措施,为改善我国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9.
杜东军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7):69
针对瓦窑堡采油厂压裂液、压裂工艺存在的不适应,对压裂液和压裂方式进行了改进;介绍了两级加砂压裂、暂堵压裂等两项压裂技术及相关配套技术,现场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张荣耀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7):175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石油的需求进一步加剧。当前,人们开始关注蕴含着丰富石油资源的低渗透油田,但是由于其具有孔隙结构和非均质性等特征,因而需要采用特定的开采工艺。注水开发技术是当前研究最广泛的低渗透油田开采技术。本文首先分析了低渗透油田的特征,然后结合大量的现场试验和理论研究,对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喇萨杏油田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萨零组储层作为高含水后期开发的接替潜力资源,具有一定的油气丰度。以试验区的实际生产数据为依据,结合室内实验,在萨零组的沉积特征和地质特征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并重点研究了萨零组油层开发的合理井网、井距、单井注入压力、完井方式以及防膨剂注入参数等方面内容,对今后萨零组油层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达西渗流基本理论出发,以反九点井网为基础,确定最优化井网,以期满足最大单井控制储量,满足最大经济效益,改善现有的注采关系,提高本区的波及效率和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5.
七棵树油田位于梨树断陷中央构造带车家窝堡断块圈闭内,油藏类型为低孔低渗透油藏。目的层沙河子组发育了两套主力油层,根据开发层系划分原则,将这两个小层划为一套开发层系。根据储层低孔低渗及储层非均质性的特点,采用了面积注水的反九点开发井网,根据裂缝的方向,井排方向为北东向,根据国内低渗透油藏开发实际经验及井距关系图版法,井距定为223m。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3)
本文简要介绍了低渗透油田的地质动态特点,并详细分析其注水开发技术,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油田采收率,还可以使油田取得最大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对于低渗透油田的健康、稳定、持久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低渗特低渗透油藏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启动压力梯度,而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使得注采井距理论上存在一个最大值,即技术极限注采井距,技术极限注采井距对合理注采井距的确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选取西部某油田具有代表性的岩心进行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了该区启动压力梯度的表达式,计算了该区的极限注采井距,研究了确定合理注采井距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20.
针对商河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剩余油分布特点,选取商13-4断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块油藏特征、剩余油分布特征的研究,进行了层系细分和矢量井网转换调整。采用了油水井排列方向与地应力方向平行的反九点注采井网,适时根据地层能量情况将反九点井网转换为排状注水井网,实现剩余油平面、层间均衡动用。通过矢量井网转换,区块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大幅提高,产量稳步提升、采收率增加,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