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基于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并行式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电控系统,利用FIRE软件建立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柴油喷射系统的多次喷射模型。同时,通过进气压力控制过量空气系数,实现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稀薄燃烧方式。针对高负荷工况,研究了多次喷射策略和稀薄燃烧方式对双燃料发动机最大压力升高率及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动机工作在高负荷及柴油替代率为80%时,采用双燃料稀薄燃烧方式能使NOx排放降低,但最大压力升高率仍可能超过安全临界值1MPa/(°)。采用合适的预喷射量与预喷射时刻能降低最大压力升高率。通过多次喷射和稀薄燃烧方式相结合的燃烧策略对缸内燃烧方式进行组织,可以实现双燃料发动机高替代率燃烧,并使高负荷时NOx排放达到或者低于国Ⅴ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对淄柴6230型中速船用柴油机燃用天然气的燃烧系统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压缩比为11~14时,功率和热效率随压缩比递增且趋势不变,但受最高燃烧压力的限制,最佳压缩比取12.5。适当增大过量空气系数和提前喷油时刻都有助于NOx排放的减少,最低NOx排放可达0.817 g/(kW·h),但当过量空气系数超过2.0、喷油时刻早于-20°时燃烧会急剧恶化。引燃油量对燃烧过程影响较小,在研究范围内,指示热效率增幅仅为0.85%,但过富的喷油量会造成额外的NOx和HC排放,因此取1%为最佳喷油量。 相似文献
4.
5.
对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的着火过程、燃烧过程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着火模型的基本框架仍然采用Shell模型,但考虑到CH4对柴油着火过程的影响,修正了Shell模型。对CH4的均质燃烧过程,以简单的一步表观反应动力学概念的阿伦纽斯(Arrhenius)公式为基础,综合湍流脉动对化学动力学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新的燃烧模型。模拟计算借助了KIVA-3软件,修正的Shell模型和燃烧模型作为独立子程序与KIVA-3进行了耦合。研究表明,讨论的模型能够较好模拟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的着火和燃烧过程。 相似文献
6.
7.
涡流室式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涡流室、主燃室中气体流动过程的质量和能量的交换关系 ,建立了涡流室式 LPG ( liquefiedpetrdeum gas) /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准维燃烧模型的方程 ,提出了如何使两种不同性质燃料的燃烧在同一个燃烧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燃烧模型。根据模型提供的方程 ,对缸内燃烧过程和 NOx 的生成进行了模拟仿真 ,将其同发动机台架试验的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9.
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建立了柴油喷雾扩散燃烧子模型和气体燃烧均质混合气火焰传播燃烧子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了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机理,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相当吻合。计算表明:当引燃柴油比例较大时,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以喷雾混合控制燃烧为主,柴油喷雾扩散燃烧模型与实测较吻合;当柴油比例较小时,该过程以均质混合气火焰传播燃烧为主,均质混合气火焰传播燃烧模型与实测软吻合。计算结果表明,引燃柴油量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影响较大,引燃柴油减少,着火滞燃期延长,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升高。 相似文献
10.
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燃烧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均质充气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的燃烧过程,以简单的一步表观反应动力学概念的阿伦纽斯(Arrhenius)公式为基础,综合湍流对化学动力学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新的燃烧模型。通过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此外对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了柴油引燃的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具有两阶段特性,即:第一阶段以迅速扩展的均匀温度梯度区为主要特征,第二阶段呈现均质压燃的燃烧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是有别于传统发动机燃烧和均质压燃燃烧的一种独特燃烧现象。 相似文献
11.
预测双燃料直喷式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燃烧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一种描述双燃料柴油机燃烧过程的热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数学模型,它用含有14种化学成分的32个化学反应方程来模拟甲烷空气混合气的燃烧过程,同时还能揭示各种控制参数对双燃料柴油机性能及燃烧过程的影响程度.试验表明在较为宽广的运行范围内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当一致.说明该燃烧模型能较为满意地预测双燃料柴油机的性能和排放. 相似文献
12.
13.
压燃式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模型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用含有119个化学反应式,41种化学组分的燃烧模型,实现了对甲烷(CH4)-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的描述。与现有模型相比,本模型创建了化学反应机理子模型及相应的气相反主尖的理论体系,克服了凭经验组合反应机理的缺点;用多区燃烧模型代替了对引燃油瞬时燃尽假设的引燃油燃烧模型,在传热学模型中考虑了辐射因素,并局用热力学性质代替整体热力学性质进行传热计算。 相似文献
14.
利用CB366燃烧分析仪测录了柴油—液化石油气双燃料发动机和原柴油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示功图,进行了放热规律的计算和对比分析,得出了有关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16.
17.
根据燃烧分析仪测录的示功图对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不同工况的燃烧百分率和燃烧率进行计算,分析其燃烧特性,得出了有关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的一些结论,为合理组织燃烧过程和提高双燃料发动机技术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